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思考

2022-12-31颜桂杰

海河水利 2022年5期
关键词:标准化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颜桂杰

(曲阜市尼山水库管理中心,山东 曲阜 273100)

水利工程主要是利用水资源调度实现防洪排涝、除害兴利的目的,一般水利工程都是由多个工程项目组合而成的,需要达到多项生产生活目标,综合性较强。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通常需要政府多个部门的协助管理,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把控,发挥工程的最大效益[1]。但由于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大、实施周期长、程序复杂等因素,加上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致使水利工程易出现突发事件。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对涉及的每个项目进行有效协调控制,实现工程管理的高效性。

1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水利工程管理机制的深化改革,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论述,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加强实用性和标准性,对我国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2]。但在目前的水利工程管理中,一些单位存在管理职责不清晰、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效能不显著等问题,急需推进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发展,实现对各项资源的统一配置,提升工程管理效率与建设效益。标准化管理就是以最低的生产成本换取较高的效益,将水利工程施工流程简单化,优化管理内容,实现管理职责明细化、管理机制效能化、管理制度专业化等高水准要求。基于此,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时,应制定标准化规程及实施规划,落实新时代治水工作要求,不仅要注重工程细节,还要对全过程进行把控,严格审查工程施工质量,做好竣工验收工作,保障管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2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建设内容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必须按照有关方针政策要求,结合当地工程管理实际情况,深化管理体制、增强工程综合实力与效能,为流域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坚实水利基础。具体建设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组建专业人才管理队伍

人才是决定水利工程管理水平高低的主导因素,一支高效进取、能力过硬的人才管理队伍是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应重视人才队伍的选拔与培养,根据单位管理体制的需求,强化人才引进政策,为工程建设管理储备力量。同时,对现有职工进行专业培训,根据管理工作需要和职工个人条件,提升专业技能。通过以上两种方式,有利于培养一批在水利水文、电子信息、财务管理等方面综合发展的复合型优秀人才,从而满足标准化管理中对人员素质的需求,达到管理预期效能。

2.2 建设配套制度体系

建设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机制应在以往规程基础上,配套建立水库、水闸等工程的标准化管理办法和相关规程,建设制度体系,明确人员管理职责,并建立考核机制,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从而优化工程操作流程,使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2.3 做好基础信息管理工作

在水利工程设计规划中,应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测量及标注工作,并积极与国土资源、城乡住建部门进行协调,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达到规划精度及质量要求。此外,应做好基础信息填报工作,完善水利工程基础信息,包括工程相关参数、管理单位、人员岗位、管理制度、资料档案、注册登记、安全鉴定等信息,以方便查询,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2.4 基于精细化与信息化管理,推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建立

水利工程管理变革进程是从规范化到精细化,从精细化到信息化,最终实现标准化的模式。因此,在水利工程硬件管理中要落实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定期进行工程巡视检查和工程维修养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处理违法乱纪行为。而在信息化建设中,应采用水情数据自动采集与储存、远程自动化监控等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资源的自动调配,以及可以利用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工程进行实时监控[3]。将精细化与信息化管理紧密结合并运用到水利工程的组织管理、安全管理等多个环节中,才能推进工程实现标准化管理的目标。

3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并出台相应政策文件促进水利工程规范化发展,但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还存在较多的缺陷,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依旧是未来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3.1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技术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基本上都会设置管理机构,每个单位的编制数量不同,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较少。但水利工程管理中,需要大量人员进行调配,加上管理人员工作质量较低,自身约束和服务意识较差,并缺少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专业培训,致使管理事项不细化,技术水平有限,无法判断数据的合理性。此外,仍有部分水库管理松散,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无法胜任像安全监测、设备运行管理等专业性要求较高的技术服务,尤其是当出现意外情况时,无法有效应对,致使工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2 缺乏有效考核机制,激励力度有待加强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推行需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首先要在单位内部制定考评方法,对员工进行奖惩,然后对表现优秀的科室及个人进行奖励,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激励机制并没有落到实处,主要是受到资金的限制,水库管理单位性质一般属于公益类,营业收入较少,资金主要用途为工程管护,不主张也不足以用于员工奖励。此外,职位晋升、上级部门荣誉评选等激励方式,名额有限,无法覆盖到所有一线管理人员。因此,相关管理单位应加大激励力度,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

3.3 建设标准不高,后期维护管理不及时

现如今的许多水利工程大都为20世纪60、70年代的产物,由于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建设标准普遍偏低,在工程勘测、设计规划、施工等方面都与客观实际存在一定出入,使得工程整体防洪、排涝能力无法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4]。部分水闸、护坡等基础工程由于长期受到风浪水流的冲刷,材料结构不断被磨损,或是过于陈旧,没有得到及时维修与保养,依旧带病运行,让原先的小问题逐渐恶化,影响水利工程的稳定安全运行。除此之外,虽然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不断规范的条件下逐渐引用监理制、招投标等管理机制,但受到长期重建轻管理念的影响,还是未能完全发挥出科学管理的效果,未能实现资源最大化的目标。

