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2-12-30赵亮余艳艳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师资安徽省证书

赵亮,余艳艳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自2019年启动以来,教育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1+X证书试点工作做出了制度化安排。1+X证书试点工作开展3年来,安徽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无论是试点规模和院校的参与度,还是证书的普及率,都走在全国的前列。但通过2021年数据分析,安徽省1+X证书工作存在着中职、高职和本科院校参与度失衡,1+X证书级别中初级、中级与高级证书试点结构失衡以及考核费用偏高等问题,为促进这项制度在安徽省职业院校实施过程中行稳致远,就必须加强与完善1+X证书工作的制度设计,降低试点成本,提高参与度,改善结构性失衡问题。

一、安徽省X证书考核现状分析

(一)X证书培训规模分析

2021年安徽省共计202所中高职和本科院校参与了1+X证书制度试点,涉及217种、394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总核准培训规模11.49万人,试点规模居全国前列。

表1数据显示,全省419所中高职、本科院校,1+X证书试点院校数量为202所,其中本科院校16所,高职院校66所,中职学校120所,全省近一半院校参与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但从院校类型上来看,中职学校参与度为48.21%,高职院校参与度为88%,本科学校参与度为34.78%,在院校层级上,说明中职学校和本科学校对这项制度设计的重视程度不高。

表1 2021年安徽省X证书培训规模表

就在校生参与度来说,2021年全省在校生规模215.96万人,1+X证书培训规模11.49万人,整体参与度为5.32%;安徽省虽然试点规模达到了11.49万人,但在校生的参与度仍然偏低。这与1+X证书制度设计的初衷,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X证书培训级别分析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教育部发布了448种X证书,2021年安徽省共试点217种(按初中高级分394个)X证书,试点证书数量占比48.44%,超50%的X证书暂未进入安徽省院校实施。从2021年试点情况来看,个别院校试点证书数量1-2个,X证书在安徽省的普及度仍然有待提高。

表2数据显示,2021年安徽省全省X证书初级证书试点培训规模5.49万人,中级证书5.75万人,高级证书0.25万人,其中初级证书与中级证书培训规模相近,合计占比近98%;2021年安徽省X证书以初中级证书培训为主。2021年试点数据表明,安徽省X证书试点整体层级偏低,中高级证书试点工作,特别是高级证书试点工作亟需增强。

表2 2021年安徽省X证书培训规模分布表(按证书级别)

表3数据显示,2021年安徽省初级证书培训规模5.49万人,中职学校2.82万人,占比51.37%;高职院校2.49万人,占比45.36%;中级证书培训规模5.75万人,高职院校4.47万人,占比77.74%;高级证书培训规模0.25万人,本科学校0.14万人,占比56%。初级证书以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为主;中级证书以高职院校为主;高级证书以本科学校为主。按照X证书制度设计原则,遵从学生成长规律,按照中职学生试点初级证书,高职院校试点中、高级证书,本科学校试点高级证书的原则,安徽省职业院校X证书试点工作存在错位现象。

表3 2021年安徽省X证书培训规模分布表(按学校类型) 万人

(三)X证书考核费用分析

2021年,安徽省按教育部要求,按照院校协商一致,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备公示,确定在院校实施X证书考核费用的原则,分10批公示了223种(598个)X证书的考核费用标准。

平均考核费用采用简单平均计算而来,表4数据显示,2021年安徽省初级X证书平均考核费用标准为363.77元/人,中级X证书390.84元/人,高级X证书410.93元/人,X证书平均考核费用标准为387.49元/人;考核费用标准远高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组织的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费用。

表4 2021年安徽省X证书考核费用分析表

安徽省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协调推进办公室官网公示数据显示,北京赛育达科教有限责任公司举办的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证书考核费用达到了700元/人;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举办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智能新能源汽车两个证书考核费用为670-690元/人,高昂的考核费用将制约了X证书试点的推广工作。

