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工程与水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2023-01-03王琳琳邓映之
王琳琳 邓映之
一、前言
党中央对文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水利部一直重视水文化建设,2011年印发的《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就提出“要把文化元素融入到水利规划和工程设计中,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努力使每一处水利工程都成为独具风格的水利建筑艺术精品,成为展现先进施工工艺和现代管理水平的现代高科技载体和现代水工建筑艺术载体”。淮委结合该规划纲要提出实施意见,确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升治淮工程的文化品位”“加大对现有水利工程建筑的时代背景、人文历史以及地方民风民俗的挖掘与整理,增加文化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丰富现有水利工程的文化环境和艺术美感”。2017—2018年,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实施建设了淮河流域39 处省界断面水资源监测站,燕桥水文站为其中之一。工程建设中,按照水文化建设相关精神,将工程的水文化建设与主体工程建设统一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实施,以水工程为体,以水文化为魂,充分考虑水文工程与水文文化有机融合,展示和丰富了现有水文工程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
二、工程概况
燕桥水文站为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直管水文站,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堡镇董山头村西侧灌沟河南支上,距上游苏皖省界约0.7km,区间集水面积1km²,是灌沟河由安徽进入江苏的省界控制站。
燕桥水文站主要建有断面桩、水准点、观测道路、护坡、水位自记平台、直立式水尺、水文缆道、雷达波自动测流系统、视频监控等基础设施,并配置浮子式水位计、流速仪、电波流速仪、ADCP、全站仪等测验测量设备。自2019年1月投产以来,其监测数据为省界河流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流量保障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信息支撑。
三、主要做法
(一)着力打造“站桥合一”的水工程景观文化
水文化体现了水工程的内涵和品味,水工程同时也是水文化最直接的载体和传承。燕桥水文站的显著特点是,在建设内容上涵盖了站与桥两部分,实现了有机融合、遥相呼应,充分体现了“站桥合一”理念,在工程水文化建设方面成效显著。
燕桥水文站的站名源于下游172m 处的燕桥古桥,该桥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1年),为三孔石拱桥,南北向,桥长30m,宽7m,净高4.6m,1993年被徐州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燕桥设计科学而别致,在古代具有一定的水文观测作用,蕴含了原始朴素的水文文化要素。如桥身西侧上两个石龙目睁嘴张,又称“吸水兽”,龙首正视河心,监视着通过桥孔的流水,寓意不让流水兴风作浪,又起着标志水位的作用;又如北面龙头下面桥墩迎水面的分水间上,桥下的石龟曾有两个,低头的是鳖,抬头的是龟,意为“低头看水流,昂头观天象”,这些文化要素都与水文有了原始契合。因此,在水文站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工程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努力打造“站桥合一”的水工程景观文化。
按照当地政府对文物保护的要求,在燕桥150m范围以外建设了水文站点,既维持了古桥原貌,又严格保护了文物,站点外观采用仿明清建筑设计,做到有机融入燕桥,实现了站与桥的遥相呼应、相辅相成。工程建设中充分运用现代水文信息采集技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河流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也为燕桥古桥注入新的生命力,实现了水工程与水文化的有机融合。同时,注重加大对水文标志、水文测站标牌的宣传推广和使用保护力度,逐步丰富和完善站点水文视觉识别各要素,全力打造统一的水文形象标识系统,塑造水文行业良好形象,增强社会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二)提炼发展兼具行业和流域特色的水文文化
燕桥水文站是淮河流域水文工程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历代水文工作者在长期水文实践中积累的精神财富,是流域水文行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作为流域水文工作的行业管理单位,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始终高度重视自身文化建设,始终坚定“强基础、上水平、成事业、惠民生”的发展目标,坚持以技术支撑为主体、水文测报预报和水利信息化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模式,坚持抓党建促业务、抓科研促发展的“四轮驱动”管理思路,努力推动事业朝着“绿色+智慧”方向发展,为治淮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越来越全面的技术支撑。
在加强单位文化建设的同时,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大力挖掘行业文化,注重从业务工作中提炼和发展精髓,通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兼具行业和流域特色的水文文化:一是淮河水文精神:求实进取、科学预报、团结奉献、服务治淮;二是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精兵强将、优质服务;三是人才理念:敢干事的人有环境,想干事的人有平台,能干事的人有激励;四是执行文化:多一点发现、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创新;五是安全文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发展。这些行业文化的提炼和培育,已经深入融合到水文业务特别是水文工程的设计建设中,为淮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
(三)深入挖掘工程文化,努力讲好治淮故事
淮河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与治淮相伴相生的水文化更是在淮河文化中占有重要一席。特别是因治淮建设而产生的人物、故事、工程等,成为淮河水文化的重要元素,充盈了淮河水文化的内涵,突出了淮河水文化的魅力。
淮河保护治理历经治淮19 项骨干工程建设、进一步治淮38 项工程建设,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治淮精品工程。如获得水利部“大禹奖”的刘家道口枢纽工程、沙颍河耿楼枢纽等,获得“鲁班奖”“詹天佑奖”“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奖”的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入海水道一期工程等。深入挖掘这些精品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讲好治淮故事,有利于提升治淮工程和治淮事业的社会影响力,也有利于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淮河水文化。
对于现有已建治淮工程,应加大对工程本身的时代背景、人文历史以及地方民风民俗的挖掘和整理,丰富现有工程的文化环境和艺术美感,还要注重总结凝练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体现出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不断推出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治淮故事。对于新建和在建治淮工程,应将更多的文化元素融入工程建设过程中,牢固树立文化建设应与工程建设相结合的意识,从前期规划布局到具体施工建设,都应把治淮工程作为文化艺术精品来精雕细琢,努力提升治淮工程的文化内涵和品味。要更多地运用现代景观水利的理念和现代公共艺术、环境艺术设计与手段,去建设和改造治淮工程,实现水利与园林、治水与生态、亲水与安全的有机结合,打造更多人水和谐的景观工程,展现治水兴水的人文关怀和文化魅力。
四、思考展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水利工程建设应赋予水文化内涵,水文化发展又离不开水工程建设。燕桥水文站的建成,既满足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工作需要,又展示了建筑美学,营造了水利景观,承载了文化传承功能,具有重要的示范借鉴和应用推广价值。
淮河治理源远流长,积淀了深厚的水文化底蕴。需继续深入挖掘淮河水文化,加强水利功能与人文内涵的有机结合,培养人才综合素质,创新文化宣传形式,多层次挖掘治淮故事,多方面提升传承力度,不断扩大水工程与水文化的传播效果,在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发挥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水文化建设在促进工程建设管理、提升职工和单位精神面貌等方面的功能,真正实现水工程与水文化的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