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久的数学定理
2023-01-02王治钧
王治钧
西班牙数学家爱德华多
数学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有人问,数学的意义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呢?有些数学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数学本身就是意义。他们认为,一套能自圆其说的逻辑系统本身就是意义,为什么一定要给它找一个“用处”?
有些数学家属于谆谆善诱型,就像你的数学老师,他们会更温和地告诉你:“你可能意识不到,数学蕴藏于万物之中。”科学家、工程师利用数学理论获得了现实中的进步。建筑、人工智能、航天探测等领域更是离不开数学,不懂数学你造的桥可能会垮塌,飞船可能会出现故障,亦或给复杂山地的智能无人果园带来损失。
还有一部分数学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数学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确实,数學不需要为某个“意义”而存在,它本身就是一套精美而又逻辑自圆其说的系统,是人类历史上集众人思想合力的伟大成就之一。数学的精美构造几乎渗透于万事万物当中。
提起数学,你会想到什么?是随处可见的阿拉伯数字,还是课本上复杂深奥的数学公式?数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数学家们是如何发掘一个数学定理的?让我们听听西班牙数学家爱德华多(EduardoSáenz de Cabezón)是怎么说的。
走出混沌
如果我们更进一步深入思考科学,去看看它背后有什么样的奥妙,就会发现,科学和艺术一样,它的运转同样离不开一定程度的直觉和创造力,而数学驯服了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和千丝万缕的直觉。
拿一张A4纸对折50次后,纸的厚度几乎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约1500万千米)。直觉会告诉你“这不可能”!但是如果你通过数学计算来验证一下就会发现,这确实是真的。
这就是数学的意义——帮你走出混沌,更好地认识世界!
其实,所有科学都是如此,既能够帮助人类认知世界之美,也能帮助人们避免某些糟糕的结果,这就是意义。有些科学对人类发挥直接作用,比如肿瘤学。有些只能远观,然而它们却是支撑其他学科发展的基石,数学就是这样一门基础科学。科学的严谨来自蕴含其中的数学构造本身的严谨,而数学的严谨来自其研究成果无限追求逻辑的自圆其说。
从地球到月球的纸梯子
勾股定理
威尔-弗兰多面体
寻找定理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句话:钻石永恒。钻石作为最坚硬的宝石,在人类科学的时间尺度上,一颗钻石几乎可以持续到永远。你又是如何看待“永恒”这个词的呢?在数学家眼中,数学定理才是流传后世,禁得起时间考验的智慧瑰宝。商高(又名殷高,中国古代周朝数学家)和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已经尘归尘、土归土,但是勾股定理提起数学,你却超越了这些人存在的时间,并将继续向前。只要有一个直角和一个合适的斜边相结合,勾股定理就呱呱坠地,屡试不爽让人称奇。
数学家们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对定理的发掘。浩瀚无垠的数学理论中,哪些可能是有待证明的定理,哪些是无法验证的猜想,甚至哪些是错误的理论呢?这个过程就像是在沙滩上寻找最美的贝壳,尽管有时你会捡到石头或瓶盖。一代又一代数学家在数学的沙滩上发掘钻石般长久的定理,这其中的过程不止一支笔、一张纸的论证。
由正六边形组成的蜂巢
比如,蜂巢定理的发掘前后跨越了1700年之久。如果有一个无限大的二维平面,我们要用形状一致的元素不留任何缝隙地覆盖它,哪个形状才是最佳选择?我们可以用方形,也可以用三角形,但圆形就需要被淘汰,因为圆形会留下缝隙。数学家们追求的是不留缝隙,周长最短,覆盖面积最大的最优图形。公元4 世纪,古希腊数学家佩波斯提出,正六边形——例如苯与石墨的分子结构、龟壳、蜂巢等,就是覆盖二维平面的最佳结构。但佩波斯并没有去验证这个想法,所以这个理论被人们称为蜂巢猜想。直到1999年,数学家黑尔斯证明了正六边形就是最优选择,而此时已是这个猜想提出的1700年以后了。
于是“正六边形是最优解”这个猜想从此作为“蜂窝定理”流传,不但有力推动了建筑、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还影响到超市货物的摆放、鸡蛋盒的制作,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更在视觉上增添了秩序之美。
如果在三维空间中提出这个问题呢?如果我想用一个元素填充三维空间不留缝隙,谁是最优图形?立方体是一个选择,而曲面体就不可以了,会留下缝隙。开尔文爵士,即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提出者认为,最好的结构是截角八面体,但他并没有证明这个想法。所以人们把他提出的“截角八面体是填充三维空间的最佳结构”这一理论称为开尔文猜想。
基于“威尔-弗兰多面体”结构建造的“水立方”
有人支持开尔文,也有数学家持反对意见。在反复研究且尝试论证这一理论的100年后,终于有人找到了更好的选择——数学家威尔和弗兰发现了一个结构,并将它命名为威尔-弗兰多面体。它看起来像是个奇怪的物件,但其实没有那么特别,这种结构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非常有趣。鉴于它的几何特性,北京奥运会的“水立方”就采用这种结构建造。接下来,如果没有人发现更好的结构,威尔- 弗兰多面体就是迄今为止人类发掘出的最佳图形。如果这个多面体在100年甚至1700 年后,被某位数学家证明就是最佳选择,那么它就会像勾股定理一样流传后世,成为“威尔-弗兰多面体定理”。
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对人类的影响不止高科技,也与生活有关。超市货物摆放呈现的几何形状,小小鸡蛋盒表现出的可视化空间图形设计,让数学的“秩序”和“协调”之美渗透于生活之中。那么还有哪些人类的日常活动,离不开数学知识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如果你面前有100个苹果,而你只能按顺序一个一个去选择,那么第几个苹果,有可能会是最大的一个呢?如果你选了第一个苹果,可能会错过后面大量更大的苹果。但如果你一直惦记着“后面还有更大的”,而放弃了前99个苹果,第100个有可能是最小的。只要苹果多于两个,直接选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都是有风险的。
但我们如果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运用概率知识,就能够提出一个不靠直觉或运气,而是通过精确计算得出的解决方案。不妨从这堆苹果里选出一部分看一看,这样你就能了解这些苹果大概有多大。然后,再从剩下的苹果里,选出一个比你看到的最大的苹果要大的苹果。
那么先看一看的这部分苹果又该选多少个呢?我们计算一下就会发觉这个数值是37%。也就是100个苹果中的前37 个只看不选,从后63个当中选,是最有可能选出最大苹果的方案。它虽然不能帮你作出绝对正确的选择,但是至少可以让你避免因为怕选不到大的而一拖再拖,最后一无所获,或者太过心急直接选了第一个,错过后面更大的选择这种局面。这就是前文所说的——数学,既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之美,也能够帮助人们避免一些糟糕的结果。
数学是发明还是发现
既然数学如此无处不在,那么第一个提出“数学”的人是谁呢?数学到底是人类智慧发明创造的产物,还是原本就蕴含于自然界之中,像所有山川河流一样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如果在森林中有很多樹,但是没有人去数它,那么数字还存在吗?这些问题,让人类对“数学”更加着迷,对它的探寻更加深入,于是有些数学家就像我们开篇所提到的那样,视数学为自然界的精髓,提出“数学本身就是意义”。正如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
数学蕴藏于万物,支撑科学的严谨和秩序美。数学不仅是肉眼可见的数字、桥梁,更是久经时间考验的定理。当人类被自我认知所困,数学是人类走出混沌的地图。它的意义是它本身,更是永恒的智慧结晶。
(责任编辑 / 李晓霏 美术编辑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