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对中医看好病

2023-01-02刘惠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大夫生病西医

刘惠

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专业博士高亮根据自己出诊10多年的经验,总结了在找中医看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对您问诊中医有所帮助,有助于您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

慎重择医,信者为医

生病后,很多人喜欢第一时间上网查询,这很可能导致贻误病情甚至发生上当受骗的情况。还有些人,动辄到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看诊。其实,北、上、广、深的医院常年聚集着全国蜂拥而来的患者,医生往往超负荷工作,分给每位患者的时间非常有限,疗效自然受限。如果生病了,建议大家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或门诊(且首选就近的),慎重选择看西医还是看中医。

常言道:“信者为医。”患者信任医生,更易恢复健康。中医虽有它的局限性,但在许多疾病方面,或许多疾病的某几个阶段,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一些人对中医心存偏见,即便是西医无效,无奈要去看中医,也经常会心怀抬杠的想法。更有甚者,即便中医给治好了,也认为是自愈的。不信中医的人,最好别看中医。

尽量面诊,问诊有方

中医看病,必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且讲究个体化辨证治疗。近年来,各种网络诊疗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使网诊成为可能。但即便如此,仍建议大家最好找附近或当地有经验的医师面诊,尤其是初诊患者。即使选择网诊,也应尽量以复诊为佳,且网诊单的信息填写应全面、准确。

有些人有医生的电话或有做医生的朋友,想事先咨询。建议:尽量避开清早、午休、深夜或医生的出诊时间咨询;不要问医生在不在或过度寒暄,避免使用语音、视频或直接通话等,直接用文字或图片说明大致问题即可;建议先询问医生是否擅长治该病,若不擅长,则再考虑适当措辞,询问是否可帮忙推荐其他大夫;尽量不要医生帮忙挂号。

诊前诊间都有须知事宜

如有身体不适,要及时诊治,不要拖。担心伏天吃药上火或过年期间不适合看诊,都是不必要的。建议选早晨或上午看诊为佳。确定找中医面诊前,不要化妆,不吃带有色素的食物(如黄瓜、红心火龙果等),不吃如韭菜、大蒜等味重的食物,不喷香水,不生气,不做剧烈运动,应尽量提前5~15分钟到达候诊区。看诊前,患者可事先将不舒服或最想治疗的症状按由重到轻的顺序默记一遍,或写在纸上。若曾做过相关检查,建议带上西医检查报告或前诊医师所写的病历或处方。

如果是初诊,建议大家主动陈述病情,并先从最难受的主要症状说起,其次叙述疾病的起因和治疗经过等。若是复诊,则可先叙述经上次诊疗后消失或减轻的症状,再叙述本次新增、加重或变化不明显的症状,然后根据医生的询问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

此外,医生把脉时,如医生没提问,不建议多说话。如有问题,不要频频提问打断医生,可在医生治疗完后再问。

首选在就诊的诊所抓药,尽量自煎

中医常用的治法有中药、针刺、艾灸、拔罐、推拿、正骨及食疗等。中药的使用目前最广泛。建议大家首选在就诊的诊所抓药。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民营中医诊所没有医保,中药材偏贵。有些患者拿到医生开的处方后,便喜欢去有医保的医院或药价较便宜的药店抓药。这是不太可取的。

药材之所以偏贵,主要是为了保证药材的质量。大家花了那么贵的诊金来看病,医生开的方子也没错,却在抓药时贪了小便宜,若因药材质量不佳而影响了疗效,岂不是太可惜?而且,如因吃了其他地方抓的药(抓少、抓多、抓错或药品质量有问题)而出了问题,估计没人愿意站出来承担责任。可以相信,大多数中医师在开处方时,绝不会一边开方一边想着怎么才能多开点药。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医院或诊所配有中药代煎服务,但还是推荐大家尽量在家自煎。关于服药时间:若患者平素脾胃功能较弱,建议在饭后40分钟以上再服药;如脾胃功能较好或病情适合的话,则可饭前服药,但也应和吃饭隔开40分钟以上,即所谓“药食不相连”。一般服药次数为一天三次。

特别叮嘱:找谁看中医,就按谁的要求煎服中药,不要按照自己以往的经验煎服中药。

病后调养要忌口

看中医不要在忌口问题上讨价还价。忌口是因病而忌,不是因药而忌。大多数情况下,生病后均宜采用清淡、温和、易消化的饮食,且尽量只吃六七分饱,水果、冷饮、零食,凉、辣、油腻及不好消化的食物尽量少吃,以不给脾胃增加负担为要。特别想吃的,可以吃一点。此时,不要怕“缺营养”。须知,脾胃能消化吸收的,才是“营养”。生病后,脾胃功能多数会受影响,如一味地吃“营养丰富”之品,不仅不利于脾胃运化,还易导致胃肠内形成积食、痰饮、湿热等邪气,不利于康复。

生病后,起居调摄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要早睡,最晚不超过23:00,倡导“太阳睡觉我睡觉,太阳起床我起床”。还应适当运动,避免过劳,调整心态。

多次复诊有必要

大部分疾病需多次复诊后方能逐渐痊愈。

目前大家普遍的共识是:西医治病快,中医治病慢。其實不一定。比如,对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往往需要终身服药,且大都只能维持,不能治愈,故不可谓之“快”;而中医经过准确的治疗并配合正确的养生调摄后,往往可以将这些疾病临床治愈,故不可谓之“慢”。事实上,有些疾病,无论找中医还是找西医,治起来都慢;而有些疾病,无论找西医还是找中医,治起来都快,且中医可能治得更快、更彻底。

同时,医学也有其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病都可以治愈。此外,每个大夫都有自己擅长治疗的疾病。如果找一个大夫看诊了三次仍没有见效甚至还有加重,建议大家换个大夫治疗为妥。但不建议一见疗效不佳或起效偏慢便频繁地换大夫。

选医生别光看年龄、名气

看中医,为更好地保证疗效,最后给大家几条忠告——

医生医术的高低与年龄是否大、名气是否大及经验是否丰富固然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对医道体悟的深浅。大家大可不必以年龄老少、名气大小、男女性别而论大夫是否值得信任。

不要把中医想得太过神奇。自古以来,中医习惯于宣传或记录那些疗效特别好的案例,这恰恰是因为其发生概率很低,不易出现。而实际上,中医没这么神奇,许多病都需要一个治疗过程,尤其是那些西药久治不愈的病,也许会有极其个别的特效案例,但大多数没这么幸运。患者要做好思想准备,不能看一个中医吃几服药没啥变化就直接否定,这不客观。

不要拿中医师相互对比与否定。不同的中医师开的方子不同,只能说明治疗的思路或切入点不同。

猜你喜欢

大夫生病西医
大海里的“鱼大夫”
预防做好 牛生病少
“生病”的一天
生病的快乐
生病真难受
邬大夫就诊记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