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数字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创新研究
2022-12-30赵婉丽
赵婉丽,张 怡
(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互联网等电子技术的普及让各行各业的联系更紧密,数字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正逐步渗透至各行业,生产、销售、融资等环节都可以看到电子技术的应用,数字产业再次面临转型和升级[1]。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中国各地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35.8万亿元,同比增长36.2%;产业数字化增加值为28.8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9.0%,其中服务业、工业、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7.8%、19.5%和8.2%,数字技术正在深入推进。相较于工业和服务业,农业数字经济增长缓慢,仍处于数字化水平较低的位置。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出,数字乡村是伴随着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也是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表现。但目前农村数字化存在较大的空缺,互联网与农户的联系仅存在于日常的娱乐活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专业化的数字技术并没有广泛应用到实际的操作和学习中,因此“数字化+农户”的发展空间较大。
2012—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关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问题,2017年《“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中对新型职业农民作出了明确定义,即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目前,农村劳动力短缺、农户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生产效率低仍然制约着农村的发展,“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也得到较大关注。新型职业农民是高素质、高水平、新思想的队伍,是城市快速发展与乡村慢节奏连接的纽带,培育和壮大新型职业农民可满足新时代对农民身份的新要求,也为建设数字乡村提供全面化人才。
1 文献综述
1.1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世界各国农业发展都趋于现代化,现代农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但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土地流转缓慢等因素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2]。传统农业追求精耕细作、集约利用资源,而现代农业属于综合型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将传统与现代有效融合,实现“1+1>2”[3,4]。目前中国土地流转制度逐渐完善,但仍然存在土地流转工作认识不足、操作不规范、缺少政策保障以及农民思想排斥等问题,导致土地闲置、劳动力外流[5,6],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1.2 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化
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不只是身份的转变,更是生活习惯、社会经济地位以及思想文化等全方面的转变。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的问题,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效率、农村人口结构和农民受教育程度。首先,中国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是美国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1%,是世界平均效率的64%,差距明显[7]。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经营风险加大以及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共同导致了农业生产效率低,部分农户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无法参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8]。其次,中国农村总人口不断减少,永久居民的比例逐渐降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大量土地闲置,导致农村人口年龄、性别和质量结构发展不平衡[9-11]。最后,由于传统农民小农思想以及文化素质基础偏弱[8,12],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较难开展,效果也难以保障[13]。
1.3 数字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创新
创新数字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对农村农业的数字建设至关重要。首先,智慧农业的发展需要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而新技术的最终应用又回归到农业中,因此技术的推广决定着智慧农业的发展,通过教育和培训数字化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最大力度达到技术推广的目的。其次,培育新型数字职业农民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通过互联网“线上+线下”培育模式精准掌握农户的基本情况,精确调整工作安排,构建政府、企业、学校和农民互相交流的培育平台,加快农村精准扶贫的速度[14,15]。
2 新型职业农民转换分析
2.1 传统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经济因素对比
由表1可知,传统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在经济方面仍存在差距。首先,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前要有一定的资金储备,资金的多少决定了农业生产规模大小、原料品质好坏以及技术水平高低等方面。传统农民满足于自给自足,较少租用他人土地以扩大种植面积。在农忙期间,传统农民更倾向于寻求亲戚朋友帮助,不存在租用外部劳动力的情况;在机械设备方面,传统农民普遍使用较为原始的耕作工具,对于半自动化的机械设备认知度较低,资金投入较少。新型职业农民一般选择租赁土地扩大耕种面积,形成规模化生产,增加产出;使用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的现代机械设备,雇佣劳动力,加快工作速度,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对农业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大。
表1 经济因素对比分析
其次,面对资金问题,传统农民将周围的亲戚朋友作为借款对象,没有利息的负担,但借到的资金数量有限,难以促成规模化生产,另外借出的资金回收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而新型职业农民会选择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和农村发展银行等农村金融服务机构[16]作为借贷首选目标,借贷流程方便快捷,政府也为农民借贷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通过更加安全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获得资金,实现生产规模化。
在生活质量方面,传统农民受自给自足的影响,不会主动扩大现有的生产规模,农业的产物基本满足家庭的日常消费,只有小部分出售到附近的市场或小商贩,销售方式较为单一,因此传统农民收入较低,生活质量远落后于城市。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扩大种养规模,采用现代化技术促进农业产出的提高。新型职业农民不再局限于就近出售农产品,而是采取多样化的销售方式,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经济收入。
