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与“承”
2022-12-31王美杰刘跃华陈保学
王美杰, 刘跃华, 陈保学
(1.怀化学院图书馆,湖南怀化 418000; 2.山东省微山县第一中学,山东微山 277600;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终南山武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 710071)
步入新时代的中国,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这个伟大历史征程的实现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兴盛,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因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自信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基于此,我们对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传统武术文化也应思考其新时代下的传承问题。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不仅能够体现中华优秀文化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并且能够为中华优秀文化增添“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2]。然而,随着文化进程的推进,中国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正陷入生存空间遭受挤压、技术被严重异化、传承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在这样严峻的挑战下,研究新时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与“承”,挖掘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风采,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担当。也正是有因为这样的研究责任和使命担当,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什么,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困境在哪里,以及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中传什么、如何传、承什么、如何承等一系列根本问题。
一、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及其传承困境
什么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学界虽然还没有给出准确定义,但有不少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凡是以武术为本体的,诸如人体动作、器械、理论体系、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等都属于传统武术文化之列”[3];“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漫长历史发展、演变的结晶,在其绵延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自己的独特属性和本质功能”[4];“传统武术文化是一种自在的文化,它是技击经验、武德常识等一些经验性的自在的因素构成的人的自在的存在方式或活动图式”[5];阮纪正先生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社会文化本质界定在:“‘武术本体是为肢体技术’‘操作内涵出于环境应对’‘活动区间多在江湖草莽’‘文化属性实归中华谱系’等方面。”[6]基于以上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界定,再结合学界对武术的定义:“武术是以攻防技击动作为素材,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理论依据;以套路、搏斗和功法练习等运动形式为载体,以传统武术习练和现代武术竞赛为实施手段和存在方式;以实现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培养意志、提高攻防技能、张扬民族传统文化为目的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7],以及对武术文化层面的概括为“外显层的技术器物层、中间层的制度习俗层,内核层的思想价值层”[8]。我们可以梳理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在中国特定的农耕文明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围绕合理掌握社会所需的攻防技击术而产生的一系列有关技术器物、制度习俗、思想价值的文化样式。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样式会因社会变革而变革,会因文化转变而转变。近代以来受西方体育的影响,中国武术开启了与西方体育强行融合的发展之路,这种“中国武术强行与西方融合的发展模式只会让中国武术既不像东方也不像西方”[9],必然会失去其独特的文化特性。在王岗教授看来,中国武术入奥失败正是因为失去了这种独特的文化特性。因此我们应该“按照中国武术自身的文化特性,技术范式,选择中国武术的发展道路”[10]。那么“中国武术自身的文化特性,技术范式”在哪里?它们应该就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里,而不是在被格式化后又重新组装的“样板武术”里。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应该是“要尽最大可能把传统文化保存下来,这与被保存的文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好的还是坏的,没有关系”[11]。“好”与“坏”没有永恒,只有与当下是否匹配,在一切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人民对原先的文化有可能出现一些偏激的认知,这种认知有时甚至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起到了戕害作用。比如闫芳事件、徐雷事件等在中国武术界中偶有发生并被恶意炒作就严重影响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良性发展。
二、新时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与“承”
“传”,从人从专,初指掌握操作能力的人,后引申传递、传授、留传等意;“承”,从人从双手,初指在下面接,有奉、受之意。“传”与“承”,即一个在上传授,一个在下接受,放在传统武术文化中分别表示已掌握的传统武术文化和需继承的传统武术文化,对应的人则表示师与徒。“传”与“承”的关系代表了上一代和下一代的关系,因此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关乎着传统武术文化的未来。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就需要解答传什么、如何传、承什么、如何承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指导方针,其中“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就是“传”,“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就是“承”。“传”是基础,是中国传统武术所包含的知识、技术、文化、文明等全部内容的传递、记录和保护。“承”是关键,是在传递、记录和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批判继承、创新发展、发扬光大,并结合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将这些知识、技术、文化、文明等服务于人类社会。
