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验素养提升的药学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
2023-01-03巩泽华山西省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中031100
巩泽华(山西省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1100)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药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进入21世纪,新兴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兴起,我国政府也提出了大力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生物医药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朝阳产业之一。生物医药的发展为我国药品生产提供了全新的动力和方向,为提升我国药品生产和研发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国在生物医药领域发展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缺乏生物医药领域相关的创新型人才,这就导致生物医药领域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生物医药创新人才势在必行。药学是一门重视实验的学科,药学教学发展离不开实验,因此,想要提升药学专业的教育水平,就必须重视实验在药学教学中的作用。
1 药学实验是培养医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础
想要切实地为国家生物医药领域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首先要从高等教育的药学教育入手,在药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验操作技能上,对学生提出高标准和严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还需要具备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去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药学专业的学生肩负着推动我国药品研发能力提升的重要使命,因此,学生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药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逐渐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所谓的创新型人才,还需要具备勇于探索和不断尝试的精神,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具备足够的交流能力,能够很好地融入到团体协作中去,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
在当今时代下,药学已经与多种学科形成了交叉,创新人才应该具备处理跨学科问题的能力,这样才有可能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新型药品,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促进我国的医药事业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的药学教育依旧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旧以理论知识作为教学重点,以学历教育为主要模式,药学实验在整个药学教育中的比重很小。为了更好地为我国的生物医药领域输送优质的创新性药学人才,就必须重视药学实验,对现有的药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想要做好药学教育改革并进行高效的药学实验室管理关键在于对学生实验素养的培养。对药学教育进行改革和优化是培养新型药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在药学改革任务中,对学生药学实验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进行药学实验的过程中,会对课堂上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复习,从而更好地理解理论课程内容。同时,学生在动手进行实验时会体会到科研探索的乐趣,通过不断地练习,学生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药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同时,在进行实验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药学实验的开展通常是在专门的药学实验室进行的,因此,必须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并且维持正常的科研秩序。实验室安全直接关系到参与实验的学生、老师以及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一些重点高校发生的药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都产生了负面影响。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可以发现,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8 666起发生在学校内部的火灾事故,这些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死亡人数已经达到了上百人,而财产损失则已经超过了3 000多万元。事故的发生,轻者对老师与学生造成轻微的身体伤害,严重的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与老师的生命安全,而实验室中的实验设备与实验药材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可以看到,学校火灾事故是具有重大危害性和负面影响的,对学生个人、家庭、教师、社会的影响都是恶劣的。
无论学生受到何种程度的伤害,都会对校园建设以及学生家庭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做好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十分重要。对高效实验室所发生的重大事故进行具体分析后,会发现这些事故的原因具有一些共同点。例如,实验室人员的不规范实验操作、实验物品的保存状态和使用方法存在安全隐患、实验室的环境没有达到安全标准或者整个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等等。根据数据调查显示,90%以上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是由实验人员因素所导致的,主要包括实验人员对于实验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实验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对于潜在的实验室危险因素认识不明确等等[1]。
2.1 加强安全教育与规范化操作培训
国内高校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目前药学实验教学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例如为药学新生开设相关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但是这种课程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药学实验安全意识和实验素养。
首先,需要做好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并且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规范化培训。相关负责人要提高对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探索相关课程建设与落实,已经开设实验教育课程要做好教学效果的评估,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探索更适宜的教学方式。学校可以丰富教学模式,利用新型教育方法来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趣的网络视频,或者开展相关的安全知识讲座,举办大型的安全知识竞赛,通过角色扮演地方式来进行安全演练等,这些教学模式生动有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安全教育知识。
其次,实验室需要采用准入制度,也就是对学生的实验安全知识理解程度进行一定的考核。具体来讲,教师可以通过考试的方法来考察学生是否准入,只有符合考核标准的学生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确保学生在实验室中具备安全操作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从而降低实验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实验操作规范化培训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实验安全意识,帮助学生认识到实验安全的重要性。这不但是保障实验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防范实验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策略。对此,教师需要提起足够的重视程度,与实验室管理人员共同协作,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实验室规范,防范风险发生。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室,包括每一间实验室中的每一个仪器设备,教师应该为学生讲解这些实验室的主要功能,以及这些实验设备的具体操作程序,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使用,按照规范化的实验动作标准来进行实验,培养学生标准化的操作习惯。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不仅有利于实验的成功,更是为实验安全保驾护航,学生有能力处理各种可能发生的实验安全事故,具备更高的自我保护能力。
2.2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守则及巡视制度
