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区信息化安全管理建设的价值和措施分析

2023-01-02陈晓明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14期
关键词:水资源信息化过程

陈晓明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水务局,甘肃 张掖 734000)

在生态环境发展的过程当中,灌区是比较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开放性,可以为自然环境和各方面的资源提供系统建设基础,是现代农业生产当中的重要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灌区的管理工作应该站在科学的角度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对各方面的数据进行全面的采集,针对数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处理,从根本上提高灌区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1 灌区管理信息化建设意义

实现灌区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水资源,推动灌区管理工作向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灌区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应用信息化的软件可以缓解资源紧张的局面。灌区的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水资源,其中会涉及到大量的信息数据,信息技术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后续的统计,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数据库的利用效率。针对农业的所有资源在进行调度的过程当中,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效益。现阶段,灌区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当中,水资源的浪费情况比较严重,其中以节水灌溉最为典型,通过利用监控技术和预测技术,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积极的应用多媒体或者是有效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展现,有利于管理者了解灌区的用水情况和相关的信息,信息化系统在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会包括灌溉监控板块和决策板块。

2 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以及农村的生活用水量都在大幅度增加,但是灌区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对于水资源不进行合理的调配,那么就不能满足日后的正常用水需求。灌区也存在着水资源浪费的情况,整体的管理模式和过于粗放,灌水的技术也较为落后,这些都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传统的灌溉方式在具体应用的过程当中,渠道的防渗率比较低,由于土地不平整以及水价杠杆机制不完善,这些都会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浪费。灌溉用水浪费的情况比较严重,这也加剧了灌区水资源紧缺的程度,灌区的测量水设施比较落后,大多数都是人工对水流量进行测速。灌区当中的渠系点比较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人工的测量并不能及时反映情况,时间间隔也比较长,这就使得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给供水调水的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有关于水资源调配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灌溉高峰期,遇到贫水年,存在一些群众上访隐患,影响到了社会的问题和发展,也制约了灌区的持续进步。通过降低水的生产成本,可以针对用水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针对具体的用水情况充分发挥水价杠杆机制,站在各种角度促进人们节约用水。测量水量工作在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推动整个工作模式向科学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具体计算到判定面积。灌溉区主要是以农业节水作为工作的中心,通过对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开发,积极引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对基础的技术装备和管理的方式进行创新和开展。

2.2 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

创建现代化的灌区节水工程,可以积极地引进现代化的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解决灌区水资源供需紧张的问题。灌区的人们对于信息化工程建设具有比较大的兴趣,相关的地方单位也比较支持,这些因素为工程的整体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灌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规模,无论是引水还是输水都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工程体系,在渠道周围可以建立测流站和管理设施,工作人员也需要积极的学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形成更加稳定的测水量水网络和管理系统。灌区在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积累了大量的测水量水经验,整体的基础设施已经具备了初级的规模。通过构建更为稳定的工作系统,积极引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相应的设备,可以实现灌区的办公自动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灌区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农业的生产信息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在灌区当中可以利用的资源有限,并不能真正的满足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了进一步推动节水灌溉工作的开展,需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确保可以实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和最优化,推动灌区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3 灌区信息化安全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资金比较短缺的灌区当中,重要的服务对象是针对农业,在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农业是基础性产业,经过大量的调查可以发现,农业的局部生产力水平普遍不高,经济效益也没有达到质的提升。灌区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会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而资金短缺和人力资源有限是现阶段灌区在建设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灌区的建设技术在推广的过程当中,软件技术的普及力度有所欠缺,大多数的灌区建设工作在开展的过程当中,会将硬件技术放在核心的地位,忽略了对于软件的开发和利用,这也限制了灌区信息化的发展。大多数的灌区管理工作都处于露天的状态,很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无法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信息系统在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并没有针对病毒建设与之相关的安防系统,这就使得信息很容易被窃取,不利于灌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4 灌区信息化安全管理的建设策略

4.1 加强资金投入力度,构建多元化投资格局

灌区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建设的周期比较漫长,蕴含的科技含量比较高,需要充分的调动社会各行各业的力量共同对灌区进行建设。在推动灌区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政府是主要的支持力量,可以形成全民共同建设的良好投资格局,政府需要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政策,帮助灌区信息化建设,获得社会的融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公共财政所投入的力度是非常庞大的,占据整个投资比例的最大化。灌区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政府资金的投入是主要的资金来源,通过加大力度对灌区信息化建设进行资金帮扶,可以为项目整体的建设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形成更加多元化的筹集模式。

