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桶里淘金仓满情

2022-12-29蔚精卫朱德华

军嫂 2022年11期

瓜果飘香,稻谷归仓。秋分时节,清晨5点半,闹钟响起,邓仓满准时起床。这是他在部队时养成的作息习惯,即便这样,他还经常觉得时间不够用。

宁夏仓满制桶有限公司的工间里,62岁的老兵邓仓满精神饱满。他身后,几十名工人正在流水线上紧张作业,各种机器发出的混响声此起彼伏。自打当年戴着红花离开部队后,邓仓满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拼搏奋斗。如今,他创办的企业已是西北地区同系列产品生产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

“红色军旅,是我生命的底色。”回顾商海沉浮这些年,邓仓满深有感触。脱下军装38年,骨子里烙印的军人意志,始终是支撑他前行的动力。

青春奉献在军营

苦,是童年留给邓仓满最深的记忆。1960年6月,邓仓满出生在陕西商洛的一个小村庄。因家里穷困,他从小就把“通过参军走出农村”视为改变命运的机会。1978年12月,接过盖着鲜红公章的入伍通知书,邓仓满抱着在部队干出一番成就的想法,一头扎进军营大熔炉。

邓仓满新兵下连就被挑选到连部任通讯员。在这个岗位上,必须眼勤手快,办事情、想问题要周到。邓仓满性格随和、做事较真,在干好本职工作之余还不忘苦练军事技能,当兵第二年又被推选为副班长。

1981年11月,邓仓满在连队

1981年1月,邓仓满被任命为连队司务长。为了让官兵吃好、吃出营养,他购买了烹饪书籍,带领炊事班人员学习各类菜系做法,“大锅饭”烹饪技术得到了较大提高。当年9月,在团里组织的后勤专业比武竞赛中,邓仓满获得个人一等奖;10月,团后勤处还专门组织各连司务长到他所在连队参观见学。司务长经常要和驻地银行、商贩等打交道,这锻炼了他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部队铁的纪律和优良作风,锻造了邓仓满坚韧不拔的意志。他一旦认定一件事,就会想方设法把它做好、做精。服役期间,他荣立三等功1次、获嘉奖4次。正是这段当兵的经历,让他积累了带领团队的经验,也为他后来创业打下了基础。

奋斗在第二故乡

邓仓满服役的部队位于宁夏中宁,他热爱这方土地,就地退役后成为一名中宁人。

1984年12月,经过部队锻炼再次回到农村的邓仓满,脸上多了一份坚毅。为了扎根中宁,也为给第二故乡的乡亲们做些事情,邓仓满制定了“务农+经商”的创业模式。他承包了10亩土地,种植玉米、小麦,农闲时做农资销售小生意。刚开始,因管理不善,生意没有起色,邓仓满不免有些心灰意冷。可他想起当初离队时团首长的勉励“凭你的毅力、能力,以后肯定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于是又打起精神,总结经验教训,到处寻觅商机。

改革开放,春潮涌动。一个偶然的机会,邓仓满得知宁夏一家工厂回收旧铁皮桶的消息,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做旧桶翻新生意。这些桶主要用于工业产品包装。他与另外两名退役军人搭伙,没日没夜地对旧桶进行清洗、打磨、喷漆……手割伤了,用自来水冲一下继续干;实在困得不行,在蛇皮袋上躺一会儿起来继续干。“我在部队爬障碍,衣服被铁刺撕破了,背部血肉模糊还坚持训练,这点苦能吃下。”那时候,他一心想着如何把翻新桶加工得好看、耐用,让客户满意。经过努力,他的桶一到客户手里就备受欢迎。价格低廉、产品好使,订单纷至沓来,第一笔生意赚了足足1万元。有了人生“第一桶金”之后,他便向银行贷款,专做旧桶翻新生意,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终于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1987年,他把承包的土地转租出去,以便专心做旧桶翻新行业。

随着市场不断繁荣发展,钢桶的需求规格呈现多样化,邓仓满在沿海城市考察调研时发现,那里的钢桶制造设备更先进、高效,而此时西北地区的钢桶制造业几乎是空白,这更坚定了他发展钢桶制造业的信心。

