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批判性信息素养教学设计*

2022-12-31刘彩娥韩丽风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批判性话语学术

□刘彩娥 韩丽风

1 引言

上世纪末,批判性思维引起国际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业界普遍认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础和原动力,大量相关研究揭示了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创造力之间存在内在相互影响机制。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所处的信息环境日趋复杂,学术信息环境也随之发生巨大变革,人们开展科学研究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方式与以往有明显不同,信息新生态对学术评价、学术道德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新挑战,因此更加凸显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2006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学院的埃尔姆堡·詹姆斯(Elmborg James)教授首次正式提出“批判性信息素养”(Critical Information Literacy,CIL) 的概念,并将其引入到信息素养教育领域[1]。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批判性信息素养概念的认识有一些偏差,相应的教育实践也趋于简单化。深入研究批判性信息素养的内涵,设计相应的教学框架,延伸、拓展现有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对于高等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实践具有现实的意义。

2015年,美国研究与大学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ACRL)发布《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其内容强调高校学生应参与学术过程[2]。《框架》发布以后,学界与业界越来越深入地认识到:“信息素养教育不能局限于狭隘的‘信息’范畴,而是要融入科研过程与学术环境,不断拓展信息素养教育的范畴”[3]。人类通过学术话语体系来进行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与传播,因此,在高等学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有必要关注学术话语体系,引导学生认识并反思学术话语体系。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4]。2021年5月在两院院士大会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也指出:“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5]。创新与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争取我国在国际学术话语体系中应有的话语权成为当前与未来我国学术界、教育界的重要使命。作为学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也必须将学术话语体系纳入教学视野。只有以批判性思维审视国际学术话语体系,立足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才能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不盲从、不唯西方的思辨能力与科学精神。

2 相关概念的发展沿革与内涵辨析

2.1 从批判性思维到批判性信息素养

准确理解“批判性信息素养”这一概念首先需要深入认识批判性思维。有关批判性思维的定义非常多,理查德·保罗(Richard Paul)和琳达·埃尔德(Linda Elder)在《批判性思维工具》一书中给出的定义被广为认可:“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思维方式进行反思的艺术,该艺术能够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6]。由上述定义可以发现批判性思维的实质,即:思考的对象不是信息,而是思维,是对思维过程的再思考,通过审视自己与他人的思维,从而理解由思维而产生的信息的目的、局限、偏见等。因此,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对思维的反思,而不是狭义的对于目标对象的否定与质疑。然而,通常人们对于批判性思维的理解往往局限于狭义的否定性批评,而容易忽略了其积极的建设性意义。

2006年,埃尔姆堡将信息素养与批判性思维相结合,提出批判性信息素养的概念,并广泛应用于图书馆语境。他将批判性信息素养定义为“不仅仅是一组获得的技能,它涉及对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解以及信息在体系中流动的方式。最后,它还涉及对系统本身进行批判性评估的能力”[1]。2011 年,雅各布森·特鲁迪 (Jacobson Trudi E.)(《框架》的主要起草者之一)等学者提出“元素养”概念,元素养的核心是元认知,元认知是指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调节[7],是对思考过程的认识。雅各布森认为:信息不是一个简单的访问和检索的静态对象,而是一个动态的实体[8]。2015年, ACRL发布的《框架》汲取了元素养的思想,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个人对信息的反思性发现(Reflective Discovery),对信息如何产生和评价的理解,以及利用信息创造新知识并合理参与学习团体的一组综合能力”[9]。《框架》的内容强调对信息产生全过程的批判性发现与评估,围绕信息在特定情境中产生的价值,从更广泛的情境中认识和利用信息。

2.2 学术话语体系含义与特征

科学研究、交流与传播本质上是一种话语实践,在此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特定的方式来表述、交流学术思想与科学研究成果,从而不断发现、创新、创造,这一复杂、动态的过程被称为学术话语体系。

