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绩效及生存成本结构优化对策
——以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和日镇和日村为例

2022-12-30程嘉祥王丹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户数汉语言比重

程嘉祥 王丹

一、和日村精准扶贫及生存成本基础

和日村是一个以“石雕”艺术闻名的行政村,位于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和日镇东面。据统计数据分析可知其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构成以藏族为主

2013年,和日村贫困人口中藏族人口占贫困人口的99.63%,2020年占比为99.73%。

(二)汉语言能力制约精准扶贫的成效

2013年,会讲普通话的人数为零。2020年有了突破,会讲普通话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93%,呈现上升态势。

(三)掌握技能的劳动力比重低

2013年,技能劳动力占贫困人口的3.68%,缺技术致贫户占52.75%。2020年,缺技术致贫户所占比重为15.53%。

(四)持证残疾人数影响劳动力人数比重

2013年,持证残疾人数占贫困人数的10.66%,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数占比为1.47%,而无劳动能力的人数占比为55.88%。2020年,持证残疾人数占贫困人数的7.18%,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数占比为1.06%,而无劳动能力的人数占比为47.61%。因残致贫户数占比为17.48%,因病致贫户数占比为2.91%,缺劳动力致贫户数占比为11.65%。

(五)资本积累有限,影响产业规模化发展

2013年,缺资金致贫户数占贫困户的48.35%。2020年,缺资金致贫户数占比为18.45%,虽然这个比重在下降,但是支撑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

(六)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经济收入高度依赖畜牧产业

2013年至2020年,仅就家庭所用燃料而言,所用燃料主要来源于干畜粪,使用干畜粪的户数为100%。对畜牧业的依赖程度高,也可推算出其燃料成本非常低。和日村贫困人口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决定了致贫原因的结构性差异。

二、和日村致贫原因结构性差异及扶贫绩效

(一)和日村致贫原因结构性特征

和日村贫困人口基本特征决定了致贫原因的类型,归纳其类型,主要集中在病和残、缺土地、缺技术、缺劳动力和缺资金诸多方面。致贫原因的结构性差异特征为:

1.缺乏生产要素是致贫的主要因素

其中,缺土地一直占有较大比重,从2013年到2020年,这个比重保持着上升的态势。2013年,因缺土地致贫的户数占贫困总户数的16.48%。2020年,这个比重为33.99%。2013年,因缺技术致贫的户数占贫困户数的52.75%,2020年占15.53%。2013年,缺劳动力致贫的户数占比为35.16%,2020年为11.65%。随着精准扶贫的实施,缺技术和缺劳动力致贫的状况不断得到扭转。由于劳动力缺乏且劳动技能缺乏,导致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补助和合作社分红。目前,劳动力和技能缺乏的现状得到改变,但是资本积累短缺,难以形成新的产业引擎。2013年,资金缺乏而致贫的户数占贫困户的比重为48.35%,2020年比重为18.45%。虽然比重大幅度下降,但是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导致比重难以从根本上改善。2013年至2020年,因为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致贫的户数比重都很低,在1%左右。

2.因病致贫的比重一直比较高

部分家庭因有病人需长期服药或就医,这就增加了家庭的支出,加重了生活负担,这也是致贫重要原因。2013年,因病致贫的户数占总户数的比重为12.09%,2020年为2.91%,比重在下降。但受长年累月放牧为生的模式所依赖的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不仅因病致贫的影响因素占据一定的比重,而且因残致贫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其比重在20%左右。

(二)和日村精准扶贫措施及其绩效

根据上述致贫原因,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帮扶贫困户。这个过程,也是精准扶贫成效产生的过程。2013年至2020年,和日村享受健康扶贫措施、综合保障性措施的贫困户各占贫困户总数的100%。2013年,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占46.16%,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占45.7%,特困供养的占8.14%。此外,享受产业扶贫措施的贫困户占94.17%,享受龙头企业带动扶贫措施的占100%。通过享受就业扶贫措施的贫困户占70.87%,务工的占100%。提高就业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育普及率和教育质量,为弥补贫困人口的教育缺口,政府以教育扶贫的措施实施精准扶贫。享受教育扶贫措施的贫困户占54.37%,享受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贴的占43.81%,助学贷款的占8.57%,享受助学金等学生资助的占40%,其他教育补贴的占7.62%。

为了拓宽家庭收入渠道,2013年,39.81%的贫困户以享受公益性岗位获取稳定收入,以满足生存成本支出。其中,护林员岗位占8.89%,护草员岗位占91.11%。2016年,危房改造个数占67.61%。2017年,危房改造个数占4.23%。2018年,危房改造个数占28.17%。和日村于2017年9月以集中安置的方式实行易地搬迁措施,2018年全村实现脱贫。村民表示安置点方便孩子上学,老人安享生活。同时,金融扶贫、入户路改造、解决安全饮水和卫生厕所改造等都是扶贫的精准措施。

由上可知,和日村贫困人口基本特征决定了致贫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也因此决定了收入与生存成本的结构性差异特征,决定了收入弥补生存成本的能力和困境,这为优化收支结构,衔接乡村振兴路径、提升其绩效提供了依据。