最后,针对市场的了解程度,二者也有较为明显的不同。传统农民的农产品主要用于满足日常的饮食,只有少部分用于销售,市场消费的变化对传统农民影响不大,传统农民也不会因为市场价格的变动更换生产品种。从新型职业农民的角度出发,如果某一年某作物的价格浮动较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新型职业农民会选择增产或减产来保证农业收入,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必须了解市场的波动,及时作出调整。
2.2 传统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因素对比
在教育培育对象的选择方面,传统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文化素质水平不高,部分农村出现以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为主的空巢村,有关农业的教育培训接受较慢。由表2可知,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育对象是全国范围内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并符合相应条件的青壮年,如专业种养大户、农业经理人、返乡下乡涉农创业者等都可以通过“云上智农”报名学习。另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较高,有效保障了培训效率。
表2 教育培训因素对比分析
在培育方式和内容方面,传统农民参与培训的数量较少,没有专门的培训教室,授课条件较差,培育方式单一化、模式化,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较差[17]。培训基本围绕宣传化肥农药或者农机具等内容展开,忽视农民真正的需求,针对性较差。新型职业农民拥有更多样化、丰富化的培育方式,以田间教学或“校园+田间”为主,线上线下联合教学,把空闲时间的利用率最大化;培训内容涉及生产、服务、经营等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培训内容,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也为现代农业的发展积累更多专业化的人才。
2.3 传统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科学技术因素对比
针对农业生产品种的选择,传统农民一般依靠多年积累的经验进行筛选,选种大多集中在附近的市场,每年选择的品种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且不会轻易尝试新品种。但新型职业农民更懂得变通,愿意尝试新品种。选种地点也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而改变,不再局限于附近的市场或小商贩,而是通过网络更大范围更科学地选取农业生产品种,提高产品的质量。
传统农民在耕作过程中,容易忽视可持续发展,对环境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在生产过程中,传统农民没有考虑土地的承受能力,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过度使用化肥农药污染空气水源,作物需要的营养物质以及光照水分等因素全部依靠其积累的经验进行判断分析,误差性较大,产量得不到保障。在农机具使用方面,传统农业以铁犁牛耕为特点,人力畜力为主要的动力,现代生产设备较少[18]。现代农业种养模式提倡循环利用资源,如稻田养鱼、秸秆还田、间作种植等方式大大降低了资源的浪费,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种养方式也融合了生物、信息和基因等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种养代替经验种养,使农民收入增加。新型职业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普遍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滴水灌溉等现代化的技术,合理利用土壤肥力,科学提高农业产量。对于农机具的使用,新型职业农民主要采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的现代机械设备,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表3)。
表3 科学技术因素对比分析
2.4 传统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思想因素对比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民被认为是生活在农村、收入低、素质较差的群体,他们是贫穷身份的象征,而不是体面职业的代表[19]。在这种背景下,一代代的农村居民把脱离农民身份作为奋斗的目标。但随着“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口号的提出,农民正式成为一种职业,其社会经济地位得到提高,针对农村发展的优惠政策也为农民提供便利,有技术、有经验的专业人才可以主动参与到农业的生产中,现代农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土地是农民精神和物质上的依托,农村居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传统农民依靠土地生存,对土地有很强的依赖性(表4)。当传统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会引发一系列有关生活、家庭和社会关系等问题,从而选择开垦荒地或者进城应聘体力劳动,就业范围狭窄。新型职业农民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理念,文化素质较高,能在较短时间内接纳新事物,并且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涉及生产、服务和经营等方面,不再局限于从事土地耕种,就业范围相对较广。
表4 思想因素对比分析
传统农民在耕种期间缺乏现代的机器设备,也没有科学化的种养技术,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此外,传统农民小农思想固化,满足于自给自足,很少去关注农业政策。同时传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通信不发达,农民获得信息的途径有限,信息传播延迟,造成农民缺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现代农村通信便捷,网络覆盖率大大提高,农民可以多方面获得最新的政策信息,打破了信息传递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扩宽了农民的信息渠道。近几年农民的经济社会地位逐渐提高,农业优惠政策不断完善,政府的大力宣传为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奠定了基础,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民提供了保障,农民的政策参与度也逐渐提高。
2.5 新型职业农民转换总结分析
综上所述,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换不仅是身份的转变,也是社会经济地位、科学技术水平、思想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变。传统农民思想保守,土地是惟一的生计来源,再加上传统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因素,造成农村与城市脱节,农村发展缓慢。但随着“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提出以及农民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农民的主人翁意识逐渐增强,更多农民参与到现代农业的建设中。相比于传统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拥有更丰富的教育培训资源、更科学化的技术设备、更专业的生产方案,正慢慢成长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力量。
3 数字化新型职业农民模式创新
3.1 “分类式”培育对象与传统培育对象对比
