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探索
2023-01-03黄静宜肖敏
黄静宜,肖敏
(长江职业学院,武汉 430074)
人类自从诞生以来就对未来的社会和世界有过不同的设想和憧憬。在中国,我们古人提出大同社会,在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来图提出理想国。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都不可能真正实现。进入21 世纪以来,人类进入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民粹主义、极端主义、反全球化势力兴起,恐怖袭击、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们不禁思考:我们未来的世界会更好吗?
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中国之答。习近平主席通过深刻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提出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这是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人类最基本问题的响亮回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的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科学判断,与以前西方提出的各种共同体和世界的理念完全不同,它超越了狭隘的不平等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彻底实现共赢共享。
2021 年7 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宣传、贯彻其精神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应有之义。但纵观2021 版的本、专科思政课教材,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中涉及部分内容,其他教材均未充分体现这一重要思想。据此,结合“概论”课程教学的教学特点,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融入其中,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思政课中得到立体而充分的展现,显得尤为重要且必要。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概论课”的必要性
(一)培养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需要
“概论”课承担着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任务,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从而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早在2015 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在“概论”课教材中有体现,但仅是一笔带过,并未展开论述。在2018 版和2021 版的“概论”课教材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均作为一节的内容详细阐述,凸显了其在课程教学的重要地位。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具有管总性质的内容,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目标。这一思想的提出有着丰富的渊源。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世界主义思想,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和合理念,主张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协和万邦,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吸纳了这种天下观、大同观;二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马克思在批判、否定资产阶级国家这个“虚幻的共同体”的基础上,提出未来人类社会将实现“自由人联合体”,即“真正的共同体”。[1]那时,国家将会消亡。可以说,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指南。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价值旨归上具有契合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站在人的“类”思维角度,超越物种思维的封闭性、片面性和孤立性,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藩篱,以人类文明未来走向和全人类共同命运为终极关怀,谋求建立一个共生、共享和共赢的世界。它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当代的逻辑延展。因此,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产生的渊源来分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让青年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这一理论是能够对新时代的中国继续提供理论指导的、与时倶进的先进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最新成果,理应被大学生掌握并运用,形成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的需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正如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显示的,人类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和长远性,没有哪一国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一国可以包打天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针对世界人民共同面临的问题给出的中国方案。客观上讲,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存在,但却是基础不牢、十分脆弱。人类命运共同体没有成形的组织架构,也没有权力关系和权威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倡议、协商等非权威力量来凝聚共识,进而形成共同意志并在此基础上共同行动[2]。要想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确实发挥作用,就需要传播这一理念,使其能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人民认同并践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人类文明史表明,人类发展进步需要先进理念和思想的引领。中国率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首倡者,理应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发挥引领作用。这种引领作用的发挥,应使中国人民对这一理论有一定的认识。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又是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客体。因此,他们应了解、认识这一理念,并积极宣传并践行。而对大学生宣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通过高校“概论”课的教学[3],使学生认识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对于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和建设世界和平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战略意义,而且可以在思维层面帮助青年大学生拓展视野,关注人类社会整体和终极命运,培养学生大时代、大格局需要的大智慧、大担当的意识和情怀。
(三)提升大学生全球观培育的需要
在2016 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这实际上也就是提出要对学生培育“全球观”。“全球观”,即以全球、全人类的视野去观察、认识、理解世界,形成关于人类命运、本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个人对人类、民族、国家的权利和义务的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中国准确把握世界大势并主动适应世界的变化,着眼于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超越狭隘的民族国家视角,从全人类的角度思考人类命运。大学生通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学习,可以培养大学生树立这种观念,拓宽他们的国际思维和思考格局,构建其世界情怀,增强四个自信。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概论”课的实践策略
