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课程优化探讨
2022-12-31李晓灿倪志英张佳薇
李晓灿,倪志英,张佳薇
(东北林业大学教学研究与质量监控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双一流”建设走内涵发展道路,核心就是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主线是服务需求、提高质量,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落脚点还是在人才培养或人才培养质量上,作为人才培养核心要素之一,课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好的课程通常会把科研与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一流的课程,是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微观层面上重要的支撑点[1]。鉴于此,本文从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考核评价五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以期为发挥好课程对于“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作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参考。
1 课程目标要以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落脚点,把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三者有机融合
课程目标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目标即为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后要达成的目的,课程目标也不例外,它是课程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让学生在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后,实现某种能力或者具备特定素质的体现形式。课程目标与课程教学大纲一样,是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教学的顶层设计。如果课程目标设计不科学、不先进,那么就很难组织好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无法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通过课程教学这一中介来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在确定课程目标时,一是要明确课程对实现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厘清课程与教育目的以及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确保具体要求能在课程中能落实、可操作;二是要在充分了解与深入研究学科发展、行业需求、社会经济发展、学生特点等基础上,制定出体现学科逻辑关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与行业需要以及学生成长学业高度吻合、行之有效的课程目标[2]。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
2 教学内容要及时将学术研究和科技成果引入课程,体现前沿性和时代性
教学内容是课程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学进程中,非常重要的载体,它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养成,包含大量的信息与素材。因此,教学内容必须要由教师和学生来对课程内容、教学实际与教材内容进行甄别、筛选、取舍与加工。一方面,教师和学生要合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甄别、筛选、取舍教材,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前沿,能做到适时调整教材;另一方面,教师在组织课程教学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依据行业需要、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科研究前沿动态科学地加工、整合、提炼、概括和充实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形成资源丰富多样,体现思想性、科学性与时代性的系列专题。注重问题导向,采用讲座形式,引导学生充分讨论,促进师生、生生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知识声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教学方法要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探究式学习为抓手,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
未来的教育将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受教群体限制的、开放的、处处、时时、人人都可以学习的局面,那时的教育将更加可持续,关注重点将是能力的培养,以及实现终身学习的目的。而要实现这样的教育模式,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特别是在工业革命进入3.0时代后,信息技术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教学方式在线上与线下之间随时、随地切换,信息技术的作用功不可没,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迫使教育工作者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革新过时的教育体制,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标准,才能顺利实现2030教育现代化憧憬的发展目标。对于课程来说,信息技术的作用同样巨大,教师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资源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实现课程教学资源有效配置与充分利用,利用信息技术,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创新教学方法,解决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模式创新,杜绝单纯知识传递,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现象,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改变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形成师生互应、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促进个性化人才培养。
4 课程设计要贯彻OBE教学理念,采用反向设计原则,科学“增负”,让学生体验到高阶学习的挑战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的系统化活动。诸多研究人员认为,课程设计的实质就是要通过特定的教育模式,或者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下,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认为学生教育、能力养成、素质培养可以在课堂中实现,也可以学校其他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得以实现。把知识能力的积累、迁移、促进学生发展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改变了过去只重知识、重经验积累的局限性[3]。实践中,要贯彻OBE理念,以目标为导向或者成果为导向,采用反向设计原则,做好课程设计。其逻辑起点就是依据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学生发展以及教师期望等内部需要,以及国家、社会发展、产业需求、家长期望等外部要求,来确定学生毕业几年后所能获得的专业成就与职业能力。其次就是对毕业要求进行细化或分解。明确提出学生毕业时要达到的能力、掌握的知识、具体的技能,以及应有的职业素质。最后就是要做好各种知识的前后衔接,科学设置课程体系。要按照毕业要求的分解点来设置课程体系,做好达成评价相关度分析。逐点逐条地与每一门具体课程进行对应,并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来达成。
5 课程考核与评价要以学生收获能力与素质提高为目的,注重过程性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加强过程性评价与考核是做好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4]。实践中,我们应该针对课程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学习任务,检验或评价学习成果。具体来讲,一是要细化考核内容。逐条对照课程目标,提出明确的考核内容,并给出评价依据或者学习任务。二是要对作业、案例、专题等不同考核形式有明确的评分标准。采用研究型、项目式学习方式,提升课程学习深度,丰富论文、报告等作业的评价与考核方式。三是要做好线上线下与课堂内、课堂外考核与评价,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四是对依据学生表现的定性评价,要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评价,提升课程学习的挑战性。达到训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专业志趣的目的[5]。
6 结语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学生在大学里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养成能力、提高素质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其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尽管在教育领域中,课程属于一个最微观、最普通的问题,但它解决的却是“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近年来,“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界公认的先进理念,课程正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落地、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取而代之的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高质量“金课”建设带来的学业挑战与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