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2022-12-31内蒙古兴安盟气象局苏敏

河北农机 2022年1期
关键词:气象部门防灾减灾

内蒙古兴安盟气象局 苏敏

引言

气象灾害会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巨大影响,不仅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还会给农业经济效益造成重创。做好农业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工作至关重要,其能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气象服务,从而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切实保障农业生产效益。

1 气象服务概述

1.1 主要功能

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以及科技服务是气象服务的几个重要内容,同属公共服务类的服务范畴。其中,公共气象服务就是我们常见的天气预报,为广大公众提供气象服务;而专业气象服务则是根据不同行业的实际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主要是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的气象服务,如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气象服务就属于决策气象服务;科技服务是为专门用户提供的特殊需要的气象服务。这四者构成了覆盖全社会、全方位的气象服务网。

气候变化会给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带来较大影响,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推动农业科学化发展,合理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不良影响十分重要。在应对极端气候方面,我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不断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中的气象服务为例,其目的是为了科学应对各类气象灾害,但由于技术条件的制约,气象为农服务质量远达不到预期的要求[1]。

1.2 特点

气象服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时效性与针对性上。过去的气象预报制作需要较长时间,整个过程涉及气象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处理、预报制作和节目播出等环节,降低了气象信息的时效性。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与设备被应用到气象服务中,气象信息的时效性和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也大幅提高,为不同领域提供相应的气象服务。

2 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2.1 气象信息服务途径

在农业生产中,气象服务的应用价值已得到证实,社会公众对此也给予了广泛认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气象服务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到最新的气象变化信息,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在电视、手机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农民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气象灾害信息。此外,部分地区还设置了大喇叭村村通、电子显示屏等,使气象灾害信息的传播效果更佳,对提升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质量、趋利避害具有积极作用。

2.2 实施预警联动机制

气象灾害的种类繁多,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提升气象预警服务效果,气象部门需要做好气象预报工作,密切关注天气过程变化,及时发布气象预报预警,并根据预警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保证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2]。在此过程中,除了气象部门需要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以外,其他职能部门也要积极参与到气象灾害防范的工作之中。需要加强与民政、水利、农业等部门的协作,建立完善的预警联动机制,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气象服务,最终实现农业防灾减灾的目的。

2.3 建立气象服务平台

气象服务对促进农业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地区为当地农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了专业的气象服务。如针对温室蔬菜农业生产活动,气象部门建立了相应的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其目的就是为了可以更好地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保证实际农业生产的质量与产量。此外相关部门的领导下,气候调控技术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充分发挥了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使得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得到了提升。例如,某地在使用气候调控技术时,通过对各种气象要素的分析,确定温度、湿度与风向风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改善。与此同时,在越来越多先进的气象灾害防范措施应用过程中,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更加精细化[3]。

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近年来农业生产规模与质量均得到了明显提高,但由于气象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危害。例如干旱问题,使得农作物的生长无法获取必要的水分与营养,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建立气象服务平台,可以让广大农户提前了解到天气过程中相关的气象信息,并结合具体的气象变化做出相应防范,如在面对干旱问题时,可以通过提前储水或人工增雨等方式,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切实保障农业生产效益。

3 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对农业生产而言,气象服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许多不足。首先,在对未来天气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各级气象部门均已实现通过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以提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了解未来天气情况对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不过,气象信息最为关键的就是数据的准确性,经过计算机数据模拟分析出来的信息很难代表真实的天气变化情况,因此最终获取的气象信息仍有较大的不准确性。其次,虽然目前在农村地区气象服务已经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但部分农民获取气象服务信息的渠道还是比较有限的,大多数农民仍是通过收看天气预报节目了解气象信息,这对气象服务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最后,目前气象部门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在农作物方面,尚未完全深入到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中,对提高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质量造成很大的限制。

4 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质量的建议

4.1 强化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气象预警能力就是通过对各个地区气象相关数据的收集,经过有效分析与处理之后,较为准确地预测出未来天气情况的发展趋势,并向广大农户播报。如今,在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气象预警工作中所应用的设备与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同时农业自动化生产水平也明显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霜冻、干旱等自然灾害,这样农民就可以提前做好应对,以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活动的不良影响。此外,也可以根据对耕作进度的调查研究,选择合适的农作物进行种植,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4]。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气象卫星对提升气象预警效率也提供了重要支撑,其提升了预报的准确性,可以及时地向农户传递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比如,借助气象预警系统,农民可以准确得知汛期到来的时间和降水强度的大小,然后提前安排好排水设施,以免产生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4.2 提高气象数据应用意义

从目前我国气象服务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各个地区的气象部门在服务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即便我国乡镇自动化气象观测系统已较为完善,但仍旧存在服务内容单一等不足,无法满足发展需求。所以,气象部门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尤其是要重视对信息化技术的使用,通过收集与分析实时数据,充分挖掘各项数据的应用价值,更为全面地分析气象风险,为广大农民的耕作活动提供必要的帮助。另外,气象部门还要建立并完善相关数据库,以便工作人员查阅。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不同气象资料序列的研究,模拟相应的气象灾害,进行气象灾害应急演练,以更好地优化应急措施,切实保障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

4.3 完善气象灾害应急体系

要想对各类自然灾害进行准确预测,仅靠气象监测与播报工作是不够的,还应构建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体系。对此,应当加强与农业部门的紧密合作,保持良好的沟通,对气象灾害应急系统予以完善,以便能在发生自然灾害的第一时间,及时做出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降低广大农民群众的财产损失。此外,在气象播报工作方面,气象部门也应引入更为先进的设备,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农业防灾减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下去,提升为农服务质量[5]。

4.4 提升中长期气候预测质量

在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中应用的气象服务,行为模式主要还是以“预报预测”为主,即便气象服务能分析未来天气的变化情况,但并不能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为了提升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水平,需要建立现代化的农业观测站,其目的在于利用农田长期气象要素的数据观测,准确预测将要发生的自然灾害,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措施,降低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还应对气象灾害风险高发区进行重点监测,以提高气象服务的针对性。

4.5 倡导农业科学化发展

在传统的气象服务中,对气象知识科普工作的程度尚有不足,部分农民依旧缺乏防灾意识,给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阻碍。在开展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过程中,不仅需要气象部门与农业部门的紧密协作,更需要广大农户提升自身的防灾减灾意识,了解或掌握相关的气象知识,从而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并保证农业生产质量与产量,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故此,气象部门可以借助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活动,向广大农民群众科普农业防灾减灾知识,使其选择适宜的农作物与种植模式,这对于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5 结语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农业发展问题。随着我国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变得更为重要。为保障农业生产效益,必须重视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不过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及人员需要提高对气象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根据当前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以期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的工作质量,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气象部门防灾减灾
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气象部门增值型内部审计新模式初探
2018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加强新时期气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