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毅前行 埋头苦干奋力开创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在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22-12-29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汤宛峰

青海环境 2022年1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态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 汤宛峰

同志们:

这次省政府批准召开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总结2021年生态环保工作,安排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刘涛副省长亲临会议指导,将做重要讲话,并代表省政府与市州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两方面意见:

一、关于2021年重点工作回顾

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生态环境部支持指导下,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和来青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牢记保护青海生态环境“国之大者”重大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牵引,统筹疫情防控和生态环保工作,狠抓责任措施落实,圆满完成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坚持点面结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蓝天、碧水、净土目标深入攻坚治理,取得重要成效。一是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聚焦工业源、生活源、移动源等重点,落实硬措施整治,安排专项资金4.36亿元实施46个项目。有效解决西宁机场三期施工场地扬尘污染,扬尘管控有序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取得进展。深化采暖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35个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项目,淘汰燃煤小锅炉396蒸吨、老旧车9052辆,整治散乱污企业57家,海西州纳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5.6%、PM2.5平均浓度21微克/立方米,西宁、海东PM2.5浓度首次降至二级标准以内,8个市州首次实现全面达标。二是深入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统筹长江、黄河、青海湖等重点流域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治理,安排专项资金21.16亿元实施36个项目。开展乡镇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摸底调查,西宁市启动实施重点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完成湟水流域排污口监测溯源和黄河干流排污口人工排查,海东市开展湟水流域深度溯源,“一口一策”立行立改、重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巩固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实现长制久清。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137个排查问题整改135个。我省成为全国唯一河流国家考核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达到100%的省份,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和黑河出省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湟水河出省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青海湖、龙羊峡等重点湖库水体保持优良。玉树州围绕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建立青藏川滇5州市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联防联控联治。三是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全面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启动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划定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并实行分类管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超国家目标8个百分点。持续推进涉镉等重金属污染源排查整治,有序推进历史遗留污染场地治理。严控危废转入风险隐患,组织多轮次风险排查、452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治。西宁市完成“无废城市”试点任务,形成“西宁模式”在全国推广。同时,安排资金1190万元支持实施109国道沿线沱沱河、五道梁等区域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助推可可西里生活垃圾污水问题解决;安排专项1.8亿元实施34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省政府民生实事超量完成。

(二)注重同向发力,强力推进督察整改和执法监管。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政治责任,打好督察、监管、执法“组合拳”,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问题解决。一是深化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三江源矿业权恢复治理、可可西里垃圾污水等问题督察检查。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与中央巡视、审计反馈和黄河警示片反映问题整改一体联动推进。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完成率由2020年的63%提高到87%,群众举报办结率由97.5%提高到99.3%。中央巡视和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基本完成。黄河警示片10项整改任务47条整改措施已完成7项41条。开展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专项督察、黄河“体检”专项行动和生态环保例行督察,以台账清单形式交办问题、推进整改,强化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继果洛州后,海东、黄南、玉树全面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二是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常态化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纳入企业601家,帮扶企业2692家次、非现场检查2123家次。持续开展环评与排污许可监管专项检查,核查重点工业园区规划和项目环评落实情况,集中开展严厉打击未按规定收贮转运处置危险废物和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累计检查企业1.08万家次,查处违法企业234家、行政处罚178起,实施四个配套办法案件20件。环境信访案件办结率100%。深入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执法队伍基本实现着装、标识、证件“三统一”。海南州专门成立应对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专业队伍,在省厅指导下妥善处置同德县“6·10”道路交通柴油泄漏次生突发环境事故,得到省政府和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并列为全国生态环境应急典型案例。三是强化核与辐射监管。扎实推动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有效运行。及时修订执行全省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圆满完成西北地区“平安高原—2021”青海省辐射事故综合应急演习,受到生态环境部肯定。开展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三年行动,352家核技术利用单位监督检查实现全覆盖,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原国营221厂放射性污染物填埋坑平稳运行,全省辐射环境整体安全。强化厅系统安全管理,年内未发生消防等安全事故。