人类学术话语体系包含多维度、多要素,概括起来,其基础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研究者、文献、出版机构。研究者在学术话语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主要通过发表文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学术思想,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又通过阅读文献来增强自己的研究能力,寻找研究问题、方法、论证、数据等;文献是研究成果与学术思想的载体,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原材料之一,形成学术话语的基础;不同类型的出版机构负责学术成果的传播。三者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动态交互过程,形成了复杂的学术话语体系。

在国际范围内,学术话语体系并非绝对客观公正,不是所有参与者都有对等的权力。就国家与民族层面而言,不是每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学术话语体系中都享有平等的话语权。长期以来,国际学术话语体系以西方的概念、命题、理论范式与语言表达方式为普遍通行的准则,西方世界主导国际学术话语权。受西方学术观点、主流杂志与出版垄断、新闻媒体等因素的束缚,我们未能发出应有的“中国声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4];我国的科技领域面临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因此,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与创新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

3 国内外批判性信息素养研究与教学实践进展

埃尔姆堡教授提出批判性信息素养概念后,引起了美国高等教育界极大的兴趣,围绕批判性信息素养概念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美国的批判性信息素养研究与教学超越了图书馆语境,指向信息产生与传播过程、人类的思维习惯等,甚至社会的权力结构,认为批判性信息素养不仅局限于教学,而是“将教育想象为可以产生社会变革的场所”[10]。在此基础上,许多高校设计了批判性信息素养相关课程,培养并鼓励学生反思信息形成与传播的过程,发现影响个人观念、思维的因素。从教学内容来看,西方的批判性信息素养教学实践更多地指向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较少应用于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

21世纪初,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领域开始引入批判性思维理念。2002年,刘梦溪发表了《信息素养教育与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一文,文章提出信息素养与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力密切相关[11]。此后,陆续有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1)批判性思维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12,13];(2)对国外高校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介绍[14,15];(3)开展基于批判性思维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建议与具体措施探讨[16]。上述已公开发表的文章反映出我国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还不够深入。

国内批判性信息素养教学实践也比较薄弱。笔者调研了国内4个比较著名的慕课平台(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超星慕课),检索到由国内各高校图书馆开设的30余门文献信息检索相关课程,发现这些课程的内容较少涉及批判性信息素养教学内容,已有的少数课程尝试批判性信息素养教学,但对于批判性信息素养的理解偏于狭义,将批判性信息素养等同于文献信息评价,或者强调对信息的质疑,而忽略建设性的反思。

4 教学框架设计

4.1 教学目标

基于学术话语体系反思的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教学需要达到以下目标:

(1)全面认知学术话语体系。了解学术话语体系的要素及其动态交互过程;认识学术话语体系表达、交流与传播方式;理解学术话语体系的复杂性、模糊性、多样性。

(2)反思学术话语体系。认识学术话语体系各要素间动态交互过程与结果对科学研究产生的有利与不利的影响;理解学术话语体系如何影响科学研究的进程,甚至社会意识形态、政治、经济等;了解合理参与学术研究的途径。

(3)反思检索过程,有效获取利用文献。反思自我检索、评价、利用文献的过程,不断优化检索策略,并考虑文献选择与利用中学术话语体系的影响因素。

(4)批判性阅读文献。理解文献的生命周期受到学术话语体系各要素之间动态交互作用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文献的创新性、局限性、价值与情感取向性;识别作者或团体的偏见与功利;通过对文献的批判性阅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增强研究能力。

(5)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与科学精神。养成不带任何偏见的学术态度,不盲从、迷信权威,能够坚持正确的学术观点,并具有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的科学精神。

4.2 教学内容

以上教学目标可以简单概括为认知、反思、参与三个层面,据此,本文将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进行设计:认知(Cognition)、反思(Reflection)、参与(Participation)。每个模块包含若干核心内容与知识要点。

4.2.1 模块一:认知(Cognition)

(1)学术话语体系的作用与意义。要点包括:学术话语体系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它的意义在于促进人类社会科技与文化的发展,但学术话语体系中的霸权、偏见、垄断则阻碍科技发展、文化与正确思想的传播。

