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前先识鱼
2022-12-29赵盛基
今日文摘 2022年10期
2000多年前,孔子的得意门生宓子贱被任命为鲁国单父宰。赴任之前,他特地拜访了隐居的名士阳昼,向其请教理政良策。
阳昼说:“你的诚心让我感动,我虽无从政经历,但钓鱼还是有些经验的,不妨说给你听听。”接着,他讲起了钓鱼的经历。他说:“我经常在河里钓鱼,每次给鱼钩安好鱼饵将其甩到河水里后,最先咬钩的是一种叫阳桥的鱼。这种鱼肉薄且柴,味道不佳。而同一条河里的另一种鱼就不同了,它在水里游来游去,好像要咬钩,但似乎又不在意鱼饵。这种鱼叫鲂鱼,个大肉厚,味道鲜美,深爱人们的喜爱。”
阳昼讲到这里停住了,宓子贱若有所思,便赶往单父赴任去了。
来到单父,宓子贱不待见那些阿谀逢迎他的人,而对那些不显山露水的人,他却主动接近他们,虚心向他们请教,并委以重任。
有人不理解,就问宓子贱:“巴结您的人您避而远之,不巴结您的人却得到您的重用,这是何故?”宓子贱说:“巴结人的人大多没什么真本事,他们就是阳昼所说的‘阳桥鱼’;而那些不巴结人的人,往往有才干,能干事,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他们就是阳昼所说的‘鲂鱼’。”
识人有时候并不难,能从两种鱼身上得到启发就够了,难就难在你究竟喜欢什么样的鱼。
适用话题:虚心、识人、真才实学、亲贤远佞

(叶郁蓝荐自《故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