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优化及发展
2023-01-02李斌
李 斌
山西园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030000)
0 前言
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不仅使得人们生活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也从不同角度破坏了生态环境,打破了生态平衡,出现了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加之不断提高的社会生产力,也加剧了对能源资源的开采程度。面对此种情况,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这一问题解决方式就是低碳节能。
近年来,在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的背景下,日益扩大的城市建筑规模、不断涌现的建筑工程项目,都使建筑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建筑行业通常会消耗巨大能源,也会产生严重的污染,所以必须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融入低碳理念。从施工技术控制为出发点,有机结合低碳理念和施工技术,在推动建筑节能化发展的同时,探索低碳化道路,确保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逐步实现。
1 我国建筑行业能耗现状
城镇化发展步伐的逐步加快,日益扩大了城市规模,此时得到迅猛发展的房地产、旧城改造、开发区建设等项目都与建筑行业密不可分。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新建住宅约为16~20亿m2,多数建筑存在高能耗特征,因而逐渐增加了对煤炭的需求量。虽然说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人均资源不足的问题却十分严峻,因而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能源消耗大国,我国能源资源前景不容乐观[1]。以建筑行业特征为依据,建筑施工阶段是能源消耗主要集中的环节,因此应在低碳化施工技术发展方面予以重点关注。
近年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经济仍然不够发达,技术水平的提升空间巨大。而因我国建筑行业施工设备呈现出较为落后的状态,加之缺少科学管理方式,所以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大量废水、粉尘、噪声、建筑垃圾等的产生都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并且资源利用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现象,严重的浪费有悖科学发展理念。
2 低碳施工影响因素和技术控制措施
2.1 施工现场碳排
施工现场碳排的最主要来源就是现场二氧化碳排放。施工现场碳排主要有材料、能源、设备、人力消耗、对施工土地破坏等多方面内容。按区域划分,施工现场碳排有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三方面碳排之分,而施工机具选择及照明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2.1.1 施工机具
施工中占用电总量90%以上的就是机械设备、机电设备等,。与普通标准电动机相比,高效节能型电动机具工作效率和平均功率因数等较高,且总损耗低于普通标准电动机,节能效果十分显著。在耗能比较方面,选用节能机械设备,如变频节能升降机等,起到的碳减排效果十分显著。与此同时,也应注意保持设备低耗高效工况的按时保养、维修检验制度等的积极制订和执行,为设备正常运行提供保障[2]。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在施工机具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培训方面力度,帮助这些人员提高操作技能,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能耗损失现象。
2.1.2 施工照明
功率相同时,灯的能耗仅为白帜灯的1/8,约占日光灯的1/3,所以为确保施工现场达到节能效果,白帜灯应严禁使用,可将LED照明灯全面推广,达到低耗节能目的。此外,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也应重视节能灯数量的合理配置,并且注意严格控制照明强度及照明时间。设计照明的过程中,要以需求为依据,科学配置局部、一般、应急等照明灯具。施工现场的照明,可优先考虑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最大限度实现施工现场照明能耗方面的碳减排目的。
2.2 废弃物碳排
建筑工程施工碳排的主要组成部分还包含施工废弃物处置。废弃物碳排具体有运输碳排及处置碳排等。首先,运输过程的废弃物通常会有二氧化碳排放。其次,处置废弃物的过程中,受电能消耗及化石燃料燃烧等因素影响,会导致二氧化碳产生,增加碳排放。经回收加工后的废弃物,能向建筑材料方面再次转化,进而达到再次使用的目的,有效降低碳排放。
废弃物碳排的具体控制措施应从以下两方面分析:处理废弃物的过程中,应优先选择节能及低碳处理工艺、设备,通过充分加工和循环利用等方式,有效减少建筑垃圾焚烧及填埋。废弃物运输过程,应以减少废弃物及再利用、循环这一原则为出发点,制订固体废弃物减量计划,进而达到回收再利用目的。比如针对模板工程,就可通过定型钢模的应用,加高效技术及管理措施的配合,使模板周转次数有效提升,减少废弃物产生。施工建材可通过工厂化生产模式,向现场运送并开展组装操作,也利于有效减少废弃物。
2.3 施工碳汇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同时一系列施工活动的开展,如车辆运输及机械作业等,都会有大量扬尘及噪声产生,也会有大量二氧化碳随之排放。面对此种情况,可在施工现场积极开展绿化措施,有效减少扬尘污染,也能借助绿化植物来吸收二氧化碳,确保施工碳汇总量有效提升。
3 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改进
