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新的使命和担当推动老年教育事业的现代化

2022-12-31白向华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二十大现代化老年人

□ 白向华

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是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必将对各行各业今后很长一个阶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新的目标和任务,呼唤老年教育新的使命和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报告系统回顾了过去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要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要把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老龄工作、老年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要落实好大会提出的“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等要求和举措,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安全感和获得感,让所有老年人都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作为老年教育战线的一名资深工作者,既对大会为我国未来擘画的宏图伟业而激情澎湃,又深感发展新时代老年教育之责任重大。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使命担当、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议,积极推动老年教育线上线下的普及化和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着眼全局,认真把握面向新时代新征程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做到举旗定向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报告,深刻认识这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的主题是大会的灵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老年教育现代化,也是要胸怀全局,面向现代化,把老年教育工作放在全国一盘棋这个大局下考量和推进,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对老年教育思想理论层面的方向引领和战略战术层面的政策指导。

一是牢牢把握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也就是大会的精神对老年教育的指导意义。在发展老年教育中,必须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奋力谱写新时代老年教育发展的华章。

二是把握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总要求对老年教育的指导意义。要在老年教育实践中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胸怀天下、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把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新要求变成新时代发展老年教育的总方针、新要求。

三是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对老年教育的指导意义。在发展老年教育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着眼,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着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四是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重大原则对老年教育的指导意义。在发展老年教育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五是把握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对老年教育的指导意义。找准老年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工作的契合点和结合部,以便更有针对性、更有成效地推动和发展老年教育事业,满足老年人紧跟时代、全面发展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三、立足本职,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与发展老年教育密切相关的各项要求,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

学习的目的在于领会,领会的目的在于落实。行动是通向目标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系统地、全面地、准确地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中与老年教育密切相关的具体要求和举措,紧密结合并实际贯彻到我们的工作中去,杜绝空谈,崇尚实干。

一是深刻领会和落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把老年教育作为发展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为党为国培育老年人才,全面提高老年教育数量和质量,促进老年教育的公平和普及,努力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二是深刻领会和落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老年群体也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设计,努力推进,把老年大学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重要平台,发挥老年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提升全社会的人员素质,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所作为。

三是深刻领会和落实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把老年教育作为重要阵地,把老年人作为重要力量,带头在老年群体中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开展老年法治宣传教育,增强老年人法治观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和法律文化,引导老年人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四是深刻领会和落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老年教育中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坚持在老年人中树立文化自信,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引领示范,作出贡献。

五是深刻领会和落实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本质要求。要坚持为老年人造福,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把老年人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作为老年教育的本质要求。全面落实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在提高现有老年大学办学活动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基层社区老年教育,增强老年教育的均衡性和可及性,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服务。

六是深刻领会和落实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在老年人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老年人成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宣传者、践行者和引领者,成为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

七是深刻领会和落实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要求。有国才有家,稳定有序的社会有利于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要加强老年人的国家安全观、社会安全观和个人安全教育,引导他们服务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做好自身安全。各级老年大学也要有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

四、坚持党的领导,把老年大学建成老同志思想政治建设的主阵地和党建工作的示范区

党的二十大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同样,推进新时代新征程老年教育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关键也在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重视。这既是老年教育发展的政治方向,也是确保老年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要坚持和加强党对老年教育的领导。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以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为重点,以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为关键,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为目的,整合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活力,提升老年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教育发展新体系新格局。

二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老年人的思想。全面加强老同志的思想政治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团队、进活动。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深入学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补钙壮骨,发挥正能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老同志特别是老党员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三要加强老干部、老年学员党组织建设。坚持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协调统一,切实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做到应建尽建,把党组织覆盖到所有符合条件的班级和团队。切实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支部为统领,发挥老同志和学员党员在教学活动组织、学员服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志愿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老同志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要加强老年大学工作人员的党的建设。以老年大学党员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推进老年教育的发展,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落实老年大学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推进党员干部的自我革新、自我净化、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学校的制度规范,建设能够担当老年教育发展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为老年教育现代化提供思想政治和纪律作风保障。

猜你喜欢

二十大现代化老年人
喜迎党的二十大
“数”读二十大报告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