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演进
2022-12-31彭逸群肖映胜
彭逸群, 肖映胜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任何科学思想理论都是历史的积淀,都有深刻的历史印记,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历史回顾、演进与嬗变是思想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被国内外公认的具有原创性的思想之一。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普及、生态文明地位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历经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发展过程。开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70 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梳理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与学术价值。文章重点通过梳理党的历代领导人的生态理念与生态实践,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从萌芽到形成到发展到成熟的历史演进。
一、“人类者,自然物之一也,受自然法则之支配”
新中国成立初期,生态文明思想没有系统的论述,但环境问题已经开始备受关注。毛泽东从实际出发,展现了对生态问题的关心。从“向自然界开战”到保护自然“绿化祖国”,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深入思考与初步探索。
“向自然界开战”的自然环境观。新中国刚刚成立,内忧外患、百废待兴,急于通过恢复生产,让刚刚从战乱中解脱出来的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但多年战乱导致农业基础差,自然灾害频发,人民最基础的生活无法得到保障。此时毛泽东号召全国上下要“向自然界开战”。“向自然界开战”的口号提出后,农业生产的增收十分明显,但有些地方无节制的开荒使刚刚经历过战争摧毁的生态系统遭到进一步破坏。“向自然界开战”的自然观,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特殊时期,“向自然界开战”的口号一经发出,激发了全国人民劳动的积极性。这一号召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了人民美好的未来,人们要有主动向自然请战、勇于战胜自然灾害的勇气和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当时特殊的时代环境,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破坏,这对当前建设生态文明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号召“绿化祖国”。人类必须认识自然规律,尊重客观规律,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生态文明观,而毛泽东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者,自然物之一也,受自然法则之支配”[2],强调人同样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因此人要按照自然法则办事,这是毛泽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诉求。
1956 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的号召,提出“一切能够植树造林的地方都要努力植树造林,逐步绿化我们的国家,美化我国人民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3]。1958 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强调要绿化祖国的山川江河,改变被破坏的自然面貌,更指出“农林牧,一个动物,一个植物,是人类少不了的”[4]。在毛泽东的号召下,我国植树造林运动取得重大进展,陕甘宁地区植树就达700 多万棵。“绿化祖国”理念的提出,为我国当时的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了新路子,其中关于治理江河、兴修水利、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反对贪污浪费等方面的真知灼见,为此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基础。毛泽东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视,为我国生态保护制度化建设做了铺垫。
二、“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后,为减轻已经受损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沉重负担,缓解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而导致的巨大生态压力,达到社会生产和生态的和谐发展,邓小平准确抓住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辅相成的规律,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生态实践。
科学论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着重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资源浪费、环境破坏比较严重。尤其是在20 世纪80 年代初期,全球气温变暖、臭氧层被破坏、酸雨等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一度影响到人民的生活。邓小平指出,我们不能走西方国家用破坏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维护之间的关系,与自然和谐共生。在1982 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驻华大使伍德科克时讲到要绿化黄土高原,“把黄土高原变成草原和牧区,就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人们就会富裕起来,生态环境也会发生很好的变化”[5]。邓小平深具远见地看到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为今后的生态建设提供了思路。
开启生态文明制度化道路。邓小平从长远出发,一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不能仅仅靠号召的方式来实现,要通过一些法律来规范落实。在邓小平的高度重视下,1978 年,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被上升到了宪法的高度,1979 年9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开启了我国生态文明工作制度化方向。此后,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相关法律相继颁布和实施,使得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化进程不断推进。不仅如此,邓小平深刻总结当时所取得的生态治理经验,于1983 年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将环境保护上升到了基本国策的高度。这充分体现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江泽民在陕北地区调查水土流失问题时,强调我国的农业发展要走生态农业的道路,并做出批示:“历史遗留下来的这种恶劣的生态环境,要靠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齐心协力地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去加以根本的改观。”[6]659当时,生态环境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阻力之一。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好生态问题,是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这个目标出发,江泽民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协调发展。这个认识从理论上解决了经济与生态两者不可兼得的问题,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范式。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1995 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江泽民提出现代化建设也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有序发展。1996 年,江泽民进一步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即“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6]518。从中可见,“可持续发展”就是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要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得到具体实施。第一,强调农业要高产低耗,工业要进行高质量生产,尽量减少能耗,要实现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第二,强调继续控制人口增长;第三,强调要努力调整不科学的消费结构;第四,强调要在全国上下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江泽民带领全党和各族人民努力寻找一条保护环境和经济建设同步进行的道路。这一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具体落实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进一步丰富。
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在生态理论上有所创新,在生态实践上也有所成就。江泽民反复强调:“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应该向全党全国人民明确提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特别是要抓紧研究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7]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力实施,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财政收入提高,公共服务、交通和教育水平提高,这为我国日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的历史时期,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问题不容乐观。胡锦涛同志顺应时代的要求,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明确了“走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
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多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发展,老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然而,“超车式”发展也伴随着对生态资源的过度利用,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等问题突出,党的领导人意识到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优化,2003 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同时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8]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发展,体现了当时党的领导人对于重整我国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决心和勇气。正是这样的决心和勇气,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视了国内严峻的生态形势,并且让此后的社会发展有了可持续的理论主张。
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在党的十七大被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9]。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得到科学诠释。2009 年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正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生态环境问题已有了新的现实境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国家五年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立足当前我国国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大会议上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关系到民生福祉,关系到民族未来的长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18 年在全国生态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10]359民生是最大的福祉,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生态文明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保证人民幸福生活。“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基本生存状态的底线,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存权”[11],我们不能让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阻碍。当前,垃圾、雾霾、黑臭水体等已经严重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因此铁腕治污、厕所革命、城市垃圾分类、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计划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无不彰显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民的幸福生活为指南,无不展示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
现代化的方向应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环境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支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升华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环境观。马克思曾说过:“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12]合理利用自然,合理开采资源,绝不能凌驾于自然,是多年以来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前人经验、了解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多次强调我们要认识到并且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的概念就被提出,此后这个概念被多次强调和升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0]39。“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反思和总结,是我国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新理论成果。
生态文明意识理念的转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3],辩证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相互关系。绿水青山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态资源,是金山银山存在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0]375“两山论”的发展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是我们要坚守生态安全底线,经济利益决不能用牺牲生态环境来获取;二是我们要转换思路,突破以往生态发展与经济建设相悖的观点,坚信生态环境的优化将会带来持续的经济发展,绿水青山可以转变为金山银山,生态优势能够转变为生产力。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资源节约、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有深刻见解,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迈进到实践的新台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得到了极大丰富,我国进一步勾画出了美丽中国的新蓝图。
六、结语
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来说,一直是难题。这个难题的解决需要全民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刻认识,需要必不可少的法治化管理,更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思考与守正创新。
回顾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演进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党的历代领导人结合现实状况,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努力探索。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最重要的任务是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向自然界开战”的号召有其存在的特殊时代条件,其主要目的是要激励广大群众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生态环境问题得到重视,邓小平也建设性地提出经济建设是重点,同时我们也要保护环境;20 世纪90年代,生态环境作为全球共同的问题,越发凸显和棘手,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符合世界需要、顺应时代要求;进入21 世纪,我国的自然灾害、环境污染情况依旧突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指明了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当我国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势阻力。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美丽中国这一目标的提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利益的维护,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体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历代领导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证明了只有尊重和顺应规律,将我国具体国情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相结合,有效借鉴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已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农村都得到了有效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取得了突出成就,还为世界生态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