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型智能化设备在消防救援中的应用

2023-01-02靳兆强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14期
关键词:消防员救援消防

靳兆强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海淀支队航天城消防救援站,北京 100094)

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火灾救援工作的影响因素也日益趋于多样化,消防部门的救援人员在进行火灾救援时遇到的危险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同时,通过相关调查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利用传统的救援设备进行火灾救援已经难以保证其救援效率,实现高效及时的救援工作。因此,唯有进一步推广智能化设备在消防救援工作中的应用,实现新型智能化设备在消防工作中的全面覆盖,才能够实现消防救援的高效安全。

1 消防救援工作中常用的现代化、智能化设备

1.1 对周边环境进行感知检测的设备

现阶段,研究人员应当提高对智能化设备应用的重视程度,对智能化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发挥作用进行深入的探究,使得智能化设备在救援工作中得到适宜地应用。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还要追加对新型智能化设备研究的投资资金和精力,使得研究人员能够紧跟时代潮流研制出优化创新的智能化设备,以此提高消防救援工作的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在进行智能化设备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首先要研制能够对周边环境进行感知测量的设备,消防员在进行救援工作时可能难以对周边火势进行及时精准地感知,一旦出现火势大范围蔓延不仅会导致救援工作的效率降低,甚至会对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由此观之,环境感知设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消防救援工作中利用环境感知设备对周边的火势情况和稳定进行测量感知,能够辅助救援人员迅速了解救援环境、对火势的蔓延情况有初步的估计和预判,使得救援人员在进行救援工作时能够尽可能避免房屋坍塌、爆炸等事故,使得救援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完成,尽可能保证救援人员和被困人员的人身安全。

1.2 对消防人员进行保护的穿戴设备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消防救援人员如果能够穿戴智能化的保护装置将会大大提升消防员的安全系数,使得救援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例如在现阶段的消防救援工作中较为常见的特殊材质的眼镜,使得救援人员能够利用红外线技术对远处的火势情况进行初步的判断和了解,以便于救援人员能够精准快速对被困人员所处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实现高效安全的救援。另外,部分现代化的智能穿戴设备也能够帮助救援人员更好地分析救援现场的火情,对较为危险的位置进行规避,使得救援工作能够更加安全有效。救援人员进行防护服的穿戴也能够在火势较大的情况下起到隔绝燃烧,保证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的作用。目前来说,智能的穿戴设备并不是一个具体概念,只要是在日常训练和救援工作中能够提高消防员的救援能力,使得消防员能够对周边环境进行感知预判,帮助救援人员顺利开展救援工作,以此促进我国救援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

1.3 便于救援人员通信的设备

在进行火灾的救援工作中,消防员需要保持团队的顺利沟通。唯有消防员之间保持高效率地沟通交流,和谐协同进行团队合作,才能够实现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调查数据显示传统的无线通信设备已经难以满足目前阶段的救援要求,在信号较差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救援人员之间难以连续进行流畅的沟通,导致出现沟通不便以至于团队合作救援工作难以展开的情况发生。但目前我国所推行的智能化无线通信设备能够保证救援人员之间保持稳定的沟通,通过无线通信设备来对队员进行定位,实现队友之间的配合救援,提高救援工作的工作效率。

2 智能化现代化的监测系统在救援工作中的应用

2.1 监测系统的功能特点

(1)能够对救援现场进行实时监测。智能化现代化的监测系统可以对消防系统设备的供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设备的电流情况和电压情况的数据进行搜集并对标准数据进行比对,及时对安全隐患进行排除。

(2)对故障问题及时进行警报。一旦消防设备出现故障,智能化的电源监控系统就能够迅速地对故障的零件进行定位,并及时发出相应的警报声,使得用户能够第一时间注意到设备故障情况,安排专业的检修人员进行故障的排查和解决。

(3)具有数据传输共享功能。智能化的系统设备能够将数据进行转发,让下级的传感器共同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以此实现系统数据的高效、快速处理。

(4)双电源的互相监控功能。我国推行的智能化消防电源监控系统使用双电源供电的内部核心装备,使得主设备的供电情况可以进行实时的控制检测,使得电源监测系统能够实现自主化检测。

(5)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智能化消防监控系统能够与数据库进行联系,对数据进行管理存储,如果存储设备出现故障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尽可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6)自我检测和打印功能。智能化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的自我检测功能使得监测系统自身的零件情况设备都能够及时进行检修,以此延长监测系统的使用寿命。

2.2 电源监控系统的应用范围

智能化的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采取了分级式的设计管理,分别对电源的监控中心、消防设备的监控区域、终端监控的传感器采取分级的掌控,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具体设计适宜的模式,确保客户能够及时解决消防设备电源的检测问题。一般来说,对于小规模的消防设备电源进行监控主要使用二级分布式的结构进行布局,对二级区域的消防监控设备和三级终端消防设备的电源监控传感器进行监控,主要应用于区域较小且集中的地区。而在占地面积较为宽广的地区进行监控则主要采取三级分布式系统,对不同区域的消防监控系统进行子系统的设置,实现数据的迅速传输,更加适宜用于监控区域较为分散的大型区域。

3 可穿戴智能化计算机在消防灭火工作中的应用

3.1 可穿戴智能化计算机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计算机,目前所推行的可穿戴计算机的灵活性更高且更加便于携带,可穿戴计算机能够随意装卸放置在身体的不同部位,达到随取随带的效果。另外,可穿戴的计算机不仅仅能够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使得救援人员在火场救援的安全系数大幅增加,还能够利用液晶显示器对数据信息进行反应,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例如现代化设备的特殊眼镜,其外表与太阳镜类似,但智能化程度极高,能够辅助救援人员对周边环境进行感知并与团队成员保持稳定沟通,实现了沟通的便利。

