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措施探讨
2023-01-02吴龙
吴龙
(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1)
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可以有效实现从前期的设备应用需求规划到中期的使用,还有后期回收等一系列的过程管理,有助于发挥设备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实现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也有助于提升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其持续革新和发展,进一步提升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质量及水平。所以,针对设备管理,我们应当充分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对此展开深入思考,同时还要重点加强对各类设备做好全生命周期管理,比如制定更加科学、有效且合理的设备日常管理制度,通过此方式保障设备能够得到有效使用,持续强化对各类设备的保养以及维护,全面助力社会实现科学发展。
1 全生命周期管理概述
全生命周期管理具体指的是从设备的前期使用需求以及规划,还有设备设计以及生产,再到后期的营销以及运行和保养维护再利用等一系列过程在内的过程和信息,重点涵盖了设备从前期设计生产再到后期回收利用等系列过程,实现对设备的全方位管理。我们从本质上看,对设备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不单单属于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全新的革命性技术类型,有助于实现并行设计、协同设计以及敏捷制造,而且有助于实现网格化制造,也有助于形成对各类设备的有效利用,实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效果。在设备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过程中,有助于实现对各类设备做好前期管理以及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管理,还有设备使用之后的后期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方式有助于实现对设备的高效管理,同时也有助于掌握各个设备的具体使用期限及其使用阶段创造的价值,有助于实现设备应用效益最大化,对于提升生产效益意义重大。所以,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应用到设备管理中不仅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益,而且也有助于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考量依据。
2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目标分析
在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好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把这一理念当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来看待,通过这一举措有助于实现对各类设备进行良好管理的效果,而且有助于发挥各类设备的应用价值。在设备管理中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的目标在于通过对各类设备的使用前以及使用中,还有使用后等多个不间断实物管理的过程,从而形成针对性资产管理方案,能够有效避免发生重复性投资导致的资金浪费方面的问题。不仅如此,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也有助于保障各类设备在具体投入使用的过程中确保其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对于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也有一定的降低作用,有助于保障各类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可以正常运行,并且还能够保证设备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以及使用后期都可以把设备当作是闲置设备实施报废,还可以进行资产转化,在经济效益方面实现价值最大化,有利于提升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往往会采取集约一体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实现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对于强化设备的有效利用意义重大,有助于让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出其作用。在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的过程中,可以融入部分资产精细化管理理念,保证设备管理更加精细化、全面化,充分发挥出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的作用,全面助力生产水平获得极大提升,保障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3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构建集约化设备管理模式
在进行设备管理的过程中,为了将全生命周期理论更好地融入其中并实现更好的应用效益,我们在对设备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充分构建起更具集约化、统一性的设备管理模式,将全生命周期理论充分应用到设备管理中心,持续强化设备日常管理的成效。此外,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从而实现对设备做好全生命周期管理。
第一,对设备的前期管理做好规范。针对设备的前期管理,我们要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充分应用其中,前期设备管理也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必须对此做好规范,明确具体的管理内容,持续强化设备管理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保障设备的前期管理获得明显成效。
第二,在做好设备规划还有可行性分析之后,我们还需要在设备管理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组织下实施设备采购计划,前期要明确设备的具体应用范畴,为满足后期的生产和发展提供需要,为后期的设备采购提供参考。之后还应当创建更加统一化且集约化的管理程序和使用规范,保障每个管理流程都更符合规范,从事实出发对设备采购阶段还有安装阶段进行动态化以及流程化管理。在此过程中,首先我们要明确具体的设备采购需求,掌握设备的基本参数,之后还要经过专业的审批单位进行设备参数审核,同时还要审核设备采购计划,之后由专业的人员负责设备采购,保障设备采购的顺利完成。完成设备采购之后还应当做好设备的验收,保障设备验收流程符合相关标准,每一个设备的采购都需要专业的人员确认签字,做好产品质量验收,以防止在后续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且一旦出现问题也可以有据可查。此外,还可以在公司范围内创建其更加完善的设备管理流程,针对已经购买的设备都应当做好编号处理,切实保障设备的前期管理阶段性工作更加科学且规范。
