“双高计划”背景下工业机器人专业现代学徒制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1-03曲奕凝
王 超 ,曲奕凝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9)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尤其是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当前,高职教育中仍存在校企合作形式大过内容、产教融合不佳、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严重降低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基于此,实现“双高计划”与现代学徒制的融合发展,不仅能提高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质量与水平,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成效显著。
1 “双高计划”背景下现代学徒制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参与度不高
虽然在高职教育中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政府教育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主体多为高职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很多学生在家长、在社会以本科作为衡量人才唯一标准的错误思想影响下,错误地认为职业教育无法保证自己的未来高质量、长远就业,仍以专升本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实践实习参与少,导致现代学徒制难以顺利实施。
1.2 校企合作形式与内容需加强
“双高计划”与现代学徒制融合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与企业都是主角,但一直以来,校企合作形式大过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合作度不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效果不佳。尤其是企业方面,虽然很多企业也注重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并努力践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精神和内容,但是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行业特性等因素的制约,导致企业参与度不高。如不同行业企业对人才要求不同,技能型强的职业实施现代学徒制能让学生快速在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职业岗位,学生对自身知识与技能运用体验感不强,难以在工作中领悟职业精神与内涵,极易产生厌烦、抵触心理,有很多学生中途转行。另外,不少企业滥用学徒制,在人才招聘时,错误地将高职学徒当作廉价劳动力,认为学徒只是在本企业实习,不会长远就业,进而忽略在实习中对学徒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甚至不开或者少开实习工资,导致现代学徒制的运用形式大过内容,甚至不少学生对学徒班存在不友好情绪,不利于现代学徒制的发展。
1.3 忽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高职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核心素养被纳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点内容,要求高职院校在传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德育水平,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但从目前来看,很多高职教师受传统职业教育思想影响大,仍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忽视了课程思政、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如此不仅难以提高教学质量,更会使得学生无法对自身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认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仍以谋生为主,没有上升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的高度,对高职院校和学生自身发展都是不利的。
2 “双高计划”背景下现代学徒制发展对策
2.1 明确现代学徒制发展方向
新时期“双高计划”背景下现代学徒制发展必须突出德育教育地位,始终将德育放在第一位,坚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高职教育根本目标任务和发展方向。基于此,要充分尊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双重主角身份,积极发挥二者在人才培养中的各自优势,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学习过程、未来发展;传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德育教育,提高学生文化道德素养、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学徒制的实施对于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素养的重要性,进而积极参与其中[1-2]。更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正确认识到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未来发展前景与优势,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实践操作中培养职业素养、工匠精神。要提高“双高计划”背景下现代学徒制发展质量与水平,确保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校企共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且该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操作性强、可靠性优、全面系统。全面遵循各项规章制度与工作规范,高职院校应注重加强与企业具体岗位工作对接以满足高职人才培养需求,同时也要注重构建多方参与的多元化现代学徒制实施质量评价机制。如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学徒制工作有序推进,结合具体要求与实际情况,学院多次到汇博公司调研,听取了汇博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等的建议,及时调整现代学徒制方案,确保工作顺利实施。当前,很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院校都与相关公司达成了长期合作战略意识,并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值得一提的是,高职院校始终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当作办学目标,旨在加强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的同时,多渠道、多途径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使学生获得企业的认同,进而更好地就业。
2.2 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保证“双高计划”背景下现代学徒制实施质量与水平的基础和前提。所谓“双师型”师资队伍,就是由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精英骨干共同构成的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共同体。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精英骨干相互协作,共同推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深度融合。为加强现代学徒培养资源要素供给,就要以企业发展需求来进行专业建设,根据企业技术技能需求来明确教学内容,提高专业课程教学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资质契合度,以保证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实用性[3-4]。《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中指出,现代学徒制是校企联合育人模式下的理性实践,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校内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承担。高职院校在实施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在教学标准、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专业课程建设、学徒制身份等诸多因素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积极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保证产学研合作育人目标健康开展的重要措施。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际情况来看,“双高计划”高职院校纷纷通过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来一改传统职业教育体制下校企合作过程中对企业兼职教师选拔标准不合理、教师团队管理不当、奖惩激励机制不科学、校企师资沟通缺乏进而导致校企合作教学成效不佳的弊端。