(三)立足职责定位,强化自然生态保护修复。依职责推进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单独牵头任务全部完成,共同牵头任务1项完成、2项按时序推进。安排专项资金2.61亿元,实施布哈河流域天峻县区段、大通河支流江仓河2个水环境治理修复项目。谋划设计“三河源”多索曲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和水源涵养能力提升等项目6个,全部纳入中央项目储备库并予以7.85亿元支持,有力助推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取得重要进展,办理赔偿案件52起;海西州与木里矿区4家企业签订赔付协议、到账赔付资金1.85亿元;果洛州成为首个运用生态损害赔偿督促企业主动开展污染治理的地区;黄南州6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均为一次性磋商成功。建成运行木里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平台,木里和江仓矿区视频观测点位由6个增至20个,实现矿井渣山全覆盖。制定木里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规定,对综合整治开展全过程监督检查。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基本完成。启动“绿盾2021”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85宗矿业权退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完成验收。高标准推进玛多县“5·22”地震环境应急监测和灾后恢复重建环保工作。

(四)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注重统筹谋划、系统规划、制度保障,助推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加强规划制度建设。印发实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构建“1+9+3”规划体系。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紧盯重点工作推进中的短板弱项,制定出台25项既管当下、又利长远的制度规定,确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生态环境部工作要求落实落细落到位。海北州制定综合执法、内部管理方面的18项配套制度,海西州制定领导干部干预生态环保行政事项登记和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海南州制定生态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实施办法,以不断完善的制度体系服务高质量发展。二是强化专项资金争取。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带队赴生态环境部沟通对接争取支持,2021年生态环境部、财政部下达我省专项资金27.43亿元,较上年增长116.04%,并争取提前下达2022年专项资金,有力支持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三是主动服务优化发展。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减排工程147项,全面完成国家下达减排任务。主动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督促12家发电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履约清缴工作,11家完成履约任务。“两高”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持续加强,西成铁路等重大项目环评前期服务高效。持续优化民生领域、小微企业项目环评服务,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时限压减三分之二。完成41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常态化疫情防控生态环保工作推进有序,医废污水处置监管全面加强,做到医废和新冠医废日产日清。

(五)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建设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开展《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起草论证工作。组织专班参与编制省委印发的打造生态文明高地行动方案,明确以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为统领打造“七个新高地”,成为引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持续深化环保垂管改革,全面推进“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综合行政执法、排污许可管理、环境信用评价等改革稳步推进。常态化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成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排污权交易有序推进,45家企业获取排污权指标、成交金额1058万元。制定文件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和服务事项,推动“一体化”平台、“一网通办”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西宁市率先建成环境信用综合管理平台,实现环境信用信息全覆盖全流程管理。海东市、玉树州实现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联网率100%目标。同时,会同甘肃省签署跨界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框架协议,建立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协调处理和应急处置机制。

(六)开展全民行动,持续推进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悉心指导下,省政府会同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成功举办2021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围绕“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志愿同行”“繁荣生态文学共建美丽中国”主题举办3个论坛,形成在全国层面广泛宣传推广的《青海共识》《青海倡议》《青海宣言》重要成果,全面展示了青海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取得的重大成就,受到国家有关部委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省政府与生态环境部签署“十四五”合作协议。省委打造生态文明高地行动方案印发后,中央和省内媒体开设专栏连续解读评论,持续广泛宣传,引导公众参与。在生态环境部举办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上,省政府分管领导做主旨演讲,展示了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信心决心。黄南州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我省首创,贵德县、河南县被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省委宣传部制定方案组织开展全媒体立体化宣传,有效发挥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引领带动作用。完成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中国馆青海线上展览,生态环保科普“五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等活动成效显现。加强舆情监测分析并建立日报制度,及时研判处置重点舆情,牢牢掌握主动权。海北州在六五环境日当天举办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暨“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行动,视频向全国展示青海湖“大美净好”的靓丽名片;果洛州创新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制作《秘境果洛山水玛域》《秘境果洛生灵天堂》生态环保宣教影片及画册。

一年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工作中坚决拥护“两个确定”,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集中精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好事,达到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严肃财经纪律工作部署,制定印发实施意见和专项行动方案,多次召开资金项目推进会,常态化开展自查自纠。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关经验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充分肯定,并指示做好宣传推广,已在省委办公厅、省直机关工委、生态环境部机关党委和学习强国、中国环境报、青海日报等期刊平台刊发宣传。扎实开展以案促改,认真汲取木里矿区非法采煤事件教训,在建立监督监管长效机制和做好整改后续工作上下功夫,制定加强机关纪委委员、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意见,建立廉政回访、规范操办婚丧喜庆等制度规定,绘制重要职权事项运行流程图和廉政风险分布图,严格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狠抓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市州生态环境局班子管理,推进干部双向挂职锻炼,用足用活职级职数政策,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去年,我省在全国执法大练兵活动中总成绩排名由原来的30名提升至18名,被授予“省级进步单位”;在一些重点工作开展中,全省生态环境系统4个集体、26名个人受到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1个支部评为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2名党员分别评为全省和省直机关优秀党员;2个处室被评为全省信访系统先进集体、改革创新奖;1人被评为全省“三八红旗手”;3人入选省部专家人才,3人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可以说,通过努力,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一是青海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已成为全省上下的高度共识和自觉行动;二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已搭建起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三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四是青海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果正愈加体现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上,人民群众由此得到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日益增强;五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正在铸造和打造锻炼着一支日益成熟、担负重任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同志们,经过一年的辛勤工作,我们在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同时,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根本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和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生态环境厅向大家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