这个选择,开启了邓仓满崭新的人生篇章。

“军人为了胜利连命都可以不要,创业中遇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创业路上,邓仓满也曾经遇到供货不畅、资金不足等难题,每当迷茫时,他就想起在炊事班蒸馒头的经历。起初在炊事班,他不会发面,蒸馒头的火候也掌控不好,他就天天训练揉面,揉得手臂酸痛,天凉时,夜里还要起来给发面加温。不久,他用自然发酵方法蒸的馒头全团出名。

在商海打拼的实践中,邓仓满领悟到,知识和人才是企业取胜的法宝。1985年8月,他脱产学习,并于1987年9月拿到了宁夏工业学校机械制造专业的中专文凭。这段学习经历给了他事业很大助力。

经过近20年的打拼,2005年3月,邓仓满根据技术积累和对市场的调研,创办了公司,事业迎来跨越式发展。公司经营的产品为金属包装钢桶,主要用于石油、食品、化工原料等产品的包装。2018年,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和生产线,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公司从中宁县长山头乡搬迁至宁夏中宁工业园区。搬迁后的公司总投资1.3亿元,年生产钢桶能力100余万个,是西北地区该领域独具特色的工贸企业,也是当地生产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

携手共创美好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

阳光洒向厂房,邓仓满和员工齐声高唱军旅歌曲《战友之歌》。邓仓满习惯称呼企业的员工为战友,在他的企业里,列队出操、唱军歌是每天晨会的“规定动作”,军训是每名员工的入职第一课。企业中有多名退役军人,会计、出纳也都是军嫂,这些“军”元素给企业注入了活力。

在企业里,邓仓满视员工为亲人。谁家子女考上重点大学或军校,他一定把孩子请来,亲自送上祝福和红包。哪个员工家庭有困难,他第一时间派人慰问,尽可能提供帮助。2020年,家庭负担较重的员工高俊有段时间陪家人外出看病,按公司规定只能发放基本工资。可到了年底,高俊惊喜地发现,工资竟被悄悄“补上”了——会计告诉他,那些填补的钱,是邓仓满自掏腰包。

“我们在这里上班感觉和在部队当兵一样光荣,邓总爱我们,我们爱企业,我们是一个战斗的集体。”提起邓仓满,在厂里从事销售工作的退役军人路路很振奋。

2022年8月,邓仓满在车间。摄影/蔚精卫

在企业外,邓仓满也把父老乡亲放在心上。创办17年来,公司逐渐发展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先后帮扶带动村民300余户、600多人就业。乡亲们的口袋鼓了,邓仓满也成了中宁县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饮水思源,企业发展壮大了,邓仓满主动联系中宁县有关部门,积极为退役军人实现创业梦想建言献策、提供舞台。公司还专门制定了一系列拥军优属做法。逢年过节,慰问县里的军烈属等;在企业内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退役军人晋升机会;对退役军人员工,每月发放500元“优抚”工资补助……

“依法纳税、主动缴纳党费,是我第一位的紧要事。”邓仓满认为自己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扶持,他是中宁县的纳税大户,仅2021年就缴纳税金204万元。此外,公司近3年还进行公益捐款20多万元。2019年8月,邓仓满被评选为中卫市“最美退役军人”;2021年12月,他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评为“自治区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8月,其企业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评为“专精特新”示范企业;2020年,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引了前进方向,也为民营经济继续坚定信心、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在邓仓满看来,自己还要奋力前行,“我要以‘老兵’的标准要求自己,同时发扬做精实业、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的企业家精神,践行为国为民使命,为复兴伟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蔚精卫为宁夏军区中宁县人民武装部政委)

点评

在部队里,他是尽职尽责的好兵;退役后,他是市场大潮中勇立潮头的尖兵。邓仓满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坚持不懈是立业之基。

中宁县是邓仓满的第二故乡,距离他的老家陕西商洛近1000公里,他决定就地退役也是需要勇气和决心的。中宁县经济状况并不好,可他认为,在这里只要肯努力也会有收获。实践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只要有心,任何地方都有商机。

现役退役都是兵,为民服务是好兵。我们号召中宁县所有退役老兵像邓仓满一样,保持平常心、上进心,扎根家乡、努力创业,凭着军人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永葆军魂,敢打敢拼,争取大有前途、大有作为。

——中宁县委常委、中宁县人民武装部部长杨军

编辑/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