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块化的价值链会计研究
2022-12-29孙盼盼
孙盼盼
(郑州煤机综机设备有限公司,河南 荥阳 450100)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门打开,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与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滞后性日渐突出,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基于模块化的价值链会计的运用变得日益重要。唯有发挥会计管理与价值链管理的价值效用,才能促进企业走“模块化”的生产与经营管理方式。通过加强事前、事中及事后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此外,价值链会计应当围绕企业在价值链条中的定位,提供相应的模块价值信息。而各企业在价值链条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使得模块化价值链会计的能力也有极大不同,为了实现价值链会计管理对象的作用,各个企业应当进一步提高模块化价值链会计的运用能力。
二、模块化的价值链会计存在的问题
1.价值链会计目标问题
价值链会计是会计学研究的新领域,它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价值链核心企业为龙头,以整个价值链条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也就是说,价值链会计管理应该能助力于推动价值链的完善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实现自身价值与效益。价值链会计管理目标设置的意义在于向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价值链活动提供良好决策依据。对于价值链上的企业来说,明确价值链分工,认清自身地位,以及在整个链条中发挥功能和效用是前提。通过有机整合与分解价值模块,加强对模块信息的综合运用,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明确价值链分工后,企业应当严格依据价值链模块的分解与整合规范操作,并使决策贯穿于各项操作,通过准确参照价值模块中提供的信息,以制定出质效性高、针对性强、适用性好的决策。在此过程中,如何精准定位发展目标和明确各项分工任务,如何充分发挥价值模块整合与分解的作用,以及如何依托价值信息完善决策系统等,都将对模块化价值链会计目标的构建与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2.价值链会计主体问题
在传统的价值链会计模式中,会计主体是单一的企业价值链。随着模块化理论的逐步完善,生产模式的不断改进,价值链会计主体范畴和会计核算主体得以拓展,使原来的企业边界变得更加模糊,形成了以价值链联盟为主的会计主体。为了增强核心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企业需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实现优势互补,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分工协作,将其他企业依托一项或者几项业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基于价值模块下的交流合作,能实现不同企业的知识、技能及经验的融合,为会计信息系统的结合及价值链空间拓展与延伸提供支持与保障。基于模块化的价值链会计,势必会帮助企业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增加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报团取暖”是时代发展趋势。正是顺应这种趋势,价值链联盟企业才有了极大的发展潜力,使其无论是在自身竞争力上,还是在抢夺市场份额上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绝不是孤军奋战的企业所能比拟的。所以在联盟体系中的企业应当转变观念,立足于整体性发展,从价值链联盟的角度认识价值创造,并积极构建价值链联盟的会计主体。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如何保持企业的独立性和发挥联盟作用,如何共享联盟企业间的价值信息,以及如何降低各层次企业的成本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3.价值链会计职能及对象问题
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可从会计模式运用的方式、方法及手段等方面进行体现,包括经济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功能。会计职能是在设定会计目标的基础上,以实现会计目标为导向,以服务会计目标为基础,促使会计职能作用全方位、全过程地发挥。传统会计的基本职能主要负责的是核算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内容,体现了收集、整合、加工、处理、储存及输送所需要的会计信息的作用,其价值链会计职能包括预测、管理及控制等内容。而模块化的价值链会计职能,除了要体现对价值链条上的上中下游的管理,还要明确价值模块中的竞争关系,所以更需要加强对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管理与控制。
会计对象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的手段及策略。在模块化价值链会计中,不仅要关注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还要整合整条价值链信息及其他模块的价值信息。对于企业来说,采用传统的会计方法显然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应当加强研究,采用新的会计方法,以保证模块化价值链会计工作的稳定运行,充分发挥各模块的价值效用。会计对象在整个会计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传统的会计对象是基于企业日常业务活动所表现出的资金及价值运动,而价值链会计管理对象针对的是价值模块,借由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突破货币表现的限制,并依托管理需求拓展对象范围。从不同角度来看,价值链会计对象能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及功能效用。从网络中价值链方面进行分析可知,价值模块是价值链会计中的重要管理对象。从核心企业方面进行分析可知,合理科学地设计系统规则,精准分解与整合价值模块,以及价值模块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增值等,也是重要管理对象。从外围企业方面进行分析可知,价值模块所发挥出的功能和效用更加巨大,所涉及的范畴也更加广泛,包括价值管理对象、价值增值媒介,以及价值链中的信息共享作用。从价值链条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可知,加工价值链会计分解成多个价值模块,每个价值模块与整体企业价值都应成为重点管理对象,且各个价值模块的整合运用也要体现出企业对价值信息的需求程度。
三、模块化的价值链会计发展策略
基于模块化的价值链具有网络状特征,也就是说各项工作是互通互联的。而要充分发挥价值链会计各个环节及整体作用,必须完善会计职能,做好事前、事中及事后管理工作。
1.做好事前管理,提高实践操作水平
模块化的价值链会计能否助力于企业的经济发展,为其企业指明发展方向,需要提高实践操作水平,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而提高模块化的价值链会计应用价值,要求企业必须立足于现实情况,建立和完善内部制度体系。特别是在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下,能严格依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市场变化规律,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合理预测,不断为模块化的价值链会计运用创设良好空间。基于模块化的价值链针对的是预测、决策工作,保证本模块内各组织之间协同效应的发挥。比如在采购性价值联盟中,企业可通过联合采购的方式降低采购成本。但由于模块化组织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必须对模块内各组织的实力进行对比分析,对各组织的发展成果进行预测,以促使组织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竞争决策。此外,企业应当注重提高价值链会计实践操作水平。
首先,企业应当在明确价值链分工的基础上,落实价值链管理工作,为实现价值链会计应用提供支持与保障。在开展模块化价值链会计工作时,需要明确工作步骤,保证工作顺利稳定地实施。特别是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及时掌握顾客需求、购买欲望及消费意识等相关市场动态,并充分结合自身条件和发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
其次,企业应当注重了解产业行业价值链与同盟价值链企业的竞争实力,从中找寻企业价值链的关联性及不同点,深刻认识自身在价值链条中应发挥的价值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精准地定位市场,再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保证自身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再次,模块化价值链会计的运用应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成果,在知识、技术及经验的助力支持下,制定相关推进措施和手段。随着价值链的拓展与延伸,实施价值管理的企业数量会逐步增多,相应的会计实施难度也会大幅度的降低,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难题需要攻克。比如信息技术是否能够实现多维运用,财务管理系统是否健全,管理基础是否有保障,都需要企业在实践中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