三、和日村生存成本结构性差异特征及困境

(一)和日村贫困户收入的结构性差异特征

与村干部访谈可知,和日村贫困户家庭收入一年基本在4-6万元。一般收入来源归纳为,第一部分是政府补贴,包括草场补贴、低保补助、烤火费、参合费、疫情防控期间补助和养老金等。60岁以上开始可领取养老金,70岁以上开始领取高龄补贴。第二部分是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收入,护林员每年收入约10000元/人。第三部分是分红收入,包括到户产业分红和合作社分红。第四部分是打工收入,个人打工收入取决于打工的时长和打工的形式,有的家庭外出打工收入一年在10000元左右,但有的家庭几乎没有劳动力外出打工,也就不能获得相关收入。

和日村贫困户收入的结构性特征:

1.和日村的总人数以2016年为节点,人均年收入稳中有增

人均年收入由人均生产经营性收入、人均务工收入、人均财产性收入和人均转移性收入构成。人均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从2017年起出现稳中有降的趋势。但是,2019年和2020年有所回升。

2.人均务工收入出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

2013年人均务工收入占人均年收入的比重为4.07%,2017年提高到38.47%,到2020年保持稳定。人均纯收入2017年是2013年的2.98倍,2020年为2013年的6.09倍。

(二)和日村贫困户生存成本的结构性特征

生产经营性支出2017年前大于2017年之后的支出,并且人均生产经营性支出大于人均生产经营性收入。而2017年后人均生产经营性支出金额几乎没有发生,人均生产经营性收入大于支出。和日村家庭生存成本支出,一般家庭每户一年大概在2万至5万。走访的家庭中,日常食物开支占总支出的66%左右。其中,购买牛羊肉的支出占比最大,占总支出的33%左右。其次花费较多的是酥油。蔬菜水果的支出最少,仅占总支出的1%左右,当然各家庭中存在结构性差异。由此看出,在和日村村民的饮食习惯中以牛羊肉为主,酥油次之,较少食用蔬菜水果。除此之外,占支出比重较大的是日常所需的燃料和衣物。花费最少的是日常生活用品,支出总额仅占总支出的1%左右。

(三)和日村贫困户生存成本支出结构的困境

和日村开办了和日石雕艺术有限公司,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投资搭建藏戏台,投资建设生态移民点。和日村在村支部的带领下,发展和日村的经济。但是,从收支数据分析呈以下特点:

1.贫困户收不抵支,增收困难

和日村贫困人口收入来源主要是政府补助和合作社分红,靠贫困户自身获得收入比较困难。为此,贫困户自身的收入难以满足生存成本的支出需要。由于贫困人口文化水平较低、自我谋生发展能力低,加之产业单一,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2.和日村产业发展受限,经济发展缓慢

专业合作社带动不够明显。

3.缺少原始积累,传统的思维模式对禀赋资源的认识不够

依靠当地产业满足就业需求存在困境,走出去参与市场竞争却受制于汉语言能力弱甚至没有汉语言能力的现实困境。如何在脱贫之后对接乡村振兴进一步优化生存成本结构,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挖掘拓展禀赋资源,提升自我发展的产业能力,应加以深入研究。

四、提升绩效生存成本优化对策

由上可知,优化生存成本是以优化收入来源为基础的,提升精准扶贫绩效是优化收入来源的途径,优化生存成本意味着改变生活的支出结构及其生存习惯,这是生计模式转型的要求和结果。这将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进步,也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但是,从传统生计模式向现代城镇化生计模式转型过程中,生存成本结构特征反映出教育、语言、产业短缺。精准扶贫绩效提升的困境,也成为乡村振兴的困境,为此,提出对策是当务之急。

(一)重视强化教育,提高文化程度,改变劳动力知识结构,为生存能力和绩效提升提供知识基础

文化程度是制约精准扶贫绩效及其制约乡村振兴绩效的基础要素,应该制定针对这个区域教育扶贫及其绩效的政策,以弱化这一制约因素。根据年龄结构,提高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是可行的。结合目前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普及速度,为提高文化程度和提升学历提供了技术支持。加上国家对这些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力度的加大,高学历和高文化程度所产生的就业层级及其高收入的示范效应,为教育扶贫绩效提升提供了参照范本。目前,文化程度与就业和收入及其生存成本弥补能力的关系,逐步被贫困者所认识。观念的改变,为事实的接受和改变提供了思想准备,也为劳动力文化结构改变和绩效提升、生存成本的优化提供了知识和专业准备。

(二)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升语言能力

乡村旅游是流动中承载文化的产业,随着文化的市场化,为汉语言能力提升提供了平台和机会。汉语言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与市场的接轨程度及其在其中的就业能力和创收能力。该地区的贫困户承载的民族文化,在乡村旅游产业演绎的过程中生产力转化与汉语言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旅游产业在农牧区的延伸,人们使用和接触汉语言的机会也在增加,这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推广提供了条件。汉语言能力的提升,为自我造血功能的增强、走向市场、实现就业、嵌入城镇生活、改变生活习惯提供了语言条件。

(三)构建文化为核心的特色产业结构

和日村需要的就是基于禀赋资源,产业规模化,抵御市场风险。而和日村最大的禀赋资源是文化,基于目前的石雕产业,即便地处偏僻,结合实际延长产业链,与旅游产业相互嵌入,可增加经济附加值。为拓展收入途径、弥补生存成本提供条件。当然,打造产业链,振兴乡村,应该避免照搬照抄发达地区的产业模板,一定要基于禀赋资源,差异化产业。即便是旅游产业,也应该保持牧区特征,为市场竞争核心能力提升和生存成本优化提供经济基础。

猜你喜欢

户数汉语言比重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机构、外资“合力”加仓追捧逾百家公司筹码显著集中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日本2017年木建住宅开工54.5万余户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安州农商银行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