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四种能力 应对复杂变局

2022-12-31林伯海曾伟哲

中国领导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局势决策领导

◎林伯海 曾伟哲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统筹‘两个大局’、应对全球竞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被打断,必须加快打造一批能够与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同台竞技的企业,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筑牢战略基石”[1]。打造一支优秀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队伍,就成为国有企业能否在应对复杂局势中为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筑牢战略基石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提升国企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势的能力,提升其对复杂形势的判断能力、战略决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

一、提升国企领导干部对复杂形势的判断能力

对复杂形势的判断能力,是国企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势、提高决策科学性与可预见性的前提。面对世情、国情的新变化,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应提升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目标、新任务、新挑战等复杂形势的判断能力。

(一)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判断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2]国企领导干部应准确研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本质、挑战与机遇。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本质是国际力量格局对比发生变化。21世纪以来,国际力量对比出现“东升西降”的态势,西方发达国家对整个国际秩序的主导能力出现下降。同时,国际力量“东升西降”是一种相对性的态势与趋势,绝对力量的“西强东弱”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东升西降”“西强东弱”相互交织而成一个复杂局面。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然会带来重大挑战。美国利用美元霸权收割世界财富,其货币超发和不断加息将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压力。全球制造业格局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我国“面临着发达国家推动制造业‘回流’和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双重压力”[3]。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战,为世界贸易带来了巨大损失。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危机中蕴先机、变局中涵新局。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明显进展,截至2021年6月,“在主要国际支付货币中人民币排在第五位,人民币支付金额占所有货币支付金额的2.5%”[4],与上一年同期比较上升0.7%。我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正在加速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中国在构建全方位互利合作经贸关系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二)对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目标、新任务、新挑战的判断能力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同时明确告诉我们在发展中面临着新目标、新任务、新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党的二十大“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将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些目标都亟待国企领导干部深入领会,以便作出正确判断。

走上新的征程,必须肩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高质量发展要从重视规模和速度转向更加重视效率与质量,必然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是科技贡献率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发展,必然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是不断缩小东西差距、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的发展;必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是生态文明不断推进的发展。

新的征程必然面临新的挑战,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日益严峻;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扩散,冲击我国经济稳定恢复;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超出预期,金融、外贸环境更加复杂,对我国发展冲击影响越来越大。在看到这些挑战的同时,更需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大势,清晰地认识暂时的挑战并不能影响长期向好的大势。

二、提升国企领导干部战略决策能力

在对复杂局势进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提升复杂局势下的战略决策能力,精准确定决策目标,科学分析决策条件,合理选择决策方法。

(一)精准确定决策目标

国有企业决策目标的确定取决于其承担的责任,我国国有企业承担着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应根据不同决策事项的性质,准确理解该事项所要承担的责任类型,精确确定该决策的目标。

在对关乎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涉及国家安全的事项进行决策时,要以政治目标为主。政治目标的确立,要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以学懂弄通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将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落实落地为主要目的。就当前来讲,重点在于把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落实到企业的各项决策目标中。在对为社会主义创造更多财富的事项进行决策时,要在符合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基础上以经济目标为主。经济目标的确立,要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升国有经济质量为根本性目标,将促进共同富裕作为确定企业经济目标的根本性依据,确立企业各项经济事务的决策目标。在对应对突发重大事件、关乎经济社会安全稳定、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等事项进行决策时,要以社会目标为主。社会目标的确立,要将助力解决重大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稳就业促就业保就业作为决策时的重要目标。

(二)科学分析决策条件

在确定决策目标后,国企领导干部要科学分析决策条件。决策条件是指“影响决策目标实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5],直接影响着实现决策目标的可行性。科学分析决策条件,要抓住现象和本质、短期和长期、优势与劣势的辩证关系。

要看清决策条件的现象与本质。在复杂的局势之下,国有企业决策者面临着繁杂的大量内外部条件,要做出科学决策,必须对这些条件进行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本质上分析哪些是有利条件,哪些是不利因素。

要分析短期条件和长期条件。全面掌握企业决策面临的机遇优势与风险挑战,科学分析各项条件短期表现与长期发展,深入研究各项条件的短期表现与长期转化趋势,善于判断短期条件向长期条件转化的影响因素。

要把握优势与劣势的辩证关系。从优势条件和劣势因素对比中做出对企业最有利的决策,同时要科学把握优劣对比在长时段的转换规律,从优势和劣势的长期转换中决策企业的战略方向。

(三)合理选择决策方法

在科学分析决策条件后,要合理选择决策方法,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国企领导干部决策时,要坚持把党委会研究作为重大事项决策的前置程序,用好专家决策论证方法,充分发挥民主决策方法的重要作用。

坚持把党委会研究作为重大事项决策的前置程序。国有企业的性质、地位和责任,决定了坚持党的领导是所有决策科学有效的根本保证,尤其是在进行重大事项决策时,要把党委会研究作为决策的前置程序,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确保决策在方向上、大局上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用好专家决策论证方法。在复杂局势下,专家在科学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国企领导干部既要成为专家型领导,努力提高决策能力,也要善于在决策中充分吸取专家意见,还要完善各方面专家充分参与决策的体制机制,最终做出科学的决策。

充分发挥民主决策方法的重要作用。根据企业规模采用直接民主决策或委托民主决策方式,使企业的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监督层都能够充分合理地在决策中发挥作用,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不同的决策方法不是割裂和互斥的,需要决策者综合运用,发挥各项决策方法的优势,最终形成科学决策。

三、提升国企领导干部的资源整合能力

企业经营活动离不开各类生产要素,因为“经济发展的实质是生产要素的新组合”[6]。生产要素是企业经营活动时必需的各类资源,与常态局势下较强的相对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不同,它在复杂局势下会发生较大且快速的变化,这就需要不断提升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资本整合、人才整合、信息整合、原材料供应及市场整合的能力。

