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视阈下农业院校英语本科专业的建设探索
——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

2023-01-03历晓寒

鄂州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科英语专业育人

历晓寒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大庆 163000)

2018 年,党中央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着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2019 年,教育部等13 部门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2020年,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标志着新文科建设进入全面启动的新阶段。新文科的本质特征是: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创新,在学术研究上注重学科交叉,在社会服务上注重服务国家能力以及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弘扬。[1]新文科建设是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指示精神,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2]在国家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契机下,在面临发展机遇和挑战时,作为文科重要组成部分的英语专业,特别是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的英语本科专业该如何发展,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推动人才培养与教学研究方式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3]

一、英语专业建设背景和面临的问题

2019 年3 月,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在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做了题为“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的主旨报告,围绕新时代高等外语教育的“三变、两新、两大”,即识变、应变、求变、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深入探讨了外语教育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出了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总体思路、总体措施和总体目标。[4]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英语专业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是人文学科下的外语学科,在学科中处于相对边缘地位,高等农业院校的英语专业相比农科专业而言,又存在创建时间相对较短,学科基础相对薄弱,学科影响力较低,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均存在不足等客观情况。因此,时下结合新学科的总体建设思路,探索英语专业特别是高等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的改革建设途径,显得尤为迫切,乘改革和建设的时机,很可能改变英语专业的学科地位,谋求新的发展。让高等农业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英语本科专业改革建设——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英语专业为例

(一)英语本科专业定位

英语专业立足农业院校,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较扎实英语基本功、较丰富英语文学专业知识、较强跨文化能力及较高人文素养,渗透农业领域英语知识,能较熟练地用英语从事外事外贸、教育文化或农业生产等英语相关工作,以适应国家战略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又具备发展潜力的“厚基础、精专业”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二)英语本科专业特色优势

1.传承红色基因,培育优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也是本专业特色发展的政治依据。红色文化是大庆市的精神命脉,赋予本专业发展特有的区域文化优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始终把北大荒精神作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自觉将北大荒精神融入办学育人的全过程。英语专业结合学校“以北大荒精神育人”的办学特色,通过“英语+思政”模式将立德树人落实。师资队伍的结构有优势,科研团队有潜力。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能吃苦、肯奉献的精神。

2.交叉融合度高,新文科模式好

随着新文科和新农科建设的不断推进,尤其是教育部部署《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以来,耕读教育成为涉农高校继承与弘扬传统农耕文化特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高等农业院校高度重视,其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也随之发生变化。英语专业将专业课程与人文素养和相关学科有机融合,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角度,结合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社会学和传播学,农耕文化等,综合研究全方位推动本专业新文科模式建设。例如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学科结合、推动数字人文的有效参与,广泛建立实践基地,形成“英语+文化+实践”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学科间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某一领域的研究,而是跨学科、跨领域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符合新时代科技创新需求的新趋势。

3.区域发展共进,推进协同育人

学院主动对接政府部门,邀请用人单位参与育人过程,形成以专业为核心,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落脚点,政府、企业、行业为指导的协同育人机制。

(三)英语本科专业综合建设改革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度融合思政育人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崇尚学术、特色发展”的核心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服务国家农业现代化为办学使命,以产教融合发展为导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着力提高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正在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农业大学目标不断迈进。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全面贯彻“新文科”建设核心要义,从探索专业方向、改革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等方面积极尝试。围绕“双进”精神、“北大荒”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学院大量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和教学比赛等活动。

2.以新文科建设为龙头,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着力推进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遵循新文科建设纲领,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按照“相对稳定、动态微调、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基于OBE理念,遵循以学生为中心,邀请用人单位,参考教学反馈、就业质量等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3.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加大专业内涵建设

积极构建学校交流平台,推进“多校联合”交流平台,联合当地多所高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交流与合作。提高教科研水平,先后邀请清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黑龙江大学等多校著名国内外专家来院开展学术交流讲座等活动,推进教科研与农业应用相结合。

4.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优化课程体系

依托北大荒精神虚拟仿真平台,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围绕“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个环节,强化专业主干课程,推动教材建设,推动课程建设及信息化,提升课程质量,优化课程体系。

(1)强化“金课”建设:已有线上课程,虚拟仿真课程,多门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2)探讨交叉课程:专业选修课阶段课程建设结合人文、美学概论等课程。

(3)推动耕读教育:开设专业选修课,辐射全校选修课。

(4)扩大实践课程: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培养不仅具备实践能力,更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知农、爱农的英语专业人才。

