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
——基于HRP系统的研究
2023-01-03范世道
范世道
(丽水市人民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随着当前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模式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积极应用精细化理念,提升医疗服务体系运行效率。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重点内容,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为了能够满足医疗活动对于医疗设备的使用需求,需要正确考虑医疗设备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分散性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进行融合,形成统一化设备管理系统,改变以往终末管理的形式。医院资源计划系统(Hospital Resources Plans)简称为HRP,是以信息化手段作为基础架构的新型管理平台,融入了全新的管理思想,可以促使医院资源管理向着扁平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效率,减少医疗设备资源的消耗。
1 构建固定资产数据库平台
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固定资产的管理极其重要,在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中存在较多问题,会影响到资源使用效率。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5点:第一,在对固定资产实施采购管理、实物管理、维修管理时只是利用人工方式实施管理,管理效率低下。第二,设备档案资料管理较为分散,档案信息均分散于不同的部门中。第三,没有针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实施有效的评价。第四,在管理固定资产时需要专门的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共同管理,管理的账簿内容较多,信息数量过多,由于两个部门数据共享效率低下,账簿的具体数据存在不一致的现象。第五,无法及时了解各个科室医疗设备使用情况、配置情况。
为了能够解决传统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引入了全生命周期理念,同时构建HRP系统,可以将管理模式转移为线上管理。要想能够实施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理念需要建立以固定资产为核心的数据系统,需要收集医疗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应用部门、设备生产厂家、设备供应商、使用日期以及设备应用状态等。同时设置固定资产卡片,能够为后续设备的维护提供信息基础,也是医疗设备管理和资产核算的重要数据来源。将固定资产卡片作为系统核心,针对资产的具体管理环节进行梳理,优化管理流程,将各个管理环节融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可以让不同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接预算管理环节、资产核算环节、物流管理环节以及设备应用环节,能够使医疗设备的采购到报废形成一体化管理趋势。
2 全生命周期管理起始阶段
在HRP系统中在对医疗设备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时管理起始阶段主要包括两个环节。第1个环节为设备采购计划以及预算执行。首先需要针对医院的资产情况制定预算编制,将预算编制输入到HRP系统之中,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医疗设备维修保修、医疗采购以及服务类项目招标。维修和保修需要按照严格的设备管理流程和预算执行流程作为标准。在采购过程中要求医院内部的相关管理人员举行专题会议,对比不同生产厂家医疗设备性能水平、价格以及售后服务情况,对医疗设备的资质证明进行审核,将设备资料进行汇总,完成采购论证。按照采购的金额进行分类,如果在20万元以下由资产管理部门提交相关管理委员会进行论证,大于20万元,则需要结合招标结果选择相关代理公司。论证如果未通过需要进行重新调研论证,之后再次将预算编制输入HRP系统,如果通过,则将相关论证数据交由合同管理人员,进入到合同审批流程。在服务类项目招标过程中需要针对后勤服务、安保服务、科研服务等,按照具体的招标流程完成招标。
第2个环节为安装验收以及医疗设备使用培训。在医疗设备采购完毕到达医院后需要结合安装验收的流程,对医疗设备进行安装验收,并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如果该环节确认通过后,则按照合同以及安装验收的数据放入仓库中,建立资产卡片,告知相关管理部门通知供应商开具发票。之后库管将合同移交给账务员,账务员结合所收集到的数据制收货单上交给负责资产管理的部门,由管理人员签字确认。确认后由合同管理员对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和归档,账务员将发票等上交给财务管理部门。如果没有通过需要进行退货或者调换,或者选择向生产厂家进行索赔。
3 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阶段
应用阶段属于全生命周期活跃度以及价值最高的阶段,在该阶段的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在应用阶段中引入HRP系统能够针对维修管理环节、预防问题维护环节、保修管理环节、设备绩效评估环节实施有效管理。过程管理主要分为4个方面:(1)预防性维护管理。相关人员需要建立PM计划,加强设备质量控制,得出PM分析报告。(2)维修管理。填写维修论证表,分析医疗设备存在故障问题和维修费用。(3)保修管理。制定保修预算计划,结合保修合同实施管理。(4)设备效益分析。构建效益分析模型,评估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
4 全生命周期管理后期管理阶段
4.1 对医疗设备使用效率进行分析
在没有应用HRP系统实施管理之前,管理人员会通过设备开机所需要的时间对使用率进行考核,以人工的方式记录开机时间会出现误差问题。在应用HRP系统之后会构建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包括开机和有效使用率两项指标,前者可以了解医疗设备开机时检查情况、治疗情况,后者可以反映出设备使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为了能够获取准确的数据,需要引入射频识别技术以及局域网技术,和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将数据调入到系统之中。通过该种模式能够解决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的数据核算问题,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管理,避免数据出现错误。
4.2 对医疗设备报废实施评估
医疗设备在使用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行报废处理,为了能够避免医疗设备资源的浪费需要对其实施状态评估,这样才能够保证医疗设备资产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因此在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需要针对医疗设备实施技术鉴定,规范设备报废的具体流程。以往在进行报废评估时只是根据设备使用年限实施评估,具体评估的指标较为模糊,没有明确不同人员在报废处理过程中的责任。HRP系统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申请进入系统,进入到报废申请模块中,将费申请发送到相关科室或者部门管理人员。如果通过审核,则由科室或者管理人员填写部门的意见,将其发送给技术管理部门,技术管理部门每月定期进行报废申请论证,并将系统内设备状态更改为待报废,将论证后的意见反馈给负责报废处理的人员。如果同意报废则由管理主任将意见传达给负责报废处理的人员,最后由报废处理人员提交医疗装备管理委员会进行论证,在论证完毕后对设备实施处理。如果没有通过审核,则需要将报废意见返回给申请人。
5 结语
医疗设备是医院的重要资产组成类型,需要针对医疗设备实施有效管理,这样才能够控制医院成本投入,满足医疗活动、科研活动以及教学活动等多个方面的需求。在信息化背景下,HRP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管理效率,为了能够提高HRP系统应用效果应当构建固定资产数据库平台,对起始阶段、应用阶段、后期管理阶段进行优化,构建系统性的管理模式。以HRP系统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在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强化医院的综合收益和科教活动水平层次,对医疗资源实施优化配置,可以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进行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