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为何热衷于“量化生活”
2022-12-31张知依
□张知依
自从把减肥列入人生计划,栗轩每次吃饭都会带上一台电子秤,计算食物热量精确到克;为了走出恋爱失败的阴影,JoJo 设计了一套情感量化体系,帮她发现感情中真正的需求;刚刚工作的L 参加了100 天阅读自律营,看完了《成为可怕的自律人》,在豆瓣上标记:这是今年看过的(第)23 本书,距离目标还差7本……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生活数字化,并把这种新方式命名为“量化生活”。量化人生目标、精确时间管理让人生具有目标感、掌控感,但也带来了哲学方面的讨论:人的生活究竟能否被彻底量化?
人生不该虚度,可人生必须量化吗?
量化生活:健康监测精准作息
“量化生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7年,由美国《连线》杂志编辑加里·沃尔夫和凯文·凯利提出,并给出定义:一场(在)个人日常生活中(通过)用输入、状态和表现这样的参数,将科学技术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技术革命。
“量化生活”核心在于将生活数字化,把目标用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更加强化自我认知。借由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借助工具,将自己的行为转化成精准的数据,践行健康量化管理。
自从把减重作为目标后,栗轩开始了每天1500 千卡的“食物修行”。这套方案,来自栗轩精确的体重管理计划。
为了进行体重管理,栗轩报名了三甲医院科学减肥知识分享课,精准计量自己的每餐热量摄入,并在健康监测App 上记录,规划1500千卡在三餐内的分配。
为了精确计算自己的热量摄入,栗轩每天带着电子秤去吃饭,成为食堂一景。三个月里,他基本做到饭不离秤,最终减掉5 公斤体重。“因为只有在精确的基础上,你才能拥有对减重整体进程的掌控,并获得相应的反馈。”栗轩说。
量化时间:避免消耗远离焦虑
时间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量化刻度,但也最易被忽视。
9 年前,刚从知名院校硕士毕业的潘宇宽,因为缺少量化时间的科学自律方案,总觉得自己处在焦虑不安中:“找不到值得去做的事情,每天除了上下班,不知道该用自己的时间做什么样的事情。”
后来,他开始系统钻研国内外时间管理著作,持续践行、优化、改进,并系统记录每日时间开销,优化自己下班后的时间管理,尝试各种方法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量化自己的时间和人生目标。
如今,他能精确到将每周工作的80个小时“五五开”分配:各分配40个小时给本职工作和副业,他的副业正是一名时间管理训练教练,在公众号上写文章、做直播、开自律营,帮助更多人管理时间和人生方向。精细时间管理后,潘宇宽至今已输出关于时间管理的内容42万字,还有近2000条视频。
潘宇宽认为,结果导向非常重要——你的目标可以是家庭生活、个人提升、生意业务、兴趣培养,找到一个最契合你的方向,去实现你的利益最大化。
量化情感:走出低沉拒绝恋爱脑
JoJo 的上一段恋爱谈得很疲惫,她不明白,跟当初那么喜欢的人谈恋爱,为什么会让自己精疲力尽。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JoJo 设计了一套情感量化体系。
JoJo 的本职工作是用户体验设计,“我的工作习惯就是先从用户需求分析,所以就尝试去概括了一下自己的需求。”JoJo 说。
JoJo 在理性分析了自己的情感经历后,整理出一份感情打分模型。在这份百分制模型中,主观的喜欢程度和理性的个人需求各占50 分。个人需求也进行了两级划分,情感需求、生理需求、物质需求分别占据30分、10分和10分;情感需求中,日常陪伴为8分,伴侣给予的安全感为10分,双方对这份感情的信心占12分。
如果能直面自己的需求,感情中的许多委屈也许就有了具体的答案。
JoJo 和前男友还在一起时,对方经常会出去和朋友喝酒,JoJo 经常要等到夜里两三点才有5分钟的通话时间,对方匆匆说完晚安就去睡觉,“类似的例子有很多”。
JoJo 曾为前男友打分:陪伴4分,安全感5分,信心3分。生理需求5 分,物质5 分,尽管喜欢有45分,但整体加总只有67分。
“该走的人和该挂的科一样,保不住。过了一段时间,我又打了一次分,没及格。最终我下了决心,分手。”JoJo 说。
这种给心动的对象打分量化情感的方式,或许能让恋爱决策更加理性。不过,感情真的可以量化吗?JoJo 进一步解释说:“说到底,量化情感的意义是让当事人更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不是一心动就不管不顾——因为心动和恋爱是两回事,需求明确后,更有助于节约精力和时间。”
量化人生:更有安全感还是困于理性
要实现全方位的量化生活,需要持续追踪。有网友晒出自己的“量化人生”功课:在手机上用时间追踪软件做比较粗的学习时间记录;然后通过“印象笔记”中的电子手账五色标记全天时间轴;每天睡前复盘花费30分钟左右,每月简单做月复盘。该网友表示:“虽然有点繁琐,但过一段日子回头看,仿佛可以一下子回忆起当天在做什么。”
当然,也有人提出疑问,目标导向和精细管理,究竟是让年轻人更有安全感,还是会被理性困住?
量化无疑让生活高效与精准,但在人生与哲学层面,量化人生的精密,也对传统生活方式提出了挑战。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本,“远观山色,近观人情,中观自己”的中国传统生活方式,显然是难以被量化的。那么,在科学和理性主导的世界里,人的日常生活、精神生活、灵魂生活以及对价值的追求,是否也应该一并交给科学理性来量化呢?
“面对人的全面数据化,我们也需要再次从哲学上反思,人的本质是什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在《“数据化生存”:被量化、外化的人与人生》一文中提到,虽然人的数据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服务与管理的高效、精准,但这也意味着很多时候人不再被看作是具有独特体验与丰富境遇的生命,而是被简单粗暴量化的对象,或者无差异化计算的数字,“以人为本”可能会逐步转向“以数字为本”……与人相关的数据维度的不断丰富,并不意味着数据对人的反映是完整的,也不意味着人的一切都可以由数据塑造,仍然有一些人的本质属性,无法变成数据,或者不应该成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