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一体化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2023-01-02黄森
黄森
(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首次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切实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意见》发布一个月后,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是《意见》的配套文件,主要面向学校,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目标明确,内容具体。然而,纵观目前劳动教育在学校层面的实施现状,仍不容乐观。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思考
在目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劳动教育还未能切实地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来,缺乏应有的实践地位。自《意见》《指导纲要》颁布以来,虽有改观,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劳动教育课时虚化,劳动教育必修课缺乏整体规划,任课教师多为兼任,课堂实施效果一般,课时甚至被挪为他用;二是劳动教育内容散化,简单地以实践活动替代劳动教育,表面看似热闹,实则缺乏学段特点,内容零散而无序;三是劳动教育形式窄化,片面理解劳动教育,缺乏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丰富内涵的全面观照,简单地将劳动教育窄化成“学工学农”;四是劳动教育实践弱化,劳动教育未能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足够重视,家校在劳动教育中未能形成合力,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缺乏足够的劳动实践机会。
若想让学校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全社会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但是,在目前升学教育体制不变的情况下,针对学校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虚化、散化、窄化、弱化等问题,该如何破局呢?
(一)要有一体化的顶层规划
很多学校的劳动教育都是直接交由学校的行政部门主导。劳动教育课是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是德育管理部门策划安排,两个部门常常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沟通,势必会造成劳动教育只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零敲碎打,缺乏系统的整体性以及可持续开展的延展性。这就需要学校从校级领导到中层行政人员再到一线教师都能真正重视劳动教育。为此,学校成立劳动教育领导小组,校级领导牵头,教学、德育、后勤等多部门主要负责人共同参与,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劳动教育进行一体化的顶层规划,形成与学校办学理念相融合、与学生培养目标相统一、与学校课程建设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配套的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一体化的顶层设计如同一张发展蓝图,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步实施、逐步落实。
(二)要有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立场的转变、内容的扩充、功能的改造实际上预示着劳动教育的根本性变革,这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形态和实践路径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要用新时代的课程观将劳动教育课程化,着力构建从单一走向整合的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一是课程内容一体化,将劳动价值观教育与劳动实践体验相结合,将劳动知识传授与劳动技能训练相结合,将传统劳动与创新劳动相结合;二是课程实施途径一体化,使劳动教育必修课与劳动教育融合课相辅相成,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劳动教育与文化活动相融合,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实践相统一;三是课程要求一体化,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素养发展需求出发,统筹规划劳动教育目标,安排劳动教育内容,形成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的难度适中、强度适当的梯度式学段课程,既注重同一学段的横向关联,又关注不同学段的纵向衔接。一体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从内容、途径、要求等不同方面,将碎片化的劳动教育进行梳理、整合,从而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三)要有一体化的实施保障
学校是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当地和本校实际情况,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形成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同时,要保证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要形成“天时、地利、人和”的一体化保障,也就是从时间安排、场地开发、人员配置等方面建立综合保障机制。只有在时间、场地、人员三位一体的充分保障下,才能真正推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真实地发生并长效地开展。一是时间安排上,确保每周一节的劳动教育必修课不被挤占,确保每个学期不同学段所有学科都有劳动教育的融合教学,确保每个月份每个学段都有劳动教育的主题活动,确保每周所有学生都有劳动教育的实践体验;二是场地开发上,结合课程开发与校园文化建设,配置专门的劳动教育实践教室,改造原有的科学教室、美术教室、信息教室等专用教室,变为“一室多用”的综合实践教室,开辟室外劳动实践园或空中劳动实践体验场;三是人员配置上,根据课程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配齐劳动教育必修课专兼职教师,发挥班主任劳动教育主力军的作用,组织全体学科教师积极开展劳动教育融合教学,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鼓励家长志愿者结合自身特长和社会资源为学校的劳动教育创设平台。
二、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路径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并非仅仅培养劳动者,他认为“人生育人,而劳动则把人造成真正的人”。目前,单一形态的劳动教育实践已经难以承载新时期劳动教育功能的实现,当代劳动教育必须走向整合性的实践路径,立足《意见》《指导纲要》,紧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结合小学阶段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打造新时代一体化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在推进新时代一体化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进程中,一体化的顶层规划是前提,一体化的实施保障是基础,而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则是关键。我们结合实践研究,提出“五化”课程体系,作为新时代一体化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践的一般路径。
(一)落实“梯度化”的劳动能力必修课程——丰富劳动知识,提高劳动技能
劳动能力必修课程是向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基本途径。它担负着帮助学生理解劳动内涵、学会基本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成为合格公民的重要任务。《指导纲要》中要求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这每周一课时的劳动教育课就是劳动能力必修课程的重要载体。
