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中里下河地区幸福河建设探讨
——以盐城市串场河整治工程为例

2023-01-02肖雨莲

中国水利 2022年8期
关键词:市区盐城河湖

肖雨莲

(江苏省盐城市水利局,224000,盐城)

幸福河湖,要满足人民的生态安全需要、经济发展需要、民生福祉需要、文化积淀需要, 进而实现人水和谐共生。 幸福河湖建设,基础是实现河湖自身幸福,目标是更好地服务人民幸福,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互融共促。

河湖不仅是生态系统和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富美高”新盐城建设的空间所在、 优势所在、潜力所在。 江苏省盐城市地处苏中里下河腹地,地势低平,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水是盐城最具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良好的河湖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以盐城市串场河治理工程为例,研究探讨里下河地区的幸福河道建设。

一、串场河基本情况

串场河是盐城的母亲河,古称“官河”“串场运盐河”“大盐河”,河道途经富安、安丰、梁垛、东台等15 个古盐场,因河道串通各盐场而得名。 串场河隶属于里下河水网,南至海安与通扬运河相接,北至阜宁县城与射阳河相通,全长约190 km,盐城境内总长约154 km,流经东台、大丰、亭湖、盐南高新区、建湖和阜宁等6 个县(市、区), 是纵贯盐城地区中部的重要区域性骨干河道。

随着苏北、苏中沿海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航运和淡水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古老的串场河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2002 年通榆河工程正式投入使用, 串场河的调度排涝、引水和航运功能随着水系工情的变化而退化。 现阶段串场河市区段河道有了一定程度的淤积,同时阻水坝埂较多,河道水质也比较一般,对照高质量发展目标和人民群众期待,串场河的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亟须进行整治。

推进串场河市区段河道整治,既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美丽盐城的生动实践;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持续改善河道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为老百姓创造美好人居环境的务实之举。工程的实施得到盐城人民拥护。

二、串场河整治工程主要措施

串场河整治工程位于盐城市区境内,两岸建筑物较多,河道沿线基本都有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驳岸,部分区段河道底部埋设众多穿河道管线,因此保证施工期间河道两岸建筑物安全及岸坡稳定尤为重要。

为达到河道彻底整治效果,对整治河道的全河段采用干塘施工。 河道整治工程施工中始终坚持安全施工、清洁施工,全河段打坝抽水、排空施工,全面排查封堵沿河排污口,实现“清断面、出底泥、去污染、增流量、提标准、保安全”的目标。

1.以安全措施为依托建“优质工程”

为保证干塘施工期间岸坡稳定及河道两岸建筑物安全,在河道内侧设有支护桩,两岸支护长度合计约为13.4 km。 其中迎宾桥至登瀛桥段、欧风花街段及紫薇110 kV 变电所段两岸建筑物密集,地基淤泥较深,为重点支护段, 采用桩净距20 cm 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排桩进行支护,排桩后设高压喷射截渗桩;登瀛桥至黄海桥段、迎宾桥至盐渎路桥段为一般支护段,重要位置设桩净距1.4 m 的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对沿河电力塔、通信塔等部位设截渗桩。 共施打灌注桩7 825 根、水泥搅拌桩3 800 根、高压旋喷桩3 529 根。

同时委托第三方专业安全监测机构进行岸坡及临河建筑物安全监测;精确定位电力、燃气等86 道穿河管线,加强对河道边坡稳定的安全监测,确保施工安全。 为避免河道降水后影响后方地下水水位,在重点段设置地下水观测井和补水井,做到随时观测、随时补水。

2.以生态措施为抓手建“绿色工程”

坚持树立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态理念融入河湖建设和管理中, 以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目标,持续改善和提升河湖生态环境质量。

由于工程地处市区,施工全过程采用打坝干法施工方法,采取土方水力冲挖、 抓斗船开挖结合驳船运、河内管道输送、 淤泥不上岸的施工措施。 在整治河道内布设输泥管道,河道清淤泥浆采用封闭的输泥管道输送至指定堆土区,堆土区回水经沉淀后通过管道回流至河道施工区域,做到泥浆不上岸、回水不外排,共疏浚土方44 万m3。 采取开挖截排水系统、生活生产场地硬化及周边截排水沟、土地整治、绿化覆土、边坡植草绿化等有效措施,切实维护市容环境整洁。