3.4 技术指导和长效监管难度大

在现代化管理模式发展阶段,上级水利部门会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指导,这种督察方式虽然能实地指导具体工程,但也无法做到全覆盖,基本上只局限于外观的检查。因此,还需要探索更加适宜的方式,开展长期有效的技术指导和监管,解决管理壁垒问题。

3.5 运行管理机制并不完善

完善的管理机制能让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有条不紊,人员配备齐全,分工明确,自觉履行自身的职责,从而保障工程高效运行。但在当前大多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执行过程中会出现不能科学定岗定员、分工不合理的现象。还有一些单位因工作地点偏远,难以招聘到稳定上岗员工,人员流动性较大,造成人员配置不完善、文化程度低等问题。此外,由于一些单位改制及人员更换频繁,致使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效率低下,档案资料不齐全且整理不规范,不利于水利工程的长效发展。还有资金短缺及使用不规范等问题,都会阻碍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水利工程的运营效率[5]。

4 加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措施分析

4.1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在思想上高度认识到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重视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工作,积极将标准化管理作为当下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首要任务,成立建设领导专班小组,建立明确责任机制,细化工作内容,制定工作方案,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标准化管理建设工作组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工作组的直接责任人。通过专班小组的设立,不断完善领导机构和办事流程,各部门形成合力,联动配合,切实解决经费保障等问题,真正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各水利部门围绕建设规范标准化管理机制的目标,进一步完善标准化管理办法,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

4.2 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信息平台

由于经费和工程管理等因素的差异,各地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标准不一,并各自为政,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6]。为了优化水利工程管理系统,应建立统一的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平台。利用平台可以监督水库动态变化情况,便于线下指导管理工作,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平台围绕工程设施、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管理保障、管理自评等业务工作设置多个功能模块,实现水利工程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实时数据的随查随用,工程状态可查可控,并能实现资源共享,推进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发展。

4.3 培育社会化专业化技术队伍

尽管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看还是存在实施范围偏小、管护不规范、技术服务不专业的问题。然而,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已然成为未来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一部分,因此培育和壮大技术服务队伍是实现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必要环节[7]。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规范从业人员相关资格要求,尤其是对于专业性强的技术工作应具备专业水平资格证书,并鼓励现有人员提升自身技能水平;②科学定岗定员,按照“因事定岗”的基本原则,科学设置岗位,合理安排人员,提高工作效率;③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方面的培训,并做好考核工作,将服务能力分为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管护效果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服务能力水平,对考核结果进行相应惩罚和奖励,以保证培训效果;④建立优胜劣汰机制,通过市场监管和单位考核,改变目前“鱼龙混杂”的局面,促进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4.4 加大资金投入,落实管护经费

水利工程一般属于公益性项目,项目投资规模大,收益缓慢。水利工程经费通常需要政府部门拨付,但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府部门也不能保证足额投入所需经费,因此经常会出现工程运行管理资金不足的问题。但稳定的资金投入是工程各项管理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水利工程的资金支持力度,一方面稳定现有的补助资金渠道,督促落实维修管护经费足额到位,确保资金合理使用;另一方面,要拓宽筹资渠道,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采用企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维修管护专业团队,提高工程维护管理水平[8]。

4.5 强化检查督查机制,建立多种激励措施

为了全面掌握和督导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进程,应切实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与考核,对标准化管理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总结,指导解决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开展较好的单位进行表彰,对严重滞后的工程管理单位进行批评。同时,还要建立多种激励机制,将职工利益与工程管理效益紧密结合,提高工作成效。例如,将职工的月度考核结果与月度绩效工资挂钩,激发职工的竞争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增减补助资金的方式,提高对标准化管理的重视,激励示范单位尝试突破,用于革新。

4.6 结合实际情况,推行标准化管理模式

我国水利工程种类众多,各类水利工程地质地貌、资金投入、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不相同,在推行标准化管理模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探索适宜本地的标准化管理模式,为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提供安全保障[9]。与此同时,要对水利工程规章制度进行不断完善,确保落实工作责任。并要定期组织试点培训班,打造一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试点示范工程,发挥以点带面的积极作用,有序推动水利工程高效管理与运行。

4.7 制定应急预案,完善风险评估系统

水利工程的标准化管理建设需要有关部门强化管理意识,结合实际情况和以往经验制定应急预案,保障工程的安全系数。水利工程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还需要建立预警系统,应对由突发自然因素造成的事故。另外,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还应加强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质量的控制,并要完善风险评估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气候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保证项目施工效果。

4.8 提升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水平

水利工程管理应满足当下现代化管理需求,注重以水利信息化为主。比如,可以应用雨水情遥测系统提高抢险救灾的效率,运用大坝渗流监测系统迅速掌握坝体渗流态势,运用雷达探测系统监管水库大坝水面以及通过防汛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掌握监控区域的信息,这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均能促进水利工程运行的标准化管理、科学化发展。

5 结语

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效,对推动我国水利事业长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建立还需要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构建一个相关且统一的现代化水利设施,从而全方位掌握水利工程运行状况,为实现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提供指导性建议。

猜你喜欢

标准化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标准化简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小型无人机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的研究
水利工程合同管理在控制工程造价中的作用
水利工程监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