作为“能力必修”,我们不再满足于不分学段的“零敲碎打”和不顾学生发展身心特点的“揠苗助长”,而是根据《指导纲要》的学段要求,结合一至六年级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所侧重地选择相关内容和要求作为不同年级的劳动教育主题,如一年级“生活小达人”、二年级“家务小帮手”、三年级“快乐小农夫”、四年级“巧手小裁缝”、五年级“聪明工程师”、六年级“开心小厨师”,依次从生活自理、家务保洁、农作种植、针线缝补、人工智能、餐点制作等方面入手,设置的劳动教育主题从个人自理到服务他人、从农业实践到职业体验、从体力动手到脑力创造,既面面俱到又相互承接,形成梯度化的年级课程体系。每个年级再根据相关劳动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分解成渐进式的梯度化课程内容,每项课程内容安排一至三课时,进行劳动知识学习、劳动技能实践、劳动心得交流、劳动成果展示等。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形式突出动手操作实践,注重真实情境体验,帮助学生在课堂中还原真实的劳动场景,获得真实的劳动体验。这是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中学生掌握基本劳动知识、形成必备劳动技能的主要途径。
(二)推进“全面化”的劳动与其他学科融合课程——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
劳动与其他学科融合课程并不是简单地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生硬叠加,而是充分挖掘各学科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并根据不同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引导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将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等劳动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形成“学科+劳动”的学习目标,为学科教学注入劳动教育的内核,将内隐的劳动教育要素外显化,让无意识教育成为有意识教育,以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
全面化的劳动与各学科融合,不是劳动教育与某一学科、某一章节内容进行融合教学的单点尝试,而是要对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所有学科教材进行全面深入地整体研究与分类整理,形成全学科、全学段的劳动与学科融合课程目标体系。以语文学科为例,从一至六年级12册教材整体观照,同时兼顾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不同类型课文的特点,发掘教材中的“劳动教育融合点”,形成与《指导纲要》相适应的劳动教育目标体系,并落实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全面化的劳动与学科融合课程,开创全员劳动的新局面,是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中强化学生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辅助。
(三)创设“多样化”的劳动主题活动课程——激发劳动兴趣,增强劳动意识
“活动”是现代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劳动主题活动课程,就是要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校园各项德育活动中,通过多样化的劳动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内在的需求与动力,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劳动教育熏陶,不断增强劳动意识和主动参与劳动的兴趣。
多样化的劳动主题活动课程,并不是对学校原有德育活动课程的推翻与重构,而是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活动课程深度融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活动类型特点,将劳动观念、劳动技能、职业体验等劳动教育元素系统化地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有趣多样的活动形式之中,从而形成“德育+劳育”的劳动主题活动课程体系。多校化的劳动主题活动课程,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活动中探究,是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中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增强学生劳动意识的有力抓手。
(四)定制“项目化”的劳动综合实践课程——提升劳动素养,促进劳动创新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在劳动中的创造能力。没有创造,劳动只能是简单的体力重复;没有劳动,创造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劳动综合实践课程注重手脑结合,注重跨学科融合,充分体现多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项目化的劳动综合实践课程,以项目式任务群为驱动,将校园内及校园周边的生态环境、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作为真实研究情境,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与校园文化相统一的劳动教育探究性学习任务群,形成根据校情、学情量身定制的特色劳动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如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地处厦门五缘湾畔,毗邻五缘湿地公园,紧靠钟宅畲族民族村。学校设计开发具有地缘特点和人文特色的劳动综合实践校本课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分别创设“我们的校园”“五缘湿地”“畲族文化”三个研究项目。学生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以主题式的研究任务群为抓手,突出自主探究,强调同伴互助合作,注重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全身心地投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研究与解决之中,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学校还将学习成果进行公开展示。这是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中提升劳动素养、促进劳动创新的有效补充。
(五)坚持“常态化”的劳动岗位服务课程——落实劳动实践,培养劳动习惯
劳动的本源是生活,劳动教育的最终归宿是要回归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从了解劳动、学会劳动、热爱劳动到主动劳动、自觉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岗位服务课程,基于生活实践,以课程的视角整合校内外劳动资源,以“服务”为宗旨,系统规划劳动岗位,在学校、家庭、社会营造有效的劳动教育场,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集体和社会的事情积极做,从而落实劳动实践,养成劳动习惯。
学生的劳动习惯不是一次活动、一节课就能形成的,需要经过长期的教育与实践。常态化的劳动岗位服务课程,基于学生在校内、家庭、社会的日常生活,以及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劳动岗位。课程将班级管理、少先队红领巾督导、校园微型劳动基地体验等校园服务劳动“职业化”,将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等家庭服务劳动“作业化”,将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社会服务劳动“任务化”,形成定时、定岗的劳动实践与志愿服务课程体系。同时,通过每日作业打卡、每周岗位轮换、每月任务落实等方式,开展持之以恒的岗位劳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长效劳动教育机制。常态化的劳动岗位服务课程,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突出学生常用劳动技能的实践与运用,强调学生劳动技能与劳动习惯的长效培养,是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中落实劳动实践、培养劳动习惯的重要平台。
总之,新时代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是培养具有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素养、劳动习惯、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要建构好梯度化、全面化、多样化、项目化、常态化的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并扎实推进课程实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