(一)资本整合的能力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资本在企业经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受复杂局势的影响也最为直接和明显。

提升整合国有资本的能力。国有资本是国有企业应对复杂局势的最根本底气,在复杂局势下充分利用国有资本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严格根据党中央部署和要求利用国有资本,确保国有资本在投资方向、使用方式、发挥效益上高效安全。二是利用国有资本对私人资本和国际资本的带动作用,使其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提升整合私人资本的能力。私人资本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利用私人资本要使二者均实现保值增值,同时防止私人资本无序扩张。

提升整合国际资本的能力。国际资本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代表资本输出国及其企业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它具有能够为我所用的特点,两个方面既有一致性又有冲突性。在当前复杂局面下,其代表本国本企业利益的属性会更加凸显出来,冲突性有超过一致性的可能。这就需要提升使国际资本为我所用的能力,消弭冲突性,增强一致性。

(二)人才整合的能力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当前经济复杂性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管理、技术、金融等各方面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更加提升,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通过引进增量、培育存量的方式加大企业人才建设力度,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同时,国有企业要准确把握人才整合和人才队伍建设。国有企业承担着保就业的社会责任,人才整合并非是简单的引进和裁员的单项过程,而是要通过教育与培训,提升所有员工的职业能力,既增强企业竞争力,又实现保就业责任。

(三)信息整合的能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汤姆·斯托尼尔直接断言:“信息创造财富。”[7]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类信息以不同形式爆发式地涌现出来,要求国企领导干部提升信息整合能力。

整合信息首先要全面掌握信息。在当今时代,任何人都不能掌握到所有信息,任何掌握的信息都是局部的。国企领导干部应该对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主要信息进行全面掌握。主要有企业外部信息,如国内外环境及政策、资本、技术、行业走势、行业内其他企业情况、市场等;有企业内部信息,如企业基本状况、优劣势、人财物现状、内部运行情况等。其次要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辨析出有效信息,使企业内外部信息互相联通,从中找到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空间。

(四)原材料供应及市场整合的能力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供给链中的一环,其上游原材料供应及下游市场的任何变动,都会对企业发展产生影响,所以提升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对原材料供应及市场整合能力至关重要。

不同情势的复杂局势下,原材料供应和市场的变化会有不同的表现,就当前国际国内复杂局势来看,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主要在于下游压力向上游的传导,以及疫情对于供应链的延缓与阻断。在这样的局势下,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充分利用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灵活运用全国统一大市场,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中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稳住现有市场、开拓新市场,在整合下游市场中,争取对己有利的上游原材料供应环境。

四、提升国企领导干部的组织执行能力

在信息化、全球化条件下,复杂局势的演变往往是快速的,这对企业从目标确定、决策形成,到执行到位的速度提出更高要求,亟待提升国企领导干部组织执行能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通过增强任务的可操作性、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完善员工激励措施、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来提升组织执行能力。

(一)增强任务的可操作性

任务的可操作性是组织执行能力的前提。增强任务的可操作性,就要做到四个明确。一是任务目标要明确,明确总目标基础上划定阶段性目标、分解各部门目标;二是任务主体要明确,一项整体决策要通过各部门协同执行,才能达成总目标,需要明确承担各项子任务的部门,不能含糊或模棱两可,如需多部门共同完成,需确定承担主要责任的牵头部门;三是任务内容要明确,各个部门承担的任务内容要具体明确,既没有遗漏也没有重复;四是任务推进时间要明确,各部门都有具体的时间表。

(二)优化内部组织结构

作为整体的企业,其活动和任务都是依靠内部各部门完成的,所以内部结构的优化对于减少组织执行的耗损、增强执行力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国有企业是以党的领导为根本政治原则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其内部组织结构的优化,要时刻坚持这一根本政治原则和制度。优化内部组织结构,首先是优化顶层治理结构,完善党委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的治理结构。其次是合理设置纵向组织链条,根据企业大小设置最合理的组织层次,确保各层次在执行任务时力度无递减。再次是适度控制横向组织规模,建立既分工明确,又不过于繁琐的横向部门设置,确保各部门在执行任务时减少摩擦耗损。

(三)完善员工激励措施

任何一项经营活动和任务,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人来执行,所以完善员工激励措施是提升组织执行能力的关键。企业要将对执行力强的员工的激励综合融入个人发展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中。同时,有正向激励就有负向激励,即对于执行力不强的部门和员工,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惩罚措施。

(四)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

执行力文化是促进企业各层面各部门达成共识,有效感染和影响员工提升执行力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要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首先领导干部要带头,将即知即办、马上就办、办成办优作为对自身的基本要求,在整个企业中起到带头和标杆作用。其次是结合员工激励措施,在员工思想中形成执行力强则工作优、工作优则发展好收入好受认可度高的思想认识。再次要通过创先争优等活动,在企业执行力方面形成比拼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还要通过督察督办,形成及时执行、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的纪律文化。

总之,提升国企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势的这四种能力,一定能够不断促进国有企业应变局、开新局,尽快迈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行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注 释]

[1] 郝鹏.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科学指南[J].求是,2022(13).

[2]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2-07-28(01).

[3] 叶振宇.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N].经济日报,2022-01-26(10).

[4] 2021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xinwen/2021-09/19/5638362/files/652 d7b67eb94463f925be3985fcdb860.pdf.

[5] 黄洪民.现代市场营销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 108.

[6] 宋汉奎.商业性担保公司经营战略[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 163.

[7] [美]汤姆·斯托尼尔.信息财富——简论后工业经济[M].吴健民,刘钟仁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 24.

猜你喜欢

局势决策领导
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纳卡战斗加剧局势彻底升级的威胁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