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鄂麦28及其栽培技术
2022-12-29佟汉文朱展望刘易科张宇庆付鹏浩谢文博肖启合高春保
佟汉文,朱展望,刘易科,陈 泠,张宇庆,邹 娟,付鹏浩,谢文博,肖启合,高春保,4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武汉 430064;2.武汉市蔡甸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武汉 430100;3.湖北省襄阳市原种繁殖场,湖北 襄阳 441004;4.长江大学农学院/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荆州 434025)
湖北省是中国小麦(Triticum aestivumL.)主产区,小麦是湖北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十二五”以来播种面积稳定在100万hm2以上[1],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六位,湖北省小麦生产对于保障湖北省乃至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四川、陕西、河南、安徽等小麦生产临近省份的抗性弱、高产小麦品种容易流入湖北省市场;同时,由于湖北省小麦育种力量相对薄弱、种业发展相对滞后[2],再加上湖北省小麦生育中后期降雨较多,时常遭受赤霉病、穗发芽等严重危害,导致湖北省小麦子粒产量和品质低而不稳,种植效益低下,严重制约了湖北省小麦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3]。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小麦育种栽培课题组聚焦以上问题,十几年来从种质资源筛选鉴定挖掘入手,精心选择亲本配制杂交组合,田间接种病菌提高选择压等手段逐步改善湖北省小麦自育品种对赤霉病、条锈病、穗发芽等的抗性,鄂麦28是其中选育的品种之一[4]。现将该品种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育过程
鄂麦28(原代号汉麦008)选自杂交组合扬麦15/华麦2566。其中,母本扬麦15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该品种为春性,矮秆(80 cm),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每公顷穗数450万穗左右),大穗(穗粒数36粒)大粒(千粒重42 g),中抗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红皮粉质,达到国家优质弱筋小麦的标准[5]。父本华麦2566为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品种,幼苗生长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每公顷穗数486万穗),株高(91 cm)中等,抗倒伏能力强,红皮半角质,赤霉病中感,田间表现轻于对照郑麦9023,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中筋小麦品种品质标准。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8年春季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湖试验基地配制杂交组合,其杂交后代先后在武汉市、随州市两地进行单株和单穗选择,其中武汉市选种圃进行开花期喷雾接种赤霉病菌和田间撒病麦粒以提高赤霉病抗性选择压,在襄阳市穗行鉴定出圃,命名为“汉麦008”。2014—2015年度参加襄阳市品种比较鉴定,在108个小麦新品系中脱颖而出,比对照郑麦9023增产22.8%(表1)。2015—2016年度在襄阳市、武汉市两地参加品种比较试验,产量和抗性表现突出。2016—2018年度和2018—2019年度连续3年分别通过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20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200004。
表1 鄂麦28的选育过程
2 产量分析
2.1 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2015—2016年度在襄阳市、武汉市品种比较试验中,鄂麦28产量和抗性表现突出(表2),每公顷产量比临近对照郑麦9023分别增产668 kg和106 kg,增幅分别为8.62%和2.03%。产量三要素中,鄂麦28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比对照郑麦9023增加9.36%(2.5粒)和5.43%(2.4 g),穗数比对照郑麦9023降低10.31%(60万穗/hm2)。虽然鄂麦28株高略高,但田间抗倒伏性优于对照郑麦9023。赤霉病接种鉴定中,鄂麦28病情指数为11.76%,达到中抗水平,比对照郑麦9023低18.70个百分点。
表2 2015—2016年度鄂麦28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2.2 区域试验结果
2016—2018年度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中,鄂麦28平均单产达5 307 kg/hm2,比对照郑麦9023增产4.97%。其中,2016—2017年度鄂麦28平均单产达5 405 kg/hm2,比对照郑麦9023增产3.59%,增产达显著水平(P<0.05);2017—2018年度鄂麦28平均单产达5 208 kg/hm2,比对照郑麦9023增产6.4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P<0.01),结果见表3。
两年23个汇总试验点中18个试验点增产,增产点率达78.26%,具体各试点产量表现见表3。最高产量出现在2016—2017年度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试验点,为6 984 kg/hm2;在襄阳市、十堰市和钟祥市等地产量表现突出,均比对照郑麦9023增产,且单产水平均超过5 000 kg/hm2。
