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以“课证融合”驱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2022-12-31刘雅丽李秀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5期
关键词:课证融合课证课程内容

刘雅丽,李秀荣

(1.北京城市学院信息学部,北京 100083;2.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 100124)

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是教育领域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应提高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比重[2,6]。自2014年中国教育部明确提出将半数本科高校逐步转向应用技术型大学以来,北京城市学院计算机专业从专业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性改革。响应2017年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号召,专业自2018年开始陆续推出了云计算、云安全等方向。与基础类课程相比,专业方向类课程内容不仅与企业岗位用人需求关联更加直接,与当前计算机应用领域新技术和行业用人标准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在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训练、具备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能力上更有优势,能有力支撑毕业设计。教学中方向类课程占据着重要地位。

1 方向类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课程内容与当前新技术脱离

自IT行业兴盛发展以来,技术发展变化趋势特别快。但是任何技术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其局限性。因此一些新理念新技术出现一段时间后,其局限性会逐渐暴露出来,而后续出现的新理念新技术则会迅速吸引注意力,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以云计算方向为例,从KVM和Qemu的虚拟化技术到OpenStack、Docker、K8S技术出现就是如此。以Java软件开发方向为例,从J2EE到JSP、Spring、Spring-Boot,新技术不断出现。

北京城市学院计算机专业对毕业生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尽管毕业生对专业培养满意度高达90%以上,但是对于课程的开设建议方面,还是有20%左右毕业生反馈希望在课程中学习新技术,希望能更多地进行应用实践类训练。

但是面对发展迅速的新技术新应用,方向类课程内容往往难以紧跟当前最新技术。毕竟教学计划学时有限,不能增加学时引入新技术新应用,也不能简单地将课程内容直接替换为最新技术。因为最新技术往往不能取代以前的技术。例如Docker是轻量级的容器,并不能取代Open-Stack;而SpringBoot的基础则是J2EE、JSP和Spring。另外由于教材出版有延后性,市场上难以找到包含新技术的合适教材。

1.2 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脱离

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3]。同时在企业用人需求方面,随着新技术发展,岗位需求也快速发生变化,不可避免出现了企业招不到理想毕业生的情况。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的问题[4]。

因此迫切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专业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性改革。培养和输送一批了解当前新技术、熟悉新应用的专业人才,培养好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

2 以课证融合驱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2.1 根据课程目标引入当前新技术新应用

针对与新技术脱节的问题,通过定期修订课程理论和实践大纲,在课程理论中引入当前占据主要地位的新理念,并将新技术落实到课程实践训练中。这样才能培养跟得上时代发展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

但是仅仅通过课程教学来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够高效率地完成线上课堂学习和线下课后作业训练,也不能对课程相关全部新技术都进行充分实践训练。毕竟学习新技术和新应用不仅需要时间,还存在较高学习难度,需要教师指导和某种方式的专业培养。另外面对众多新技术,也没有必要逐一学习。因此采用何种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如何在课后进一步深入学习这些新技术新应用成为新问题。结合行业认证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当前热门技术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2.2 根据新技术新应用引入高含金量的行业认证

面对众多的行业认证如何取舍,以企业认可度和对就业推动作用为依据,经过筛选最后引入高含金量的行业认证。高含金量行业认证不仅应该与课程内容关联度高,促进课程目标达成,而且要与企业用人岗位技能需求匹配度高。以产出导向保证“课证融合”的有效性是改革的重要保障。根据专业课程体系充分调研了当前众多的行业认证,从中筛选出了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含金量高、用人单位认可度高的行业认证,例如华为数通、云服务、智能计算,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的NISP等行业认证。对应课程分别是“计算机网络”“高级网络技术”“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服务器技术”“防火墙与网络安全运维”“信息安全”等课程。

这类高含金量的行业认证紧跟行业发展并且不断更新,与实用热门新技术密切相关,而且被企业广泛认可。向学生推荐这些行业认证,进而提高就业质量。以华为数通认证行业背景为例,国内企事业单位网络中心绝大部分都采用华为设备,只是在网络核心设备上还保留着原来思科设备。因此网络运维岗位招聘优先考虑持有此初中级认证的学生,是此岗位必备证书。甚至前些年各企业争抢考到数通IE证书的学生,给出月薪2万起步的就业条件。

2.3 校企合作为学生考取行业认证提供便利条件

仅仅依靠学生课下自行备考行业认证是不可行的,学生学习热情往往不能长久,也会遇到无法攻克的学习难点,也没有实践训练的环境。也不能将学生直接推给培训机构,毕竟培训机构学习花费不菲,培训及考证的费用对学生来说是很重的负担。而且面向学员层次不一专业背景不一的背景,培训机构课程安排了很多的基础知识,而这些往往在学校课程中已经学习过。因此需要专业来组织学生考取行业认证。

从2015年开始,专业与华为公司合作共建华为ICT学院,属于校企合作教育项目。专业还与西普学院合作鼓励学生考取NISP一级、二级证书。通过校企合作引入实用热门技术,也为学生提供了免费折扣认证考试券、免费线上培训,参加ICT大学生竞赛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考取行业认证,增强就业竞争力。

2.4 教师率先考取行业认证,构建课上引入课下辅导“课证融合”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渠道,针对所授课程,专业组织教师参加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热门新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对新技术的理论素养和实践应用水平。组织教师参加行业认证师资培训,督促教师考取高等级行业认证,提高专业技能。持有行业认证的教师能深入理解热门新技术,也带动学生考取行业认证。

