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园林景观城市的营造策略及原则探讨

2022-12-31王顺达徐芳芳

花卉 2022年14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绿色

王顺达,徐芳芳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

0 引言

目前,有关专家已就低碳园林景观城市进行了很多讨论,确定了共同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通过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将碳减排定义为最优先的目标。因此,本研究将低碳园林景观城市定义为通过物质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以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建设重视绿色事业与绿色技术的可持续城市、低碳园林景观城市技术(减少需求技术、转换需求技术、提倡新技术、生产效率技术、低碳园林景观城市维持技术、低碳园林景观城市规划技术)和适用领域(低碳园林景观城市规划、交通、资源循环及卫生、能源、生活)的绿色技术开发等内涵。本文详细提出了在低碳园林景观城市各领域中科学运用绿色技术的策略及其原则。

1 低碳绿色技术策略方向的重要性

1.1 绿色增长时代的兴起

人们在面向与绿色竞争有关的国际社会动向和环境、资源危机时,应对新的发展方式广泛联系国内需求的实际情况,因此更需形成新时代的新绿色发展观。在减少温室气体和环境污染的同时,同步也要兼顾经济增长,寻求实现经济和环境相互协调与均衡的发展模式,与这种新模式的要求一起,绿色增长减少温室气体和环境污染的方式将会切实发挥可持续增长的作用。

1.2 绿色增长时代:低碳园林景观城市的重要性

结合社会生产和市民生活,需要提出低碳园林景观城市模型,以有效实现在各个方向推进的绿色增长相关发展策略。城市是温室气体的主要产生地区,具有较高的低碳贡献能力,是当下已开发绿色技术的主要适配对象,是维持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所以探寻将多种类型和导向的绿色增长策略与社会生产和市民生活有机结合是指导实践的关键,也是以绿色增长为实践背景的低碳园林景观城市规划建设的必由之路。

1.3 城市发展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世界上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而在过去十余年来,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9%。2019 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突破60%,并在2020 年升至63.89%,城市数量达687 个。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今后城市化发展将更加迅速,从碳排放角度观察城市,居住在城市的人口排放了全球70%以上的温室气体,为了在减排低碳时代取得长足发展,在城市营造低碳生活方式和布局城市绿色空间十分重要。

1.4 国家为低碳园林景观城市所做的努力:强调绿色技术

低碳园林景观城市技术(生态空间建设及城市再生技术)是政府为提高绿色技术水平而提出的重点技术发展方向。是将经济增长贡献值和低碳、环境可持续性贡献值相结合的技术,是长期可持续开发与重点培养未来需求相结合的应对技术,是人类与自然共生的新发展理念的低碳园林景观城市建设的复合技术,又如针对人为破坏的自然环境及城市环境的再生、复原、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性改善技术等[1]。

2 低碳园林景观城市的现有定义

2.1 低碳园林景观城市的背景

早在1898 年,霍华德就在《明天的花园城市》中提出了“花园城市”的概念,结合1975 年生态城市概念,出现了有关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景观绿化城市概念。自1990 年初开始,从城市环境改善和开发的角度出发,有关绿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得到研究,最终与打造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前提条件取得一致。此后,气候变化这一议题在全球各国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在各国试图进一步发展基于现有的可持续增长方式及与生活质量提高相关的城市发展思想的背景下,出现了低碳园林景观城市的概念。

基于各行业专家的意见,可以提出以下低碳园林景观城市共同的原则性关键词。

(1)为应对气候变化,抑制碳排放(降低碳含量及吸收)。

(2)环保(自然共生、最低限度的开发环境、考虑自然生态)。

(3)谋求加强竞争力(谋求加强城市竞争力)。

(4)可持续发展城市(向可持续城市的结构转换)。

2.2 低碳园林景观城市的定义及原则

综合各学者的主流观点,低碳园林景观城市可以定义如下:通过物质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应对气候变化,重视绿色事业或绿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即从技术上、战略上引导城市成长和产业化的长期发展。

