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酸寒清大热理论治疗难治性口腔黏膜炎医案报道

2022-12-31尤海玲彭昭文叶菁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肿瘤康复中心广东深圳587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黏膜炎溃疡面放化疗

★ 尤海玲 彭昭文 叶菁(.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肿瘤康复中心 广东 深圳587;.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放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往往伴随着口腔黏膜炎这一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研究发现至少30%~4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后5~10 d出现口腔黏膜炎[1-2],在 7~10 d后达到峰值[3]。口腔黏膜炎并发的口腔溃疡、疼痛会导致患者进食困难及交流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从不同角度辨证治疗此类患者,大都以酸甘化阴、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原则[4-6]。本课题组以“酸寒清大热”为治则,运用古方地榆散加味组方漱口治疗放化疗相关性口腔黏膜炎及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医案

1.1 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后

患者陈某,2018年12月25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确诊胰腺恶性肿瘤,行动脉灌注化疗吉西他滨+华蟾素,口服希罗达,第8天患者口腔多处溃疡,疼痛,张口困难,舌质红、苔薄腻,脉细缓。予加味地榆散浓煎100 mL漱口,第2天患者疼痛完全缓解,继续漱口7 d并内服,完成口服卡培他滨疗程,第二疗程口腔溃疡复发,运用该方漱口、内服,仍然获效,后续疗程口腔黏膜炎未再复发,完成了后续多程化疗治疗。

1.2 鼻咽癌放疗后

患者邓某,2019年5月确诊鼻咽癌后在深圳市肿瘤医院行放射治疗后,爆发口腔黏膜炎,无法进食,留置胃管,现代医学处理后未完全缓解,带胃管来我院就诊。自诉口腔烧灼样疼痛,进食困难,症见面红耳赤、口腔黏膜多处溃疡、充血红肿,舌鲜红、无苔,脉细数,入院后予加味地榆散浓煎100 mL漱口,每天3次,每次15 min,隔日,患者口腔疼痛缓解可入睡,5剂后疼痛完全缓解,口腔黏膜溃疡面完全愈合。

1.3 下咽癌放疗后

患者陈某,2019年7月确诊下咽癌,在深圳市肿瘤医院行放射治疗后,爆发口腔黏膜炎无法进食,对症支持治疗后未缓解,寻求中医治疗。症见:张口吞咽困难,吐字不清,颧骨以下至喉结处皮肤红肿,伸舌不能,舌尖红、舌面溃疡无苔,脉细数。入院后予对症支持,配合加味地榆散浓煎100 mL,漱口,每天3次,每次15 min,2剂后疼痛缓解,3剂后可进食,5剂后溃疡面完全愈合。

1.4 鼻咽癌化疗后

患者郑某,2019年10月在中山大学确诊鼻咽癌Ⅲ期,行顺铂加5-氟尿嘧啶化疗,化疗后爆发口腔黏膜炎,口腔多处溃疡,疼痛难忍,张口困难,吐字不清,进食困难,予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消炎对症处理后缓解不明显;中医四诊,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牙龈黏膜多处溃疡。予加味地榆散浓煎100 mL漱口,每天3次,每次15 min,5 d后疼痛完全缓解,溃疡愈合大半,可以进流食,带该方5剂出院巩固疗效。

1.5 肺癌靶向治疗后

患者陈某,女,55岁,2020年5月就诊,患者反复咳嗽半年加重半月伴咯血。入院后病理确诊:腺癌。进一步行基因检测提示EGFR突变,予吉非替尼口服后出现口腔溃疡,进食困难,疼痛难忍,夜间不能入睡,体重下降明显,舌质红、苔薄,脉细数。予加味地榆散浓煎100 mL漱口,每天3次,每次15 min,2剂后疼痛完全缓解,溃疡愈合大半,可以进流食,5剂后口腔黏膜炎完全愈合。

1.6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患者陈某,男,35岁,因反复口腔溃疡就诊。症见:口腔黏膜多出溃疡,舌红、苔薄黄,脉滑数,运用加味地榆散浓煎100 mL漱口,每天3次,每次15 min。当天疼痛即缓解大半,3剂后溃疡面基本愈合。

2 讨论

口腔黏膜炎及溃疡属中医的“口疮”“鹅口疮”范畴,其根本病机在于全身气阴不足,局部热入营血。根据《黄帝内经》中“诸痛痒疮,皆属于火”理论,运用山西已故名老中医靳文清提出的“酸寒清大热法”[7],予加味地榆散漱口,临床疗效显著。酸寒清大热理论是靳文清根据多年治疗高热的临床经验及前贤医案医话,在“治热不用酸寒,犹救火不用水”理论的指导下,首倡“酸寒清大热”,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顽固性高热患者,效果甚佳。靳老认为:“窃以为酸寒之品与辛凉或苦寒药物某些成分,一经溶解混合,在质的方面起了特殊变化,强有力地作用于致病因子,或调整集体抗病能力,产生了巨大的医疗功效”,明确其代表药物主要是犀牛角、乌梅、马齿苋等。

地榆散出自《太平圣惠方》卷十三,由地榆、黄连、犀牛角、茜根、黄芩,黄连、栀子仁等组成,主治“伤寒,日晚即壮热腹痛,便利脓血”。说明该方可以治疗肠道黏膜热毒蕴结所致的血痢。临床上,以此方为基础创立的加味地榆散用于治疗各种顽固性口腔黏膜炎亦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组方为地榆30 g、马齿苋20 g、乌梅15 g、黄连5 g、茜根 15 g、连翘 20 g、银花20 g、灵芝 30 g、生甘草 15 g、生石膏30 g、蒲公英30 g等,方中,地榆性味“酸,甘,寒”,寒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酸主收敛”有助于溃疡面愈合为君药,与“酸寒清大热”的理论相符。马齿苋、乌梅酸寒清热,可加强地榆酸寒清热之效,为臣药。灵芝、生甘草补益气阴、扶正去邪,且生甘草有清热解毒之效,有利于促进局部溃疡愈合;连翘、银花透热转气,可消除局部热入营血之毒;生石膏可清热生肌;蒲公英清热解毒,为疮家圣药,借用于此处,有利于消除口腔局部的有害细菌,有助于口腔黏膜溃疡愈合,为佐药。黄连、茜根清热凉血,为使药。本方据古法组方,思路严密,药物性味配伍得当,无大毒药物,使用本方漱口,病人反馈有回甘味,容易接受。临床观察发现口腔黏膜炎溃疡面愈合时间快,一般3~5 d即可愈合,反复使用仍然有效,不易耐药,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了治疗期间白蛋白、抗生素等的频次使用,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值得加以推广。

本课题组下一步将扩大样本量深入观察该方治疗放化疗、口服靶向药等引起的相关性口腔黏膜炎以及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疗效,通过实验探讨该方漱口对口腔局部微环境的作用机制,明确该方治疗放化疗后口腔黏膜炎以及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内在机制,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黏膜炎溃疡面放化疗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康复新联合蒙脱石散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
集束化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及张口受限的影响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中的效果
蒙脱石散可治口疮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手术前后放化疗的疗效对比
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