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项目驱动模式在服装款式设计课程中的教学改革及探索
2022-12-30苏源韦雪婷
苏源,韦雪婷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0)
服装款式设计是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核心课程。“它是服装设计特有的语言,不仅起到了以图代文、精准传达设计者意图的作用,而且经常用来指导生产与制作”[1],对于培养兼备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服装设计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本项目围绕“为广西民族博物馆讲解员设计一件既符合工作要求又能展现民族文化自信的连衣裙”这一任务,以真实企业项目的工作过程为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的最新总结,并将“服务群众这一职业道德”列为主要内容,以“大国工匠精神”“民族文化自信”“民族大团结”“可持续发展理念”课程思政要义的融入为支撑;通过自建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形成了线上线下“同上一堂课”的新型教学实践体系,取得了显著的开放式教学成果。同时,构建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小组协作等教学方法,解决了民族风格连衣裙设计的项目解读、民族风格连衣裙款式细节设计、民族风格连衣裙款式设计实训、民族风格连衣裙作品展示与赏析的教学重点,突破民族风格连衣裙款式设计方法的教学难点,从而有效达成了培养服装设计师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
1 课程整体设计
本课程由五个教学项目组成,如图1。项目一着重介绍服装设计构成基础理论知识,项目二介绍服装的廓形设计,项目三介绍服装的内部构成细节设计,项目四和项目五以服装款式图的整体绘制练习为主,所不同的是项目五融入了职业服、礼服和创意服装设计的实战教学,使学生练习不那么的枯燥,提前构建了从设计线稿到服装整体设计之路。
图1 服装款式设计教学内容实施总览
1.1 教学重难点
1.1.1 教学策略
“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出发点。中学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中学生为出发点。以中学生为出发点,就是以中学生作为人的成长需要为出发点”[3]。因此在中职教学中,我们根据中职学生这一阶段特有的属性,引入项目要求与真实的企业项目工作结合,以帮助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如项目五任务一中就构建了以“为民族博物馆设计讲解员服装”为主题项目设计,帮助学生理解设计风格与实际服装面料的配套及民族文化内涵的象征等比较抽象的概念。
依托数字化平台“职教云”,构建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模式,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点,帮助学生在课程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开展学习。数字化平台“职教云”教学、视频等多种形式可以有效的突破重难点。如使用“职教云”平台发布课前预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前学习,让学生懂得自己找出问题,到课堂上再使用“职教云”平台的投票、评论等功能提高课堂热度,并可看到学生的学习实时数据,对教学的开展百利而无一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构建师生双向评价模式,做好自我诊改,自评互评,坚持见解,分享经验教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教师积极开展课后反思,提升教学成效。线上线下双向评价,丰富学习形式,提升学习兴趣。线下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作品欣赏和评价的标准,引导学生到线上互相观摩作业,并展开讨论,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直观的刺激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任务驱动小组协作设计多个任务,涵盖所学知识点,以小组为单位,探究策略,合理分工合作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教学,教学过程清晰、简洁、明了,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学习过程开心快乐,自主学习欲望强烈。
1.1.2 教学方法
本教学设计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为主要教学设计手段,借助信息化手段,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探究教师辅助加以引导,完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同时加强德育渗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思政导向,将“服务群众”这一职业道德内容主要内容,以及“大国工匠精神”“民族文化自信”“民族大团结”“可持续发展理念”等在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小课堂,使思政不再是枯燥的念书、讲大道理,将各种时事结合服装学习进行深度融入学习,学生更能接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职业精神,以及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教学设计采用模块教学方法,分为四大模块。一是基础理论部分,解析项目任务,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到真实的企业项目合作中,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二是设计模块,采用游戏抢答的方法,一次性安排五种基本领型、廓形,让学生现场作答,调动学生积极性,变枯燥理论知识讲解为学生自主识别归类,学生参与度高、有兴趣。三是实践模块,把服装款式设计融入实训教学,让绘图制作不再乏味,“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学生平时的废料用到课堂上来,让理论指导实践应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四是展示与赏析,分别采用软件现场修改教师指导和分享展示环节,加深对项目评价标准的印象,变枯燥理论为实践体验。