目前部分高校的药学实验室还存在实验规则不清晰、巡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因此安全守则的完善以及安全巡视制度的确立势在必行,这是确保药学实验安全的首要原则。药学实验室应建立完善、详细的安全守则,包括实验室基本操作规程、实验室管理规范、试剂及仪器的管理守则及使用注意事项、安全保护制度等方面。此外,在实验室、系院、学校等各个层级设立实验安全巡视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实验室安全隐患进行巡视、监督和排查,从而防患于未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实验室内部应设立安全负责人、建立安全值日制度,由值日生对实验室的安全隐患进行监督和排查,并在离开实验室前对实验室的水、电、气、设备、加热实验、溶剂、试剂、实验室门窗等进行逐一检查,强化一线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带领学生开展实验的教师也必须将相关准则的内容向学生讲解,让学生提起对实验安全的重视程度,最好每次实验都确定相应的小组负责人,让实验能够在实验室安全规则的保障下有条不紊的进行[2]。
2.3 创建良好的安全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直接决定了学生对待实验的态度。实验室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实验室采取规范化管理,可以让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实验态度更严谨。有序整洁的实验环境会让在其中进行实验的教师和学生感觉到认可和尊重,会自发主动地遵守实验室中的规定和制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实验室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实验潜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想要提升实验室的环境,需要做好标准化建设,完善实验室的安全条件和安全管理。所谓安全管理的标准化,是指实验室正常运行所消耗的水、电、气资源的使用应该依据安全规范,实验室中具有强致癌、剧毒、易制毒、放射性的试剂/样品,都应该放在专门的储存柜内进行存放,安全标识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张贴和摆放,实验室需要具有完备的安全使用制度,并且要求实验室内的人员严格按照这套制度进行日常操作,实验室每天产生的普通来及、化学废物以及放射性样品残存物等,都需要进行分类处理,按照规定流程来进行无害化处理。
所谓的安全条件的标准化,则主要指实验室本身的构造和相关的水电气光线设施应该负责安全规范要求,实验室中的各种设备应该确保内部附件完整且状态良好,不会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安全问题,实验室的整体布局必须符合安全要求,保证消防通道始终畅通无阻,实验室需要定期进行卫生打扫,从而保持干净整洁,实验室分区明确,试验区域和生活区域必须相互隔离开,并且使用醒目的安全标志进行标记,其他的安全标志必须配备齐全,安全相关的防护措施,例如安全眼镜、灭火器、灭火毯、安全撤离指示灯等必须按照标准进行配制,还包括烟雾报警器等报警装置,定期对安全事故抢救设施如洗眼器、紧急淋浴、急救箱等进行检查,确保数量充足且功能良好[3]。
3 环保意识的培养
经济的不断发展带给人民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的同时,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点。环境问题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应该积极倡导和践行环保理念,在药学实验教学以及实验室管理中也是一样的。药学实验会涉及到较多的试剂和药材,因此也就必不可少地会出现试剂与药材的浪费现象,浪费的试剂与药材不仅增加了教学的经济支出,并且如果有毒的药材与试剂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话,还会对环境产生非常大且不可逆的影响。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国家政策法规出发,让学生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也是培养药学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具有促进意义。
具体来讲,学生应该尽量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因为药学实验会涉及到化学实验和生物医学实验,这些实验中所应用到的化学试剂/溶剂以及生活样品/试剂都具备一定的毒性和污染性,在日常的实验教学以及实验室管理中,应该充分重视对这些有毒有害物质的规范化管理以及无害化处理,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是降低有毒物质对环境产生的危害。通过环境保护教育,学生对绿色环保理念的意识会更加深刻,切实地为减轻环境压力作出贡献。
4 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
4.1 督促学生做好良好的实验规划
良好的实验规划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在进行实验设计时,教师应该督促学生进行重组的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来制定更优质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应该尽可能详细具体,并且具备较强的可行性,教师应该与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仔细的讨论,具体从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两个方面出发,并对这两个部分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在正式开始实验之前,教师应该让学生去了解实验中用到的各种试剂的相关知识,包括他们的理化性质以及MSDS特性资料,这对预测可能发生的实验危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4.2 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只要进入实验室,就应该穿好实验服,佩戴实验手套和防护眼镜,做好防护工作。实验室中的试验区域以及生活办公区域应该明确划分,并且给予醒目的标志,禁止学生携带食物和饮料进入试验区。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做完实验后一定要洗手,做好实验器材和用具的整理,保持实验台面处于整洁清爽的状态,学生在相对整洁的实验环境中进行实验也会感觉到舒适和愉悦,便于学生更好地开展实验操作和科研研究。除此之外,学生必须做好相应的仪器清洁工作,这对于实验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3 正确规范操作仪器和使用试剂
学生在进行药学实验时,会涉及到较多的仪器与试剂,而有些仪器与试剂价格昂贵。若学生对相关仪器、试剂缺乏基本了解,那么很有可能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轻者可能会损伤仪器、浪费试剂,重者可能出现实验室安全事故。因此,管理实验室的教师与带领学生开展实验的教师都应当十分重视仪器的操作与试剂的使用,最好在每次实验开始前,便让学生熟悉实验所需使用到仪器与试剂的特征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每次使用完实验仪器之后,学生需要按照规定流程对仪器进行关闭,并且按照实验室规章制度对仪器进行定期的清洁维护。当学生从试剂柜取用试剂之后,需要立刻将试剂放到原来的位置上去。
4.4 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当完成实验之后,学生需要对自己记录的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如果实验结果和预期结果有偏差,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把分析结果当做下一次实验的基础,为制定更加完善的实验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因此,实验操作的准确性以及对实验现象观察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以及最终实验所需得到的结论。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的推导和记录规范进行,那么会让实验效率大打折扣。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做好实验记录的管理,定期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督促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数据进行反思,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5 良好实验态度的培养
药学专业的学生以后大部分都会从事科研相关的工作,科研是一条漫长且艰辛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更多的是困难和挫折,而很多时候都需要学会自己面对和解决。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必须具备足够克服科研道路上各种困难的坚强意志力,具备执着坚韧、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实验态度的引导和培养,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到最后的实验数据的分析,整个过程中都应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每一个操作,避免烦躁和沮丧情绪的产生,这些负面情绪本身就不利于实验的进展。事实上,在药学科研实验中,大多数情况下所产生的都是与预期结果不相符合的数据,这对于学生的耐心有着很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实验的道路上坚持不懈,树立起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态度,善于运用文献调研方法,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复的尝试,不断地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从而不断接近正确的结果。
6 结语
综上所述,药学实验教学改革是药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相关高校应从多方面进行改善和优化,切实地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为我国生物医药事业输送更高质量的药学创新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