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数字时代下设计师角色的变迁
2022-12-30李秋文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在读
李秋文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在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设计行业发展迅速,设计的概念也逐渐变得宽泛,设计需求也呈多样化发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师的角色不断发生改变。本文基于此,通过文献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数字时代的设计需求与设计师的困境,试图探究设计师的角色转变与发展方向。
1 数字时代的设计需求与设计师困境
1.1 数字时代设计的概念
数字媒体艺术发展至今,凭借其强大的包容性特征逐步被人们熟知,涉及计算机技术、艺术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及科学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体[1]。与传统文化不同,数字时代的设计文化最大限度体现了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设计师更多地关注人的需求,进行有目的的创作。
1.2 数字时代的设计需求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以人为中心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最初手工艺时代以雇主、主顾为中心,到工业时代,以统计学意义上的用户为中心,再到如今的信息时代,转变为以个性化的终端用户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概念也在逐步清晰化。数字时代的设计需求更加注重用户的“个性化”特征,“用户体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3 数字时代设计师的困境
数字时代设计师所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文化底蕴缺失、作品情感表现不足、设计缺乏创新性及新技术带来的挑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艺术创作不再是专业人士的专属,不再只是设计师才能完成的工作,普通人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把艺术创作当作职业。人人都能够运用科技进行艺术创作,设计师与普通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2]。
1.3.1 文化底蕴缺失
目前,很多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缺乏中国的特色和文化底蕴。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成为当代设计师创作过程中的精神宝藏。把历史文明引入到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作品中,也能有效提高作品的艺术性。但一些设计师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导致很多新媒体艺术作品缺乏中国特色和文化底蕴。
1.3.2 交互体验性差
艺术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陶冶人们思想情操、提升人们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精神文明生活日益丰富,艺术作品日益走入寻常百姓家。
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也对艺术设计提出了新要求。以往的观赏者更重视传统艺术的表现与思想传达,而数字时代的观赏者更加希望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获得互动、转换与表达的情感体验,由此催生了注重交互性体验的数字艺术设计。数字艺术设计不再是设计师单方面的情感输出,而更注重营造观赏者与艺术作品的互动氛围,观赏者的参与被视为作品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目的即在于使观赏者在与作品互动过程中直接感受作品,增强其与作品之间的交流,使其对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与设计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数字艺术设计属于新生事物,国内外都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我国既缺乏高质量的数字艺术作品,也缺乏深谙数字艺术作品设计技艺的设计师。在已有的数字艺术作品中,交互性体验式的作品也屈指可数。在此方面,日本已作出有益尝试。在日本首都,Team1ab团队与数字艺术博物馆一起开设了一个体验馆,该体验馆将光变成了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在10 000 m2的空间内,游客可以通过数字投影沉浸在艺术作品中,例如在发光的花毯上行走、在灯林中漫步或在瀑布下站立。当游客触摸或是踩踏场景中的花朵时,花朵就会凋谢。此作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装置作品,而是可以通过游客的行为举动不断地产生相应变化。观赏者通过与作品互动,实时感受着设计者在作品设计时的情感变化。
1.3.3 设计产品缺乏创新
创新精神是艺术创作的第一生产力,设计的创新是指充分发挥设计师的创造力,目前已有的相关科研技术成果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产生设计成果的一种实践活动。作为设计师需要更注意观察,发现问题的本质,从产品的功能出发,赋予其新的功能以及新用途,充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不能一味的套用和抄袭,以免导致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质量粗陋,降低大众认可度。
1.3.4 新技术带来的挑战
设计是有目的的创作行为,或为了美的追求,或有致力问题的解决。而不论从哪一方面来看,设计都是以人为中心。随着社会的进步,新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人工智能的普及是为了模仿甚至是超越人的思维进行设计,但也或多或少会对艺术设计从业者们造成威胁。