为减少水土流失,采用排水土沟作为施工作业场地的临时排水设施,土沟终端连接集水池,经沉淀以后回用于砾料清洗、降尘用水等。 在临时建筑施工场地四周布设临时排水沟和临时土质沉砂池,拦蓄施工过程中流失的土壤。 淤泥临时堆场边设沉淀池,淤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余水经沉淀后上清水达标排回河道,适当投加絮凝剂促沉,控制余水水质。

3.以管理措施为保障建“样板工程”

串场河市区核心区整治工程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并取得显著成效。为巩固成果,坚持常态化开展对四级河长工作督查、管护单位的量化考核与监管、水质监测预警等管护工作的监管。

积极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在沿河显著位置标示“河长”“警长”及“网格员”二维码,市民发现河道管护或水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可通过手机“随手拍”随时举报。 通过舆论宣传,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市区水环境保护,大力营造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河道整治主要成效

串场河市区段河道系统整治工程概算总投资约2.85 亿元,历时3 个月后开通所有干支河坝放水,实现串场河、大新河全线贯通。 串场河整治工程完成后, 致力打造以串场河、新洋港、通榆河为核心的“三河一圈”城市生态保护圈及串场河风光带,同时挖掘串场河盐文化史,展现串场河水文化内涵。 工程通水以来,严格落实四级河长工作责任,河道管理健康有序,实现了人水和谐。 同时也贯彻落实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规范了取水许可证办理。 市区串场河河道水体清澈,岸坡清洁,河道沿线设置禁养区,无污水排放现象,无明显垃圾和淤泥聚集,无较大面积藻类集聚现象,河坡植被覆盖完好,无裸露土体和水土流失现象。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串场河水环境已成为城市建设发展、市民安居乐业的重要载体。

1.城市防洪供水能力更强

串场河市区段整治工程是盐城市重大民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设计方案均经过多次论证,方案科学合理。 整治后市区段防洪排涝标准进一步提高,河道过流能力和洪水调蓄能力切实提升,有效实现了排水通畅、利于清理,串场河市区段排涝标准提高到20 年一遇。排涝闸站部分泵组改造后, 增加引水流量10 m3/s,提高了串场河引水活水能力。

2.生态环境质量大大提升

整治后水更清、城更美。 全面清除了河道内源污染源,配套实施沿河排污口治理工程,彻底清除沿河点源污染, 有效改善了河道水环境质量,保证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增加引水流量后提高了串场河以东片区引水活水能力,促进了高铁枢纽片区水环境提升。

3.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百姓更加亲水、 母亲河更加亲民。 串场河整治后打造了全市幸福河湖的样本示范,实现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 让市民切实感受到环境改变,漫步河畔犹如身处福地,驻足亲水怡然自乐。 百姓对于幸福河湖建设有很大的认同感、参与感和获得感。

四、思考与建议

串场河整治工程坚持做好“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四篇文章, 将生态理念融入河道治理工程,致力打造人水和谐的河湖生态片区。通过实践,有以下两点建议:①幸福河湖建设要采取因地制宜的工程措施。 串场河整治工程地处市区段,综合考虑安全施工和清洁施工,创新河道清淤方法,为其他市区段幸福河湖建设提供了有效借鉴。 幸福河湖建设应融入生态理念,结合地区特点,综合采取有效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切实改善和提升河湖生态环境质量。②幸福河湖建设要建管并重。 串场河综合整治工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不仅支撑保障了幸福河湖建设,让水更清、河更畅、城更美,也大幅度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但也要认识到,单一的河道整治已不能满足人民幸福生活的需求,加强后续河道长效管护、从根本上解决水环境问题也十分重要。 幸福河湖建设要时刻坚持治理与保护两手抓,建设与管理并重,统筹河道功能管理、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治理,建立健全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河道管护机制。

猜你喜欢

市区盐城河湖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本月主题 在市区 Downtown
2016年1-3月各省市区玩具进出口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