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船政工业遗产景观价值传承研究

2023-01-02章学祎陈顺和

四川建筑 2022年6期
关键词:船政马尾文化景观

章学祎, 吴 茫, 陈顺和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 350028)

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长期互动而形成的一种景观,可以从历史、地理、人文角度全面、准确地认识到这种变迁的进程。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92年正式将“文化景观”列入遗产范畴,并在《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将其定义为“代表自然与人联合作品的文化遗产”[1],强调文化景观是“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每一个工业遗产背后都有一个波澜壮阔的故事。

福建船政起始于1866年由清政府创办,是清末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百余年来,福建造船事业开创了时代的先河,不仅是近代造船技术的发源地,也是近代南海海军新型海军的发源地和近代教育名镇的所在地。同时也是中国首个“中国工业遗产”的重要载体。在2003年通过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国际产业遗产保护联合会将工业遗产定义为“工业文明的遗存,具有历史的、科技的、社会的、建筑的或科学的价值。它包括建筑、机械、车间、工厂、矿区、货栈仓库、能源生产和输送的场所、运输及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场所,如住宅、宗教和教育设施等”[2]。)这些年来,各地方的政府都认识到了保护、管理和使用产业遗产,这对于保护和彰显一个民族和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特别是对推动社会和经济高品质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法规保障和保护工作的实践,许多有价值的具有特色的产业遗存被废弃、甚至被拆解,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本文从遗产文化景观的视角出发,探讨福建船政工业遗产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内涵,从而明确地指出了福建船政的历史传承模式,为福建船政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现实的科学依据。

1 工业遗产景观概念及保护意义

随着西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复兴越来越被人关注,使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成为振兴经济的手段之一,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开始对其老城区进行大规模更新。在此期间,《奈洛比建议》《马丘比丘惠章》《华盛顿惠章》等也针对工业遗址保护与再利用起到了指导作用。1978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舍(TICCIH)的成立对全球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TICCIH主要以国际会议的方式研究并且领导、组织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为工业遗产保护提供了大量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地理学先驱人物洪堡(A.von Humboldt) 将“景观”(Landscape)作为地理科学术语提出以来,景观逐步成为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视角。景观大体上属于一种宏观研究尺度,突出研究对象在要素上的综合性、地域上的整体性和时间演化上的连续性[3]。

工业遗产景观根据其资源组成,可以将其划分为有形景观和无形景观2大类。有形景观资源包括:工业城市,城市中的工业区域或地段、工业场地、工业建筑、机器以及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工人居住区。无形的工业遗产景观资源是依附于有形资源之中的历史信息和企业文化、具有时代背景的价值观、时代审美观等意识形态[4]。就地域范围而言,广义上的“产业遗产”是指所有与工业生产、生活有关、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场所。工业遗产景观从狭义层面来讲场地范围只包括经历了工业生产后所遗留的场地;概念上狭义层面只具有一定的普遍价值,然而广义层面则多了情感、人文等多元角度的价值[5]。

世界各地目前都有自己独特的工业遗产景观,如英国的德文特河谷工业区、荷兰金德代克风车群、西德文矿、法国的米迪运河等(图1),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价值。并且经过时间的沉淀,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环境相融合,自成一体,构成了独特的工业遗产景观。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工业遗产逐渐被人们所认可。

图1 国外工业遗产景观

2 福建船政特征和现状

福建船政是福州市马尾区的一个重要港口,1866年,左宗棠建立了现代船舶工业和现代海军,并以此为中心,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爱国、科学、开拓、创新的船政精神,既是“历史”“人文”的重要表现,也是“时代”与“社会”的一个主要推动力。承载了“师夷长技”“爱国自强”“改革创新”等精神内涵,代表了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文化内涵,成为福州马尾船政文化丰富的精神资源[6]。并且在2001年6月被指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马尾船政是中国梦启航的地方,中华民族复兴的实业。建筑物主要有船政衙门遗迹、绘事院、轮机厂、钟楼、洋员住所、一号船坞、码头吊台基座等[7]。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9个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3个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未定级文物100处(图2)。古树方面:古树名木约75余棵,树种以榕树为主,其次为古樟树和相思树。

