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1-03张继申廖敏罗帅

化工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隐患应急实验室

张继申,廖敏,罗帅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2209)

0 引言

科研实验室是实验验证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科研单位开展科研工作的基础条件与重要平台[1]。实验室安全管理是科研单位完成各项科研任务的重要保障[2-3]。尤其是随着科研单位高精度仪器设备的增加,科研业务扩展,科研试验项目增加,关系实验室安全的潜在风险因素也呈持续上升趋势,各种安全隐患层出不穷,安全事故频发[4]。实验室安全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将围绕科研实验场所的安全管理问题,介绍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1 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

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备受关注。近年来,涉及危险化学品和中小型试验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时有发生。科研人员注重科学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容易忽视研发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对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未知风险关注较少,对实验过程中与操作相关的风险缺乏充分辨识[5]。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级人员从思想上对安全问题重视不够,心存侥幸,安全意识淡薄[6],“重业务,轻安全”。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科研机构的首要任务无疑是开展科研工作,因此企业对科研目标的过度追求,员工把科研放在首位,导致了科研院所从上至下,不惜一切代价完成科研项目的心态,容易忽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这往往导致从领导到科研人员对安全工作的漠视[7-8]。

1.2 对实验危险辨识缺乏或不足

因为科学研究具有探索性、创新性和不确定性,科研项目实验过程存在不确定性太多,这就决定了实验过程和方法具有探索性、不确定性和不成熟性[9]。尤其是实验室中相关的中小型试验装置,由于存在诸多未知风险,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中小型试验装置进行试验时,涉及到新危险介质的引入,工艺改变、操作参数变更等,这些环节都可能带来风险。新工艺、路线及设备的风险辨识、状态评估与分析诊断深度不够,导致潜在的隐患、显性的缺陷、突发的情况持续存在。科研实验过程路径、反应参数在不断摸索、优化,而实验人员不会使用风险评估工具,实验过程风险评估可能会存在不足。实验人员往往有一种“惰性”思维,认为以前这样做没有出事就是安全的,侥幸心理比较重。实验室事故的直接触发因素大多数是实验操作环节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习惯性违章操作、无知无畏和盲目操作等,都是事故频发的最主要触发因素。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意识,风险辨识及管控能力就尤为必要。

1.3 安全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不足

部分项目实验人员安全素质不高,风险辨识能力需亟待提高;安全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与学员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培训有效性不足。培训内容与科研试验实践结合不紧密、与岗位能力要求不匹配。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缺乏,安全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导致实验室员工安全意识不足[10]。

1.4 实验室安全基础设施不完备

安全管理屏障单纯依赖人防手段,物防、技防措施没有跟上,缺乏有效防止事故发生的多重保障。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实验室安全在根源上存在“硬伤”。大多数科研院所只关心实验室设备和实验室环境的改善,往往忽视了实验室基本安全设施的合理设计和配置。特别在原办公楼房改造成化学实验室,问题表现的就更为突出。普遍存在因设计不合理而导致安全问题,如设备布置过多超过实验室楼层承载负荷、水电管线布置不规范、安全通道拥挤堵塞、环保通风设施不达标、开展高温高压等危险性实验时缺失监测系统等[11-12]。另外,应急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应急演练针对性不强,未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预案,应急物资配备不齐全,应急装备未进行定期检查。

1.5 隐患排查治理不及时、有效性不足

安全压力未完全有效传递到基层一线。员工自我安全防护能力和意识较弱,实验人员安全素质不能很好适应公司发展需要。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仍然经常发生。安全管理执行力、穿透力不强,对项目检查指导监督要求落实不到位。主体责任体系不清晰、部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缺乏专业化和规范化,标准不高、要求不严,隐患排查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安全检查推进不平衡,隐患整改没有形成闭环管理。

1.6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比科研院所实验室安全管理与企业化安全管理,不难看出科研院所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足,实验室缺乏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和监管体系。在思想意识上片面追求科研成果,科研人员认为相对于生产制造企业而言实验室没有或几乎没有安全风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认知问题,认知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动。认识不足导致执行程序不完备,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管理制度不符合实际,最终导致安全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管理脱节。

2 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新措施

通过实施科研试验项目安全生产保障工程,牢固树立安全理念,强化责任意识,构建风险管控体系,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有效开展经验反馈,提升信息智能化水平,加大责任追究等措施夯实管理基础,努力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2.1 牢固树立安全理念,全力维护员工安全

