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2022-12-29刘婷
刘婷
智慧课堂主张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彰显“智慧”的目的价值及手段价值。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构建高效智慧课堂能够帮助学生开启智慧的学习过程,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和特点
智慧课堂是指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智慧课堂具有个性化、便捷化等显著特征,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手段。学生在智慧课堂之中不仅能够实现自身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也可以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使得课堂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递场所。由此可见,智慧课堂的本质是科学技术与传统教育教学的融合,从而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协作交流和意义构建的学习环境。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营造生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为实现智慧课堂整体构建目标,教师应基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改良教学方法,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并成为学习的主人。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便捷优势,教师可以利用优质数字资源与互动功能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通过对本课学习内容相关视频的观看、音频的聆听,来初步建立对本课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在良好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意识以及对知识探究的热情较为强烈、明显。此种方式,能够为后续开展听说读写等基本语文教学活动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能够极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进而充分凸显语文学科的人文特征以及育人价值。
例如,教师在讲授《乡愁》一课时,在导入环节,笔者不急于对诗歌作者、创作背景、诗歌内涵进行介绍,而是利用大屏幕播放陈铎老先生的《乡愁》朗诵视频,先让学生进行聆听与观看。在宁静、幽婉的小提琴演奏中,陈老先生将游子对故乡的眷恋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一良好的环境氛围之下,学生通过对朗诵视频的观赏及聆听,初步感知到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并且对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人创作的心路历程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上,课堂氛围的营造,能够凸显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并推动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考虑到初中生的兴趣特点,教师在氛围营造的过程中应注意适时、适当,防止过度的技术引入,不然,则反而背离了智慧课堂构建的初衷。
(二)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引发学生阅读热情
智慧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与之相关的教学情境,以将文章内容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在通过这一策略提升学生探究欲望以及学习热情的同时,要努力促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以提高学习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讲授《故乡》一课时,要认识到这是鲁迅先生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其以第一人称角度叙述“我”回到故乡后的见闻与感受,凸显“我”对故土的怀念以及追求新生活的执念。教学中可结合文章主题,在情境导入部分利用地区经济、事物、景物变化进行对比,通过直观的方式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家乡的变化。如:在第一张幻灯片中,二十年前街道上密密麻麻都是骑自行车的人们,而第二张图片中,却是车水马龙的喧嚣景象。直观的对比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以此为切入点,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年幼时的家乡以及现在的家乡变化情况,以此顺势引入课题。
如上,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文本情感内涵的理解,以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进而为后续阅读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实现智慧课堂的高效构建。
(三)引入丰富学习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智慧课堂的构建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阶段特征,要整合教学内容并利用课前时间翻阅并查找资料,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课外内容;在课堂中可利用投影技术进行补充说明。此种方式,既能够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关注,同时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技能。
例如,教师在讲授《沁园春·雪》一课中,当讨论到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时,教师可以以时代背景为主题,为学生引入毛主席的经典诗词《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长沙》等,并在每首诗词下方标注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大家利用所学历史知识,根据时间线索排列诗词顺序,了解毛主席创作的心路历程以及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具有代表性的诗词引入,能够帮助学生在了解本课所学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毛主席“一切为了人民、心中只有人民”的精神境界。
如上,资源的拓展,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在长期训练中积累丰富的课内外常识,进而实现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四)设计课堂研习任务,考查学生学习情况
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测试题目,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答题。教师利用课后评卷,然后在下一课上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师在汇总完毕后,利用大数据平台将学生试卷提交检测,通过智能分析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所存在的薄弱之处,并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与总结,在后续教学中进行整理与讲授。
例如,教师在讲授《岳阳楼记》一课时,在完成课内基础性任务后,教师为学生提供课堂检测试卷。试卷中包含了《岳阳楼记》的原文默写、重点字词的翻译、通假字的使用以及重点生字的拼音。学生通过试卷的完成,能够及时巩固课堂内所学知识,并进一步夯实基础。教師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评改,此过程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谪守”“浩浩汤汤”“若夫淫雨霏霏”“岸芷汀兰”等文言文词汇的使用理解仍旧存在一定疏漏。于是,教师就可以整合学生在检测中所存在的问题制作课件以及复习资料,在后面的教学中为学生进行呈现。
如上,课堂的及时检测,能够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助于复习、总结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在智慧课堂下,大数据的应用也能更精准、更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提供总结微课视频,帮助学生内化所学
教师可以在教学任务结束后组织学生观看总结微课视频,回顾在课中所学的重点知识、文章思想情感、写作技巧等,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为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保证复习总结视频的观看质量,教师也可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随机暂停,邀请学生回答视频中所包含的问题,以检查学生的观看质量。此种手段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例如,教师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可在基础教学任务结束后为学生提供微课总结视频。在视频中,要以简短、精练的形式展示课文的创作背景、故事梗概,菲利普夫妇、于勒叔叔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语言、动作细节描写刻画技巧。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内容的观看,可以对本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体回顾,并在笔记本中进行积累,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针对自己未能理解与掌握的内容进行及时提问。
如上,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学生能够通过教师所提供的微课视频进行及时总结、复习,完善自身的学习方法,在智慧课堂下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