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秘“苔花”之惑

2023-01-02韩国营

知识就是力量 2022年12期
关键词:藓类苔花袁枚

藓类植物——真藓(供图/ 韩国营)

苔是苔,藓是藓

瑞典的卡尔· 林奈(CarolusLinnaeus,1707—1778年)是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1753年,他编著《植物种志》一书,在书中建立了“双名命名法”,对植物进行统一命名,成为现代植物学命名的起点。

现在全世界已知的苔藓植物有2万多种, 中国有3000余种。当时,《植物种志》中只列出103 种藓类植物,且没有苔类植物的概念。又过了90余年(1844—1847年),研究人员才陆续确定苔类植物的分类基础。所以, 苔藓植物( 英文Bryophyte,拉丁文Bryophyta)科学是从国外起源的。

中国的陈邦杰(1907—1970年)是中国苔藓植物学研究的奠基人,撰文 / 韩国营(中国植物学会苔藓专业委员会)被誉为“中国苔藓之父”。1936—1939年,陳邦杰到德国柏林大学(现柏林洪堡大学)主攻东亚丛藓科研究,获得博士学位后,于1940年回国。此后,苔藓植物科学才开始在中国传播。

当时, 大多数苔藓植物还没有中文名字,甚至连苔和藓的概念也极其混乱。直到1952 年,陈邦杰遵循“ 从众” 和“ 顺口” 的原则, 把苔藓、苔和藓与拉丁文Bryophyta、Musci 和Hepaticae对应确定下来。

现今,植物学上的“苔”,指苔藓植物中的苔类或角苔类;“藓”,指藓类。也就是说,苔是苔,藓是藓,细分的话是不同的分类群。当然,植物名字中带“苔”字的不都是苔藓植物,例如苦苣苔,属种子植物。

“苔花如米小”中的“苔”到底是什么植物?

古诗《苔》的作者袁枚(1716—1798年),是清朝乾隆、嘉庆时期的诗人、散文家。袁枚去世40多年后,苔类的分类基础才在国外确立。所以,在袁枚那个时代,“苔花如米小”中的“苔”,还不完全等同于今天植物学上的苔类。

知识拓展 什么是双名命名法?

双名命名法是指为每一种植物、动物或微生物命名的标准,都由2 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组成。前面一个词为属名,代表该植物所从属的分类单位,好比我们姓名中的“姓”;第二个词为种加词,代表该植物的特征或产地等,好比我们姓名中的“名”;后面要附加上命名人的姓名或姓名的缩写。

双名命名法示意图

在中国古诗词中,苔就是藓,藓就是苔,苔藓就是藓苔,苔和藓还没有科学上的界定。如果单讲“苔花”中的“苔”,可以指苔藓,也可以扩大到“青苔”的范围。例如:“春苔暗阶除,秋草芜高殿”“依阶疑绿藓,傍渚若青苔”“石岸生寒藓,沈根渍水苔”“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等古诗便是如此,泛指苔藓或与苔藓易混淆的类群。

但是,袁枚给“苔花”加了一个定语——“如米小”,那这个“苔”字就更倾向于苔藓植物了。苔藓植物包括苔类、藓类和角苔类三大类,袁枚诗中的“苔”则是指苔类和藓类,而非角苔类。角苔类具有一根角状的孢蒴(shuò),袁枚要是见过,或许会写成:“苔花如角长,也学牡丹开。”

苔藓植物不开花

“ 花” 是开花植物的生殖结构——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种子再发芽繁殖成新的植株。但还有一类靠孢子繁殖的植物,称为孢子植物,苔藓便名列其中。

苔藓植物靠孢子或营养繁殖,容纳孢子的结构被苔藓学者取了一个独特的名字叫“孢蒴”。这个孢蒴就是袁枚看到的如米小的“苔花”。

孢蒴这个称谓,更多时候是在苔藓植物学专业书籍中出现。用“苔花”和牡丹花作对比,可见在袁枚的理解中,“苔花”就等同于现代植物学上的花。如果非要从植物科学上较真的话,应该改成“孢蒴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但意境大不如前。

若在苔花上加一个引号——“‘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倒是可以让文学作品与植物科学“融洽相处”。当然,这句古诗词的写法,还是以不加引号为准,只是若有机会看到苔藓的孢蒴,不要误认为是“苔藓开花啦”。

(责任编辑 / 高琳 美术编辑 / 周游)

角苔类植物——高领黄角苔( 供图/ 韩国营)

猜你喜欢

藓类苔花袁枚
荒漠结皮层藓类植物死亡对表层土壤水分蒸发和入渗的影响
冰川两种藓在超低温胁迫与恢复生长状态下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
我变成了苔花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的班导情怀
超低温保存下藓类植物孢子萌发率的变化:以6种藓类植物为例
金发藓
生如苔花之绚烂
袁枚
关注性情 求新求变——浅论袁枚的“性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