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EM 实验活动作文:加强小学中高年级写作教学衔接的途径

2022-12-31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吴维泰纪念小学何惠浈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干冰年段作文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吴维泰纪念小学 何惠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激活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小学中年段、高年段是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目的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作为衡量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准,写作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中最受关注的内容,教师要重点关注。

小学中年段是低段和高段的衔接过渡时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败对高年段的语文教学影响很大,也是语文教学中长期被忽视的阶段,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2020年初,课题组调查了本校中高年段写作衔接教学现状,结果显示,处在“基础期”的中年段语文教学,没有升学压力,相对轻松,教师在教学中更侧重于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从中年段进入高年段,看似是学年的自然过渡,但由于教材难度、教学方法及学习压力等与中年段有较大差异,学生在过渡时期没有得到科学的指导,不知如何写作,作文水平原地踏步,学习上比较吃力,成绩渐渐下降。大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小学中高年段写作教学衔接的问题,因受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观念、衔接经验、时间及精力等限制,不能真正解决写作教学衔接的问题。

面对以上问题,在小学中高年段作文教学衔接中构建自主、开放、实践的“活动作文”,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STEM是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 Math结合的跨学科综合教学方法,强调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应对现实世界问题,创造、设计、建构、发现、合作并解决问题。

结合新课标“从实践活动中学习写作”的基本理念,教师可根据教材和课堂需要,在课内外创设丰富多彩的STEM实验活动,指导学生实时观察,继而进行写作练习,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等能力,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取写作知识与写作技巧,化观察所得为纸上文墨,促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共同提升,发扬游戏精神,促进学生的多元表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小学中高年段写作教学的有效衔接。

以《神奇的干冰》为例,五年级学生大多能通过科学课程知道,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能用作人工降雨、灭火器灭火等。作为学生相对耳熟能详的化学概念,干冰还被玩出了新花样,比如干冰泡泡造型的美味佳肴、吐云驾雾的清爽甜品,频繁出现在大型庆典、灯光舞台,甚至是电视背景中轻盈如雁的“仙气”,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从学生的视角安排“干冰泡泡”“干冰大爆炸”等系列实验活动,让学生在“玩中观察”“玩中思考”,从而在“玩中学会作文”,充分体现活动作文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不等于普遍意义上、纯粹概念的“游戏”,它崇尚平等非功利的精神,能启迪学生的智慧,释放学生的活力,提升学生自由创造的能力。

笔者将以《神奇的干冰》系列实验活动为例,结合作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利用STEM实验活动作文,促进中高年级学生作文能力的衔接。

一、活动选择:遵循规律,贴近实际

STEM实验活动作文的“STEM实验活动”选择,并非随意的,针对中高年段学生来说,要符合该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实际、审美情趣、思想意愿,而不是生搬硬套已有的STEM实验活动,让学生“被活动”。

例如,在五年级的STEM实验活动作文中,为什么“干冰大爆炸”比“干冰龙卷风”更合适作为课堂介入性活动呢?第一,“干冰龙卷风”实施环境条件较高,要求室内安静无风。第二,学生需要将风扇放置在玻璃容器上方,观察干冰遇到水迅速从固体变成气体的升华过程,对学生实际操作、连续观察等能力要求较高,时间也不好控制。第三,五年级学生更善长观察对象集中、变化幅度大、新鲜有趣的活动;五年级学生在学习冰心课文《肥皂泡》时,有过吹泡泡的活动经验与记忆,“干冰大爆炸”活动操作与吹肥皂泡有异曲同工之处,学生需要用棉线蘸取泡泡水,拉直贴着盆口边缘水平滑动,在盆口划出个泡泡膜,操作相对简单,易于连续观察,而“干冰龙卷风”可作为拓展性活动,让学生回家根据操作指示与流程,在家长的帮助下开展实验活动,便于日常练笔。

二、活动背景:基于生活,预热酝酿

在STEM实验活动作文教学中,课堂预热有赖于教师对活动背景的精心设计。例如,近年国内洪涝灾害频发,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2021年7月郑州千年一遇的特大洪灾),救援船的设计与使用成了关注热点。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开展STEM实验活动《纸船载重比赛》,为了预热,让学生在家尝试用纸船承载若干硬币,初步了解纸船的载重量与纸船形状及硬币整体摆放的布局顺序有关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能真实有效地进行。

三、活动设计:科学合理,有理有据

STEM实验活动作文,本质是活动作文,“活动”是作文教学的核心。课堂活动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又严格区别于自然状态下的“活动”。只要进入课堂教学,STEM实验活动作文务必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年段特定的作文教学要求和具体的学生学情,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活动中学,科学合理地安排STEM实验活动。一般而言,基于现实情境的“真问题”,进行项目的跨学科设计以及强调创意物化是STEM教育资源开发的关键所在,但STEM实验活动作文的设计,更应是建立学生思维表象,为学生个性化的情感倾吐与语言表达提供有力的支撑,从而让中高年段学生在循循善诱中学会观察与思考。