至今,对福建船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其历史、价值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然而,把马尾船政纳入到工业遗产的保护中来的内容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文化景观遗产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能够弥合现代遗产保护研究中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文、有形与无形的二元对立的研究视角,是人类文化遗产理念及其保护路径、方法上的巨大进步[8]。而工业遗产是物质及非物质工业遗存在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具有功能价值和利用潜力的地域文化综合体,因此也是典型的文化景观遗产,这就扩大了工业遗产原初只关注建筑本体的涵义[9]。福建船政工业遗产见证了城市近代工业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在逐渐的演变过程中,船政工业遗产慢慢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特质。这一特质具有鲜明的文化景观遗产特征,它既能够契合城市环境格局又能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行政管理相适应。

从这一视角,通过对船政文化遗产的特点和内涵的深度挖掘,可以看出其产业、功能、文化等方面的转换和再利用。本文从3个层面解析:

(1)从其物质空间特征入手,可以认识其历史形态、空间特征,为其保存和利用创造先决条件,加强空间表现。

(2)从多个角度阐释其所包含的社会和文化意蕴,是对景观空间的非物质文化属性的一种探索,以丰富其整体价值。

(3)通过分析物质空间与非物质文化的内涵,在“时空—文化”的研究框架下,提炼出船舶产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承方式,为实现产业遗产的全面保护和动态更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图3)。

图3 马尾船政现状物质空间

3 福建船政工业遗产物质空间特征解析

福建船政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背景下的工业文化与山水城市景观的完美结合,是以船、政文化、特色工业遗产资源为依托的文化内因与自然环境载体融合的成果。其中物质空间以工业建筑群、造船厂、设备等与工业生产紧密联系,然后探究出适合于工业生产的住宅和工业的招待所,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山地自然和都市景观。各阶段的元素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与山地特征,形成了大尺度的山水相衬的空间特性。

3.1 宏观特征:山水结合的自然城市

经上位规划研究,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船政整体空间将呈现“一心、一轴、一带、五片”。

(1)一心:船政历史保护核心区,结合现有文保单位、历史遗迹和非物质文化等打造船政历史保护核心区。

(2)一轴:有机的串联不同功能区,成为重要的游览轴。

(3)一带:滨江功能景观带,结合闽江岸线的游憩休闲、购物餐饮、酒店度假、船政历史展示等形成。

(4)五片:五大功能片区,即以官街历史风貌,商业休闲为主的官街片;以船政历史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船厂旧址片;以酒店、商业休闲、历史游览为主的马限山片;以渔人码头、船政主题商务、生活居住为主的旧港区片;以罗星塔公园和滨江休闲为主的罗星塔片(图4)。

图4 马尾船政上位规划(资料来源:福州市规划局)

3.1.1 邻水布局——以福州为中心的海防体系构筑

由于古代交通不便,水系承担运输功能,往往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因此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江河都存在相同点。闽江是中国福建省最大河流,贯穿这市区,是福建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河。在福建,八山一水一田的地理环境下,闽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文人郁达夫曾写下的福州游记,对闽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水色的清、水流的急、江面的宽,总之江上的景色,一切都可以做一种江水秀逸的代表;扬子江没有它的绿,富春江不及她的曲,珠江比不上她的静……”把闽江比作中国的莱茵河。未来,着重考虑“工业岸线”的向“公共岸线”的转变,将滨水空间还给城市和市民。

3.1.2 靠山分布

东北依天马山,为天然之屏障。区内2座自然山体,是典型的山水城市缩影,山体景观屏障,结合规划区东北部天马山自然山体形成的自然山体景观屏障。与平地的工业景观不同,“因山而建,依势随形”特征,是船政与工业旅游的重要标志。

3.2 中观特征:景观与活力交融的滨江绿带

马尾港码头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密集的土地利用空间,而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带动了当地的生活配套设施。以马尾码头为中心,以山和水岸线为中心,丰富了空间规模和虚实变化,将绿色轴线网络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有组织的空间系统。

3.3 微观特征:空间设计拟合岸线地形地貌

岸线长度约2.4 km,根据城市生活组织不同岸线功能,共分为3类,即旅游岸线、生态岸线和商业岸线,赋予各岸线特定的形象,延绵的岸线将不同项目场所联为一体,交织成曼妙的旋律。与普通工业遗产相比,滨海工业遗产景观在空间上的独特定位:工业构筑物往往沿水岸呈线性展开、滨水工业地段与城市腹地常被陆地交通线(高速、铁轨)隔断、水体作为天然距离加深工业遗产作为景观观赏的纵深感[10]。本区岸线形式以硬质岸线为主,根据岸线的形式分为步道式、阶梯广场式、平台广场式和台地式等4种(图5)。