由于低碳园林景观城市的定义过于含蓄,在实际城市规划及基础设施设计上虽无法直接落地,但进一步拓展了基本概念,明晰了低碳园林景观城市及有关项目开发先行事例的具体化实践方式。从本质上改革绿色低碳新技术,追求低碳园林景观城市的首要原则是,未来基础设施不能仅局限于增加效率或减少废弃物排放,而是利用创新技术从本质上解决问题。以能源系统为例,在广泛依赖化石燃料的现状下,不仅要聚焦减少碳排放量,而且还要能在改变能源系统本身上进行深入探讨和实践。例如为了减少碳排放,可将当下依靠传统化石燃料的能源体系逐渐转换为以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结构,从而在能源体系上实现了本质上的革新[2]。

2.3 低碳风景园林的原则

2.3.1 互连性

作为物质利用效率最大化的方法,该原则强调了提高整个基础设施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的基本思路。同时,也是为了提高物质循环使用次数,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质利用效率。努力提高绿化技术的互连性,使废弃物在相关城市内创造新的便利。通过增加景观构成要素之间的连接性,可以提高资源的再利用和空间的再利用。具体来讲,通过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地下水资源再利用等来提高物质利用效率。以水资源为例,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和污水,通过再利用减少生活用水的生产。修建循环水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再利用及物质使用效率。

2.3.2 效率最大化

通过景观绿化之间的相互连接性,努力提高基础设施整体效率的同时,在基础设施各单项各个体的物质消费、时间及空间利用方面实现效率最大化。在低碳园林景观城市先行惯例中引入的策略和技术追求的高效化进程中,具有代表性技术有保存热能及维持室内温度的隔热保温技术(隔热材料、三重玻璃窗、被动房屋)、通过计量制能源收费系统引导个别技术提高效率。

2.3.3 集成化

强调基础设施的集成化,抑制因物质的消耗和移动而导致的实体化增加。集成化的代表性方法,通过空间集成化来优化物质的移动,重视通过活动集成化将物质消耗降到最低的基础设施。如夜间的景观照明系统,应采用节能的LED 节能照明系统,考虑其照明时间和能源消耗的条件下,对其进行集成化的管理。

2.3.4 自然环境的保护

城市生态系统被视为在环绕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内的部分系统。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存,维持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和平衡是必须的。但是,由于无法完全准确地掌握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所以选择尽可能减少城市生态系统中污染物外排的基础设施。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将排放污染物的工业城市逐步转变为再生环保的低碳城市,打造无碳、无废弃物城市。

2.3.5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面对化石燃料的局限性、气候变化的威胁等问题,扩大和普及可再生能源成为全世界的共同实践方向。但是,可再生能源种类繁多,不同城市存在不同的现实制约条件。因此,向可再生能源的转换需要充分考虑当下城市的发展阶段发展特点。可再生能源的活用是全世界的共同话题,在低碳园林景观城市已有事例中也有多种适用的特色案例。最具代表性的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和废弃物的热电和发电,把太阳能板、燃料电池、沼气等能源转变为可再生能源系统设施。

2.3.6 阶段性绿色化

我国各地区经济条件不同,不能以单一标准追求低碳园林景观城市,目前若干低碳园林景观城市建设会出现例如在局部地区过度引进尖端技术并投入巨额资金。如果标准一致地在发展中国家或国内中小规模城市整体采取这种方式,低碳园林景观城市很可能会因经济效益失调和资金无法支撑而失败。因此,在建设低碳园林景观城市的过程中,在计划阶段需要考虑现实情况(特别是经济状况),这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经济效率的最大化,所以低碳园林景观城市的发展不是一簇而就的[3]。