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把人的生命放在最高位置,正确处理1和0的关系。坚定实现“零事故、零伤亡”目标不动摇,从树立“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理念开始,意识形成观念,观念决定行动,行动改变结果,最终一定可以达到“知行合一”的状态。实验室安全无小事,安全风险无时无刻不存在。从日常科研工作中树立、培养和巩固安全意识。实验室安全管理尤其要提高领导的安全意识,明确各层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好安全责任的落实,这样才能大大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状态。

2.2 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层层压实安全责任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持续完善安全生产保证、监督和支持三大责任体系,确保三大责任体系协调统一、高效运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真正把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与各级各岗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2.1 健全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及管理模式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和落实安全责任。结合企业自身管理现状,从公司级、机构所到项目组,成立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委员会。 明确公司级级、机构、项目负责人和实验室四级管理体系,建立安全分层管理模式。采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指导监控,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实施,全体员工参与监督的方式,形成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

2.2.2 落实试验项目的安全目标管理

安全目标层层分解,每年初公司总经理与科研机构签订包含安全指标的年度综合业绩责任书;科研机构与试验人员、参与试验台架施工的相关方签订安全责任书。充分发挥项目安全工程师的作用,在试验文件编制阶段,综合考虑试验过程风险,通过试验前检查、过程状态确认等手段,保证试验过程安全。组织开展安全管理人员专项培训,系统提高人员业务素质,明确工作职责及工作程序,使其将安全工作贯穿到日常研究工作中。

2.3 加强安全风险识别及预控管理,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

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以安全生产三年专项行动为抓手,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2.3.1 推进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安健环管理体系建设

结合试验项目的危险特性,在各个部位、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各个时间节点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监督控制措施落实工作,形成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常态化、全覆盖机制,实施全过程风险管理。加强对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室和中小试验台架的安全管理。要从根源入手,对危险源进行细致、系统的研究,尽可能地找出所有潜在危害,并以此为依据起草操作规程,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完善试验现场风险提示,结合安全目视化建设,按照“一眼就明白、一看就会做、一次就做对”的要求,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公告牌,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设置明显警示标志,确保每名员工都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13]。

2.3.2 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

科研人员应提升对安全的认知和驾驭能力,加强安全教育,学习和用好各种风险评估工具。将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知识、重点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推广安全风险预知训练,提高全员风险预判能力,促进全员熟练掌握风险辨识与管控的方法和手段,切实落实各项目风险控制措施。组织覆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动态调整风险级别和控制措施,建立并更新安全风险数据库。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对安全风险分级分类进行管理,逐一落实公司、机构、项目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达到规避、降低和控制风险的目的。按照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实现各级风险管控责任一一落实。

2.4 持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突出重点,问题导向

防范和遏制事故,关键在消除隐患,隐患不除,事故不绝。隐患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14]。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坚决将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

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分类标准,逐级逐岗明确隐患排查内容和排查治理责任,推动全员排查治理。制定重大风险作业辨识管控清单,在作业实施前,明确专人逐项检查确认,按照“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实施责任追究。针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倒查管理流程的每个环节,找到问题症结和管理短板,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改进措施。

组织试验项目的施工/试验过程、建安/竣工验收、热调及试验前安全监督检查,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和过程安全控制。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深度和广度,规范化和标准化,强化专项隐患排查的细致及专业化。开展事故暴露问题整改、安全检查整改督查,落实问题整改闭环管理,对发现的问题严格执行建档、评估、整改、验收、销号的闭环管理。另外,聘请行业专家诊断安全管理现状,定期交流和现场检查专业技术指导,全面消除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

2.5 严格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按规矩办事的习惯是完全可以养成的。分析发生的事故,几乎都和不守规矩、违章作业有关。当前国内外的先进企业已经形成了程序至上的观念,一切按程序办事成为员工恪守的准则。安全理念和规矩意识的培育需要载体和途径。一个企业的文化就是习惯和认同。有了文化和体系的支撑,理念和规矩就能树得牢、立得实,安全管理就能走得稳、行得远。

