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农业类专业实验实训教材的创新
2022-12-31石红磊
石红磊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表现出一定的现代化、社会化、产业化特征,我们可以将其教学理念理解为切实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有效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其创新意识,以学生为本,丰富其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转变传统滞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推动教学发展创新。而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应当体现在岗位需求、就业能力,以多元化的技能训练作为教学切入点。农业类专业有针对性地开设实验实训课程本质上结合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在正式进入工作岗位之前提前了解工作基础及专业操作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提高自身的职业水平。但据调查显示,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农业类专业实验实训教材缺乏高效的教学理念,没有体现出专业教学的本质内涵。
1 农业类专业实验实训教材编写的主要目的
1.1 课程特点
高职院校农业类专业教学的开展实施应当全面贯彻落实三以一化的原则和宗旨,换而言之,以能力本位、职业实践作为核心要点,以项目课程作为主体,全面实现模块化教育。对于实验实训教材的设置优化而言,应当充分凸显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整合当前社会中先进的技术手段及教学理念,革新优化课程体系、教学机制,以学生为本,利用问题教学、情景教学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1.2 编写的基本思路
通过实验实训,农业类专业的学生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认知,具备组织计划并有效实施的基础能力,通过多元化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农业操作技能技巧,不断丰富学生的操作技能技巧,以良好的素质水平应对未来生活和挑战,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技能型、高水平技术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必须对现有的实验实训教材进行革新优化。具体而言,实验实训教材的设置必须充分立足于现实情况,根据实际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工作流程创设相应的情景,在逼真的场景中组织开展实践教学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切实满足多元化的农业专业生产任务,提高学生的整体职业水平,与此同时,应当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①教师应当紧密围绕专业工作场景帮助学生掌握多元化的实践操作技能;②利用实验实训活动加强生产演练,通过实践考核的方式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从而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2 高职农业类专业实验实训教材创新的主要方式方法
2.1 项目设置及内容革新
2.1.1 基于实际任务实现项目教学,整合多学科、多系统
在对农业类实验实训教材进行设置的过程中,基于项目的选择应当尽可能凸显综合性,根据实际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及工作流程组织相应的教学形式,打造满足多元化实际工作要求的新型教学项目。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基础的农业类专业教学而言,其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也具有一定的操作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教材的改革调整能够通过模块化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实际工作内容及教学任务设置相应的教材模块,能够进一步明确学生的个性与共性,打造出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专业技能并学以致用,切实提高自身的实操水平。
2.1.2 将操作技能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实验实训教材中的每一个步骤及环节都应当在对应的理论教材中找出。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简单地对教师行为方法进行模拟及重复操作,而对教材的改革创新则是进一步迎合教学目标任务,不再是单纯地对操作内容进行重复堆积,所有的操作技能技巧及工艺手段都必须以相应案例作为基础和前提,基于差异化的目标任务,从多个角度入手分析,利用案例讨论的方式方法加强学生对相关操作技能水平的系统化认知。由此可见,农业类专业在实践实验教学中除了逼真的工作场景,还利用真实的案例带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相应技能,以此有效巩固操作程序,帮助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切实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和困境,从而更好地满足岗位需求。
2.1.3 不断丰富完善实验实训内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类专业教学的技术手段也实现了改革创新。高职院校在开展实验实训教学过程中应当及时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搭建健全完善的知识框架、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补充全新技术流程及方式方法,将当前社会中较为实用的、应用广泛的农业技能技巧全面系统的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快速掌握操作技巧,从而开展实践训练。值得注意的是,教材的设置应当充分凸显分层的特征,以够用为主。
2.2 突显教材的可操作性、多感官参与
2.2.1 灵活利用图谱,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农业类专业在操作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学生通过简单的理论教学无法牢记,也不能灵活运用,换而言之,理论教学运用了大量的文字描述,详细阐述了农业生产的要点及具体流程,但这就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如果学生能力不足就会直接影响其后期的实践操作。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充分立足于学生的个性特征、发展需求,利用疑问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利用直观演示为学生提供形象的指导帮助,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力系统及操作系统整体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教材应当配置大量的图谱,对各个环节的操作步骤、操作流程进行详细描述,尤其是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都必须通过图片进行详细阐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其自学能力。
2.2.2 实现教材与课件的互补
对于农业类专业实验实训教材的设计而言,每一环节的操作行为都应当配置相应的录像,而这样的录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对视频解说,而是实现录音、摄像、操作的同步进行,尽可能营造逼真的农业生产场景及发展氛围,不仅要详细描述生产过程及技术工艺手段,同时教学的专业性也应当通过每一个行为动作进行凸显,只有这样才能将正确的、积极的农业发展理念传递给所有的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模仿学习。值得注意的是,课件的制作并不是生搬硬套书本中的内容,而是对书本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彼此相互呼应,实现互补,对繁杂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总结,精简流程。而农业生产或发展的要点要义不仅仅要在教材中进行体现,同时在制作课件时也应当纳入其中,逐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归纳,增强自身的总结意识。
2.3 基于实验实训操作过程体现农业类专业理念
2.3.1 利用操作程序体现农业类专业理念
农业技术操作应当体现出一定的规范化、程序化特征,切实培养并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及服务理念,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实验实训过程中。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实践实训的操作不仅仅要注重学生对细节的有效把控,对待未来生活工作严谨科学,同时也要引入全新的专业理念,使学生掌握现代化的技术技巧。值得注意的是,实验实训教材的编写应当充分立足于农业类专业的本质特征,以现代化的思想理念作为指导,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方法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2.3.2 注重多元化的实训考核评价
高职院校农业类专业实验实训教材的考核评价环节设计应当更注重学生实操过程的具体表现,分析其标准性,同时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关于制度、原则的内容形式,分析其在操作中的实施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品质,不断增强自身责任心。而这样的教材进一步满足了现代农业类专业教学的实际需求,也能够深入挖掘学生潜能,实现全面发展。
3 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保障教材理念的实现
在实验实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要转变传统滞后的理念和认知,不再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中心,也不再将教学工作局限在课堂教学中,摈弃满堂灌、填鸭式的学习模式。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相关需求灵活利用开放式教学法,在课堂中设置相应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其主动积极思考探究,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多元化的活动,加强学生对农业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切身感受,增强整体实训效果,教师必须尽可能选择正确的、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勇于质疑,敢于尝试,从而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使其在未来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快速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思路,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教材的更新完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差异化的教学场景,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加强学生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教学方法的贯彻落实夯实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农业类专业针对实验实训教材进行改革创新时应当立足于项目设置及内容革新、突显教材的可操作性、多感官参与、基于实验实训操作过程体现农业类专业理念等方面,切实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保障教材理念的实现,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