(2)学术话语体系的构成要素,各要素之间的交互方式。要点包括:研究者、文献、出版机构三元素构成学术话语体系的基本框架,它们在学术话语体系中交互作用,并产生迭代结果。

(3)学术话语体系动态过程对文献生命周期影响。要点包括:文献的生命周期(创建、发布、使用、衰退、消亡)以及文献寿命都会不同程度受到学术话语体系的影响,部分有生命力的文献有可能因为这种影响而不能被及时发现。要学习识别哪些文献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并区分高价值文献与热点文献等。

(4)学术话语的表达方式。要点包括:学术话语主要通过文献来表达,而文献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文献的样式、格式与要求不同,使用场景也不同。学术文献的语言表达与格式都有特殊的要求。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包括识别文献的类型,掌握学术语言表述的规范性与严谨性。

(5)文献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多元价值。要点包括:文献不仅是研究成果的载体,而且是开展研究的基础与原材料,学术研究需要通过文献了解已有的成果,发现新问题,获取相关数据与论证支撑,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文献的多元价值包括学术价值、教育与社会价值、商业价值,由商业价值而产生知识产权概念。文献的多元价值对学术文献的形式、质量、状态(保密、优先出版、预印本等)会产生重要影响。

认知模块教学建议占课程总学时的20%。

4.2.2 模块二:反思(Reflection)

(1)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反思。要点包括:出版发表高质量的文献、权威的机构发布、文献发表的马太效应、历史积淀、信息接受者的习惯与取向等因素构建了权威,权威在学术话语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在国际范围内学术话语体系具有不平衡与非对等性。

(2)文献内容的反思。要点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会对文献的品质、情感取向、价值取向产生重要影响:文献产生的时代、地域、环境特征;作者的知识局限、偏见、功利、目的等;文献传播过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识别这三方面因素,并能够通过阅读文献,发现文献的创新点、局限性与没有解决或可延续的问题。

(3)学术研究与学术出版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反思。要点包括:学术研究与出版过程中功利性与非功利性并存,功利性与非功利性都可以对文献产生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4)学术评价方法的反思。要点包括:认识已有的学术评价指标(如:文献被引量、刊物影响因子等)与同行评审机制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5)各种类型的出版机构在学术话语体系中的作用。要点包括:出版机构在学术话语体系中的主要作用是传播,但其商业目的、运作方式等对文献传播的过程、结果有直接和强烈的影响。

(6)开放科学概念以及新兴媒体在科学交流、传播中的作用。要点包括:认识开放科学的形态,以及新兴媒体对科学传播与交流的选择性与不准确性。理解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概念内涵与意义。

反思模块教学建议占课程总学时的40%。

4.2.3 模块三:参与(Participation)

(1)全面了解自己专业领域的重要文献与经典文献。

(2)掌握文献检索的技能,反思自己的检索过程,不断优化检索策略,有效获取与自己的研究最相关的文献。

以上(1)(2)教学内容或要点与现有的课程体系一致。

(3)发现寻找自己研究领域内正在进行的学术对话,了解同行或跨学科合作的益处。 要点包括:通过检索发现热点文献与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学术社交网络发现最新的学术观点;熟悉自己研究领域的核心刊物。

(4)了解发表学术成果时的权利、义务与责任。要点包括:通过学习相关学术规范,了解发表文献的学术、道德与法律责任。

(5)对权威的质疑,坚持正确的思想观点与追求真理、真知的科学精神。要点包括:通过对学术话语体系与文献内容的反思,养成不迷信权威、不唯西方、不盲从、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参与模块教学建议占课程总学时40%。

4.3 教学方法

本框架的教学实施除了教师讲授,还建议采用学生讨论、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逐渐深入认识学术话语体系。学生讨论以问题为导向,从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反思学术话语体系及其对学术文献信息带来的影响,例如:

为什么有的伟大的作品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被人们发现和认可,而有的热点文献却不能持续?及早发现最有价值的作品有哪些途径?

