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型初中数学课堂构建路径分析
2022-12-31叶丽香
叶丽香
(济川中学,广东 东莞 523000)
0 前言
深度学习是当前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核心,强调教学的过程与价值。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反思能力、创新能力、联想能力等。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深度学习的教学理念,重新构架课堂结构,突出教学重点、明确教学目标,将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精准的掌握学习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1 深度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深度学习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人工智能领域,通过获取相关信息,使其精准分析相关信息,形成学习能力、辨别能力,将这一概念引申至教育教学中,使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梳理知识结构,分析其内在联系,将不同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形成结构完整的知识体系。随着近些年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资源。传统教学更注重教学知识点的输出,重视“教”的环节,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数学知识,而深度学习更注重教学的过程,重视“学”的过程,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结构引导学生在课堂及学科学习中主动探索,培养其学习的自主能力,使其主动探索数学中的“奥秘”,从而以自身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记忆知识点,使学习更加的灵活[1]。
在深度学习中一方面可通过“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开展教学,无论是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均可融合生活化教育的方式使其深度学习,例如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联想数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知识点灵活应用能力等,避免因机械学习而麻痹思维。
另一方面,基于新课改要求,教学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在创新教学方式,探究深度学习教学途径的过程中,应不断地挖掘学生的个性化优势,以及现代教育中的重点,使教育教学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到因材施教。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关注六个点,包括关注学生的课堂情绪,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专注力,以紧凑的教学结构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以活动教学的方式提升课堂的参与感;关注课堂交流状态,以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探讨数学问题;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在提问教学中了解的数学思维;关注教学评价,以建立评价系统的方式了获得教学反馈,了解学生是否掌握相关能力,通过不同的关注点设置教学梯度,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深度学习[2]。
2 深度学习型初中数学课堂构建路径
2.1 生活化教学
数学是初中教学中的基础学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密切,尤其是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以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数学知识体系,使其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上,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使其掌握学以致用的能力,并提高深度学习意识,锻炼其数学建模能力。
例如《随机事件与概率》教学中,以生活角度深化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解题方向,合理的解决该单元中的问题。关于《随机事件与概率》本节课教学,主要是通过生活角度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等事件类型的概念,将知识点串联,提升知识迁移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联系生活的“掷骰子”“彩票中奖”等事件展开分析,从生活中的问题推理数学关系[3]。
在深入教学中教师以生活化的角度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譬如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分析:学校组织社团活动,舞蹈社团有五名男同学、四名女同学,分析下列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为:
(1)恰有两名男生、恰有四名男生;
(2)至少有三名男生、全是男生;
(3)至少有1名男生、全是女生;
(4)至少有一名男生、至少一名女生。
学生在讨论分析中可逐条分析,譬如(1)不是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2)不是互斥事件,该事件可以同时发生;(3)是对立事件,因其不可能同时发生;(4)可以同时发生,不互斥。因此只有(3)为对立事件。
2.2 小组深度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开展深度学习,以小组探究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不同的思维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教师在教学期间围绕着教学课题,设计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4]。
以《平行线的性质》教学为例,在构建深度学习教学模式中,融合小组深度学习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活力,提升知识点掌握与运用能力,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并掌握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体现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善于在学习中观察、思考、分析、探究。基于小组深度学习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应用其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在小组学习中,首先以实践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草纸上画出两条直线a与b,且a∥b,而后画出一条直线c,且直线c与直线a,b相交,学生在草纸上写出一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并使用量角器测量度数,小组成员共同观察并讨论各组角度数的关系,通过观察学习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进一步掌握线与角之间的知识结构,加强记忆,使数学教学不只停留在表面。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探究“为什么”,譬如推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一知识点:
因a∥b,所以∠1=∠2
又因∠1和∠3是对顶角,所以∠1=∠3
即∠2=∠3
在论证的过程中,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同时,明确理论内容“从何而来,为何成立”。
最后,教师通过小组探究应用题的方式进一步夯实基础,拓展思维能力,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一起完成任务,既帮助学生有效获取了知识又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拓宽学生学习深度,构建高效课堂。
2.3 灵活设问
设问教学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问题的设计与提出中,教师应注重问题的层次以及问题的深度。将基础问题、开放问题、探究问题、论证问题等融合在教学中,以不同的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同时在一问一答间突出教学的互动性。在深度学习中体现教学的融合性与延伸性,并以设问的角度,诱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将深度学习与灵活设为相结合,提升教学的自由度,为学生留足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5]。
例如在初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勾股定理》,在这一部分教学中应结合灵活设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深度学习,并引进旧知识的内容,有效串联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的意识。不仅要掌握如何应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更应掌握推理能力,培养其逆向思维。在数形结合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善于在已知信息中寻找数学关联。教师融合生活化教学、小组深度学习与设问教学开展教学活动,构建高效课堂,譬如将学生分为几个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A、B两个自行车骑行爱好小组,甲组人员在周末早八点从A点向东出发,其时速为6km/h,九点乙组从 A点向北出发,其时速为5km/h,在十点钟时,A、B两组相距多远”,学生需要通过已知信息构图、计算,在通过公式、定理等内容解决探究如何解决该问题,学生在设问的探究环境中深度学习,循序渐进的养成了理性思考的能力,提升学习的灵活性,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合深度学习理论和方式,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思考,灵活处理数学问题,在深度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内容论证数学问题,从而夯实基础,拓展思维,教师则结合深度学习理论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