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学校农业生产劳动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2022-12-31王洪贵黄宝霖

江苏教育 2022年87期
关键词:劳动生产农业

王洪贵 黄宝霖

农业生产劳动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农业生产劳动因为场地限制等客观原因,一直都没有能够真正落实,依然停留在说教层面。在中小学阶段,如何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把农业生产劳动教育融入中小学劳动教育全过程,是一个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

农业生产劳动是展示和传递劳动知识、劳动智慧和劳动经验的重要渠道。就中小学生而言,农业生产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升智力水平。劳动是由人的主观意图、思想认识和身体掌握工具所组成的客观活动,是智力和体力的有机结合。农业生产劳动可以让学生深入自然情境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索、发现、体验等学习活动,促进大脑皮层充分运动和发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养成勤俭节约的品德。农业生产劳动包含着重要的农业生产知识、技术,形成了以知促行、以行补知的实践观念和农业情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最能让学生体会“汗滴禾下土”和“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感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把勤俭节约的种子播入学生心田,进而启发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逐步形成绿色消费的理念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第三,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农业生产劳动环境在室外,风吹日晒,尤其是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学生要正视困难,经受大自然的考验。而种植、养殖、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等劳动又都是具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能给学生带来多种多样的体验,并在集体的影响下磨砺意志,学会坚强。

第四,培育持之以恒的品质。农业生产劳动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完成一个环节才能进入下一环节,任何环节都不能丢失或逾越,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农业的周期性也决定了农业生产劳动很难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生长周期。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耐性,培养学生对成果预期的品质。

第五,形成感恩自然的情怀。没有阳光、雨水、空气等物质,动植物就不能生长,人类也就不能生存下去。厚德载物是对大地品格的最好诠释,春种秋收是农业给人类的最好馈赠。在农业生产劳动过程中,学生感受田园的美好,体会人与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思考如何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共赢,进而形成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文化基础。

第六,增强珍爱生命的意识。农业生产劳动的对象是动植物等生命体,农业生产劳动过程就是培育动植物等生命、爱惜动植物生命的过程。无论是种子的发芽,还是幼苗的生长,又或是小动物出生与长大,都需要人的悉心照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陪伴生命的成长,探讨生命的奥秘,体验生命活动的规律,发现生命的价值。农业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生命教育,比课堂上的说教更具体、更丰富,也更有效。

第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农业生产劳动可以从身心两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学生在参加整地作畦、施肥浇水、收割装运等劳动中,可以让肌肉骨骼得到锻炼发展,增强肺活量,改善和提高心脏的功能,也可以促进脑部神经系统发育,有利于消除繁重学习带来的压力和负担。

二、农业生产劳动教育的逻辑基点与基本遵循

农业生产是指以生产初级农产品为目的的一系列农事活动,主要包括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食用菌栽培、盆景花卉种植管理等农事活动。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在劳动中的不断渗透,加剧了农业生产方式方法的不断革新,但是农业生产方式方法的种种革新并未改变农业生产主要由种植活动和养殖活动构成的基本格局。因此,农业生产劳动教育的设计与实施应该围绕种植和养殖劳动展开。《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在安排生产劳动教育项目时,“要以使用传统工具、传统工艺的劳动为主,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智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顾使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劳动”。鉴于此,学校在开展农业生产劳动教育时,应该以传统农业生产劳动活动为主,兼顾新型农业生产劳动活动。传统农业生产劳动教育活动重在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农业生产与农耕文化的关联,理解农业生产劳动满足生活需求、创造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和功能,认识和感悟农业生产劳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动力和根本源泉。新型农业生产劳动教育重在让学生理解劳动形态的发展趋势以及劳动创新对社会物质财富积累和人类生活的推动与影响。

需要明确的是,农业生产劳动教育对劳动内容、生产环境、物质条件、技术规范和劳动方式的要求更高,所以学校和教师应对农业生产实践活动进行精心部署和细致安排,既要兼顾各农业生产形态的特点和要求,又要保证每项劳动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教育性。

三、农业生产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1.优化农业生产劳动教育课程设置

一方面,将农业生产劳动教育纳入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专门开设农业生产劳动教育必修课,并保证一定的学时。另一方面,在已有劳动课程中专设农业生产劳动教育模块,设计主题项目学习与实践活动,同时根据实际需要编写农业生产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内容。

2.拓展农业生产劳动教育活动载体

学校要充分挖掘农业生产课程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使农业生产劳动课程与劳动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学校劳动教育合力。农业生产劳动课程要与实习实训、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等结合,在劳动实践中强化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和劳动精神的培养;要根据农业生产劳动的时令节气特点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也可安排劳动月,集中落实各学年劳动周的要求。

3.创新农业生产劳动教育实践方式

一是以校内外农业生产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为依托,结合植物种植、动物饲养、水产养殖、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等开展体验性劳动实践,提高学生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结合田野调查、科学实验、设备改良、技术服务等开展探索性劳动实践,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是聚焦“三农”发展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社会调研,深化学生对农业生产劳动价值的理解;四是围绕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帮助发展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公共服务,培养学生热爱农业、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的情感。

4.完善农业生产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学校要把握农业生产劳动的属性和功能,确立农业生产劳动教育从课程开发到资源建设,从活动推进到结果展示的教育性思维;结合农业生产劳动教育的特点,建立健全学生农业生产劳动学习与实践评价标准,明晰评价内容和考核项目,将尊重农业生产劳动价值置于评价首位,注重过程、关注情感、重视能力,构建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多元评价体系;紧扣时代脉搏,构建农业生产劳动先进典型选树机制,促进教师不断探寻农业生产劳动教育的新思路、新路径和新方法。

猜你喜欢

劳动生产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用旧的生产新的!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