一言概之,STEM实验活动作文的主线,仍在于“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实验观察所得的具象变成表象,再将活动所获得的体验感悟与记忆中的其他表象相关联,最后写出有个性色彩的作文。

四、活动组织:全员参与,落实感悟

特级教师张化万曾指出:“可以依赖‘浓缩’的活动教学设计,促进学生通过活动获得真实的经历,产生表达欲望,形成真实的语言表达,这是小学活动作文教学的目标。”因此,STEM实验活动作文教学的设计,首先要保证每个学生的活动权利,只要真正参与其中,打开感觉器官,在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STEM实验活动中充分体验、捕捉、收集信息,整理、内省、深化认识,通过写作这一表达方式尽情抒发情感。

STEM实验活动“干冰大爆炸”,可视可听的实验效果明显,学生能清晰看到白雾飘飘,听到爆炸声,能激发学生动手探究、动脑思考的兴趣。如果学生不能参加完整真实的STEM实验过程,仅袖手旁观,便不能形成深刻的印象;其次,STEM实验活动强调合作协助的团队精神,活动前学生分工要明确,比如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分别准备泡泡水、热水、玻璃容器、棉绳等器材(出于安全考虑,干冰由教师统一准备);活动中,学生有序轮流进行实验,包括实际操作、观察记录、小组汇报等,要确保组内后进生与其他同学有同样的权利,绝不能让积极分子“包办一切”。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将群体感悟落实为每个学生的自我感悟。

五、活动流程:引导探究,定格观察

张化万先生强调:“通过活动,学生建立了对活动中的人物、时间的新认识,这种新认识必然是建立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必然是对原有概念进行的重新组合和提升。”这也提醒我们,STEM实验活动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疑问,加深认识,及时抓住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挖掘教学价值。教师要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意识打造STEM实验活动与学生现有认知的冲突。张化万先生认为,有了冲突,活动才能激活学生大脑中原有的认知与记忆,活动才能成为生活阅历,经过才能转化为经历。

在STEM实验活动“干冰大爆炸”前,教师可从挑起认知冲突入手,先抛出问题:“你们见过干冰爆炸吗?”有学生举手回答,没有听说过常用作冷冻剂的干冰会爆炸。此时,教师进行实验示范,眼看着玻璃容器里干冰膨胀而成的肥皂泡慢慢长大,当内外压力差达到极限值时,巨大的能量瞬间被释放,干冰大爆炸效果让学生眼前一亮,推翻了他们“干冰不会爆炸”的旧有认知,渴望一探到底的好奇心油然而生,自然会被不着痕迹地带入观察、思考与体验活动中。

此外,STEM实验活动的全程都是动态的,学生对活动也要有全程的动态观察,角度要多维度,并从个体写作的角度捕捉定格镜头,有意识地放大某个镜头,有重点地凸显某个细节,有针对性地网格化冲突点、动情点、兴趣点和写作训练点。在“干冰大爆炸”活动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多种感觉器官,“看”盆内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导致泡泡膜随之膨胀的过程;“听”干冰一刹那间的爆炸声;“摸”玻璃容器外壁温度骤降的冷感……正是观察角度的不同,学生个性化表达的空间才得以无限放大,方能看到孩子们笔下更多的灵动表达。

六、写作指导:回忆过程,进行写作

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活动的全过程,可从观察方式、观察角度、观察广度等角度入手,了解学生观察的能力,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写作前,学生要完成“‘干冰大爆炸’活动观察表”。

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只有留心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特点,如此,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细致的观察,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材料,将细节描写深入到文章中。教师结合学生的观察所得,提出明确的写作要求,让学生在脑海中整理写作大纲,并迅速构思,他们该在哪些细节处浓墨重彩。现场写作并不拘泥于是否完成了写作任务,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哪怕只完成写作的一个阶段,比如列大纲、拟标题、内容梗概,重点描写某些能写出彩的细节,也是可以的。

写作能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否精准地紧扣事物特征,角度是否全面,层次是否清晰,是否让文章尽显独特之美。

在写作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可以借鉴“反者,道之动”的原理,从反面入手,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课题组成员何惠浈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设计了这样的题目——“怎样浪费五分钟”,然后启发学生找浪费的方法,很多学生都能回到珍惜时间和珍惜生命的主题上来;在想象力方面,可以运用“限制+开放”的模式,让学生扩写,例如把“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作为基本框架,通过赋予不同的主题、情节等完成一篇作文,亦可利用寓言或哲理小故事,对学生进行片段训练。

通过一年多的课题实践,课题组教师已经比较重视小学中高年段写作教学衔接的问题,普遍能将作文衔接意识、作文衔接策略渗透到教学中,较好地解决了写作教学衔接问题;参加课题实验的中高年级学生,对“STEM作文”的兴趣日渐浓厚,较好地适应了作文学习,减轻了对写作的“焦虑感”和“畏惧感”,对写作充满兴趣和热情。

猜你喜欢

干冰年段作文
变幻莫测的干冰
围冰
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
低年段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如果将干冰溶化,能在里面游泳吗?
干冰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