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绿化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以安徽省砀山县园林绿化建设养护实践为例

2022-12-31庞冰

花卉 2022年2期
关键词:园林管理园林绿化绿化

庞冰

(砀山县城市管理局园林管理所,安徽 宿州 235300)

0 引言

砀山县地处安徽最北部,四省七县交界处,历史悠久,经济欠发达。砀山县城市管理局1989 年成立园林管理所,主要是负责街道两侧的行道树绿化管养工作,早期经费来源主要是每年各县直机关事业单位上交的绿化费。2000 年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县城面积不断扩大,政府加大了对园林绿化的投入,相继建设了市民休闲公园、环城河公园、翡翠公园、红山公园,多个街头游园,道路景观绿化等提升了砀城形象,2020 年1 月15 日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1 园林景观设计的思考

1.1 总体规划、设计理念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园林景观设计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园林景观设计中创新不足,造成同一城市不同位置存在外观较为接近的园林景观,使人有千篇一律的感觉,不利于展现城市欣欣向荣的积极风貌。在具体公园、游园、街道园林绿化设计中设计者没有从具体城市的总体考虑,忽视实地考察,对所在地自然环境、城市历史、未来发展未能充分研究,在交互性、与城市建筑环境相融合、文化因素的融合、艺术风貌的创新调查考虑不足,只是就事论事或听从业主、领导的指挥进行设计。即使在具体的某一公园设计中植物群落的设计分层结构、色彩搭配等方面不能充分体现植物个体美和群落美的最佳观赏效果。另外在与古典园林结合中,对古典园林的“天人合一”设计思想,“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设计技巧,“意境创造”的文化内涵借鉴不够。在适应居民生活方式的变迁、为居民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满足人民的享乐欲望及多元化要求等方面还存在种种的问题。建议加强园林总体规划,适度超前,规划体现地域特色,适应居民生活方式的变迁。在具体某处园林的设计中既要服从总体规划,又要根据具体环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达到功能要求和良好的观赏效果。

1.2 道路园林绿化景观方面的不足及建议

城市道路园林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的配置和搭配较为雷同,行道树选择较为单一,乔、灌、地被搭配较为单调,道路景观小品、微地形较为少见,在园林景观色彩的丰富性与线条多变性不能为驾驶人和行人营造舒适的视觉空间,花箱的利用较少,营造的人文道路景观不足,不能在不同的季节体现不同的道路特色,如城市桥梁上没有进行绿化。特别是砀山临街门面房太多,造成道路和建筑物之间不能绿化形成绿带。过去老街道两侧的绿化树在街道加宽改造中都没有很好地保护利用,让人找不到老城的记忆,也造成了浪费。南京市在保护道路绿化树木方面做的较好,在民国时期栽种的行道树悬铃木得到了很好得保护,成了一张靓丽得城市名片。砀山可以借鉴南京市的经验以增强老城区的绿化效果。

建议应通过微地形、景观雕塑、植物造景,不同品种观花、观叶、观干、观果等植物的品质搭配,结合本地历史元素,建造一条条特色道路。保护利用好老街道的绿化树,和古老建筑一起体现古城历史留住城里人记忆。

1.3 本土树种利用不足及建议

在公园景观设计和道路绿化设计中为了达到四季长青、快速出效果、上档次,在设计中植物群落大都采用外来树种。本地树种适应性强,种植速度快,成本低、成活率高,后期维护简单,适应本地的环境变化,但利用不足。如本地树种杨树、泡桐树、洋槐树、莲子树、榆树、臭椿树、皂角树等利用很少。现在随着农村建设的发展、环境的绿化的实施,过去常见的树种也大都不复存在,很多人建议恢复种植以前的乡土树种。而现在绿化采用香樟树由于怕冷,冬季低温很易冻坏,在2016 年2020 年冬季两次低温造成所有香樟树树枝冻死,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建议设计中多利用本土树种,降低成本,不能照抄照搬南方经验,因地制宜,合理配置。

