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以辽宁开放大学(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3-01-02伊焕斌刘祚斌汪妮
伊焕斌 刘祚斌 汪妮
(辽宁开放大学〔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时强调,“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的目标是一致的,彰显了党的建设新的更高标准和要求[1]。高校作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以提升学校党建工作质量为核心,以完善党的组织体系为重点[2],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构建科学规范的党建工作机制路径,有力促进基层党支部围绕中心抓党建,以党建工作推动中心工作发展,切实提高基层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辽宁开放大学(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下设7 个党总支,26 个直属党支部,共有党员800 余人。近年来,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理论武装,抓实基层党组织标准化示范化建设,完善组织制度体系,党建质量得以全面提升。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统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积极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对标联创”活动,获批各级样板党支部5个。加强党员发展和教育培训工作,注重选树身边典型,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虽然学校党的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各级党组织组织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
(一)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突出
学校部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强,党建赋能不够明显。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方面存在理解片面的情况,很难从全局出发,在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中作用发挥不够显著。一定程度上存在重业务、轻党务思想,重点抓和抓重点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贯彻不够彻底。部分二级学院党组织的决策地位不够突出,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需进一步创新完善。党组织会议有时存在走过场、走形式、走程序的现象,研究决策变为辅助决定,导致一些党总支、党支部政治功能发挥不充分,一些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凝聚力不强。
(二)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到位、不平衡
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贯彻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不够严格,组织生活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思想政治工作缺乏主动谋划,谈心谈话、关心关爱工作实效性不够。个别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单一,缺乏鲜活的内容,活动效果与新时代党建要求仍有差距,理论学习、党性锻炼与业务能力提升结合得不够紧密,特色化、品牌化党建工作成果不多。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还不成体系、不够完善,执行上不够到位,党建重点任务责任清单有待完善,沟通机制有待健全。
(三)党务工作队伍能力不强,发展党员工作还需优化
在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全校33 个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共配备约120 名党务工作人员,但专职党务工作者不足20 人,导致党务工作队伍能力不强,业务知识不够扎实,党务经验和创新意识不足。一些同志没有系统的党建工作经历,对党建和业务工作缺少统筹考量、全盘规划。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系统性培训有待科学规划。
在党员发展工作上,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需要加强教育引导。一方面,教师入党申请人和积极分子呈逐年减少趋势,截至2021 年底,学校仅有14 名教工积极分子和23 名入党申请人;另一方面,学生入学时团员数量逐年递减,2021 年入学的1914 名学生中有783 名团员,仅占40.9%,推优基数减少,导致入党积极分子质量不高。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毕业年级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弱化,学生入党后跟踪教育不及时,党员考核评价机制尚不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略显呆板,一些党员先锋示范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员辐射带动作用不突出。
(四)基层党组织创新力和活力尚显不足,党建标志性成果较少
一些基层党组织育人方式缺乏创新力和活力。目前党性教育普遍以理论学习为主,容易脱离师生党员生活实际,缺乏党员参与互动的教育形式,一些党课的授课形式缺乏体验感,感染力不足。一些党员主动学习、分享体会的积极性不足,党组织对师生思想动态关注不够,对舆情和社会热点问题分析研判不及时,党性教育中运用新媒体手段不充分,党建育人效果弱化,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教育不到位。党支部活动思路有待创新,活动内容缺乏互动性和体验感,跨支部、跨学院、跨类型的支部共建活动不多。
(五)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
党建考核内容相对固定,缺乏考核党组织战斗力和党建工作效果的指标。学校现有基层党建工作内容涉及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及教育管理、团结凝聚群众等方面,党建考核指标主要围绕工作内容设置,但对师生思想状况、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建推动中心工作等工作效果的指标设置不够清晰,较难开展有效考核。另外,对不同类型党组织考核的灵活性不够,未结合党组织特点设置不同的考核要素。考核评价过程中,通常采取听取汇报、查看台账资料的方式,缺少民主测评、信息化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尤其是党建考核指标平台建设滞后。梳理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和对整改问题的跟踪督查还不到位,以评促建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
二、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创新路径
(一)突出政治建设,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强化思想引领
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积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3]。学校党委全面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凡属“三重一大”事项均由集体决策,全校师生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本领。筑牢意识形态工作坚强阵地,巩固夯实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氛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强化教师党支部职责,加强干部政治素质考核,严格教师政治把关。