第三,要对设备的维修以及保养流程做好规范化处理。当设备投入到使用阶段,做好设备的维修以及保养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此外,通过定期的设备维修以及保养同样可以让设备维持更长的使用时间,而且也有助于保障设备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所以需要在进行设备维修以及保养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可以让更专业的人员加入到设备保养和维修中。首先,我们要在前期制定的统一化以及集约化管理模式基础之上添加更具规范性的设备保养流程,保障设备维修阶段更具科学性以及规范性,制定更契合企业运营和发展的设备维修保养计划,保障设备应用及使用相关岗位人员可以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做好周期性管理。此外,针对设备维修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维修工单,从而实现归集维修成本的目标,按照先前制定的结算规则做好设备维修之后的价值重新核定方面的工作,从而保障设备的维修以及保养过程更具规范性。还要进一步分析和探讨获得了维修保养之后的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资产价值发生的变化,并且第一时间在台账资产中对设备价值进行更新,有效保障设备在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阶段实现的成效。
第四,针对设备的折旧以及退役,还有报废等系列过程均要做好规范。对于设备的折旧以及退役、报废等都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更是有效强化设备管理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水平的关键环节。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针对资产报废的具体认定还有处理等都必须遵循统一化和集约性相结合的规范操作,特别是在开启设备报废处理流程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统一化和集约性相结合的操作规范,严格依据企业实现设定的设备报废操作制度实施设备的报废处理方面的工作,而且针对设备报废的处理还应当投入专业的岗位人员,比如可以安排总工程师重点负责设备的报废处理,严格按照设备报废的具体处理流程还有环节进行操作,切实保障设备报废工作的执行符合相关要求。不仅如此,完成设备报废的处理之后,还应当第一时间在资产台账上针对其资产价值做好更新,利于实现对设备资产账物进行全过程管理,进一步强化设备管理的实效性。
3.2 设备管理应更具人性化
持续强化对设备实施人性化管理作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实现对设备管理形成良性管理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提升设备的管理成效,帮助企业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从大量的工作经验来看,设备故障往往源于设计、采购、工程、运营、仓储等诸多环节,维修保养只是其中之一。但是,很多企业目前的设备管理能力只关注维护和维修,并没有覆盖整个设备生命周期。这种情况在很多企业中常见。因此,设计缺陷无法在设计阶段解决。在功能设置不完整的情况下,单靠设备管理部门解决全生命周期问题是难以实现有效管理的。由于企业文化因素,公司无法建立足够的预防性维护策略,人员配备不足或者没有必要的测试设备。由于维修中关键设备缺乏全面的预防和可预见性,预防性维修没有技术支持和管理保障,在被动响应和损耗状况下,无法适应突发状况现象。因此,我们应当在实施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做好人性化管理:第一,创建设备技术档案。针对设备做好建档管理是实现人性化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建档管理同样有助于确保设备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以及规范性,更是贯彻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具体管理过程中,针对设备的相关技术档案,同时也是设备在实施采购、使用以及维修,还有改造过程中形成的十分重要的档案材料,同时还囊括了厂家提供的设备说明书,还有图纸等一些原始资料,还有设备在具体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涉及的各项技术资料等,这些都应当做好相应的保存。因此,我们在做设备管理的时候也应当对这些信息做好建档管理,持续健全设备的技术档案,结合设备的技术档案状况做好设备的阶段性的维修,保障设备实现合理使用,通过定期维修和保养实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保障设备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其效用。第二,健全设备使用及管理制度。设备在具体使用的过程同样需要制定相应的使用管理制度,保证设备在具体使用阶段更具规范化及科学化。同时在进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过程中,还应当持续健全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保障设备价值获得充分开发。具体应用过程中,应当秉承以设备维护和保养为主,使用阶段就要做好维护和保养。坚持以设备养护为主、维修为辅的使用原则,同时要加强设备使用和养护相关人员在具体使用以及操作阶段的日常维护还有故障处理,更要进一步明晰设备的保养维护责任,切实把管理和养护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匹配相应程度的激励以及奖惩措施,以更加严谨和规范的制度切实保障设备实现高效率运行,全面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使设备可以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效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使用设备时,设备管理员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非常重要。实现有效维护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标。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一系列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规划、设计、制造、选型、采购、安装、使用、维护、维修、改造、设备更新直至报废。在生产经营中,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管理,以实现最经济的设备生命周期成本和最高的综合设备产能的理想目标。因此,本文对将全生命周期管理融入设施管理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