2 教学实施成效
2.1 教学成效
2.1.1 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我们在服装设计与工艺2020 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20 名同学,填写关于服装款式设计课程中《特殊材质服装绘制》这一讲的学习情况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服装款式设计课程《特殊材质服装绘制》这一讲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对于教师的课堂讲解、示范和教学方式等情况,学生都不够满意,学习兴趣也不够浓厚。经分析讨论,发现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理论环节多,实践环节不足。服装款式设计课程的教学,主要围绕服装廓形、零部件和服装材质等理论知识进行课堂讲解,教学过程不够生动形象。
其次,重复练习线稿,学生感觉枯燥。本课程横跨中职一年的上下学期,跨度长,内容相对集中,以服装的廓形、线稿设计为主要教学内容,对于动手能力稍差点学生而言如果缺少新鲜内容的刺激,他们对学习会逐渐失去兴趣。因此根据2020 级学生的学习反馈,我们引入项目实战,让学生带着所学知识进入实际工作过程中,围绕甲方工作对接并实施的参与感,让学生有了实实在在的沉浸式体验。
最后,思政内容与课程内容有脱节,融入感不强。思政教学没有进行系统的专门的设计,导致学生吸收效果不佳,因此在2020 级课程教学中对思政教学进行顶层设计,再由任课教师团队根据自己的授课内容进行思政内容设计,例如,《民族风格连衣裙设计的项目解读》中,教师将“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民族团结意识”渗透到企业实际项目中,学生理解起来不再是空洞的概念,看到的是具体的要求和实施环节。具体成效如图2。
图2 2020 级学生对服装款式设计课程《民族风格连衣裙的廓形与细节设计》一讲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从图2 可以看出,在实施教学改革后的服装款式设计课程《民族风格连衣裙的廓形与细节设计》一讲中,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实践教学方式的效果,学生普遍都表示感到满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充分,并对设计技巧的表现手法掌握得更加娴熟,作业完成情况都比较理想,学习兴趣也较浓厚。
2.1.2 思政入课堂,让作品和设计态度有思想、有正确价值观
“服装是人们心理活动外现的载体之一,同人类文明的进程相伴,在每个历史时期都反映着人们的物质需要和心理追求”[4],如何把思政与课程融合又能让学生不留痕迹的接受,再能通过课程引发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的思考一直是我们在课程中思考和平衡的点。在本课程中,我们的思政贯彻的是“铸牢命运共同体,荣民族团结守太平边疆”,通过不同的课程项目和实践内容中去探索广西民族服饰和民族边疆安定团结之间的渊源;通过课程把民族文化自信融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真实的项目工作过程设计了解设计项目背后的内涵、历史;通过设计实践把对民族团结和对民族的热爱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在课程教学中紧紧围绕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课程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学民族、懂民族,关注历史、关心时事,通过授课不断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
2.2 特色创新
2.2.1 数字化课堂与传统课堂能进行有机结合,发挥线上线下课程各种的教学优势,极大提高课程授课质量
线下教学师生面对面交流面对面指导,能对学生产生直接、有效的教学刺激和实践教学的指导;线上教学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例如把课前预习和课堂部分学生评价功能放到线上进行,手机、电脑的使用与课堂教学既能进一步融合,又能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发挥手机、电脑的使用价值,将手机、电脑的使用转化为学习生产力,让手机、电脑成为辅佐作业和学习的好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有事物都兼具“善、恶”两面,不能拒绝时代的产物,那么我们就应该让它发挥其所能发挥的正面价值,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电子产品,让它们成为学习的生产力。
2.2.2 通过“职教云”平台的话题、弹幕及调查问卷,师生开启“课程社交”
“职教云”的进入端口可从网页、微信中直接进入,无需额外安装App 即可使用,学生的手机容量有限,可以不被轻易卸载,有浏览器即可保持学生对课程模块使用的粘度。在上课过程中使用话题、弹幕讨论功能并对学生进行评论的引导,引导学生在评价他人作品时如何根据作业标准和要求展开评论,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网络理性发言引导,引导学生的正确社会观。传统课堂中学生开展的课堂讨论常常不能被及时记录,很多有意思的、值得展开探讨的话题转瞬即逝,通过“职教云”的作业展示和评价作业功能实现学生互评,并引导学生良性发言,也能对自己的思维方式方法有所启发,“课程社交”的目的即可达成。
3 教学反思
(1)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第一、线上课程资源还不够丰富;第二、师生双向评价方面有部分项目和内容没有落实到位;第三、在教学设计上,有些项目的统一性、连贯性不强。
(2)相对应的补救措施:针对第一点,购入更多数字资源,以丰富教学资源库;针对第二点,教学团队安排专人负责监督人员执行双向评价机制,以确保“课程社交的正常开展”;针对第三点,坚持集中备课,并提前做好预层设计,团队负责人做好教学设计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