(5)推动教法改革:推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广蓝墨云班课和超星学习通等教学手段、完善过程性考核,推动评价体系构建。近年,专业教师在各级别教学竞赛多次获奖。

5.以区域发展为牵引,输出高就业人才

综合考量用人单位意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生志愿选择,探索实施高年级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较好成效,人才培养质量显著增强,就业率高于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专业四级、八级过级率及考研率稳步提升,近几年来,英语专业学生在各级各类各学科类竞赛中获奖成绩颇丰,例如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大赛,全国英语口译大赛等比赛中获奖励30 余项,省级各类比赛如省“亿学杯”商务英语实践技能大赛等获奖百余项等。

(四)英语本科专业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1.外引内培,逐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措施,促师资队伍增长,结构优化:年龄结构上、学缘结构上、职称结构上、学历学位结构上趋于合理。

2.注重应用,强化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

派出教师赴企业服务,提升专业实践技能。支持教师开展国内外科研合作、出国研修访学。专任教师大都具有双师教师资格,还有多名教师有农场实践经历。教师队伍科研教研活跃,成果颇丰,无任何师德师风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

3.狠抓落实,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明确办学主体地位,增强教学质量主体意识,加大课程思政力度、巩固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形成全院重教、爱教、研教的教学质量文化。基层教学组织健全,教师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构建了从系部到教研室到课程小组的教学组织体系,发挥教研科研的团队效应和创新优势。

(五)英语本科专业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1.完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依据国家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结合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科研与创新创业训练、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等基本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执行、修订以及开展评估监测、反馈改进等方面严格遵循。[5]

2.构建闭环质量管理模式

专业对人才培养每个环节都运用PDCA 模式质量管理,构成“计划、实施、检查、改进”闭环流程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模式,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系内每月执行集体备课制,每周教研教学反思活动,实现科学研究与专业教学良性互动。

3.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通过教学周记、校院两级督导,领导干部、系主任和教师间听课等制度,将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结合。建立评价机制,形成督导评价、同事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四位一体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作为教师绩效发放、教学评优、师资培训等的参考依据。

4.专业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通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近年专业教师经学校领导干部、教学督导听课整体评价优秀率持续上升,学生评教满意度非常高,学生学业成绩保持较高水平,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稳步提升,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均可达100%。

三、英语本科专业进一步推进专业建设的主要思路及举措——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英语专业为例

(一)坚持立德树人,创新专业发展理念,加强学科专业交叉融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完善“四有”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育人能力。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双进”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计,全面建设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实现英语专业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达到人才培养“四个服务”的要求。

(二)坚持产出导向,加强应用能力培养,切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持续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听取用人单位意见、邀请专家和企业代表参与论证,对标对表“新文科”建设标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满足培育“时代新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教学地位,推进产学研合作,拓展实习实训基地,探索“双导师制”,拓宽毕业论文选题范围,增加作品翻译、创意写作、项目调研报告,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能力,发挥特色育人,举办校园文化节、翻译工作坊、戏剧社和学生社团等活动。增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增质提效。

(三)坚持学生中心,完善三全育人体系,深化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秉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学院大力投入并积极推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衔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实现学生专业教育有深度、通识教育有广度、个性化指导有温度,激发学生潜能,积极营造良好学风,塑造优质教学效果。

(四)坚持守正创新,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推动金课和人才国际化建设

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发挥政策指挥棒作用,激发教师创新内生动力,打造以学科为引领的研究团队、以课程为依托的教学团队,组建英语技能训练团队、翻译能力训练团队、职业规划团队和创业指导团队等,推进特色金课和教材编写。带动专业整体课程质量,将教学改革实实在在转变为学生获得感,推动人才国际化建设,助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最终实现课堂教学师生思维同频共振、学生知识收获与能力提升双翼齐飞。

四、结语

新文科建设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学科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做出深刻的内部变革。要将专业自身的内涵建设与国家命运、社会进步甚至世界发展联系起来,与区域行业的需求紧密结合,探索学科融合规律,构建跨学科教育体系,提升教育质量,打造复合型师资队伍,为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行业”的英语人才不断努力。[6]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号召下,坚定不移地举全力进行学科改革建设。近年来,学科和专业建设和发展取得较大进步,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课程思政建设也取得一些成效。学校总体规划把学科和专业建设作为重要之重,我们要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实现学科和专业的优质发展,和全国兄弟院校一道,为高质量服务我国高等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文科英语专业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专业四级听力考试的笔记策略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