最后,企业应当坚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工作原则,深刻认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在运用模块化价值链会计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决不能盲目冒进,以免弱化模块化价值链会计的功能和效用,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的浪费。而为了保证基于模块化的价值链会计工作的组织实施,企业应当注重向其他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知识、技术及经验的总结,为模块化价值链会计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奠定基础。同时,企业应深刻认识建立模块化价值链会计专业人才队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好相应的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为模块化价值链会计工作的顺利稳定开展奠定人才基础。
2.做好事中管理,改进成本管理方式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提高经济利润的有效方式是抢占市场和降低成本。特别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价值链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应当充分发挥成本优势作用。通过提升价值链会计的应用价值,优化价值链管理模式,做好价值链条各项价值和利益的分析,才能使会计职能效用最大化,更好地拓宽利润空间。模块化的价值链事中管理针对的是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对于模块内组织来说,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打败强劲的竞争对手,需在成本管理与控制上下功夫。而要使组织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必然要对竞争对手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依托竞争对手的实际情况调整自身发展战略。通过建立完善的情报系统,加强对自身和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找寻适合、可行、合理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成本控制与管理水平。
首先,企业应当明确自身在价值链条上的定位,将工作重点放在降低价值链成本和提高价值链效应上。通过保证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最优化,逐步提升自身竞争地位和发挥自身战略优势。注重转变视野思维,从多角度上分析价值链任务,并将完成各项任务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资源,以及各项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率作为重点分析对象,以探寻最优管理方法,降低价值链成本。
其次,明确各个模块价值信息与价值链联盟目标的内外在关系,对各项任务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深刻认识价值链任务是否合理及其价值创造能力。比如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角度展开分析,准确认识成本动因与各项任务的联系,对非增值与增值任务进行合理科学的划分,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和手段,增强对各项增值任务的管理。同时采用成本动因控制、价值链重组等方式,对非增值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消解,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技术资源的消耗,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从产业链条的角度展开分析,综合比较整个链条上的上、中、下游的成本和利润,并将比较结果作为优化产业价值链的依据,以此设立价值链的增值目标,快速完成价值链增值任务。
最后,依托全面化、精细化的价值链分析成果,加强对生产与经营策略的改进和调整,为实现高水平的成本管理奠定基础和提供支持。从本质上来说,模块化价值链会计的成本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应能衔接价值链联盟和企业内部价值链,成为实现企业全面提升成本控制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要将模块化价值链会计职能全方位、全过程地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功能和效用,以快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任务成本法时,应当将产品生产任务作为管控重点,而不是片面地管控生产数量、质量及效率,依托任务成本核算的方式,对整个成本发展过程进行动态跟踪,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严格的管理,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切实将产品成本降到最低。
3.做好事后管理,制定业绩评价策略
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持续获取经济效益,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利用更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策略。也就是说,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做好业绩评价工作,充分掌握自身的经营发展水平,包括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债务风险及业绩增长水平等内容,然后针对当前的不足和短板进行弥补和改进。开展业绩评价工作需要建立在健全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能够对所有需要了解的内容进行综合评判,然后依据精准的评分情况改进策略。由此可见,完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是前提条件,企业应给予高度重视。基于模块化的价值链事后管理针对的是业绩评价工作。在模块化的条件下,企业应当注重关注模块内的当前与潜在的竞争对手,为了要正确竞争优势,需要与竞争对手的预算标准及其历史标准进行多方位的对比,从中找寻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改进业绩的动力,通过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以达到提升业绩的目标。
首先,企业应当从多层面、多角度上评价经营绩效,包括业务能力、财务水平及顾客满意度等,充分发挥评价系统的战略导向作用。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尽可能多地增设有实际意义的评价目标,减少缺乏实际意义、冗赘、重复的评价项目,消除评价中的主观臆断因素,确保业绩评价的客观性、及时性及准确性。同时评价实施内容要覆盖整个价值链管理过程,能对经营活动中的各目标进行精准的记录及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各项考核目标,为企业掌握实时的业绩情况提供支持与保障。
其次,为了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评价目标的落实水平,企业应当注重评价目标执行情况,分析目标实现策略。特别是依据真实可靠的各项数据资料计算出各个目标的执行程度,依托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汇总,对整体目标和各个子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深度剖析,认真研究目标实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不良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下一步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指导依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竞争环境下,“抱团取暖”是企业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合作创造效益和价值远远强于企业的孤军奋斗,只有借力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才能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就现实而言,企业参与价值链联盟的条件较高,包括成本管理、业绩评价、实践操作能力及会计职能与方法等,要求企业树立全新的发展观念,认识到模块化共享的价值意义,通过在价值链联盟中准确定位发展目标,依托价值信息制定良好决策,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效用,实现价值和效益的最大化。