表3 鄂麦28在2016—2018年度区域试验中的产量表现
2.3 生产试验结果
鄂麦28在2018—2019年度湖北省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单产达6 488 kg/hm2,比对照郑麦9023增产431 kg/hm2,增幅达7.11%;在襄阳市、随州市等5个试点中单产水平超过6 500 kg/hm2,以襄阳襄州区产量最高,达6 893 kg/hm2。生产试验中鄂麦28产量三要素更为协调,有效穗数平均达527.1万穗/hm2,比对照郑麦9023多12.0万/hm2,分布在501.0~553.5万/hm2;穗粒数平均达34.6粒,比对照郑麦9023多2.7粒,分布在33.5~36.2粒;千粒重平均为45.1 g,比对照郑麦9023少0.2 g,分布在43.1~46.4 g(表4)。
表4 鄂麦28在2018—2019年度生产试验表现
3 品种特征特性
鄂麦28属弱春性品种。幼苗生长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株型松散,茎秆蜡质轻。穗下节长度中等,旗叶长度中等、上举。穗圆锥形,长度中等,小穗着生密度中等,长芒。子粒圆形、中等大小、饱满、红皮粉质。
2016—2018年度小麦多点区域试验中,鄂麦28最高苗数和有效穗数分别为972万株/hm2和485万穗/hm2,比对照郑麦9023略低;穗粒数、千粒重和株高分别为31粒、42.3 g和85.7 cm,比对照郑麦9023略高;生育期平均为188.2 d,比对照郑麦9023迟熟2.15 d。
4 品质和抗性分析
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鄂麦28在2016—2018年两年度变异较大(表5)。根据小麦国家质量标准GB1351—2008,鄂麦28在2016—2017年度容重达到1级麦标准(≥790 g/L),而在2017—2018年度达到3级麦标准(≥750 g/L)。根据小麦品种品质分类GB/T17320—2013,鄂麦28在2016—2017年度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量和稳定时间等达到弱筋小麦标准(分别为≤12.5%、≤26%、<56 mL/100 g和<3.0 min),最大拉伸阻力和能量达中筋水平(分别为≥200 EU和≥50 cm2);而在2017—2018年度粗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达到强筋小麦标准(分别为≥14.0%、≥30%),吸水量和稳定时间达到中筋水平(分别为≥56 mL/100 g、≥3.0 min),最大拉伸阻力和能量符合弱筋标准。
表5 2016—2018年度鄂麦28品质分析结果
2016—2018年度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鉴定:鄂麦28中抗-中感赤霉,中抗-高感条锈,中抗-中感白粉,中感纹枯。2018—2019年度长江中下游小麦良种联合攻关试验中,鄂麦28中抗赤霉病(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鉴定)、抗穗发芽(安徽农业大学鉴定)。2018年湖北省枣阳市赤霉病和穗发芽重发区,鄂麦28病穗率16.0%、病粒率4.1%、芽麦率0.2%,远低于平均值[7]。2016—2018年度区域试验田间表现(表6),鄂麦28倒伏、赤霉病和白粉病严重度和面积在两年度均低于对照郑麦9023,条锈病和纹枯病与对照郑麦9023相当。其中,鄂麦28的倒伏平均严重度(1.70)和面积(14.80%)比对照郑麦9023分别降低18.27%和2.5个百分点,赤霉病平均严重度(2.39)和面积(23.65%)比对照郑麦9023分别降低18.01%和10.16个百分点,白粉病平均严重度(1.66)和面积(18.84%)比对照郑麦9023分别降低17.41%和2.69个百分点。
表6 2016—2018年度鄂麦28的田间抗逆性表现
5 种子及粮食生产栽培技术要点
鄂麦28综合抗性好,中抗赤霉病、抗穗发芽、抗倒伏,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适于湖北省全省小麦产区种植,在襄阳市、荆州市、随州市、钟祥市、十堰市及武汉市子粒产量表现尤为突出。小麦是集种、粮于一体的作物,结合鄂麦28的特征特性及其产量性状表现,种子及粮食生产中需注意以下栽培要点。
5.1 种子生产
1)播种前尽量去除混杂的白粒小麦种子。
2)集中连片种植,便于统一管理、去杂和收获。
3)于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期进行田间去杂,根据株高、叶色、旗叶大小、旗叶形态、穗下节长度、穗型等去除混杂单株,去杂时将杂株连根拔起,以免残留小分蘖。
4)收获时尽量使用方便清理的小区收割机,使用大型联合收割机收获时,应先对收割机进行仔细清理,并丢弃先收获的100 kg小麦种子,以防止机械混杂。
5)集中晾晒,防治混杂,并精选及入库。
5.2 粮食生产
1)播期及播量。鄂麦28偏春性,播期宜迟不宜早。鄂北麦区适宜10月20日—11月5日播种;江汉平原麦区适宜10月25日—11月10日播种。播前选择晴好天气晒种,一般播种量为150~225 kg/hm2,保障基本苗255万~300万株/hm2。
2)科学施肥。根据黄倩楠等[8]的研究,鄂麦28在湖北省小麦旱作区处于偏高组(4 800~5 700 kg/hm2),推荐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127.5、45.9、26.2 kg/hm2;稻麦区处于中产组(5 000~6 100 kg/hm2),推荐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143.9、64.5、28.3 kg/hm2,磷钾肥作底肥一次性施用。氮肥宜适当后移,底肥∶苗肥∶拔节肥=1∶1∶1施用[9]。鄂麦28生育期比郑麦9023长2 d左右,生育中后期应避免施用氮肥,以免贪青晚熟。
3)田间管理。“七分种,三分管”,抓好播种质量关,保障冬前苗全、苗匀和苗壮;及时清沟排渍,搞好化学除草,控旺促弱;中后期加强“一喷三防”,尤其注意条锈病的防治。种子生产中还需在抽穗期至成熟期去杂3~5遍,去杂需要将植株连根拔起。
4)适时收获。蜡熟末期开始准备收获,收获后子粒及时晒干或烘干,去杂、整净入库。种子生产收获期可适当提前3~5 d[10],有助于减少收获阶段阴雨天气及高温对种子活力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