在回顾总结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不足。主要表现在: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深入推进,机动车污染排放和臭氧污染已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全省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持续增长,加之产业结构偏粗偏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面临较大压力;湟水河枯水期缺水型污染问题突出,确保全省河流国考断面水质持续保持优良任务艰巨;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运行管理整体水平低,已成为改善环境质量的瓶颈制约;企业环保设施不正常运行、擅自停运和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同时,一些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落实不到位,统筹联动开展工作力度还需加大;基层干部队伍状况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打造生态环保铁军任务艰巨。当前,我省生态文明高地、产业“四地”建设全面铺开,“一优两高”深入实施,高质量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是当务之急。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敢于斗争和自我革命,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坚持开拓创新,积极借鉴外省好的经验做法,明确举措一件一件地抓、一项一项地落,加快破解难题,提升整体水平。

二、关于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安排

2022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我省也将召开第十四次党代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总的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和生态环境部要求,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服务“六稳”“六保”,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奋力开创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主要目标是:35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年均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长江、黄河、澜沧江及黑河出省境断面年均水质达到Ⅱ类,湟水河出省境断面年均水质达到Ⅲ类。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Ⅲ类;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以上,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22微克/立方米内;土壤环境保持清洁,地下水考核点位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减排控制在国家目标内。重点抓好八项工作:

(一)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研究制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持续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一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联防联控。按照“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原则,有序推进燃煤设施淘汰和清洁化改造。持续强化施工工地、渣土运输和城区裸露地扬尘管控,着力加强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建立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动态监管体系,西宁市、海东市和海西州完成在线系统建设。持续推进钢铁、铁合金等行业烟气无组织排放治理,深化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对重点行业企业逐步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强化城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西宁市、海东市完成在线监测工作。以市州政府所在地为重点,开展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专项整治噪声污染。扎实推进东部城市群联防联控,促进空气质量稳固改善。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聚焦长江、黄河、青海湖等重点流域,推进美丽河湖保护建设。持续开展长江、黄河干流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联动开展黄河干流排污口监测溯源和湟水河排污口整治。深化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建立精细化管理体系,强化污染源、处理设施、排污口系统监管。开展青海湖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调查评估,实施布哈河、泉吉河等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治理,探索开展青海湖裸鲤洄游主要通道生境修复工作,推动解决水位上涨引发的新生水生态环境问题。完成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及整治方案制定。深入开展重点乡镇及“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和规范化建设,逐步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三是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准入管理,开展污染地块排查及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严防污染地块违法违规开发利用。加强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强化镉等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排查治理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完成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健全危废管理制度,建立跨省转移联防联控机制,严格审批管理。全面推进固体废物物联网大数据信息系统应用,推动视频监控、电子标签等集成智能监控体系建设,实现全过程跟踪管理。扩大“无废城市”建设范围,提升示范带动效应。加强高寒高海拔地区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模式探索,至少安排3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积极推进面源污染治理,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以减污降碳为总抓手推动绿色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统筹推进能源电力保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扭住降碳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构建一体谋划部署、推进考核的制度体系。制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推进多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农业结构转型升级。注重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协同,降低碳排放强度,常态化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积极融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督管理,做好参与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配额核定、分配、清缴等工作,开展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质量专项检查,深化能力培训,推动企业参与。积极推进低碳城市、工业园区、社区和适应气候变化等试点,不断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同时,协调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推动规划环评及跟踪评价落地见效。切实加强“两高”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严格环评审批。优化项目环评分级审批管理,实施正面清单,简化办理流程,完善重大项目环评服务“三本台账”,探索将碳排放影响评价内容纳入环评体系。严格落实项目管理实施主体责任,强化全过程闭环管理,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切实发挥资金项目绩效。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结合“十四五”规划实施,谋划实施一批支撑服务“四地”建设的生态环保项目,全方位推动绿色发展。