可穿戴的智能化计算机由于其体积较小且便于携带,在火灾救援工作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第一,具有携带的便利性。救援人员在进行救援工作时佩戴该设备不会影响救援人员开展相关工作,也不会给救援人员带来负担;第二,操作方法极为便利。可穿戴智能化计算机只要进行手势或语音就可以进行操作,操作简单便利;第三,能够实现稳定无线交流;救援人员可以通过该设备对队友进行定位沟通,统筹安排团队工作,使得团队救援效率大幅增长;第四,穿戴灵活,能够佩戴在身体的各个部位,灵活方便。

3.2 对周边环境进行感知

可穿戴现代化的计算机能够帮助救援人员对周边的火场情况进行感知,使得救援人员能够迅速精准地甄别出现场中危险系数较高、火势较猛的地区,对这些地区进行规避,确保自身的生命安全。相较于传统的经验判断来说,可穿戴的计算机的数据计算更为有效,比如在难以寻找浓烟中的出口等情况下能够更为及时地帮助消防员对安全隐患进行排除,使得消防救援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3.3 对救援起到保护作用

虽然传统的消防人员能够通过培训依据自身的脉搏、呼吸情况对自身的身体情况进行大致的了解,但将这些信息进行传输再由管理人员进行统一调配需要损耗大量的时间,如果遇到火势较为凶猛的火场将很可能导致救援人员出现伤亡情况。但可穿戴智能化计算机的产生却使得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数据库对每个消防员的身体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了解,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消防员的自身身体情况进行人员调配,确保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使得消防员的安全得到了坚实的保障。

3.4 支持救援人员进行无线通话沟通

虽然我国目前阶段主要利用对讲机来进行消防员和指挥中心现场的沟通交流,但对讲机的限制条件较多,要求彼此的通话半径必须小于50m,如果遇到影响因素较多的复杂火灾现场甚至还出现通话不稳定的情况出现。但可穿戴智能化计算机却能够通过无线网络来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将现场的实际图像、视频和相关描述文字传输至指挥中心,让指挥中心的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挥工作,提高救援工作的工作效率。

4 无人机设备在火灾救援中应用

4.1 火场现场情况的实地侦查

火灾现场由于火势较大,如果贸然安排消防人员直接进行救援将很可能导致消防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利用无人机对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数据进行搜查是极为必要的。设计人员需要搭建不同种类的模块,控制无人机对火场的温度情况、气体组成成分、视频资料和风向情况进行搜集,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救援工作的高效展开。目前阶段,我国在消防救援中主要利用无人机对火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侦查和对森林防火情况进行检测,利用高清摄像机、气体分析仪以及红外分析仪器来实现指挥部对现场的实时监测,以便于人员安排的调度。

4.2 辅助消防员进行救援工作

除了上文中提及的信息收集和火情侦查之外,消防部门还可以安排无人机辅助消防员进行救援工作,无人机主要可以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利用无人机对消防员所需要的紧急物资进行抛投。消防员一旦深入火场就会造成物资的不断消耗,而被困人员如果具有充足的急救物资和食物也能够支撑更长的生存时间,使得救援人员能够顺利开展救援工作。因此,安排无人机携带呼吸面罩、救生衣、急救药品和食品水源等援助物资投放给被困人员,使得被困人员能基本保存体力增加火灾救援的生存比例,使得救援工作的时间得到缩减,保证了救援工作的安全性。第二,利用无人机进行广播通报。无人机能够先一步对被困人员的所在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利用无人机进行广播通报不仅仅能够简化消防人员的搜查步骤,还能够给被困人员以鼓励,安排被困人员有序撤离,避免出现秩序失控的情况发生;第三,起到照明作用。无人机所配置的探照灯能够帮助消防人员在较为恶劣的情况下对现场情况进行照明,使得消防人员能够免受光照环境的限制,使得消防救援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第四,无人机可以辅助救援人员机芯通信交流。如果出现火情影响以至于通信断开的情况,无人机能够利用通信模板进行通信交流,避免出现救援人员失联的情况,确保人员的合理调配。

4.3 无人机应用的实际案例

目前阶段,我国已经有多例将无人机投入消防救援工作的情况,无人机辅助消防救援机制已经基本趋于完善,下文笔者主要就某次实际案例进行无人机救援工作的介绍:无人机在进行森林防火设备的检测过程中接收到消防部门的救援治理,安排4架无人机依据制定路线前去火灾现场进行数据搜集,将火灾发生位置进行精准确定后对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视频拍摄并传输至指挥中心,使得指挥中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安排,迅速展开火灾救援工作。无人机携带消防弹对火灾较为严重的地区进行投弹,使得火灾得到初步控制。同时,无人机也在救援工作中一直与指挥中心保持通信,避免出现救援人员失联的情况。在救援工作完成后,无人机对周边地区进行进一步的监测,确保其安全隐患被排除,避免二次火灾的情况发生。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消防救援工作中应用现代化的智能设备能够提高救援人员的救援效率和安全系数,尽可能减少环境因素的影响,实现消防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进行实际救援工作的过程中,智能设备能够对救援人员的救援工作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使得救援人员能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备应用,对被困人员进行及时地解救工作,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消防员救援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紧急救援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3D打印大救援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救援行动
小小消防员 第十集
小小消防员 第九集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