1.4 设计中本土文化、乡愁元素不足及建议

在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砀山的汉文化、故黄河文化等区域文化元素,在公园功能区域设计和道路绿化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本土特色和乡愁元素。如现在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很多城里居民都是从农村来的,如果在园林建设中考虑到留住进城人的乡愁,应设置“百草园”栽种本土草类如龙葵(黑甜甜)、苍耳、牛筋草、车前草、马泡、节节草等,以及一些常开花草类。开设区域设“庄稼园”,种植小面积大豆、小麦、棉花、玉米、高梁、水稻等让人民留住乡愁,也可作为中小学生教育科普基地。采取疏导和治理结合的方式解决小区居民损林种菜现象,如在某安置小区内住户以前大都是种地的农民,小区的绿化由于管理不到位,好多绿化被年龄大的住户毁坏后种植蔬菜和庄稼。后来在砀山县园林所指导下,在社区小区物业的管理下,专门开辟出空地让老百姓认领,根据要求种植蔬菜,规范种植,整齐划一,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既美化了小区,又满足了百姓需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公园街头设置汉文化、地方民俗、红色文化雕塑,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因砀山是“世界梨都”,在园林绿化设计种应加入酥梨树种,体现地方特色。砀山的果林公园就是利用地方原有梨树、苹果树等增加新的品种建造的百果园,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 园林绿化建设中的思考

2.1 施工队伍选择方面

要想选择一个专业性好施工能力强的队伍较难,在施工招标中围标、串标现象、常发生,建设中转包、分包现象治理困难,往往在签订合同开工后发现施工队伍能力不足,给管理带来困难。

建议严把招投标关,合理确定招标控制价,采取综合评标法,严格审查投标单位的业绩、信誉等,对围标、串标者依法严厉打击,做好中标单位的考察工作。

2.2 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园林景观工程包含绿化、照明、土建、给排水等专业内容,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特点,在施工时施工单位技术力量不足,相关技术规范、设计图纸、验收标准不能准确把握,施工组织设计从网上下载不切合实际。施工管理混乱,不重视绿化种植土壤选择,不进行土质检测,不能合理利用现场适宜种植的表土,苗木的选择种植施肥不认真存在偷工减料现象。内业资料更新不及时,存在资料不全和造假现象。工程养护阶段不能按养护标准养护,只想糊弄交差。

建议建设单位要严把施工关,成立过硬管理机构,严格管理,不徇私情,不给施工单位留空子,按程序严格把关,该返工一定返工,敢抓敢管,对达不到要求的施工队伍坚决清场,决不手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让不诚信的企业没市场,依法打击皮包公司、非法分包转包行为,营造健康诚信的市场竞争环境。

3 园林日常养护中的思考

3.1 养护公司专业技术力量不足

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园林绿化面积的快速扩大,园林日常养护从过去的园林所职工管养到现在的招投标确定养护公司养护。由于种种原因,养护公司中标后不能严格按合同履约,在修剪、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中专业人员及技术工人数量不足,养护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虽然养护招标是一级养护标准,但实际情况是很难达到养护标准要求。特别是对古树名木保护技术力量不够,造成一些事故,导致古树名木长势差,甚至造成树木死亡。如老县委大院两棵皂角树已有220年的历史,多年来由于保护不力,一棵已死亡,另一棵只有一个小枝存活,砀城人每当谈起此事无不叹息伤心。

建议选择有实力的养护公司,严格按合同管理,加强对养护公司技术人员的考核培训,对达不到养护技术要求的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对技术能力不足、履约能力差、不能认真整改的养护单位及时清理出场,园林管理单位可自行组织养护或选择有能力的养护单位暂时管养,直至招标选择到新的养护公司进场。

3.2 养护管理不足及建议

“三分种植,七分养护”养护管理存在普遍的薄弱环节,包括投资不均、行政管理缺乏力度、忽视绿地养护工作绿化养护技术水平下降、绿化市场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缺乏成熟和科学的养护质量标准及定额。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还存在技术档案不健全,新技术如节水灌溉技术利用少,管理创新不足。

建议园林管理单位重视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摈弃“重建轻养”思想,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制度,养护质量标准,做好养护成本测算,让养护中标单位既能按要求干好养护工作又有合理的利润空间。设置创新基金,鼓励职工及养护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解决养护技术难题,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形成创新良性循环。如砀山县园林管理所在砀山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中创新管理,在人流比较大的公园里设置诗词展示牌,如在樱花盛开的小径旁游人读到“黄氏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让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在冬季大雪时节看到青松旁“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带到雪化时”,让人精神倍增。在行人较多的街道绿化旁设置诗词长廊等措施传承诗词文化,增强市民的文化底蕴,为砀山成功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作出了贡献。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人民生活理念的转变,古代皇家贵族的园林正走入寻常百姓家,人民对园林规划设计、建设、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都提到日程上,作为园林管理单位要紧跟时代步伐,打造人民满意园林建设养护管理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园林管理园林绿化绿化
园林管理策略之我见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浅谈园林管理的创新
城市园林建设与园林管理的新思路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当前园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