二、安徽省实施1+X证书制度实施问题分析

(一)X证书普及度不高

安徽省419所职业院校及本科学校中,202所学校参与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超50%的学校未能将X证书引入学校。其中,中职学校和本科学校1+X证书试点参与率不足,这反应出安徽省中职学校与本科学校对1+X证书制度的认知度不够,没能意识到在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是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1]。

2021年安徽省现有215.96万中职、高职和本科在校生,2021年X证书试点规模虽达到11.49万人,但整体参与X证书培训考核比率仅5.32%,特别是本科学校的参与度不足1%。这与1+X证书制度设计要求相距较大,提高在校生参与X证书的培训考核工作,加大X证书在院校中实施的规模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二)对接X证书标准偏低

2021年,在已实施的11.49万的X证书培训人数中,初、中级合计占比高达97.82%,高级证书入校率仅2.18%,这一数据意味着院校对接X证书标准存在偏低现象。分院校类型来看,中职学校初级证书占中职学校总规模的74.02%,中职学校基本引入初级证书为主;高职院校虽然中级证书占高职院校总规模的64.04%,但初级证书也达到35.67%,高职院校以中级证书为主,兼顾初级;本科学校中级证书占本科学校总规模的57.15%,本科学校X证书以中级为主,高级为辅。数据显示,安徽省在院校实施X证书标准程度偏低,反映出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三)X证书考核成本偏高

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院校应统筹财政拨款、学费及其他事业收入等办学经费分担X证书培训考核费用[2]。院校在实施1+X证书制度过程中,需要承担相关考核站点建设费用、教师师资培训费用、教师参加X证书工作绩效以及学生X证书考核费用等费用,这将加大学校的支出负担。个别X证书考核站点建设成本和师资培训费高昂严重影响了X证书在院校的推进工作。2021年在安徽省院校实施X证书平均考核费用标准为387.49元/人,收费标准远高于社会一般性职业技能鉴定费用。

(四)课证融合不够深入

职业院校普遍存在教学标准与X证书标准脱节现象[3],X证书标准由企业组织开发,代表着行业领域的前沿水平。院校在实施X证书过程中,部分院校没有进行标准的对照研究,将X证书标准的能力要求、标准内容和考核方式引入到若干门课程教学中。在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证书考核比重中,初级证书考核占比高达45%,数据显示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融合的过程中,以初级为课程融合对象,也就说明院校普遍存在着对证书的各级别标准研究不够深入,导致课证融入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错位现象。

(五)师生参与X证书积极性不高

虽然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指导文件,指出在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可以根据工作量,适当核增X证书考核培训职业院校的绩效工资总量,但安徽省绝大多数院校无法调增绩效工资总量,在支付教师X证书培训课时津贴时依然占用当前绩效工资总量,在顶层设计上无法体现激励机制,导致教师参与X证书工作积极性不高。

部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社会认可度有待提升,行业企业互认渠道不畅。证书效力缺少有效的认可,导致学生参与X证书培训考核意愿不强,如在会计、导游、学前教育和护理等专业,学生更愿意选择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组织或者行业协会组织的职业资格或评价证书。提高X证书的社会认可度,就亟需赋予X证书在就业与升学中的作用与价值。

三、1+X证书制度实施对策

(一)加大政策宣贯力度,提升X证书的含金量

教育主管部门虽然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制度,初步实现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与数字化管理,但是新制度深入落地,仍需要实践去检验。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1+X证书制度的宣贯,特别是针对中等职业院校与本科学校的政策宣贯与落实。提升1+X证书制度在中等职业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参与度,真正将这项制度作为职业教育提质赋能的重要抓手与推手。

X证书的实施,除需要政策落地以外,关键还是要提高证书的社会认可度,也就是提升X证书对师生的吸引力与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从教育内与社会外两个层面提升X证书的影响力。在教育层面,深化岗课赛证融合中X证书的影响力,如将X证书考核成绩作为遴选各级技能大赛选手选拔的基础;还需实现学历证书与X证书学习成果的互认,学生可将X证书考证成果作为其学历提升技能免试条件之一,将教师参与X证书考培工作作为双师认定条件之一等。打通“赛课融通”与“课证融通”壁垒,提高X证书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综合效力,实现“书证融通”,助推“三教改革”。在社会层面,就需要举办企业对接行业岗位标准,精准制定证书技能标准,提高证书考核质量,持续扩大证书的认可企业范围,从而提升X证书的社会含金量,将X证书作为行业企业的用人选人的标准之一。