(一) 新时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什么
对于传统文化传什么的问题,著名学者葛剑雄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对于传统文化,‘传’就是将其尽可能地原样保存下去。‘传’的实质,就是尽可能使它延长,尽可能使它符合原来的内容。”[11]这种“传”,就是传本真,尽可能地保证文化的原初性,按照文化本来的样式进行保护性的“传”。每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人群中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发展有先后之差别,却无优劣高下之区分,它们都应获得同等的尊重和人类共同的保护。作为中华文化一个鲜活的文化符号,中国传统武术有一个独立的、完整的而又相当严密的体系。保留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理论体系、技术体系、训练方法、礼节仪式、组织形式等原有的形式和内容,是保护传统武术工作的重要部分。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之前,原有的方式应该鼓励、保障、保证它的存在。
“传统文化包含了大量古人的智慧,这些智慧我们今天可能还无法理解,甚至以为是迷信,但并不代表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如果让传统文化匆匆消亡而不加以保存,那我们就永远失去了理解古人智慧的机会。”[11]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也包含着许多我们今天难以理解的古人智慧,也正是这些古人智慧的凝结,使得中国传统武术呈现出神秘色彩并充满了吸引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也揭开了一些神秘的面纱。然而,即便是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出这些神秘部分是什么,也很难回答为什么,更难全面客观地回答它们在不同时代的价值所在。因为,我们永远无法回到过去,回到这些文化真实存在的场景中去,我们只能通过史料、文物来推断它们产生的原因和不同时代的价值,而这样的推断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将史料记录下来,将文物保护下来,留给人们去推断、去研究。
(二) 新时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如何“传”
“传”的主要作用是传递、记录和保护。“传递”是一方交给另一方,文化传承就应该是上一代交给下一代。思考如何“传递”的问题,首先要考虑由谁来“传”。确定了由谁来传,也就是确定了“传”的主体—传承人。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了、生活改善了,同时注重经济效益的思维定式也在许多人心中扎下了根。这导致在强调市场效益的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存,仍然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和选择性。比如有现实经济价值的项目会得以保存,而暂时没有经济价值的项目则无人问津。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分传承人如果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为了生活,就往往会改变项目本身的内容和形式,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和审美。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为迎合大众而做出的改变,是有违非遗保护的初衷的。因此,以国家立法的高度确立传承人和明确传承任务已经刻不容缓,对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做出细致的规范,保证传承人的生活和再传承的经济基础,使传承人可以心无旁骛地专注于“传”。
其次是“传”给谁的问题。保留传统武术的承传方式是保护传统武术工作的核心和基础。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应该是传它所包含的全部真实内容,“传”只能是在小范围人群中的精“传”,是上一代“传承人”传给下一代“传承人”。“传”好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有一定的难度。中国传统武术中“源流有序、拳理清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近130 种,而每一个拳种包含了诸多的流派,每一个流派又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造就了中国武术“拳种林立,拳系丰富,拳风迥异,拳法多样”[12]的“博大风貌”。面对这样的“博大风貌”,中国传统武术却选择了一条“体悟”式的学习之路,这就需要下一代“传承人”进行长年累月的习练和积累。传统武术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默会知识,无法通过言传进行传承,因此,在其教育传承过程中需要依托“符号表征—隐喻映射—意会认知—行为转化”的“悟”逻辑[13]来实现武术的言传身教。这样的过程往往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太极名师杨登浦先生曾言“历史上古人穷毕生之精而不能尽其妙者,比比皆是”。既然如此费时费力,就需要“全职传承人”将现有中国传统武术“传下去”,这就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
“记录”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过去的文化保留下来。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武术的生存环境、传承环境及传播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以往孤立而狭义的口传身授、世代相传的单一传承模式,赋予了传统武术更为丰富的展示、传播和传承方式。传统武术以数字化影像的记录方式得以长久保存,更有利于传播和发展。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层级扁平化的优势,以及民族传统体育微课小而美、微而精[14]的便捷性,推动中国传统武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应通过传递、记录和保护来“传”。其中“传递”是上一代人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交给”下一代人,其内容更倾向于技术;“记录”是为了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留下来,其内容更倾向于知识;“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再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环境,其内容更倾向于文化。技术、知识、文化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对于它们的传递、记录和保护也是不可分割的三种形式,只有它们共同作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才能“传”的好。