二是强化理论武装,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严格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加强整体统筹,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局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常态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增强师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深入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争做贡献促振兴”实践活动,健全工作机制,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师生的烦心事,增强广大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加强组织建设,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宗旨,不断强基固本
一是科学设置党组织,进一步完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本着有利于开展组织生活、有利于教育管理监督党员、有利于密切联系师生的原则,优化教师党支部设置,根据实际需要在项目组、教研室、创新团队、科研平台设置教师党支部。党支部人数较多的,可以根据研究方向相近原则,分设多个党小组,更有利于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融合起来,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
二是深入推进“对标联创”活动,做好先进经验推广。召开示范党支部现场经验交流会,选出部分校内示范党支部进行现场发言,展示规范化建设成果。通过交流先进经验和做法,树立标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开展优秀党支部案例评选和“党课开讲啦”活动,把优秀党建工作案例汇编成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三是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创建以微信视频公众号、学生工坊为代表的线上学生活动平台。从“党建+教学”“党建+科研”“党建+社会服务”三方面,融合党建与业务工作,创建特色党支部。各基层党组织运用学习强国平台分享学习资讯,借助微信群、QQ 群、钉钉平台进行云讨论、云交流。创建网络党校平台,开通线上党校,推动党课改革创新。
(三)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分级分类管理,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能力,健全党员教育、培养机制
一是加强基层党务人员培训,提高适应新时代党建需求的工作能力。健全党务工作分级分类培训制度,合理做好不同岗位党务工作者培训规划,科学设计党务人员岗前培训项目,探索菜单式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工作针对性,把经常性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结合起来,实现党务和教学同向发力、联动提升。完善组织员管理、考核机制,推动组织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组织开展党建专题征文和课题研究,引导广大党务工作者聚焦党建工作实践,拓宽基层组织建设思路,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二是发挥党组织书记“头雁”作用,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各级党组织书记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发挥好“头雁”作用,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不断开拓谋划与引领思路,在完成任务中做表率。大力落实“双带头人”制度,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以“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为标准,深入开展“双带头人”选拔、培养、考核工作。成立“双带头人”工作室,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书记学术、党建“两手强”优势,推动学校党建与教学科研有机融合。
三是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形式,优化发展党员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学习强国、雨课堂、微信视频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特别是高知识群体、优秀青年教师的教育引导。健全和完善推优制、培养考察制、公示制、责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全面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4]。借助信息化载体,建立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培养机制。
(四)加强品牌建设,培育符合学校特色的党建载体,凝心聚力推动事业发展
一是创新工作载体,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积极开展“党建+”和智慧党建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好网上党支部。党支部活动要找准党建与中心工作结合点,突出特色。教职工党支部围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师德师风建设等中心工作,学工党支部结合成长成才、志愿奉献、专业和学科特色,机关党支部紧扣管理与服务职能,组织开展参与度高的体验式教育活动,提高党员、群众参与热情,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创建不同类型、不同领域党支部共建模式。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推广情景互动式党课、微课堂、体验式党日等做法,引导党员用学习成果指导工作实践。党支部建立多类型支部共建模式,增强党员组织生活的交流性与延展性,开发合作式党建项目,发挥教师党员育人作用。总结凝练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做法,做好宣传和推广,打造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党建品牌。
三是强化宗旨意识,凝心聚力推动事业发展。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着力解决师生关切的问题,不断增强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健全联系和服务群众机制,做到发展为了广大师生利益,成果由广大师生共享,工作成效由师生评判。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展组织覆盖的广度,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深度,提高服务群众的温度,加大整合资源的力度,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生命力。
(五)强化考核评价,合理设置考核指标,细化考核程序,发挥好绩效管理指挥棒作用
一是丰富考核内容,加强分类考核。以新时代党建总要求为依据,既考虑考核指标的全面性,又突出党建工作效果指标[5],根据不同类型党组织特点设置特色指标,突出考核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作用,调动基层党组织参与考核的积极性。做好分类考核,鼓励被考核党组织设置一定比例的自我发展指标,引导基层党组织挖掘自身优势,改进工作方法,确保测评标准客观实际、科学合理、精简有效。
二是强化信息化考核手段,注重党建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的结合。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查阅学习资料访问量、下载情况、线上学习互动次数等,采用大数据分析、网络问卷等信息化手段,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加强党建考核平台建设,把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与发挥考核评价作用结合起来,增强考核评价的灵活性。关注党建工作效果评价,及时分析考核结果,查找共性问题,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实际困难,在经费、场地、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总结凝练基层党建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创新方法,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方法要积极宣传,把工作成果融入基层党务培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