在培育对象的选择方面,“阳晨”培育模式侧重于阳晨集团的一线员工、阳晨生猪产业联盟的内部成员和当地从事养猪行业并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限制要求较多,难以满足其他农业产业农民的需求;“西农”培育模式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有意愿从事农业创业的大学生以及高级职称农技技术人员、村干部等农业发展带头人、高级型农业人才为主,培育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较高,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较强。“四位一体”的培育对象集中在种植规模大、学习意愿强、文化程度较高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合作社骨干成员,培育范围较全面,为未来农业发展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难题,但尚未开展对服务型和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
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提高了新型职业农民选拔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表5)。首先,全国范围内有意愿从事农业的人都可以通过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或“云上智农”进行网上报名;其次,系统会整合报名信息,分类处理适合生产、服务、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人员,培育对象逐渐趋于全面化;最后,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提高培育前期的效率。
表5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对比
3.2 “多元化”培育主体与传统培育主体对比
早期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主体比较单一,通常由政府、学院或企业单独提供服务,很少出现某2个或3个联合培育,因此早期培育工作效果较差。“阳晨”模式主要是基于阳晨集团形成产业联盟,该模式的培育主体以企业、农广校、政府为主,由阳晨集团牵头,将政府与龙头企业紧密联系起来。“西农”模式则以学校为主体采用“一主多元”“政校共建”“校企联动”的合作方式。“四位一体”模式依托河南省温县的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田间学校和当地的培训机构共同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激发龙头企业的培训积极性,发挥企业本身的技术、人才和产业优势。
网络的发展打破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有利于整合各种有利资源,共同打造数字乡村,壮大数字化新型职业农民的队伍。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培育主体逐渐多元化,政府、企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各司其职,依靠网络紧密连接(表6)。政府提供优惠政策,鼓励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参与培训;企业为其提供实践场地和相应就业岗位;学校和培训机构专门负责学生的理论实践指导,传授专业化的知识技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电子技术成功实现农民、学校、农广校、企业、政府等主体互相联系,紧密发展,共同促进现代化农业农村的发展。
表6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及主体
3.3 “互联网+”培育方式与传统培育方式对比
“阳晨”模式以规模养殖场作为产业联盟的终端,实现龙头企业与规模养殖场强弱联合,由阳晨集团进行“五统一”管理的运作模式,实现规避风险、互利共赢的目标。“西农”模式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陕西职业农民培训学院,对各级各类农民进行培训;其次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测试示范站,进行当地特色产业链试验;最后建立农民发展学院,解决农民培训过程中的问题。“四位一体”模式尝试与扶贫产业、种子产业和龙头公司基地结合,强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内容,以农民真正需求为主开展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并培养农民关于农业的法律、金融、品牌意识。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见证者,农村现代化是农民的现代化,要实现数字化农村,首先必须增强数字化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企业和学校逐渐趋于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理念,互联网、云计算等电子技术可以模拟现实的气候及土壤条件,打造1∶1还原的生产环境,方便学生虚拟操作练习,提高实践能力(表7)。“互联网+”培育方式方便师生及时沟通交流,甚至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有利于提高培训效率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表7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及方式
3.4 数字化新型职业农民模式创新总结分析
综上所述,原有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只适合某一地区或某一时间段。随着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不断扩大,更多的专业化人才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中,由分散到集中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不仅局限于生产型人才,同时也需要服务型和经营型人才的加入,农民正逐渐转变为一个完整的职业,需要培育模式的创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方向,网络的方便快捷提高了培训效率,虚拟课堂的应用缩短了实践过程中不必要的空闲时间,跟踪反馈机制的建立增强了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互联网也将政府、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以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加快现代农村地区的发展。
4 “互联网+分类式多元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互联网发展显著缩小了居民文化消费差距,刺激农村居民提高文化消费水平,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数字技术逐渐融入到农业的相关产业,作为农村发展的主要参与者,新型职业农民必须紧跟农业发展潮流,学习各项数字技术的应用。
一方面,“互联网+分类式多元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将互联网作为媒介,连接政府、企业、学校等培育主体与新型职业农民,打破现实与虚拟的界限,调节理论与实践的空缺,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加快打造数字乡村。首先,将报名参加中国农村远程教育或“云上智农”的人员进行筛选分类,判断报名者是否有意愿从事生产、服务或经营管理工作,方便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专项培训。其次,利用互联网打造政府、企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的沟通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支持作用,鼓励新型职业农民积极报名学习,调整学校与企业的连接。另一方面,学校与企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真正需求,提供相应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开设虚拟课堂,真实还原生产过程或服务经营环节,方便学生操作练习。最后,应加强培育工作的跟踪反馈评价机制,冲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方便新型职业农民及时反馈学习和实际操作情况。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寻找适合的外出学习和参观机会,与全国各地优秀的新型职业农民交流探讨,提高培育的效率,促进数字乡村的建设,加快现代化农业农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