(三) 新时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承”什么
围绕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我们应该“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对人们健康促进的技术、方法、理念等。在冷兵器时代,武术技术、方法的训练,是提高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手段,是“防身立功杀贼救命本身上贴骨的勾当”[15],故那时武术技法很多都在强调一招制敌,多以耳、眼、喉、心、裆等要害部位为攻击目标,以达到致伤、致残、致命的效果,出现了很多狠招、毒招、绝招。那么在新时代的今天,武术在军事中的功能已经变得十分微小,而健身功能和健康价值却越来越突显,相对于狠毒的招式,人们更愿意接受促进健康方面的内容。那么此时我们应该遵循人民的意愿来选择“承”的内容。在“发挥中医药在健康养生、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疾病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作用”[1]的国家意愿面前,我们也应更多地结合中医健康养生文化来“承”。“拳起于易,而理成于医”,受此影响,武术将身体内部各功能器官也视为一体,五脏对应五行。肺属金,武术中运用“提、托、聚、沉”等多种呼吸方式来健肺养肺。金生水,肾属水,肺脏好利于肾。腰为肾府,督脉、膀胱经从腰而过。武术中如虚灵顶劲、尾闾中正等对脊柱、督脉、膀胱经能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提肛、敛臀、松腰等对腰肾重要穴位(如会阴、腰俞、命门等) 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水生木,肝属木,肾脏好利于肝。“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所以养肝在于对筋、指、趾、眼等的训练,而这些训练在武术中都是基本功。木生火,心属火,肝脏好利于心。《素问·六节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血为生命的根本,人的神志、面容、脏器、肌骨等无不依靠血脉畅通供给营养。武术对习武者心经的自我感知和调控训练最为重视,习武者通过胸、背、肩、肘、腕、指的节节贯通的缠丝和螺旋感知与连通心经的极泉、青海、少海、灵道、少府重要穴位,可以贯通心经。火生土,脾属土,心脏好利于脾。脾在中焦,属下丹田范围。气沉丹田是诸多拳种所强调的一种身体意识,而太极拳则更强调对这种细微意识的感知训练和运用,从而帮助训练者消磨水谷、健胃强脾。土生金,肺属金,脾脏好利于肺。在武术中这种把五脏对应五行、视身体各脏器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了对生命整体关照的理念[16]。这样的理念在我们看来对人类的健康促进是有着独特作用的。
围绕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需要,“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促进“立德树人”和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中央反复强调“立德树人”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智”被过度放大了,出现了“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17]的症候,有悖于全面发展的教育初衷。德育的弱经是这一“症候”的病因所在,因此应该“立德为先”。而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就属于强调“立德为先”的“德性文化”,并将这种“德性文化”融汇在习武过程的每个阶段。在入门之前,中国传统武术就特别强调“择徒”,师父要经过细致考察以确保所收徒弟品德良好。如《内家拳法》中的五不传,《杨氏传钞太极拳谱》中的八不传、五可授等等,这些择徒标准,绝大部分都是针对品德的严格规定。武术师门注重尊师重道,强调师与徒的各自道德责任与义务。在“徒弟要尊师、师父重师道”的双重德道规范下,形成了“严师出高徒”的传承要求和“师徒如父子”的师徒关系。在今天看来,“承”好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师德、师道、生德、生道等对今天教育中师生道德规范、师生关系融洽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促进作用。传统武术注重“武以文显”“文以武彰”,既强调“野蛮其体魄”又强调“文明其精神”,通过以人观之与以道观之,武术实现文明与野蛮的内外融合;通过以礼观之与以美观之,武术实现文明与野蛮的内在超越[18]。因此,我们要传承传统武术文化中“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育人理念与身体实践内容。
围绕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我们应该“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有利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的内容。中华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典型的农业文化,农业生产的周期性是武术家们“忙时耕田、闲时造拳”的基础,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天生就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农村、农业、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能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则取决于所“承”的内容。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人们对健康生活追求的不断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武术在大众健身领域特别是老年健身领域的价值也随之水涨船高。因此围绕武术健身形成的产业链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在康养、培训、赛事、服装、器材、旅游、咨询等方面都潜藏巨大的商业价值,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武术产业可以很好地服务于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将“天人合一”作为武术修炼的最高境界,要到达这种境界需要武术修炼者做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为了达到这样的和谐统一,习武者往往选择环境清幽之处潜心习练、反复体悟,“在山林寂静处、小河流水旁,这不经意间便会引导习武者进行自然审美,久而久之,便会从大自然生化衍变现象中获得灵感和启迪”[19]。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武术圣地多在名山大川的原因,如嵩山、武当山、青城山、峨眉山等,都是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宜居之地。因此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天人合一”生态观,定能对乡村“生态宜居”建设起到借鉴作用。在服务“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方面,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也能提供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内容与观念。“伴随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农村传统文化所受的冲击,由器物文化层面逐渐转向观念文化层面。乡村传统的伦理道德渐露分崩离析之端倪,而一些优秀乡村传统民间艺术的消亡则将使传统文化的传承逐渐失去依托”[20]。在一些优秀传统民间艺术消亡的背景下,承载传统文化的中国传统武术重回乡村,对于乡村传统伦理道德的重构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乡村传统伦理道德的重构不仅能够有效地服务于“乡风文明”,还能有效地服务于“治理有效”。这是因为在广大的农村,“现有法律制度未能明确划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权范围,有关规定多是模糊、定性的规定”[21],因而德治比法治更为直接有效。
