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茶香

2022-12-29五味子

红豆 2022年7期

桂北人热情好客,所谓“大道至简”——恭城人家深得这种待客之道的真谛。亲朋好友来了,一桌家宴,一壶好酒,一锅油茶,就会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恭城油茶是远近闻名的“爽神汤”,恭城人挂在嘴边的邀约是“到我家喝油茶”。一碗热腾腾的油茶,有油有盐,有姜有蒜,上面还飘着炒米、麻蛋、葱花、香菜,桌上还摆好琳琅满目的小吃,客人忍不住喝了一碗又一碗,回味无穷。

恭城人家的早餐、午餐和宵夜,一碗热乎乎的油茶是必不可少的。在恭城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打油茶,厨房里经常飘出油茶的香味。油茶既可以不加佐料喝,也可以配以粽粑、糍粑、咸粑、甜粑、糯米粑、黏米粑,或是炒粉炒面炒水浸粑,还可以用油茶泡饭泡粥,吃法繁多。

在认识我爱人之前,我不曾喝过油茶,不曾到过恭城,对油茶也没有更多的了解。我第一次和爱人在油茶店喝油茶时,没能品味到“一杯苦,二杯呷(涩),三杯四杯好油茶”的滋味,而是觉得有点辛辣和浓香,说不上喜爱但也没排斥。或许尽品人了,没有品茶。后来却越喝越觉得有味道,不懂是不是爱屋及乌。

那年春天,当我随着爱人回到他老家西岭时,才真切地品尝到地道的油茶以及搭配油茶的各种小吃。这里不是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岷山西岭,这里是桂林市恭城县西岭乡(现改为镇)的西岭,这里没有千秋雪,但这里有千座山,有千亩桃花园,有千万条清凌凌的小溪,缓缓灌溉着各个果园。春天的田野里生长着一种叫步葱的野生葱,山岭上遍布许多细嫩的野生竹笋,果园里挂着一串串青李子。这里有周渭祠,有文笔塔,有古石桥,有汩汩的泉水往外冒。

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哺育了这里的人,这里的人制作出既能清热解毒、驱寒避瘴,又能提神醒脑、强身健体的油茶。

初到时,我和爱人这边走走那边看看,再跟着大家去地里挖步葱,到山里拔野生竹笋,回来后坐在桌旁喝两碗油茶,吃各种粑粑,还有步葱炒辣椒、瑶乡腊肉炒野生竹笋,样样都是人间美味!

恭城人家里可以没有好饭菜,却不可以没有好油茶;小吃不一定有三五七种,但是一定会有炒米和炒花生。

婆婆一直是家里打油茶和做小吃的好手,她也乐于这样忙里忙外。其实打油茶,也是一种体力活,一餐油茶打下来快则十来分钟慢则半个小时,因为有时会打一道、二道、三道。不会打或是不会用力的,打一道油茶下来手臂发酸,不敢再尝试打第二道。但是婆婆长年累月都在打油茶,一听到厨房传来嘚嘚嘚的敲打声就知道马上要吃饭了。家里配油茶的小吃大多都是婆婆亲手做的,常做的有白糍粑、艾粑、三角粽,过年时还会做几斤重的糖粑、咸粑等大粑粑。大粑粑的吃法较简单,把一块粑粑切成薄薄的小片,放油煎至焦香铲出。煎大粑粑最好用专门的小锅铲,耐着性子慢慢煎,这样煎出来的才好吃。当然,这些都是婆婆在做,我这般粗人干不好这些细活,经常就是坐等着端碗喝油茶,一碗两碗三碗,同时品尝各种小吃。

我总觉得恭城的油茶比较有味道,具体如何有味道我也说不上来。南宁家里的整套茶具都是婆婆从老家扛上来的,一个专门的炉灶,一个专制的茶锅和一把油茶槌,一个茶叶隔子,茶叶也是老家的清明茶或谷雨茶,据说这两个节气的茶叶最好。打油茶还是老样子,还是婆婆来打。茶锅热了之后放油、放姜、放蒜米(也可以不放)、放生花生米,再放泡好滤过的茶叶。开始捶打,打至茶叶比较绵软了倒入开水煮一会儿,再倒入茶叶隔子滤出,一碗黄澄澄香喷喷的油茶就打好了。

有时想,在南宁打的油茶究竟少的是什么味道?哦,少了,真的少了,少了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飘着草木清香的空气,还少了那种闲散轻松的心情。在南宁我基本是每周双休日才有心情慢悠悠地喝油茶。早餐由婆婆慢悠悠地张罗,热乎乎的油茶配一两样小吃。早餐后,我一般会去买肉买菜买米粉回来,用自家腌制的酸笋酸豆角炒粉,再配上油茶,是日常简单的美味。

大家慢悠悠地喝着油茶,吃着炒粉,聊聊天,不紧不慢的。这种生活,也是极为惬意的。而回到老家,更让人觉得舒坦,因为我们往往都是休假才回去,少了很多牵绊,依山傍水间,闲适的乡村生活,让人倍感轻松。看篱笆蜂蝶翻飞,听树上鸟鸣婉转,散步在翠峰山脚下,远望群山环绕,近观小桥流水,简单中安然自若,油茶也就越喝越香,越喝越有味道。是故,油茶也有家乡,有它独有的味道。

许多食物都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延伸。喝油茶在近年来比较兴盛,与人们追求慢生活、健康生活不无关系。油茶是慢生活的代表,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心急同样也喝不了热油茶。还有那么多精致小巧的小吃,更会让你想慢点再慢点,细细品尝,慢慢咀嚼。

品味油茶,亦是品味人生。

责任编辑 蓝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