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症候群:长辈问候生存指南
2022-12-29刘仲彬
这份指南的存在目的,不是教你如何避免面对长辈,而是让你成为一个更酷的长辈。
什么是长辈
有人说:“长辈就像感冒与麻疹一样,想要免疫无疑是天方夜谭。”意思并不是说长辈这种生物是病毒,而是每个人都会轮到这个身份,属性公平,无人得以幸免。它就像体内被设定好的一组变异染色体,潜伏期长达60年,时间一到,症状自然发作,“同理心机能”会逐渐受到侵蚀,“训话腺体”日渐肿大,几周后便会蜕变成完整的“长辈体”。
长辈的症状
1.生活空虚
有些人到了被称为长辈的年纪,会出现所谓的空巢综合征。那时子女已陆续离家,生活重心突然消失,唯一的作用被回收,就像身经百战的老兵被告知战争结束时,留在身上的就只有回忆与空虚。最糟糕的是,他们“没有培养任何生活兴趣”。
但他们并不是故意的,照顾小孩花了他们一辈子的时间,发展兴趣的机会被剥夺了。以前的社会,并没有教他们培养兴趣,一切都是“任务”,现阶段任务结束后,迎接他们的不是掌声,而是一条空荡的通道。
2.爱下指导棋
有些人到了被称为长辈的年纪,会到达事业的顶峰,然后把50岁之前的人生讲得很颠沛流离。
这些人炫耀的不只是当前的功绩,更多的是过往的败绩。因此,他们在交谈时往往不去理会对话的脉络,而是任性地指着你说“你这样不对啦”之类的话,接着就是一长串耳提面命,姿态高冷,霸气侧漏,仿佛只要走进人生的岔路,他就会冲出来吹哨子把你赶到另一条路上。
这类反驳乍听之下很刺耳,缺乏同理心,其实背后都是社会的荆棘与时代的眼泪,内里则是长辈的温柔。
3.渴望掌声
讲白一点,就是“爱比较”。
有些长辈的自信心比较不足,从年轻时起就是“负二代”,一路苦上来,好不容易熬出头开了家工厂,挂上“董事长”的头衔,每年终于可以出去旅游两次,一次去亚洲其他地区,一次去欧美,然后回来后跟大家说,“这也没什么啊”“下次要去摩洛哥”之类的,以及他们的孩子都在国外留学。
以上这些,都是他胼手胝足挣来的,辛苦一辈子,不太能接受次人一等,因此只要一开口,对谈就会变成拍卖会的竞价,他永远要比你更高价。
其实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那些护照戳章或是孩子的入学证明,而是他人的肯定,这是某种防卫机制的变形,目的是保护脆弱的自尊。
4.记忆退化
有些长辈,每年见面都会不厌其烦地问同样的问题,瞄准对方的痛处使劲问,甚至一天照三餐地问,于是某些精神比较脆弱的孩子,会产生被反复讽刺挖苦的感受。
有些人是没话找话,有些人则是真的记忆出现了退化,而不是觉得这样问你很过瘾。如果对方超过65岁,连续3年都出现这种症状,不妨找个机会帮他测试一下,只要把你做过的3种职业,或最讨厌的3个主管名字跟他说,过10分钟之后再考他,答错两个以上,就可以原谅他了。
长辈问候的类型
长辈问候内容基本上无外乎以下4种类型,它们彼此缠绕交错,连成一个没有尽头与曙光的莫比乌斯环,箭头后端只有两个方向:“联结到其他类别”或是“接受教诲”。
1.课业
都考第几名啊?→现在补哪几科?→读哪所高中?→高考/考研考得怎么样?→考得好,那有对象了吗?(连到感情类)→考得不好,接受教诲。
2.感情
有对象了吗?→(有)对方在做什么?(连到对方事业类)→什么时候结婚?→租房还是买房?→买房子(连到家庭类)→租房子,接受教诲。
有对象了吗?→(无)我帮你找好吗?→喜欢什么样的?→跟我说说你的人生规划好吗?→没有人生规划或恋爱意愿,接受教诲。
3.事业
有工作了吗?→月薪怎么样?→年终奖多少?→何时升主管?→不是主管,接受教诲。
4.家庭
买房子了吗?→住主城区吗?→贷款贷多少?→配偶负担得起吗?(连到配偶事业类)→何时生小孩(包括二三胎)?→没打算生,接受教诲。
买房子了吗?→住主城区吗?→贷款贷多少?→配偶负担得起吗?(连到配偶事业类)→何时生小孩(包括二三胎)?→已生→小孩给谁带?→保姆月费用多少?→小孩学什么才艺?→小孩成绩如何?(连回课业类)
存活策略
1.保持冷静
记住,“长辈也是人”。他的问候不一定带有恶意,很多时候他可能比你更焦虑,行程比你更满,甚至得事先花一整天的时间想问题,只为了维持长辈的形象;他们之所以看不出情绪的涌现,纯粹是因为年纪大皮肤比较松垮的关系。只要你能做个深呼吸,冷静以对,时间自然会过去,长辈不会一辈子住在你家,很多时候都只是三五分钟的聊天,流程走完就解脱了。
2.认真对待
面对一般的长辈,请放下心中的压力,因为这跟连珠炮的问句类型不一样,只需要回答单纯的问题,诚心接受建议就好,不需要角力的对谈是最轻松的。
面对难缠的长辈,让我们直球对决。他要的很简单,无非就是找机会酸你,训训话,甚至煽动你的情绪。这时请做到不卑不亢,也就是说,“照实回答问题”。没对象就没对象,薪水低就薪水低,那又怎样?让他知道,你之所以很认真在回答他的问题,是因为把他视为长辈,但不管现状好坏,这都是你自己的人生。正经八百地响应,多半会让对方觉得自讨没趣,既无法抓住你的小辫子,当众揶揄似乎又有失长辈风范,几分钟内就会结束对话。这样做,既能顾全父母的面子,又不失掉自己的里子。
3.反客为主
不想自曝隐私时,别紧张,因为当你成为被问候的那一方时,就等于掌握了套索,只要顺着自己的答案,就能巧妙地把绳索套回长辈身上。譬如课业感情类,先认真对待,再顺势以“关心”的姿态,将话题转回对方的子女身上——“我就跟之前差不多吧。那表哥的工作还好吗?”。如果对方没有子嗣,那就“出卖”其他的表亲或自己的老弟老妹吧。
若是事业或家庭类,就把话题转回长辈年轻时的丰功伟业,以“讨教”的姿态展开话题。这尤其适合渴求掌声的长辈,这样做不但能延续对话,也能避免一直自我揭露造成尴尬。
4.转念心法
这是强化心理素质最重要的方法,请记住以下几件事:
(1)面对长辈,不是什么一生一次的对决,充其量就是几分钟的交流。
(2)这些问候,其实也会在一般场合出现,不需要将之妖魔化。
(3)不是他们想跟你聊隐私,而是他们没有其他话题,毕竟你们真的不熟。
(4)不是所有的长辈都很难搞,你要应付的也许只有一两个。
(5)大部分时候,他们比你更焦虑。难得放个假,他们却必须面对一群小屁孩,而且对方还拙劣地敷衍自己。
(6)长辈虽然难缠,但他们的孩子可能也正遭受我们父母的荼毒,就当赎罪吧。
最后,这份指南的存在目的,不是教你如何避免面对长辈,而是让你成为一个更酷的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