在“概论”课第十三章第二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部分的教学工作时,考虑到授课对象是00 后的大学生,这一群体开放自信,视野广阔,思维活跃、意识自主、表达欲望强烈;外交是学生比较关注的话题领域,他们关心中国的外交政策,对中美关系尤为关注;喜欢在实践活动中自主建构思维体系。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学生这些特点,重点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强调的,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回应学生的疑难困惑,使之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一)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动因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习近平主席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思索、分析,把握世界发展走向。习近平主席发出时代强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教师在授课时,首先要向学生讲清楚为何要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通过问题链“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有哪些?”“国家间的关系是否是平等互利的共赢关系?”一连串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总结学生的观点后,教师从国际与国内两个角度讲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具体动因。从国际上分析,第一,人类已经成为一种安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但在这种命运共同体中,各国在应对地区冲突、强权政治、恐怖主义、贫富差距、保护主义、气候等诸多全球问题上的合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严重威胁难以得到有效化解,面临着信任赤字、和平赤字、治理赤字、发展赤字。西方学者甚至惊呼人类正在走进“失序的世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18 年的新年贺词中,罕见地向世界发出“红色警报”。第二,全球化浪潮正在冲击着人类社会,影响着国际社会规则的重新建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日益紧密联系为一个整体。当然,这时候也有反向的现象出现,即“逆全球化”思潮、行为也在产生作用。如英国脱欧、美国退群等,破坏了人类在应对各种共同威胁上的国际合作。第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人们之间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并不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共赢关系。个别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民粹主义裹挟种族主义沉渣泛起,无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肆意干涉别国内政、践踏他国主权,经常以大欺小、恃强凌弱、以富压贫,使得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落后的弱小国家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全球治理结构合理化呼声的日益高涨,如何使全球发展的版图更加全面均衡,使世界和平的基础更为坚实稳固,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愿望。从国内角度来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我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中国一直坦诚的宣告,中国欢迎其他国家搭乘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便车”,尤其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更是如此。当然,中国更希望世界各国的人民能够“同舟共济”“权责共担”,能够基于价值理性共同护佑世界和平与人类社会发展,共同应对地区性与全球性危机,共同分享社会进步的福利与利益。中国能够更多地参与制定国际政治规则,走进世界政治舞台中央,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在上述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中国方案被提出,显示我国的大国担当和中国智慧。
(二)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丰富,在教学中,可以选用“中印边境冲突”“中国向印度提供抗疫医疗物资”“认识比雷埃夫斯港”“全球气温升高,正迅速逼近灾难的临界值”等热点案例,将全班同学分为五组,从不同角度,结合案例,分析人类应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师总结点评其核心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并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个方面来分析。
1.政治上,构建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国家间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教师在授课时,可以中印关系为例,中印关系在2020 年因边界流血冲突而跌入低谷,但中方站在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不计前嫌积极援助印度抗疫。中国对印度的援助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真正体现了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
2.安全上,构建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倡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教师授课时,展示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等烈士的战斗口号,讲授领土问题属于传统安全。要和平、不要战争是包括中印两国在内的各国人民朴素而真实的愿望。几十年来,中印政府一直在寻找公平、合理解决边界争端的方式方法。为推动中印边界问题解决,2003 年,建立了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机制。我们可以看到中印双方在冲突发生后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多次沟通协调、努力给事态降温的。通过讲授,让大学生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的大安全观,即安全共享、安全共担、安全共建、安全共赢,开创人类安全新文明。[4]17-48
3.经济上,构建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倡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建设一个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教师播放视频《“一带一路”是中国马歇尔计划吗?》引出话题,要求学生讨论,并从时代背景、概念界定、基本内容、发展目标、发展意义五个对比视角出发,绘制“马歇尔计划”和“一带一路”的区别图。教师点评,让学生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歇尔计划从形式、内容到实施方式都存在本质区别。前者以共同发展为根本属性,以平等互利为原则,以务实合作为导向;后者本质上是一项政治与安全战略,美国通过附加条件的援助,开始了与苏联的冷战进程。中国不仅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更是负责任、有担当的实践者。针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治理赤字,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等问题,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它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体化为人类的共同行动。
4.文化上,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倡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优越。教师通过让班级同学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文化,进而推及到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当今世界有70 亿人口,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 多个民族,5000 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4]17-48通过《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热播这一案例,让学生明白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人类有肤色语言之别,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我们要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扩大交流,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5.在生态上,构建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倡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教师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这一问题,进而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承载着我们的一切,包括人类制造的所有垃圾。为了不让地球超负荷工作,我们的维护任务刻不容缓。在过去的300 年中,世界人口数量增加了10 倍,预计到21 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在20 世纪,每年有1600 吨的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中,这是自然排放量的两倍多,二氧化碳与上个世纪相比,增加了30%,甲烷增加了100%。这些现象在过去40 万年中都没有过。目前的这些现象,还只是由25%的人口产生。[4]17-48面对生态环境的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唯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认同,其历史意义在世界范围内彰显,“概论”课教师责无旁贷就承担好宣传教育的责任,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每一位大学生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