图5 岸线空间设计处理方式

4 福建船政非物质文化内涵解读

国内外有关遗产保护的的文献,不论是1999年颁布的《巴拉宪章》,还是2015发布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均表明在历史、科技、艺术等各个方面均能体现出一定的文化遗产特性。基于前文研究基础,本文从科技、艺术、历史3个层面来探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挖掘它的核心价值,并探讨其物质空间属性。

4.1 科技:现代前沿的科技文化

尚未进行工业化大开发的马尾地区,主要以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为主导产业,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引进较多先进的工业装备、技术、工艺,加上对劳工的技术需求,本地民众对科技、文化的热爱,逐渐改变马尾区科技技术相对较为落后的现状,促进马尾科技与文化共同繁荣发展。

4.2 社会:适应自然的营建智慧

由于工业在社会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它往往集中了建筑时期最好的建筑技术。其具体表现为:利用山间绿地、“上联下错”的建筑结构、以自然山水为基础的生态环境特征,这些建筑理念对马尾山区城市的景观面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3 历史: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起点,诞生了詹天佑、严复等名族英雄,为近代中国的变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和思想资源。

5 价值传承途径

福建船政与工业的人文景观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有机结合。从共时性角度看,非物质文化的内涵推动了物质空间特性的生成,而文化与空间的叠加演化则是船政工业文化景观的历史积淀,从而产生了其历史价值。空间、时间、文化是文化景观研究的三大支撑点和维度,它可以被看作是“三大主题”。与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观念相比,在空间、时间、文化等方面的传承,更能体现船政工业遗产的总体和动态。本文将结合船政工业遗产的特征,对这3个方面价值传承角度进行论述。

5.1 空间价值的完整保护

目前,船政工业文化遗产景观有丰富的空间价值,如何充分的挖掘和利用船政工业文化遗产空间的空间价值是至关重要的问题。首先,必须对工业生产空间、交通运输空间、生活居住空间、自然生态空间进行完整性保护,这方面主要体现在马尾船政的地理优势:工业建筑技术与山地城市景观的结合,使其能在后期更新中成为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色的连片工业体验区,因此要对马尾船政的建筑空间等进行适度的保护。

5.2 时间价值的永续更新

虽然船政工业与文化景观遗产的历史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它的演变却是具有连续性的。近代工业从1891年开始,从近代开始,每一个时代的船业都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息息相关。因此,时间与历史意义是船政工业文化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3 历史:近代中国自强救国的重要实践

马尾在历史上是很重要的战略之地。曾是我国著名军港要塞和外贸口岸。作为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产物,福建船政办船厂,造兵舰,设学堂,育人才,坚持对外开放,富有首创精神,开创众多“最”和“第一”的伟绩。100多年后的今天,马尾造船厂是四局两坞中唯一仍在原址上继续生产的工业制造企业,迄今仍作为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完整展现了从福建船政到马尾造船厂的发展历程,凸显了遗产地的活态特性,是我国珍贵的活态工业遗产,也是研究中国近代造船工业发展的珍贵实例。它既是中国人民坚忍不拔的精神,也是福建人民为了建设更好的生活而努力的务实精神。

6 结束语

船政工业文化遗产在保留和利用当地自然风光资源的基础上,以及合理的功能分区布局搭配上巧妙的设计和施工技术等,巧妙地将科技、建筑智慧、审美艺术、民族精神等各种文化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鲜明的工业遗产文化景观特色。在实现后工业的转变中,要充分发挥其历史、资源的优势,并将其与产业转型的机遇相结合,使之与整个城市的发展相融合。航政工业文化遗产的更新,不仅维持与山地地貌相适应的传统,而且要在空间结构、时间连续性、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采用空间-时间-文化的文化景观保存与利用结构,以活化再生的方式延续其历史文脉,实现船政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地域性与动态适应性,在留下过去历史痕迹的同时,创造了属于新时代的新生活。

猜你喜欢

船政马尾文化景观
近20年国内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打造活力满满的马尾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鄂伦春族文化景观变迁及对其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影响
船政文化对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与实践探索
扎马尾
可爱“丸”法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