3 低碳园林景观城市营造策略

低碳园林景观城市与现有的公园城市、生态城市或可持续城市相似,不仅需要解决地区内部未决的问题,而且必须对整个生态系统、生物圈实现地区性的贡献。为了提高城市对地区层面的贡献,绿色技术的需求亦正在大幅提高,也迫切需要对绿色技术的实用化和产业化作出努力。当前需要提高各系统的低碳排放、能源利用效率及碳汇等绿色技术的依赖度,城市需要具备结合相关技术的基础设施,并制定有效、合理的低碳园林景观城市营造策略,构建高效低碳园林景观城市的指导方针概括有3 个方向。

(1)创造绿色技术开发条件的方向。

(2)绿色技术开发的方向。

(3)绿色技术实用化的方向。

为了低碳园林景观城市应用技术的系统化,以技术特点和应用领域为两大核心,低碳园林景观城市技术为原则,提出低碳园林景观城市营造策略。

3.1 主动追求低碳绿化

为了营造有效的低碳园林景观城市,与其探索在特定领域的融合点,不如在城市内碳排放的所有领域(低碳园林景观城市规划、交通、资源循环、能源、生活)即人居环境中,融合绿色低碳技术。营造低碳园林景观城市时,与其单纯把土地利用、生态、资源循环放在首位,不如全面考虑各个领域的系统性应用。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改善环境污染而建立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层面的贡献,并重点统筹考虑城市内碳产生源的解决方案。

3.2 追求不同方向的低碳绿化

识别不同发展特征的低碳园林景观城市模式,根据城市的经济、环境条件选定绿色低碳化领域及技术方向。对应立地环境条件的低碳园林景观城市发展方向:例如,低碳园林景观城市规划和以资源循环为中心的生态型低碳园林景观城市,其追求以住宅、交通、资源循环、能源等基础设施改善为核心,创建再生型低碳园林景观城市。对应经济条件的低碳园林景观城市:例如,从城市或居民能够承受的水平开始,阶段性推动低碳园林景观城市。此外,有必要根据社会、文化等城市的特点,使追求绿色低碳化的方向多样化。

3.3 从多种角度开发绿色低碳技术

与城市接轨的绿色低碳技术可以分为需求减少技术、需求转换技术、生产革新技术、生产效率技术,为了实现低碳园林景观城市,必须融合衔接以上4 个关键的低碳园林景观城市技术。以节约及循环再利用技术为核心,将关注碳排放总量向关注高效利用转换,使用相应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生产革新再生能源等最终实现迭代现有技术。

3.4 追求低碳园林景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向低碳园林景观城市营造模式的转换,需要从预测和调节再到技术融合性的统筹管理。城市因多种构成要素的密切相互作用而呈现出较高的复杂性,而且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等不确定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仅以通过预测的调节方式进行管理存在局限性。需通过持续接收反馈、根据反馈进行应对的技术提升管理,最终以实现可持续的低碳园林景观城市。

为了持续对城市系统观察及监控,以及对低碳园林景观城市进行持续的评价和诊断,应建立持续的监控系统体系,实现为城市构建健康的周期循环性的低碳园林景观城市监测诊断系统[4]。

4 结语

目前,以生态修复、提高人居环境品质和可持续发展为先导的城市发展方向为基础,亟需将降低碳排放确定为首要考量的城市低碳园林景观规划建设的重要指标。通过物质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来构建应对气候变化,重视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的可持续型低碳园林景观城市。为扩大低碳园林景观城市的概念影响,需对现行低碳园林景观城市规划建设及城市绿化开发事例进行全面分析,并以本质特性、相互连接性、效率最大化、集成化、分散化、可再生能源利用、自然环境的保护、便利性、与传统历史文化的协调、阶段性绿色化等为原则,将低碳园林景观城市营造策略作为实施指引,倡导低碳园林景观城市在技术的分层分类、适用领域、应用条件创造、技术开发等的延申发展,最终为实现低碳园林景观城市的永续发展创造理论和实践基础。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绿色
节俭绿色
绿色低碳
乡土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绿色环保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景观康体作用研究综述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及问题
李倩园林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