“双高计划”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要想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1)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尤其要制定标准高、操作性强的教师招聘方案,注重引进学历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职业素养好的专业教师、企业教师来优化现有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提高教师综合能力与水平。2)注重加强对现有专职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定期通过开展系统培训、进修学习的方式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和平台,组织教师进入企业生产一线,在企业内部为教师开设挂职锻炼的岗位,组织校内教师每年都会有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参与企业生产过程,确保教师与时俱进,及时掌握新理念、新技术。3)创新激励制度,当前,为激发企业精英骨干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热情与积极性,应注重将企业精英骨干的教师资格与薪资待遇、后续晋升紧密挂钩到一起,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4)为校企师资搭建完善的沟通桥梁,组织校企教师之间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校内教师与企业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提高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发展水平保驾护航。
2.3 构建校企合作互利互信机制
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共享成果、共享资源、共享经验等共享浪潮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高职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步伐,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双高计划”背景下现代学徒制充分遵循“院校本位+企业本位”的双主角原则,高度重视校企教育资源的互通有无、深度整合,要想提高产教融合质量与水平,就应注重打通校企之间的沟通屏障,构建互利互信机制[5-6]。但是,基于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育人资源、经验共享效果欠佳,双方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到位,导致专业建设不合理、课程资源融合度欠佳、实践实训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校企合作育人成本。由此可见,畅通校企育人资源共享渠道,整合校企现有的育人资源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互利互信机制是当前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1)明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需求,构建育人资源共享载体,成立校企合作育人团队,打造优势专业群,校企共建教职工实践锻炼基地,进而更好地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深度契合企业实际岗位标准与需求。为充分调动教职工、企业精英骨干共同育人积极性,可立足实际构建校企合作奖惩机制,尤其要突出激励制度,引导教职工、企业精英骨干自主参与合作育人活动。2)注重将高职院校、企业育人资源更好地整合,摸索出一条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学徒制发展之路,构建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凸显企业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主角光环,进而在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企业优势育人资源,进而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产教融合育人品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人才基础。
2.4 注重培养核心素养
全面素质教育理念下,培养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对于学生职业生涯长远发展、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双高计划”背景下的现代学徒制发展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7-9]。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1)高职教师应一改传统以就业率为重点的人才培养观念,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行业发展乃至全球形势树立正确的认知,正确意识到要想成为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注重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思想道德水平。2)高职院校应注重丰富校园活动,积极开设与外语、计算机应用、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等相关的课程,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更多的载体与平台;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与水平,创新运用翻转课堂、在线教育等方式,在提高教学成效的同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企业教师应创新观摩、见习和实习方式,组织学生到生产一线、研发中心相关岗位上具体工作,感受工作氛围,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创造价值。3)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积极学习未来所处行业的社会地位、应具备的思想意识等,侧重于学习更多跨学科、跨领域知识,实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5 创新考核评价方式
相比传统高职院校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双高计划”背景下的现代学徒制发展以“院校本位+企业本位”的双主角为核心,该模式下的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内容更专业、更全面,培养方式也更灵活多变。新时期,高职院校应从这种校企双主角的人才培养方案实际出发,构建集“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于一体高质量育人标准机制。国外发达国家在开展职业教育时多注重加强标准化建设,20世纪末就已经搭建了完善的国家资格框架,因此,在21世纪才能在职业教育中如火如荼开展学徒制。以英国职业教育为例,将学徒制划分成“前学徒制”“学徒制”“高级学徒制”“高等学徒制”四个标准,并对应了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新时期,我国对于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实施也制定了完善的考核标准,如《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工人考核条例》等。然而,专业技能评价、实践实习等企业学习考核难以保持一致,导致职业教育中的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标准相互独立、互不相通,如此无法客观、全面检测现代学徒制下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由此可见,“双高计划”背景下现代学徒制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完善传统的评价标准机制。具体来说,国家教育部门应注重构建标准规范、制度统一、内容完善的高职教育标准,并在长期实践中及时反思、不断优化和完善。高职院校应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高职教育标准,并基于此来开展专业课程建设、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机制、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等,确保各项制度、标准落实到位。高职教育应侧重于考核评价学生在校期间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知识技能掌握水平、核心素养培养情况、职业技能资格证考取情况等。企业教师则侧重于考核学生实践、观摩、实习期间对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学以致用能力、对企业规章制度以及具体岗位需求的满足情况[10]。如此一来,有利于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多方评价凸显企业在现代学徒制发展中的重要性,还能引导学生对自身的知识、能力和水平树立正确的认知,帮助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推动现代学徒制更好更快发展,最终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高职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代学徒制是推动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高职院校应正确认识到“双高计划”背景下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分析当前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中运用的现状和问题,并通过明确现代学徒制发展方向、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校企合作互利互信机制、注重培养核心素养、创新考核评价方式等手段,全面提高现代学徒制发展成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