以阿里巴巴开发的人工智能设计系统“鹿班系统”为例,其能以人的思维模式在极短时间内产出大批量多种不同风格的海报,大大提升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被“公式化”的设计系统确实可以突破人工设计的局限性,但是它在对美的理解和感知上仍然无法超越人类。与设计师相比,人工智能设计系统也有优势,例如对于数据的储备能力及产出作品的速度。设计师对美的定义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及生长环境。在主客观因素相互影响下,不同设计师对同一对象的设计结果也会大不相同,这是目前设计师相较于人工智能技术所体现出的强大的情感优势。创造出个性化的设计作品,避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对于设计师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 设计师的角色转变与发展方向
2.1 设计师的角色转变历程
2.1.1 手工艺时期艺术的主宰——手工艺人
手工艺时期,手工艺人们是艺术的主宰。受生活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当时设计的产品大都是功能比较简单的生活用品,生产者和设计者往往是同一个人,从构思到整个作品的产出,纯粹依靠一人的手工工艺来完成整个生产过程。
2.1.2 工业化时期有组织的分工——设计师
工业化时期,设计师已经不再是艺术的主宰。从现代设计开始,设计师职业被确立时,设计师扮演着美工的角色,在工业化制作流程中做着简单的设计图纸工作。到了独立设计师阶段,设计师地位逐渐提高,除了简单的图纸设计,也会涉及作品的结构以及造型设计。目前正处在设计驱动的产品开发时期,设计已经变成了强大的驱动力,推动着产品开发与发展。
2.1.3 现阶段离散的知识集群——设计团队
设计驱动着产品开发向离散的知识集群转化,已经不再仅仅是个人的设计行为。在数字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设计师的作用呈弱化趋势。设计过程将逐步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如程序开发、视觉包装、创意输出等。如日本的设计团队Team1ab,就是以团队之名完成设计工作的。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设计也是未来设计发展过程中设计师角色转变的方向。此处所说的设计团队,是将不同的知识通过创意和市场的驱动连接在一起,由此组成的设计团队。
2.1.4 未来人机共生的体系——人工智能艺术
未来是人机共生的时代。人工智能的介入,正以空前的速度提升着设计师的能力,也必将使艺术设计团队人机共生化,更多的计算机工具以及软件也将介入设计师的设计创意工作中。这种情况下,计算机超强的计算能力、创意能力介入后,设计又开始转变为个人设计角色,但此时的设计角色不同于手工艺时期的手工艺人,也不同于工业化时期的有组织分工的设计师,它变成了“人”“机”之间形成的共生关系,因此人工智能是未来设计发展的方向。
2.2 设计师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2.2.1 提升创新能力
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虽然依托技术和艺术的发展,但是应该明确数字媒体艺术仍然是一种艺术形态,技术只能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段、创作手段,艺术性才是其本质属性,创意和创造将是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当人工智能可以承担更多批量工作后,人类设计师需要更聚焦于管理、创意创造、沟通工作,才能保持竞争力[3]。基于此,人工智能被输入了明确的设计方向、限制等相关参数后,可以产出无数设计概念方案,设计师仅挑选最佳的设计方案,或者不断重新组合。此时,设计师的工作是给机器设定目标、参数、限制条件,检测和微调人工智能生成的设计方案。
真正的艺术品需要以艺术家的观念、思维存在为前提,但设计的创新往往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其中创新的两种路径分别为“创造”和“改革”。两种创新的实现都取决于设计者的知识积累,也就是“视野”,当设计师的视野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具备了创新能力。
2.2.2 提升协作能力
当前设计师行业正在从工业化时期有组织分工的形态转换为现阶段离散的知识集群形态,而数字媒体艺术是跨学科高度融合的专业,尤其是如今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设计师需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与各种不同团队进行协作,同时也需要组织协调更多的人组合成团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从而共同完成设计工作。
2.2.3 提升动手能力
数字媒体艺术是交叉性学科,在学习书本等基础知识等同时,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也尤为重要。实践和学习是熟练技术和锤炼艺术思维的重要过程,只有将理论知识和想法付诸实践,才能改正不足和缺陷,产生新的创意[4]。设计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缺乏足够的练习,即便有足够的设计天赋也无法提高设计水平。在平时工作学习过程中,设计师也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当代设计师的培养,实践操作应是必要环节。
2.2.4 提升学习能力
设计师要想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创造力,大量的可量化的封闭性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替代。设计本身是一个边缘交织学科,设计师需要保持不断的学习,能够懂设计、懂心理学、懂营销、懂技术等,通过开阔不同学科的知识视野,更深入、更客观地了解人类情感需求,多角度地发现和思考问题,培养和提升创造性智能[5]。
2.2.5 提升情感共鸣
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给了设计师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思考设计作品如何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交互体验,从而提升情感共鸣。人工智能的算法可以将大部分人类的生理感知信息数据化,但是无法将人类不确定的情感变化变成确定的数据,因此吸引人、给人带来快乐的设计不一定是效率最高、功能最完善的设计。设计师应更多关注和思考如何增强设计作品中的情感共鸣,满足人们深层的精神需求。
3 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可以通过算法计算,并产出大批量成熟的平面以及交互作品。赋予数字技术产品艺术情感和思想,并将这些数字信息技术运用到艺术作品设计之中,是当今设计师们的思考方向。设计师们应该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设计作品的大众满意度,不断创造出新的价值。在未来的数字时代飞速发展下,既具备文化艺术修养,又掌握一定人工智能技术的设计师才能更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