积极开展群众性安全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员工安全素养。组织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如安全意识培训、试验安全规定等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加强对重点岗位(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项目负责人)和重点人群(新员工、承包商、劳务派遣人员)的能力培训,确保能力重点群体匹配、符合要求。大力推进项目组安全建设,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项目组,把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项目组,把安全文化建设落实到项目组[15]。开展危险预知训练,促进员工养成 “停、呼、等”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先停下,终止风险,促进良好的安全行为和习惯的形成。

2.6 有效开展安全管理经验反馈,推进管理增值

按照全员参与、主动反馈、闭环管理、持续改进、充分应用的原则,加强经验反馈工作。指导项目组及时总结、反思各科研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发生的安全质量事件、问题和良好实践,及时学习兄弟单位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再分析和再反馈,以便充分了解相关事件、事故现象、原因及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查找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举一反三,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达到共同改进和提高的目的。

2.7 加强关键环节管控,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2.7.1 抓好高风险作业风险管控

针对高危设备、场所和岗位,建立分级管控制度,各科研机构每年辨识高温高压、有限空间、易燃易爆等高风险作业,评估并更新风险等级及高风险作业任务清单,细化作业指导书,严格执行高风险作业许可程序,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及防控措施。

2.7.2 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工作

修订完善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优化采购储存使用废弃各环节管理流程,落实易制爆危化品储存场所治安防范要求,对易制爆危化品库实施达标改造,库房监控视频上传当地治安监管平台。建立健全涉氢试验装置的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设置现场漏氢监测措施,及时消除缺陷和隐患,强化危化品使用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操作技能、应急能力培训。

2.7.3 加强资金投入完善设备的安全保障

人防是防止人因失误;物防是确保设备的安全状态;技防是通过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人防是前提、物防是基础、技防是保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充分分析安全生产投入需求,制定计划、足额列支安全保障资金。统筹规划布置实验室,对试验厂房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完善环保通风系统、消防及应急设施,加大力度改善实验室操作环境。持续强化源头管理,杜绝在试验台架设计环节留下安全隐患,持续落实实验室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不断提高试验现场的安全防护标准,提升本质安全化水平。

2.7.4 关键试验调试及试验条件检查确认

加强对重点项目试验台架设计、施工、验收、调试及试验的各个阶段的关键环节管控。具有高温、高压风险的试验台架在进行热态调试前,项目组按要求进行技术状态检查和安全质量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由安全主管部门组织热态调试前安全质量检查,经相关部门会签,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进入热态调试/试验。每一个试验项目开始前均需完成系统的试验准备工作,即完成文件、试验组织机构、安全应急、试验工具、试验准备状态技术检查等准备工作后,方可进入调试试验工序。

2.7.5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完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特种设备清单和台账,责任落实到人,按规定开展特种设备登记、建档、日常维护、定期检测、注销等工作,特种设备台账录入当地市场监督部门监管系统,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可靠。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应当经过教育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2.7.6 提高科研试验应急响应能力

持续开展应急预案优化升级,对关键试验台架、实验室等场所,模拟事故情景等进行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重点岗位、重点部位制定简明、使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建立与所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监管机构的应急协调联动响应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定期检查和维护应急物资和应急设备,以确保应急需求,随时有效。

2.7.7 加强对实验废液废气排放的管理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检查、督促、指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完善危险废物处理程序,加大环保管理制度宣贯,按规定贮存、转移、处置危险废物。对试验厂房、实验室等场所定期开展环保隐患排查,实现环保监管全覆盖。编制实验室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做好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8 加快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在线监控。对重点实验室、试验台架、危化品仓库等重要场所的安全管理进行动态、实时在线监测,及时掌握设备运行动态,实现安全风险提示、预警和控制违规行为。

2.9 加大责任追究与考核力度,保持高压态势

安全管理水平由低到高分为四个阶段,即经验管理阶段、严格监督阶段、自主管理阶段和团队管理阶段[16]。目前绝大多数企业还处于严格监督管理阶段,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就是“严”,管理力度大,形势就稳定,力度弱,事故就会蔓延。坚持从严追责,是当前促进各岗位履行职责的最有效途径。以“零伤亡”安全目标为指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规定,持续保持安全生产的高压态势。

3 结语

安全重于泰山,责任必须担当。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和严抓真管的高压态势,坚持“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坚守红线意识、底线思维,按照“零伤亡”标准,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加强责任制的落实与督查,强化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关键环节管控,筑牢安全基础,着力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实现科研生产持续稳定运行,推动科研场所安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隐患应急实验室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