(四) 新时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如何“承”
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是基础、“承”是关键。而“承”的关键则在于创新,不创新就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指导方针。因此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承”也应紧紧围绕着这个指导方针,在新时代发展的大环境之中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以扬弃的精神来继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必须以借鉴的态度来丰富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必须以创新的意识来发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唯有如此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基于此,我们认为新时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应通过扬弃、借鉴和创新等方式来“承”。
扬弃的“承”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武术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就在于它一直能够不断扬弃自身,完善自己,既抛弃消极因素,又保留、发扬积极因素。武术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时代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与时代发展不相符的东西。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特征,武术文化在不同时期也会受到不同的文化影响而呈现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汉朝“独尊儒术”,儒学盛行,武术文化被儒家文化深深浸染;唐朝,文化显出世界性,儒释道多种文化交融,武术从儒学中吸收了“君子文化”,从佛家借鉴了“禅定”,从道家借鉴了“反则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时至今日,传统武术文化吸收多样文化呈现多样性与兼容性,这是当代中国传统武术突出的特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理性对待传统武术文化,使之与时代发展、现实生活相融合。
借鉴的“承”就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借鉴就是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以外的优秀文化进行借鉴和吸收,但借鉴和吸收绝不能以牺牲中国武术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为代价。近代,以精武体育会和中央国术馆为代表的武术组织把武术与国家危亡、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传统武术文化在提振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和强化,增强了影响力和感召力,对国民起到了“身国同构”的身体觉醒和“身国同治”的身体改造作用[21]。这是传统武术在那个时期的与时俱进,亦即在那个时期的创新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迈上新台阶,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必须以伟大梦想为中心,对内围绕坚定文化自信、服务人民健康、振奋国民精神等方面,对外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提升中国文化国际认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进行补充、拓展、完善。增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就是新时代传统武术的与时俱进,就是新时代传统武术的创新性发展。
创新的“承”就是“守正固本、应时开新”。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创新,首要前提是守正固本。网络媒体时代,流传着许多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片面认识和负面观点,加之一些媒体言论误导的推波助澜,引发了从民众到学界一系列的“真伪之辩”[22]。因此媒体宣传需要承担起传播传统武术中真实、健康、向上的信息的责任,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都需要有一个严谨、客观、正能量的方向引导。中国传统武术所蕴含的独特身体文化形式,对人类的自我认知、自我锻炼、自我调节、自我治愈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形势迫使我们必须严肃对待这种文化遗产,如果我们没有高度重视,不去做好正本清源工作,那未来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步入新时代的中国,新科学、新思想、新技术突飞猛进,传统武术文化则需要应时开新,结合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创新出适合新时代人们需要的新武术文化,将旧传统转化为新传统。
三、结语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面对前所未有的开放世界,古今中外文明相互碰撞、叠加、交汇、融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以既谨慎又开放、既传统又现代、既理性又感性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与“承”。“传”是备份,是“承”的来源,为“承”解决了后顾之忧,使其在“承”的过程中不用担心流失问题。“承”是应用,是“传”的发展,为“传”解决了时代之需,使其在“传”的过程中不用考虑发展问题。“传”与“承”之间既要责任清晰、分工明确又要互为补充、紧密协作。时间的洪流奔腾而下,技艺的外在形式总会有所改变,不变的是支撑它们的精神内核。传统武术文化要立足本土,守住初心,在时代的发展中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对它的传承要坚持取精去糟、与时俱进的原则,并综合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新媒体等,促进其传承与发展。如此,我们相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一定能够历久弥坚、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