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特点、活的灵魂和重大意义
2022-12-31苏希胜
文/苏希胜
在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深刻感悟到,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特点、活的灵魂和重大意义,对于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全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等重要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特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样,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经验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载入党章的党的指导思想。由于面临的国际形势不同,国内社会主要矛盾不同,回答的主要问题不同等多种原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鲜明的时代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在这个新时代大背景下形成、发展并成熟的重要思想,又是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指明正确方向、提供理论指导和强大精神动力的重要思想,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宝贵经验,体现了新时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回答了新时代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认真总结新时代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以党的领导为统领,以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前提,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理论支撑,构成了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在新时代继续奋斗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理论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时代特点最显著的标记,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团结带领人民铸就了新时代新的辉煌,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得到极大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得到显著增强,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日益巩固和加强;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广大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极大提高,传承红色基因的力量与效果日益发展与明显,人民江山更加巩固;社会主义优越性有力彰显,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四个自信”日益坚定和自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大大加快,成就日益伟大;中国为世界人民贡献的智慧和力量日益增多。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二)深厚的历史底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思考和筹划国之大者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处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正确与失误等相互关系,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和发展历史的有机统一,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了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如果没有中华5000多年的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融合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发表重要讲话,都引用一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历史典故、成语或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每到历史文化遗址和革命老区视察,都要求干部要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发扬革命优良传统;每到历史博物馆、陈列馆参观,都明确指出要把馆藏的历史文化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新时代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在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关系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得来的。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三)宽广的世界眼光
进入新时代,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兴起,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外部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战略家的宽广眼光、博大胸怀和战略定力,放眼世界,科学判断,明确指出:“我们要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大势,站在人类发展前沿,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为应付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解决人类面临的共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适时作出了一系列关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论述,比如:关于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论述;关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需要中国,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论述;关于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重要论述;关于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论述;关于我国要赢得优势、主动和未来,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的论述;关于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的论述;关于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的论述;关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建设性参与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以及在气候变化、反恐、减贫、网络安全、全球抗疫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的论述,等等。这些重要论述的提出和践行,推动了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针对国内外企图阻碍和破坏我党群关系与我国发展的错误言行,习近平总书记及时给予回击与坚决斗争。他明确指出:“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对不会得逞的!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不答应!14亿多中国人民也不答应!”“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立场和鲜明态度,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人民至上,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形成具有鲜明党性特色、人民特色、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不仅蕴含于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全部著作、讲话、文章、指示和批示之中,而且展现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之中。
(一)实事求是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弄清新时代我们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做到“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既鼓励大胆试、大胆闯,又坚持实事求是、善作善成。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实事求是,既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又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变,制定政策、开展工作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他还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铁的纪律,发扬钉钉子精神;就要坚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就要不断推进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实事求是,从根本上说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共产党人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努力探索和掌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自觉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时代的发展,事物的变化,要求人们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坚持实事求是不是一劳永逸的,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做到了实事求是,并不等于在另外的时间另外的地点也能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自觉坚持实事求是的信念,增强实事求是的本领,时时处处把实事求是牢记于心、付诸于行。
(二)人民至上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人民,着眼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定站在人民立场上思考问题、筹划工作、发表讲话、作出决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着一系列关于人民至上思想的重要论述,比如:关于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最大底气的论述;关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述;关于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的论述;关于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利益的论述;关于党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论述;关于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论述;关于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等等。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怎样坚持人民至上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创造历史根本力量重要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的思想,贯穿于新时代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之中,其中有两项重大实践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一项是脱贫攻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明确标准,采取超常举措,实行“军令状”式责任制,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另一项是抗击疫情。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决策、沉着应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周密部署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这两项重大实践,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思想的光辉,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思想,时刻牢记人民的事无小事的理念,凡是涉及人民根本利益的事,他都高度关注、尽心尽责。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到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从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调整完善,从国家整体安全到人民军队的改革与建设,等等,习近平总书记都付出了心血和智慧。他带头发扬党的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十年来,他几乎走遍了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单位,查看真实情况,倾听干部群众真实声音,展现了人民领袖心系人民的光辉形象。
(三)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新时代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他还指出,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改革与创新二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面临的基本上是啃“硬骨头”,其艰巨性、深刻性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有效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积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深度进军,各个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而且用极大精力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主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取得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丰硕成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复兴号”高速列车、大飞机制造等重大科技成果,使我国科技发展从“跟跑”、“并跑”向某些领域超越和领跑的态势迈进。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迅速增加到2020年的60.2%,有力促进和支撑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
(一)理论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新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飞跃,从根本上说,是指中国共产党在现代中国对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系统性重大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地位。
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三次飞跃。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共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新的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奋斗不同历史时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党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重要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坚持、丰富和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国治党治军等各领域,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定理想信念、真挚人民情怀、高度自觉自信、鲜明问题导向、无畏担当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成熟进一步表明,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理论,伟大的时代也必然能够产生伟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实现飞跃,既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全党的伟大智慧,也离不开作为党中央核心和全党核心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渊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扎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根底,以及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博大胸怀和理论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不愧是一位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两个确立”,是完全正确的,非常必要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之幸,中国人民之喜,中华民族之福。
(二)实践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领导人民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提供了正确理论指导
理论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实践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并将继续体现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之中。这一伟大实践是党成立100多年来、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接续奋斗的必然延续,是在人民创造的各种已有成就基础上的前进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些伟大成就,从根本上讲,就是党领导人民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进程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结果。
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成熟的沃土,不仅为这一重要思想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及时提供宝贵实践经验,而且也检验和证明这一重要思想的正确性,有力地推动这一重要思想的与时俱进。
(三)世界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引领世界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旗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化认识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化认识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马克思曾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掌握群众。这一重要思想是彻底的理论,已经并将继续被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认识和掌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在世界范围内彰显了中国之路的正确性、中国之治的有效性、中国之理的真理性,以令人惊叹的鲜活事实向世界表明,中国之路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广大人民共同富裕之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之治,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既能保证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又能保证中国社会长期稳定的根本举措,给世界上要求进步、发展、稳定的各国树立了榜样。中国之理,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的大发展作出了开创性、全面性、历史性贡献,使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以更加崭新形象展现于全世界。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领导人民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行动,给世界人民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了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世界人民的觉醒,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经历一百余年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在21世纪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转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世界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是各国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21世纪引领世界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