3.1 积极引进、应用环保技术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施工会严重破坏环境,主要表现有建筑工程施工会产生大量粉尘、噪声、光污染等。与此同时,施工的一些建筑原材料,如石灰及砂子等,极易产生粉尘,给环境带来影响,也会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面对此类污染问题,在施工环节应加强预防,最大限度降低污染。如通过湿法作业方式使高粉尘污染问题得到有效预防,也可将覆盖屏蔽工作做好,使施工区内粉尘高度目测低于150 cm[3]。除此之外,还应加大低碳施工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优化用能结构,加强推进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的应用力度,使煤炭及火力等传统发电能源比例大幅度降低。可优先选用国家及行业推荐的节能降耗产品,如将LED照明灯全面使用在施工现场,也可选择高效利勃海尔轮式装载机。
3.2 充分利用原材料,避免浪费
我国并不具备完善的建筑行业相关材料标准的法律法规体系,导致建材质量呈现出参差不齐现象,而建筑施工就是将各种建筑材料向成品方面进行转化的一个过程,所以工程施工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建材使用,建材在建筑工程总费用中占据60%以上比例,因此能否充分利用建筑材料,是实现建筑施工技术低碳化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4]。对此,必须积极树立节约环保意识,回收利用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与此同时,针对建筑工程中一些大型且能够多次利用的材料,可通过租赁方式再次利用,可有效避免浪费现象。
3.3 提高现场人员的低碳意识
要想推动低碳施工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低碳环保教育力度,充分调动现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能动性,帮助这些人员逐步增强低碳意识。低碳施工的最终执行者是现场施工人员。如果现场施工人员没有开展低碳施工的主动性,即便建筑工程项目具备完美低碳施工方案,也不能保障低碳施工的有效落实。因此,必须树立低碳意识。首先,应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在工程项目中自上而下进行低碳施工理念的广泛宣传;其次,现场施工人员存在复杂化特征,管理难度较大,应明确责任,明确分工,保障施工过程的组织性、纪律性,以此为基础推动施工低碳化发展。
3.4 充分利用水资源,强化对施工用地的保护
首先,从充分利用水资源方面进行分析,建筑施工过程通常需要巨大的水资源,而水资源主要应用在混凝土搅拌和后期养护[5]。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存在巨大用水量的现象。从水资源应用实际情况来看,施工人员并未形成节水意识,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如管道渗漏、供水系统维护难以积极开展等。面对此种情况,必须加强管控,减少水资源浪费,确保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其次,从施工用地保护方面进行分析,应通过建筑用地的合理规划,尤其要合理规划临时用地,有效提高建筑空间使用率。合理规划建筑用地是建筑工程前期设计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该项工作不能局限于建筑工程前期,在施工过程、临时设施和施工道路设置方面也应将节约用地理念充分体现出来。比如以工地实际规模、人员数量、材料设备等情况为依据,科学规划并控制工地临时的基础设施,如工地临时房屋及临时围墙等。
3.5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低碳化生产主要包含两种方式,一是尽可能减少污染物排放,二是提升能源利用率,有效节约有限的能源资源,所以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加强再生能源应用方面的探索力度。除此之外,我国地理位置及气候等差异化特征十分显著,所以南北温差较大,北方冬天往往需要消耗更多能源来供暖,因此必须积极推广节能技术[6]。工程施工与热源、管网、建筑系统等多方面内容密切相关,而工程施工新技术低碳化发展的环节应立足整体为出发点,纵观全局,如选择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的过程中,应注意提升热力使用能效比,减少输配管网热损失,提升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因此,只有全面推进施工新技术低碳化的应用,才能逐步形成建筑工程整体的低碳化施工模式。此外,能源利用率提高过程应注意以下内容:尽可能选择功率相近的机械设备,原因在于某机械设备存在较大功率的情况下,极易引发浪费现象。
4 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4.1 智能化
在低碳趋势下,建筑行业如果仅以传统劳动力的方式为主要依靠,自然不能充分满足建筑施工的需要。所以,建筑施工技术应逐渐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不断加快智能化发展的步伐。建筑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就是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智能化可完美融合多媒体、网络资源、建筑施工技术,形成智能化建筑施工体系。如施工中应用无线网络,有利于施工人员之间技术交流,也能为建筑施工的高效、高质开展提供辅助。此外,电子技术的应用能为建筑企业的统一管理提供有利条件,确保管理人员随时调取信息。
4.2 节能化
在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一个严峻问题就是建筑施工环节存在较为严重的能源浪费现象,长此以往,必然会给我国社会的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在低碳趋势背景下,建筑行业开始越来越重视能源的有效节约。具体来说,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环节,要多方位、全面性地节约能源,才能为建筑工程在低碳趋势下更好的发展提供保障,使企业实现收益的最大化目标。目前,我国发展战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节能减排,所以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走节能化发展道路。
5 结语
从当前低碳趋势下的建筑工程实际情况来看,预期的低碳发展目标并未实现,所以必须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建筑中有效应用低碳这一绿色化理念,进而推动建筑业逐渐趋于低碳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