(二)建立X证书绩效考核机制,提高证书的普及度

教育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指导各试点院校、培训评价组织开展绩效自评,并接受第三方机构开展的评估与评价,作为后续试点工作开展规模及相应激励保障措施制定的依据,滚动推进。

将1+X证书制度实施情况纳入教育领域相关考核指标体系,如作为职业院校“双高计划”院校遴选、职业院校“提质培优”、中等职业院校达标验收、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遴选、职业院校教师“双师”认定以及教师职称评审等条件之一。将1+X证书制度深层次的融入职业院校办学的每一个环节,促进院校实施X证书考核的普及度,提升师生参与的积极性,确保这项制度行稳致远。

(三)规范X证书资金来源与使用,确保制度行稳致远

现阶段,国家在给各省划拨的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资金中,虽已明确专项资金中包含1+X证书试点工作的奖补资金,但没有说明具体金额、比例与使用范围,导致省级主管部门分配资金比较随意,资金到学校后,由于没有相关文件支撑,院校不敢支出。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及时出台相关1+X证书奖补资金使用范围的指导性文件。作为学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管理使用此项经费的依据。加强对1+X试点工作经费管理使用的指导,指导职业院校统筹财政拨款、学费及其他事业收入等保障X证书考核培训、教师师资培训以及承担考核任务的教师工作量发放等费用支出。只有确保教师在参与X证书考核工作中有获得感,才能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进这项制度行稳致远。

(四)优化X证书考核费用标准核定方法,降低考核成本

当前,X证书考核费用核定方法主要由教育部发布的教财厅函〔2020〕12号、教职成厅函〔2020〕11号两个通知文件来说明。X证书考核费用由培训评价组织依据上限公告及其说明,提出考核费用标准,采用两种方式核定考核费用标准,一是院校协商一致;二是由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第三方机构或相关专家核定两种方式核定[4]。安徽省2021年采用院校协商一致,共计核定223种证书考核费用标准。个别证书试点院校数量较少,采用院校协商一致这种方法核定X证书考核费用标准容易被培训评价组织所主导,导致X证书考核费用标准偏高。如何控制X证书考核费用,降低院校实施1+X证书考核成本是这项制度实施的关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第三方机构或者相关专家核定,或者按照物价核定的方法核定X证书考核费用标准,降低X证书的考核成本,减轻院校参与X证书工作的资金压力。

(五)规范师资培训,提升X证书课证融入的深度

围绕教师开展的X证书师资培训关系到X证书考核工作的进展,当下X证书师资培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纳入到由教育部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师资培训;另一种是培训评价组织单独组织的师资培训。X证书师资培训存在着培训时间滞后、培训师资不合理、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单一以及培训费用偏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扩大省培、国培中X证书的比重,将部分实施效果好、范围广的X证书师资培训纳入到国家级、省级师资专项培训,大力提高师资培训质量,缓解学校师资培训方面的经费压力。对于培训评价组织单独组织的师资培训,由培训评价组织向教育部1+X证书主管部门进行报备,由教育部1+X主管部门对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和培训费用等进行审核,并在相关网站统一发布,指导全国院校组织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师资培训的质量决定了X证书课证融合的深度,通过师资培训,让教师充分了解把握X证书的考核标准,研究考核标准与课程标准的衔接问题,提高课证融合的广度与深度,改变当下X证书考核层级偏低,课程融入不高的现状。

(六)设置技能考核日,营造X证书校园氛围

目前,X证书考核形式与时间由培训评价组织决定,导致X证书考核时间相对零散,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统一设置若干X证书考核技能日,如一年设置4-8个X证书集中考核日,在院校营造X证书技能考核氛围,推动X证书在院校的普及度。

猜你喜欢

师资安徽省证书
成长相册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收录证书
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师资培训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