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文化·有声读物

2022-12-29

现代阅读 2022年3期

美国没来,乌克兰停火协议“四缺一”

2015年1月,俄、德、法、乌关于乌克兰东部问题的四方会谈即“诺曼底模式”会谈实现突破,各方商定自2月15日零时起实行全面停火。这是乌克兰东部发生军事冲突以来规格最高的停火协议,普京、默克尔、奥朗德、波罗申科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用长达16小时的谈判打造了它。这样的停火协议按理说应当是严肃的、有价值的,它值得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舆论的欢迎和祝贺。

然而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所有政治解决方案不够坚定、具体的停火协议又都是脆弱的。

就在2014年,乌克兰还在闹“颜色革命”,当年4月首都基辅的学者们还完全不相信会发生战争。2015年后的情况恐怕是很多人不太相信和平会真的到来。

人们注意到,围绕乌克兰东部问题,大国战略层面的矛盾仍未平息,很多人认为,乌克兰冲突是大板块撞击产生的断裂。

华盛顿没有参与这次谈判,它在明斯克会谈的前夕还在讨论向基辅提供10亿美元致命性武器的必要性,这显然与会谈的目标背道而驰。

去明斯克谈判的四方都是乌克兰东部冲突的直接利益攸关方。乌克兰是内战的承受者,俄罗斯挨得最近,德法都是欧盟国家,乌东部战事的升级对它们各方都弊大于利。

美国的情况有所不同。莫斯科怕被战争波及,法德也怕被牵连,美国则有超脱的资本,它最关心的是欧洲的“秩序”。很难说在华盛顿看来遏制俄罗斯与维持欧洲中部的和平哪个更重要。美国对乌克兰冲突的切肤之痛肯定不如欧洲人那么深。

当然了,也许华盛顿也愿意让乌克兰的事情冷下来,因为美国如今把“亚太再平衡”战略摆的位置要高于它的欧洲战略,如果能从欧洲腾出手来,至少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本人是乐意的。

总体看来,乌克兰东部冲突是“有些奇怪的战争”,基辅与莫斯科的对立也有些奇怪。在俄罗斯周边存在一种抱北约大腿与莫斯科对抗的流行思维方式,在俄欧、俄美之间左右逢源的平衡术受到冷落。

北约与欧盟东扩一路春风得意,鼓舞了被莫斯科视为关键性缓冲区的那些国家,乌克兰成为“击鼓传花”砸在手里的那一个。乌东部战争倒退一年怎么看都像是可以避免的,而现在那里的僵持程度常常令人绝望。

实现乌东部稳定停火面临两大考验,一是技术性问题,包括如何在“自治”与“分权”之间和稀泥;二是俄美的战略摊牌仍在继续中,美国压制俄罗斯与后者这次一定要把前者“一脚踹回去”的决心都很强烈。

世界历史上有过很多“火药桶”,都是因为那些“小地方”的政治齿轮挂在了世界政治的大齿轮上。外部政治军事支持源源不断流向那些地区,而那些地区的命运就是被打得稀巴烂,为大国之间的恩怨埋单。

四方会谈搞出的这个停火协议是乌克兰实现和平的重要机会,乌两派能否理解这个机会并抓住它,这要看他们的“造化”了。

《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声课程

《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声课程包括墨子、孟子、庄子、李贽、王充、王夫之、老子、范缜、荀子、韩非、顾炎武、黄宗羲等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的历史故事。用生动的讲述,呈现各位思想家的生平成就、文化创造和价值理念。

俞国林讲古籍与古籍整理

195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与中华书局联合创办古典文献专业,这项划时代的举措开启了中国古籍整理事业的新篇章。从此,古文献学成为一个学科,高校的古典文献专业成了培养古籍整理研究人才的教学基地。2022年,时值中华书局创办110周年之际,中华书局古联公司创办“籍合学院”古籍整理培训项目,旨在构建古籍整理及出版者传播领域线上专业服务平台,逐步建立更具共识性的行业细则,推动古籍整理事业发展、进步。

《古籍与古籍整理》是一门古籍整理的入门课程,更是一门分享古籍整理故事的课程。俞国林老师结合自身多年古籍整理经验,从实际案例入手,深入浅出地将古籍与古籍整理所涉及的基础概念、整理方式、基本术语,进行串联讲解,为文史等相关专业学生、从事古籍整理工作的青年学者、出版编辑等奉上了一堂幽默风趣的专业课程。

俞国林,编审,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古籍整理领域权威专家。曾主持原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指导的《学术著作出版规范》之“古籍整理出版规范”的制定。撰著《天盖遗民:吕留良传》《吕留良诗笺释》,点校《吕留良全集》《四书讲义》《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

叛逆者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正是风起云涌的时候,各路势力纵横交错着。在极司菲尔路76号,有一个特殊的神秘组织,它藏着许多秘密,戒备森严。在入口的暗堡里,架着两挺机枪,每个进去的人都必须站在枪口下接受搜查。它的名字,叫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特工总部,这是汪精卫的情报机关。

林楠笙第一次去,是在他刚由重庆的总部调派上海站的时候。那时候林楠笙的主要工作是收集情报与策反汪伪政府人员。他以路透社记者的身份采访丁默邨,就是总部决定策反这名著名叛徒前的一次投石问路。

采访进行得很顺利,握别之际,林楠笙微笑着说了一句意有所指的话:“丁先生,我们都不希望再发生西伯利亚皮草行的事情。”

林楠笙所指的,是一年前的一件旧事。那时候丁默邨在西伯利亚皮草行门外的大街上险遭中统特工枪杀。当时的情况十分凶险,然而此刻,丁默邨听了林楠笙的话,却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那样,只是一脸平静地看着林楠笙。

“你的老板姓陈?”

“姓陈,姓戴,有什么关系?”

“嗯。那替我问候你老板吧。”

林楠笙维持着自己的微笑,告别了丁默邨。他的内心并不寻常,他甚至觉得,自己已经经历了入行以来最惊心动魄的一刻。从76号的大门出来以后,林楠笙沿着人行道一直走到了愚园路,这才松了一口气,却发现汗水早已把西装里面的衬衫都浸透了。

“得去向老师汇报这件事。”

当天晚上,在东亚饭店的一间套房里,林楠笙见到了顾慎言。顾慎言还亲手为他倒了一杯白兰地。

“压压惊吧。”

“谢谢老师。”

顾慎言是林楠笙的长官,也是他在特训班时的教务主任。顾慎言把无数的热血青年培养成党国的特工,但自己却始终像一个优雅的绅士。他喜欢听交响乐,喜欢唱京戏、下围棋。有时还会在房间里用法语吟诵波德莱尔的诗歌。

顾慎言在仔细听完林楠笙说的每一个字以后,把夹在指间的雪茄掐进了烟缸。

“找机会你再去一趟,就说,我要跟他见面。时间地点,让他来决定。”

“今天他没把我扣下,也许就是为了钓你这条大鱼。”

“那就让他钓吧。干我们这一行的,就是在刀尖上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