4.2 重视新技术引入,加强系统集成工作

经过大量的实践可以发现,灌区信息化建设在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积极的引进信息化技术,其中会包括传感设备技术、计算机软件、数据模拟仿真技术。针对灌区对水质进行分析和调查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应用GIS技术以及3S技术,在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将信息化的子系统作为连接的关键点。灌区信息化建设工作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通过利用GIS技术,可以对标准的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积极学习先进国家的信息技术,以便于更好的服务灌区信息化建设工作。

4.3 构建安全保证体系,增强信息化应用水平

灌区信息平台在整体建设的过程当中,会包含计算机网络、通讯和数据库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开展相应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对这些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有效保障信息可以实现快速的传递。在构建信息化平台的过程当中,数据库所汇总的内容会包括一些基础的建设情况,其中也会包括水文和地质方面的数据情况,整体呈现的是一种资源共享的状态。信息保障体系在建设的过程当中,要进一步确保灌区网络的稳定性推动基础性内容的发展,避免出现雷击或者是火灾等相关的自然威胁,与此同时也要防止相关的设备被盗。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选择相匹配的技术产品,将此系统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确保每一个子系统都可以展开协调的工作,充分发挥整体的效益。

5 项目的先进性与主要创新点

5.1 先进性

灌区自动化检测系统在整体建设的过程当中,引进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引进技术可以对整个工作的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也可以对子系统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大多数的系统建设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无论是人力还是资金方面的投入还有所不足,为了进一步对工作模式进行规范,需要展开更加大范围的试点工程。灌区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实施的过程当中,需要建立现代化的水量调配管理系统,确保可以根据动态的规划方案对水资源进行调配,针对闸门进行动态性的控制,从根本上提高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5.2 主要创新点

建立测流站以及水文自动监测系统,整个系统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会对水况进行自动监测,针对特定的区域进行自动的测流和取沙。通过建立实时遥测定点位置,可以对水位的数据进行实时获取,利用主控计算机可以将数据存入到数据库内。计算机计算的速度比较快,可以实现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工作体系,以便于可以及时掌握水资源的相应管理信息,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的科学调配。针对枢纽工程当中的全部闸门可以进行自动的控制,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精准的把握,确保给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应用,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自动控制系统所呈现的渠道是比较单一化的,通过利用太阳能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通过蓄电池可以对能量进行存储。GSM通信覆盖的范围比较广泛,网络的能力也比较强,克服了传统的通信系统投资比较大的缺点,可以为远程的监控设备提供更加有力的平台。

6 项目实施后效益分析

6.1 经济效益

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的调配,从而可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灌区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当中,通过应用信息化的调度系统,可以对整体的用水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监测系统在具体应用的过程当中,可以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一半,每年会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实现的收益也会大幅增加。在支渠口水位对具体的水资源流量进行监测,确保可以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水沙的调度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减少在干渠当中的泥沙堆积量。在渠首水引入灌区的过程当中也会引入大量的泥沙,如果不进行及时的解决就会造成输水干渠道泥沙堆积,影响到过去的整体经济效益。内容管理软件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也会出具最佳的水沙调配方案,降低了灌区水沙清理的费用,提高了灌区的经济效益。

6.2 社会及环境效益

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应用的过程当中,需要对灌溉排放的具体工作进行合理的调配,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进一步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通过调节气候的变化情况,也可以有效地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使得土壤具有较好的肥力,为农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改造中低产田的过程当中,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稳定性,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灌区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调动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群众对于整个项目建设的监督力度,为群众监督工作提供有力的渠道。促进用户和灌区建设的和谐关系,推动灌区管理向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7 结语

综上所述,灌区信息化建设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围绕灌溉管理的相应内容制定明确的实施方案。信息系统需要和灌区的具体工作进行结合,了解地方的种植情况和雨水的情况,针对不同区域的渠道作物都需要进行分析。加强对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为技术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推动灌区信息化建设稳定可持续的开展。灌区信息化建设工作所涉及到的内容繁多,在具体落实的过程当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过程当中,管理层面要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从根本问题入手,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结合灌区的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推动灌区向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水资源信息化过程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运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