依托校企合作,引导学生关注高含金量行业认证,在对口的课程中融入认证知识点,在保证课程核心部分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调整课程应用实践部分,使得课程学习和考取行业认证之间互相良性促进。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有选择的考取这些社会认可度非常高的行业认证。

专业组织教师为学生建设行业认证所需的网络学习资源,提供实践训练软硬件环境,建立并维护行业认证模拟考试题库,并且以工作室等多种形式定期为有意愿考取行业认证的学生组织校内线下免费培训、辅导答疑,大大提高了学生考证人次和考证通过率。通过课上引入课下辅导这种“课证融合”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主动学习方式,借用含金量高的顶尖行业认证作为助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5 针对岗位用人需求,推荐持证同学进入对应校外实习基地实习

大四专业岗位实习后部分学生选择留在实习企业就业。这些企业中很多都是与专业多年合作而建设的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基地作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场所,是新工科背景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5]。建设优质校外实习基地,确保学生具备的专业能力与企业用人需求一致,提高专业岗位实习质量,最后吸引学生实习后在实习基地就业。

专业优先推荐持证同学进入校外实习基地对口岗位实习。以北京神州新桥科技有限公司为例,2016年与专业首次签署实习基地合同协议后,每年接纳10~20名学生进入网络运维岗位实习,优先录用持有华为数通认证的学生。优质实习基地实习后就业的学生比例也较高,截至2020年8月,每年均有70%~90%的实习生选择留在该公司就业。

2.6 根据实习内容定制毕设题目,力争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一体化

专业一直为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的同学运用毕业设计双导师制。2019年首次邀请实习基地中技术能力强的专业人员指导实习的同时作为企业导师指导毕业设计,根据企业真实项目为实习学生量身定做毕设题目,全程提供技术上指导。这使得专业岗位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避免实习毕设领域不同,避免学生在紧张实习工作同时要额外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以保证完成高质量毕业设计,而且还避免了毕业设计脱离当前行业实际背景。

目前双导师制的实施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实习基地。但是从效果来看,实习基地双导师制实施最为顺利。由于对企业岗位了解不深入,个别分散实习学生不可避免出现改变实习单位的情况,而新的实习工作内容与毕设题目往往不相关,只能由校内导师全部承担后续毕设指导工作。

3 改革创新点

3.1 深化“课证融合”教学改革,部分课程采用行业认证替代期末考核

为了激励大部分学生积极备考认证,专业进行了深化“课证融合”教学改革,部分课程率先采用行业认证替代期末考核。学生必须正常上课,课上实践和课后作业训练将计入过程性考核成绩。这种方式适用于与认证关系紧密,且课程知识点之间属于松耦合状态,而且过程性考核对知识点覆盖较为全面的这类课程。

课程团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为学生提供认证学习资料(主要包括视频、PPT、模拟练习题库、在线测试等),学生课下自行备考,认证学习时间不计入课程学时。学生考取指定认证后,可以选择用认证成绩转换为期末考核成绩,再与过程性考核成绩一起计算总评成绩。如果学生认证考试没有通过,则必须正常参加此课程期末考核。

“服务器技术”课程进行了这种“课证融合”教学改革,将华为智能计算 HCIA认证考试成绩作为期末考核成绩的一种选择方案。认证与课程交叉知识点非常多,但是两者并不雷同而是互为补充。课程侧重于服务器基本理论以及实践验证,而认证则侧重华为异构服务器和人工智能服务器等目前新技术。学生最佳学习路线是首先学习课程理论知识点然后再备考认证,将认证作为课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思想的补充。2020~2021学年,在学校和华为ICT学院双重支持下,为2018级学习此课程的两个班级共87名学生每人提供了一次智能计算认证免费考试机会,通过率为86%。这种“课证融合”方式对绝大部分学生都起到了很高程度的激励作用。

3.2 构建“1+N”深度校企合作圈联合培养学生

以华为ICT认证为例,在与华为共建ICT学院的同时,与金戈大通、仁通、泰克等华为金牌代理合作建设了私有云实训中心、与神州新桥、神州数码等华为生态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将企业真实项目作为实习学生的毕业设计背景。这种以行业认证为主线、以提升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1+N”一条龙服务、直通就业的深度校企合作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企业培养卓越工程师。

4 结语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北京城市学院计算机专业定位于培养适应京津冀区域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将复杂系统架构、集成运维能力作为专业特色进行建设,并通过与华为公司共建ICT学院等,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高水平就业为目标导向的“课证融合”改革。提出了旨在提升学生先进技能和岗位能力的“课证融合”方案,实现了以市场人才需求和学生高水平就业为目标和评价标准,进行专业建设与行业认证相融合,课程建设与认证知识体系相融合,认证培训与实践实习相融合,专业师资与认证师资相融合。改革成果在数届学生中推广实践,取得很好教学效果。建设一批优质新型专业课程和一大批高质量校外实习基地,大三学生80%以上拥有行业认证证书,专任教师100%为双师型教师,学生就业对口率和满意率显著提高,专业被评为2020年度校级先进就业单位。

猜你喜欢

课证融合课证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课证融通的《电工技能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
中职助产专业“一专两岗、课证一体”课程体系初探
“课证结合”的实践教学初探——以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