(三)切实加大自然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全面推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分工任务落实,推进“清洁青海”建设。完成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关任务,加快实施布哈河流域天峻县区段等8个水环境治理修复项目。配合做好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工作。认真贯彻中办国办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制定我省实施意见,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委员会,发挥好政策技术咨询保障作用。修编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开展黄河流域陆域生物多样性本底、受威胁及保护状况评估。加强县域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监测评估。研究制定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办法,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抓好自然保护地退出矿业权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巩固提升恢复治理成效。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对完成事项开展抽查检查,确保整改销号成效。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指导帮扶有条件的地区申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统筹抓好生态环境监测,建好用好大数据平台,持续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服务支撑。

(四)全面推动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对标对表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目标任务,督促地方部门细化措施、加力推进,按期保质完成整改。切实发挥统筹协调职能作用,充分运用6个实地督办组和厅领导分片包干机制,深入现场督导帮扶问题整改,严把销号关口,确保整改质量。严格落实木里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规定,强化巡查督办,抓好协调指导。充分发挥“1+4”环保督察体系作用,紧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黄河警示片反映问题,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专项督察、黄河“体检”专项行动和省级例行督察问题,督促抓好整改。认真落实生态环境问题发现解决和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督察监管机制,压紧压实监管责任,全方位提升问题发现解决能力。同时,持续扎实做好巡视、审计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确保按时限完成整改任务。

(五)着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严格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对企业做到无事不扰。持续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等执法专项行动,强化排污许可执法监管,完善举报奖励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惩重罚违法犯罪行为。强化风险预警监测和应急响应,紧盯“一废一库一品”等高风险领域,加大隐患排查,提升应急能力。注重医疗废物污水环境监管,做到医疗机构及设施环境监管服务100%全覆盖,医疗废物污水有效收集转运处置100%全落实。抓好移动执法平台联网应用和自动监控企业监管,确保重点单位自动监测联网率、传输率分别达到100%、90%以上。深化开展“全年、全员、全过程”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进一步提升执法监管能力水平。同时,有效运行核安全协调机制,加强放射性污染防治、辐射环境监测和安全监管,监护好重点核与辐射安全设施,规范收贮废旧放射源,确保全省核与辐射安全。

(六)加快推进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及时跟进省部协议事项落实,争取更多更大支持。扎实做好环保垂管改革“后半篇”文章,深化生态环保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持续加强执法队伍装备标准化建设。健全完善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机制,推动我省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意见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的贯彻落实。做好《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宣贯解读,完善地方生态环境标准修制订会商审查机制。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规范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深入推进“放管服”,积极推动配套制度和相关政策落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严格排污许可发证管理,推进“一证式”执法监管。制定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进“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应用。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与一体化平台“应接尽接”,加快提升服务质量。

(七)持续深化生态环保宣传教育。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青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成效,推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形成的《青海共识》《青海宣言》《青海倡议》成果转化,积极传播美丽青海正能量。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新闻宣传,抓好新闻发布、舆论引导、舆情监测研判,提升应对处置能力。创新生态环境宣传方式方法,建立上下联动、左右衔接机制,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壮大志愿服务力量,加快构建全民行动体系。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继续开展“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行动、环保科普“五进”等活动,做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和环境教育基地创建,推进公众参与。办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青海现场展览,讲好美丽中国青海故事。

(八)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充分认识肩负的重大使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用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护佑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一是持续加强政治建设。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深入学习贯彻领袖思想,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自觉同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对标对表,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当好“中华水塔”守护人。二是持续强化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若干措施,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深化以案促改,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整治作风突出问题。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切实提高预算执行率。三是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密围绕环保中心工作,着力抓好队伍建设,注重在污染攻坚中融合历练、督察执法中融合锤炼、技术应用中融合训练、环保改革中融合锻炼、宣传教育中融合淬炼,全方位推动机关党建与生态环保业务的深度融合、互促共进,下功夫打造好生态环保铁军。

春节即将来临,近期国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门源县又发生了地震灾害,省“两会”召开在即。越是关键时候,思想上越不能麻痹大意,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始终紧绷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风险防范这根弦,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各项工作,确保干部职工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

同志们,全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未来可期,需要我们逐梦前行。新起点赋予新使命,新征程要有新作为。在新的一年里,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担当作为、勠力攻坚,全力完成好年度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生态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生态养生”娱晚年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在中国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创生生态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