为什么会有知识产权的概念?开放获取资源与预印本为什么免费?

搜索引擎公司高薪聘用员工,搜索引擎包括学术搜索为什么可以免费使用?

出版机构的哪些行为促进或阻碍了科技与学术的进步?

学术评审过程匿名还是开放更加公正?

另外,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研究或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训练学生检索技能,围绕自己的专业或研究课题,有针对性提升利用学术文献开展研究的能力,增强对学术话语体系的理性认识。

5 框架应用讨论

5.1 框架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

目前国内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相关课程的内容虽然没有统一的框架或教学大纲,但教学内容基于静态的文献信息,侧重文献与信息的发现、获取、利用的技能。业内通常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模块: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结合目前国内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内容体系依然有其适用性,尤其是对于本科低年级学生,借助以上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迅速掌握文献信息的检索技能并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文献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框架是在现有的教学内容体系基础上的延伸与拓展,并非完全取代,尤其适合本科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群体。

本文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框架的实施建议采用讨论、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反思的习惯,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相对于传统的“讲解演示—操作—应用”教学模式,采用以上教学方法所开展的教学是外向型、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便于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并持续探求新知,有利于批判性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无论是讨论、问题导向、还是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都适用于线下课堂教学,而对于线上的网络教程具有较大的挑战性。然而,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都以网络为依托,采用线上方式,或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方式,网络上信息素养教育MOOC数量很多,所以,针对线上课程,框架的可操作性有待同行专家进一步探讨。

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所需文献类型等有较大差别,但交流与传播的途径、方式基本一致。近几年,新文科与数字人文概念的兴起缩小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所以本文的框架适用于所有学科,它只是一个纲要,并非具体的教学内容的章节目录,不同的学科可以以此框架为依据,组织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材料。

5.2 批判性思维与课程思政的一致性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课程思政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与研究热点,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相关课程也在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事实上,对于信息素养教育而言,信息道德或者信息伦理始终是这类课程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本身就是课程思政的元素。但以往有关信息道德这部分内容主要讲授正确引用、规范标注参考文献;合理合法下载使用文献;相关学术规范解读,学术失范行为的危害等。本框架的内容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在学术话语体系的语境下探讨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变革,反思文献产生与传播的过程、学术交流的方式等,目的是培养学生不盲从、不迷信,坚持、坚守、追求真理与真知的科学精神,因此有益于信息素养课程思政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丰富。但是,在批判与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讨论有可能出现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挑战的情况,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时机与方向,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批判的目标是寻找真理、真知,而不是单纯地质疑和反叛。批判性思维与课程思政内容的有机融合,及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准确把握需要业界持续深入研究。

6 结论与展望

随着信息环境的发展与教育理念的变革,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也在不断延伸与拓展,从以检索技能为主的工具课,发展到以培养综合素养为目的的信息素养课,再到对批判性思维为主导的思维课的呼唤,尤其是2015年ACRL《框架》发布以来,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理念受到国际范围内的高度重视,信息素养教育界都在持续探索以《框架》内容为指导的信息素养教学实践,寻求元素养、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通常将静态的文献信息作为教学对象,较少关注学术话语体系以及复杂的学术信息环境对文献品质、倾向性、生命周期的影响。本文设计了基于学术话语体系的批判性信息素养教学内容框架,将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从静态的文献信息拓展到多元、动态的学术话语体系,旨在培养学生批判性信息素养,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并期望学生在反思国际学术话语体系中,认识到构建我国学术体系、争取中国学术话语权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但是作者对批判性信息素养的理解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内容框架的设计也难免以偏概全,期望学界和业界围绕批判性信息素养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在实践层面开展更加广泛的探索,使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致谢:感谢北京大学图书馆王波老师与审稿专家的修改意见,这些意见不仅提高了本文的质量,作者也从中受益匪浅。

猜你喜欢

批判性话语学术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